福州市台江区教育局
陈春玲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有特色、最典型的一种游戏。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生活。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支持幼儿解决角色游戏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案例,分享教师通过提问,指导并支持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进游戏,达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角色游戏初期阶段,教师可先采用扫描式观察和定点式观察相结合,观察、了解游戏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场地布置、新材料使用是否合理,哪些主题幼儿不愿选择,幼儿扮演了哪些角色、使用了哪些材料,等等。教师可以把观察到的问题适时地通过提问引起幼儿的关注与思考。
[案例一]小班“娃娃家”非常热闹,幼儿兴奋地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重复性地表现煮菜、喂饭、吃饭、洗衣服的情节,布娃娃随意扔在桌面上,盘子、食物丢到地上甚至床上,一片狼藉。幼儿却带着一脸满足的笑容。教师以客人的身份引导:“你家的布娃娃怎么哭了?”“吃的东西丢在地上,宝宝吃了会肚子痛。”“衣服放在桌上会不会脏?”教师的引导,并没有引起幼儿注意。这时,教师用手机拍摄下这一幕。
游戏讲评时,幼儿仍然沉浸在游戏带来的激动与快乐中,大家表示自己玩得很开心。教师肯定了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从中获得愉悦体验后,开始播放拍摄的游戏场景,呈现了现场混乱的一幕,并提出问题:“‘娃娃家’怎么了?”幼儿看到“娃娃家”的混乱,开始议论:有的幼儿说娃娃不能放在桌上;有的幼儿说被子都丢在地上了,娃娃会着凉的;有的幼儿说把衣服放在吃饭的桌上,很脏的;有的幼儿说拖把很脏,不可以丢在宝宝车上;有的幼儿说家里这样乱七八糟的,很难看……
这时,一名幼儿提出碗不能放在冰箱里,可其他幼儿反驳说自己家的冰箱里就有碗和盘子。教师顺应幼儿的问题,提出第二个问题:“娃娃、被子、碗、拖把该放在什么地方?”多数幼儿正确地说出了摆放的位置,但对冰箱里是否有碗,意见不统一。教师在当天的“家园之窗”上记录了今天幼儿的游戏情况和争论的问题,请家长配合并引导幼儿观察。第二天讨论时,幼儿基本达成了共识:“装有剩菜的碗可以放在冰箱里,吃过的碗要洗干净放在碗柜里。”
小班幼儿在角色区游戏的初期阶段,是被新的游戏材料所吸引并参与游戏的。他们的游戏动机缘于各种具体可操作的东西。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记忆短暂,容易遗忘,所以在游戏分享交流环节,他们对自己的游戏行为回忆起来有困难。教师可以借助拍摄的形式,再现观察到的问题,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主动思考,从而引导幼儿通过联系生活经验,有效推进游戏。
角色游戏中期阶段,教师一般采用定点式观察的方法,固定对游戏中的某一点进行观察。运用定点式观察方法,可以有针对性地了解某一个主题的开展情况,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和困难。
[案例二]中班“水果店”的角色游戏中,幼儿争着当卖水果的服务员。有的顾客说不出水果的名称时,只能表示:“我要买这个水果。”“给我一个水果。”服务员随意挑选一样水果。顾客不满意,最后双方争执起来。
教师拿起引起争执的两个水果,帮幼儿明确名称:“这是山竹,这是莲雾,你要买山竹还是莲雾?”幼儿说出正确名称后买到了自己想要的水果。这时,其他幼儿表示“水果店”里有一些水果也是自己不知道的,所以才会使服务员误会、拿错。教师便问:“那怎么办?”幼儿说可以去水果店学本领。
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可是那么多水果,能一下子记住吗?如果我们经常去水果店,会不会影响水果店的工作,服务员会欢迎我们吗?”幼儿纷纷表示:“不能天天去的,这样很吵,阿姨就会不喜欢我们的。”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那怎么办呢?还有哪些办法可以认识很多水果?”幼儿说在幼儿园里、家里、超市里、书上、电脑上都可以认识很多水果。于是,教师生成了“我和水果交朋友”的活动。幼儿开始通过多种途径寻找、品尝、认识身边的水果。家长也积极参与,为了回答孩子的问题,有的家长和孩子一起上网查找,有的家长带孩子去超市购买,有的家长陪孩子去图书馆查询。每天幼儿都分享着自己认识的水果。随着对水果认知经验的丰富,美工区水果作品五彩缤纷,生活坊的水果拼盘令人垂涎欲滴,“水果店”游戏中顾客和服务员的交流逐渐顺畅,“娃娃家”的爸爸妈妈还出现了切水果、摆水果拼盘招待客人的情节。
当幼儿在游戏中因经验不足而出现问题时,教师没有直接灌输,而是利用提问,逐步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经验不足,不知道一些水果的名称),支持幼儿自己解决问题(“还有哪些办法可以认识很多水果”)。教师的引导性提问,为幼儿丰富自己的经验提供了方向。
角色游戏中,幼儿解决了既有的问题后,教师可以顺应幼儿的兴趣,提出新问题,以新问题来丰富游戏的内容。
[案例三]这是“水果店”开张后的第三次游戏。幼儿争抢着到“水果店”买水果。游戏中,大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深绿色的水果,很感兴趣,但不知道它的名称。交流时,教师询问那个水果是哪里来的,才知道是俊颖带来的,可是俊颖说:“我和爸爸也不知道它叫什么。”怎么办呢?大家实在想不出办法。教师启发幼儿离园的时候到水果店去找这种水果,询问服务员水果的名称。
为了增强幼儿的问题意识,记住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教师拿出纸,在纸上画出这种水果的外形,并在旁边打上问号,告诉幼儿问号表示问题。结果真奏效,第二天,很多幼儿告诉教师这种水果叫牛油果。教师这时提出新的问题:“牛油果怎么吃?吃牛油果有什么好处?”丫丫告诉大家:“妈妈说牛油果吃了不怕发胖,可以放在鸡肉卷里做夹心水果。”思思说:“昨晚还和妈妈去大超市买牛油果,做了一杯牛油果奶昔,很好喝。”随着谈话的深入,幼儿开始关注对水果的再加工,于是大家在生活坊里做起了水果榨汁、水果沙拉、水果奶昔,在美工区里进行水果拼盘的泥工创意……这些作品又成为下一次游戏中“妈妈的健身餐”、“孩子春游的食品”、“生日聚会”的新宠。
游戏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捕捉有利于推进游戏的教育契机,并将契机以问题的形式抛给幼儿,引起幼儿持续探究的兴趣,丰富游戏的内容,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与发展。
角色游戏开展到一定阶段,由于无法推进,常出现重复游戏的现象。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想法,顺应幼儿的兴趣,用问题来推进游戏的发展,并生成新的游戏。
[案例四]大班“娃娃家”游戏中出现了小狗寄养的情节,一些幼儿抱着小宠物找“宠物店”。彬彬看见教师,便说:“老师,我们要出门旅游,小狗没人照顾。”教师急中生智,引出问题:“请谁来当照顾小狗的人?”幼儿说让教师来当。教师随即答应了幼儿的要求,解决了幼儿临时产生的问题。于是,幼儿抱着小宠物排长队登记、寄养,玩得很投入。
游戏后,幼儿提出需要增加“宠物店”的游戏,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要让宠物们喜欢来,开‘宠物店’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幼儿议论纷纷,并开始准备。第二次游戏前,幼儿带来了宠物衣服、头套、项圈、沐浴香波等。游戏中,他们抢着为宠物服务,但他们不会给宠物看病,遇到宠物生病只是给宠物打针。由于幼儿的经验有限,接下来的游戏没有发展,一直停滞不前。教师也在思考推进的办法,如果用与“医院”有关的课程推进活动,虽然满足了幼儿的意愿,但以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很难建构起他们对宠物医生职业的经验。怎么办呢?正好幼儿园开展春季传染病预防活动,教师便将游戏中宠物生病的问题迁引到“怎样保护小宠物,让小宠物不生病”的问题上,并进行了一次健康教育活动。之后的游戏中,幼儿把注意力转移到保护小宠物上,游戏情节也更加丰富:幼儿用除菌的沐浴露给小宠物洗澡,给小宠物剪指甲,经常给小宠物喝水,带小宠物运动、晒太阳……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方式,能帮助幼儿更好地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在角色游戏中,随着幼儿游戏经验的不断丰富,教师在和幼儿的深入互动中引出问题,并支持幼儿解决问题。教师应以游戏中的问题为起点,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为线,指导并支持幼儿发现问题、认识问题从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