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初级统一体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白族模式”研究

2019-03-03 09:16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南诏洱海白族

宋 婧

(1.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610041;2.大理大学,云南 大理,671000)

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在广袤的疆土上不同自然环境留下来的数以万计的人类生存的遗迹,充分体现出了中华文化多样性的历史脉络,成为今天多民族国家多元性的历史基础。自秦王朝到清王朝2000多年的“五方之民”及其后裔持久的互动交往和历史发展,不同王朝之间虽有争斗、有战争,甚至有短暂的分裂,但是“大一统”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发展的趋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始终贯穿于中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中。事实上56个民族都是从古代民族直接或间接的继承与发展,是经过分化和交融逐步形成的。各民族源流交错的客观存在,构成了民族间源远流长的血缘相亲。历史上出现过众多具有不同文化特点的民族“既具有以某一族体为核心形成发展的特点,又具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相互吸收其他民族成分和文化而发展壮大的特点”①陈连开主编.中国民族史纲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102。。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在族体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吸纳,共同发展的情景②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59。。中华民族共同体正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初级统一体,经过分裂、消亡和组合,同时也有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而形成的。在中国历史上,中原民族与边疆民族的统一和政治存在密切关联。南诏、大理国时期形成的白族,经地域性整合和民族初级统一体的构建,最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一元,展示了不同地域内的各个民族集团之间经过内部的联合和分化形成各具个性的区域性统一体,各初级统一体再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松散到紧密的互动交流整合过程,最终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白族模式”。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民族共同体与初级共同体理论

分析中华民族如何成为统一体的过程,费孝通先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著名论文中曾做过完整的论述:“中华民族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看来先是各地区分别有它的凝聚中心,而各自形成了初级的统一体,……又经过各民族流动、混杂、分合的过程,汉族形成了特大的核心,但还是主要聚居在平原和盆地等适宜发展农业的地区。同时,汉族通过屯垦移民和通商在各非汉民族地区形成一个点线结合的网络,把东亚这一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在的民族实体,并取得大一统的格局。这个自在的民族在共同抵抗西方列强的压力下形成了一个休戚与共的自觉的民族实体。这个实体的格局是包含着多元的统一体。所以中华民族还包含着50多个民族。虽则中华民族和它所包含的50多个民族都称为‘民族’,但在层次上是不同的。而且在现在所承认的50多个民族中,很多本身还各自包含更低一层次的‘民族集团’。所以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体之中存在着多层次的多元格局,各个层次的多元关系又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动态和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状。”①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44。在这一段话中费先生首先总结了汉族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形成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产生了一个凝聚的核心。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和汉族形成的过程基本上是同步的,从华夏族团的形成到汉族的形成使得华夏核心扩大而成汉族核心。汉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大量吸收了其他民族成分时,也不断给其他民族输入新的血液。其次组成中华民族的成员是众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多元的结构成为一体的过程是各地区分别有它的聚居中心,形成各自初级的统一体,之后经过各民族流动、混杂、分合的过程,才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在的民族实体,并取得大一统的格局。

在中国的历史上,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到清朝共经历2132年,其间统一时间占三分之二;较大的分裂时间如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及宋辽金共682年约占三分之一。即使在分裂时间,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连续性也未中断,这是因为分裂时期往往是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由局部统一走向大统一的时期,如北方匈奴、西南吐蕃和南诏以及东北的辽、金、西夏等政权的局部统一,就是走向大统一的必经阶段,为大统一创造历史前提。民族政权之间的扩张、兼并、征战,造成了两大客观的社会历史效果:一是通过战争和征服作为催化剂,加速了各民族融合、同化、密切交往的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的孕育和演化、凝聚的过程。二是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国家疆域的形成,没有各民族政权不断的相互兼并、扩展、统一,就不会有我们先进的大国版图和统一的国家②陈云生.宪法人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18。。从云南来说,从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汉武帝在今云南设立益州郡至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共计2020年,其间从公元339年(东晋成帝咸康五年)至公元1253年忽必烈平大理,共约900多年云南处于西爨称霸和南诏大理国统治的独立和半独立状态。云南在中央封建王朝统治下两汉、三国、两晋、隋及唐初和元明清三朝,共计1100多年③马曜.略论中国封建王朝时期民族政策的二重性与云南社会经社发展的关系[J].思想战线,1997(01):63-72。。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来看,即使在国家分裂时期,各民族各地区之间也在进行着不间断的杂居、混合和融合,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初级统一体。以僻居西南边疆一隅的白族为例,南诏大理国政权的建立促使洱海区域的众多的族类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在洱海地区形成有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共同心理素质的白族形成。白族在边疆历史上曾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西汉的滇国,东汉至三国时期的南中大姓,西爨400年的称霸,南诏大理国的崛起等,都和白族先民有直接或间接的密切关系。

二、从地方一族到初级统一体的“白族模式”

(一)白族“异源同流”的形成特点

白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借鉴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意见④马曜.白族异源同流说[J].云南社会科学,2000(03):59-72。,白族形成的特点具有“异源同流性⑤马曜.大理文化的源和流(上)──《大理丛书》序[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1):16-23;马曜.大理文化的源和流(下)──《大理丛书》序[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2):11-19。,其来源有古代的“洱海人”、昆明人、哀牢夷、僰人和汉族移民后裔。洱海人是洱海区域最早的居民;昆明人是洱海区域的游牧族类;而僰人、哀牢和汉人则是从洱海地区之外逐渐迁入的外来族类。到了魏晋时期,洱海地区上、下方夷人称为的出现是洱海区域居民的分布格局所造成的。到唐代初年,洱海地区有乌蛮、白蛮之分,其中僰人、汉姓、西洱河蛮属于白蛮;昆明、哀牢等属于乌蛮①乌蛮与白蛮不是族类称谓,而是文化分野的概念。。之后南诏统一,“十赕”区形成,使“乌蛮”与“白蛮”重新获得地域上的统一。白蛮成为南诏的主体民族,以南诏王室为代表的“乌蛮”在重用“白蛮”大姓的同时,努力推进“乌蛮”与“白蛮”的一体化,“白蛮语”成为南诏的通用语言,南诏十赕区内的多元部族开始了一体化进程,并于南诏中后期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白族。②尤中.云南民族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143。白族在南诏大理国时期,以洱海地区土著居民古代“洱海人”(或称“洱滨人”)和“昆明”为主体,不断融合迁入的僰人、哀牢和因战争、贬谪、流放、迁移等各种原因进入云南的汉族人口逐渐形成的,多源性的族类起源使白族成为地区政权的统治民族③尤中.云南民族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117-162。,在其统治时期通过一系列的兼并、征战和移民,将分布广泛的部落部族均置于统治之下将势力扩张到云南各地,使白族成为统治政权时期人口最多的主体民族之一。

(二)地缘政治:实现地域性初级统一

白族先民早在距今四千年或更早的时间,以洱海为中心,在今天大理地区的湖泊、河流旁边定居,以种植水稻和渔、猎、畜牧为生活来源,他们是云南新石器文化和青铜器文化的创造者,可称为“洱滨人”④[日]林谦一郎.白族的形成及其对周围民族的影响[D].云南大学,1995。。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滇王降汉,设置益州郡标志着西南夷地区纳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地理版图。唐代以降,白族聚居的洱海地区一度成为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这一时期白族作为其统治民族,大理国内所有府、郡、镇的长官都是由段氏派出的白族大姓担任,这些白族大姓在统治区域成为世袭领主,出现了云南“白族化”的倾向。南诏时期在北方的唐朝和西北方的吐蕃两大势力的威慑下白族地方政区与之灵活周旋,据地自雄近200年,同时还保持了内部的稳定,促进了地区性局部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继之而起的大理国,在倾心内向、积极学习汉文化、促进自身经济文化发展。经过南诏大理国白族政权长达5个世纪的地区性统一实现了区域内经济文化政治的整合统一和各民族的交往交流融合。蒙古平定大理后云南“白族化”趋向中断,然而大理总管段氏的存在,洱海地区保持着地方自治,仍然由白族所统治,这使得白族的传统文化持续在洱海地区发展⑤马曜.白族异源同流说[J].云南社会科学,2000(03):59-72。。

(三)汉族移民与扩展实现对白族的整合⑥何叔涛.南诏大理时期的民族共同体与兼收并蓄的白族文化[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83-86。

在论述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时候,费孝通先生曾专门举了白族的例子:“在战国时,楚国的庄蹻曾率数千农民迁居于云南滇池地区,其后,汉晋时期均曾派汉人进入云南,但明朝以前迁入云南的汉人大都融合于当地各民族了。迁居于大理洱海地区的汉人成了白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⑦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44。文献记载中最早进入云南的汉族先民当始于秦朝,秦代曾修筑从四川通往云南的“五尺道”,西汉末年,世居四川东部和滇池区的邛僰和滇僰,在新莽政权镇压下部分西迁。汉晋时期,宦游、戍边、经商的人不断落籍云南;晋宋之际,不少内地汉人避乱到达洱海地区;唐、宋时期,南诏政权掳掠大批内地汉族人民,宋代又有不少四川起义军和农民迁来云南,在《新唐书·南诏传》中和《桂海虞衡志》中,称为“汉裳蛮”或“汉蛮”。公元1382年(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以云南故元梁王不从招抚,派军队攻打,到洪武十五年闰二月,大理被攻克。自明代通过军屯、民屯、商屯三种形成大规模汉族移民进入云南成为主体民族后,首先在形成星罗棋布的屯田据点,沿途交通线和主要城镇又将这些分散的据点串联起来,其影响便向四周传播开区,以后随着清康、雍、乾、嘉时期改土归流后最终完成了汉族移民在云南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扩展过程与分布格局⑧方国瑜.汉晋时期滇东区的汉族移民[J].人文科学杂志,1957(2);云南省志·民族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772-773。。随着大量中原汉族移民的迁入并逐步“土著化”,白族彻底丧失了云南主体民族的地位,他们和其他土著居民一样,成为“少数民族”。

(四)国家政权的政策制度对白族认同整合

唐朝时期以张乐进求逊位于蒙氏为主体的南诏国政权以及宋代大理国对于中华文化表现出的制度和治理认同。南诏国、大理国时期对中原王朝政治制度及其设施的学习、模仿和借鉴。明代的大理地区和平推行流官治理,这些制度的建立逐步实现白族地区纳入国家政治体系中。清代推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及汛塘制度,越来越多的汉族移民不断进入云南,并进一步渗透到坝区边缘与山区腹地。在推进移民殖边的过程中,伴随着实施改土归流、开科取士等一系列政策,汉文化在云南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地传播。明清以后,聚居在今大理白族自治州内的称为“白人”“民家”①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325-327。。这一时期,白族一方面以主动、开放的心态积极学习汉文化,同时又保存自身的文化,最终完成了对自身白族认同及对大一统中央王朝和华夏文化的认同。直到民国时代,中国早期杰出的人类学家许烺光先生直接将喜洲镇描述为汉人社区的典型②[美]许烺光著,王芃译.在祖先的庇荫下——中国的血缘、性格和社会变迁[J].大理文化,1988(3)。,而民家称谓的出现,是白(僰人)从统治族类变为少数族类后,为维护白族自身的集体记忆,唤起民族认同意识、显示族类自尊自信的新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族平等的原则指导下,于1956年将“民家”称谓恢复为“白族”。③林超民、杨政业、赵演松主编.南诏大理历史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76。之后白族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与中原结成一个整体,而且进一步确立了民族国家的普遍认同使得白族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④尤中.云南民族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244。。

三、南诏大理国区域性统一到全国大一统的“白族范例”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了包括今云南在内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秦代曾修筑从四川通往云南的“五尺道”,并在云南境内设置官吏,但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直至隋末唐初,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的经略开拓与设治经营仍未能实现云南的统一,云南的大部分地方仍然是“部落支离”、“首领星碎”、“各擅山川、不相役属”的分裂局面。⑤郭家骥.云南民族关系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87。这种部落林立、互不统属的状况,既不利于全国的统一,也不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更不符合各族人民的利益,因而公元8世纪中叶唐朝为抵御吐蕃扶持南诏统一云南,应该说是一种顺应时代和人民要求的必然措施。

(一)南诏大理国地方民族政权实现区域性统一

历史上南诏、大理国是中国境内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在相当长的时期统一并统治了云南及其周围的地区,对地区经济文化和各民族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南诏原本为洱海区域六诏之一的蒙舍诏,因位于诸诏之南,被称为南诏。蒙舍诏在唐朝的支持下,先后取代了“白子国”,并灭其余五诏,统一洱海地区,进而统一云南,建立起了包有今云南全部、四川南部、贵州东部、越南北部和缅甸北部的强大的南诏王国。南诏崛起,六诏归一,实现洱海地区的小区域统一。此后历史记录就不再有哀牢蛮、昆明蛮、西洱河蛮、松外蛮、云南蛮、弄栋蛮、青蛉蛮以及汉姓等记录,而被称为“南诏”“鹤拓”“大礼国”“大封民国”等。这时有哀牢蛮、昆明蛮、西洱河蛮、松外蛮、云南蛮、弄栋蛮、青蛉蛮等族类也随着大礼国、大封民国的建立融合成一个族类——“封民(人)”。“封民(人)”就是“僰人”。“大封民国”就是以族民为国号,故称大封民国。同时蒙舍诏虽然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征服了洱海地区,但是最后还是被经济、文化较高的僰、西洱河蛮、汉姓所征服。被称为“白蛮”的文化成为南诏的主流文化,正是这个主流文化推动南诏不断走向强大⑥傅志上.南诏大理国与内地封建王朝关系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37-38。。

(二)区域性的内部统一到全国大一统的整合

南诏从一个小部落起家逐步并六诏,平诸爨,在山河阻隔、交通不便、民族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条件下,最终统一云南,建立起我国西南地区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联合政权,南诏大理国政权在天宝战争以后,唐朝兵败退出云南,出现了长达500年的南诏、大理的自治独立局面。事实上这一时期存在的分立割据也不是南诏大理国统治者的本意和初衷,而是唐宋王朝中央执行错误民族政策的结果①相关史记参阅:(唐)樊绰著,赵吕甫校释:《云南志校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方国瑜主编,徐文德、木芹篆录校订:《云南史料丛刊》第2卷,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林超民:《唐代云南的汉文化》,载《文化·历史·民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尤中:《云南民族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而且分立仅仅只是在形式上与中原王朝处于分裂状态。在唐天宝战争之后的南诏作为战争胜利者,筑立《南诏德化碑》,碑文一句“我自古及今,为汉不侵不叛之臣”仍表唐朝皇帝乃“九重天子”,自己是唐王朝的“万里忠臣”,表明了对王朝的认同②伍雄武.中华民族精神纽带之丰碑——南诏德化碑[J].孔子研究,1993(04):104-109。。而在大理国独立的300 余年间,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也从未间断。北宋初年,王全斌平蜀,大理奉牒庆贺。宋太宗赵炅时,大理首领百万(王)乞内附,册封为“云南八国都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宋太宗诏黎州“造大船于大渡河以济西南之朝贡者”。政和七年(1117年),宋徽宗赵佶赐大理国王段和誉为“云南节度大理国王”。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在邕州(今广西南宁)置市马场,伴随战马贸易,其他物资的交流也同时开展。大理商人不仅向宋朝购买锦缯、丝绸、手工艺品等生活物资,更求购宋朝儒家典籍。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大理人李观音得等到邕州议马匹交易,换回大量汉文书籍。他们在给当地官府的文书中附有诗句说:“言音未会意相和,远隔江山万里多。”表达了大理各族对中原文化的真切认同与和内地人民亲如一家的心情③林超民.从“西南夷”到“云南人”:云南多民族文化认同的演变[J].云南社会科学,2018(06):184-185。。

(三)白族区域性初级统一体的形成模式

白族在南诏大理国时期在部落林立、民族众多的分裂局面下实现区域性初级统一体的发展线索步骤:1.乌蛮诸部从毋君长的分散状态经过兼并争战逐步形成“六诏”,即六个实行王权世袭的酋邦;2.南诏崛起,六诏归一,实现洱海地区的小区域统一;3.乌蛮王族与白蛮贵族联合起来推动人口较多的乌蛮与白蛮两大民族集团结成联盟形成“白族”,然后东平诸爨,北挫吐蕃,西开寻传,南置银生节度,最终实现云南全境的统一。4.白族建立起的南诏政权统一洱海区域进而建立起包有云南全部民族的强大政权,促进了洱海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发展。经过南诏大理国长达五个世纪的地区性统一促进区域内经济文化的长足发展和各民族的交往融合,最终以一个区域性统一的地方性实体融入到元代中国大一统的版图之中④郭家骥.地区性初级统一为全国大统一奠定基础——论南诏大理国的历史作用[J].云南社会科学,2009(04):143-147。。南诏大理国作为特定阶段使西南民族脱离中原王朝、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域中进行发展,这正是为实现从初级统一体到主体国家民族在一个更为广泛的空间进行交流与融合准备条件。之后西南各民族更能够更加深入地融入中华民族之中去,正与这种短暂的分离息息相关,“中华民族从全国层面上的以汉族为凝聚核心的发展,和从地区层面上的多核心的发展,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⑤陈斌.南诏国大理国内外关系·引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2。,自南诏、大理国建立的“地域性的内部统一”,实现了白族逐步成为中华民族统一共同体一元的“初级的统一体”。

(四)区域性的初级统一体走向全国性大一统的“白族模式”

南诏国的建立、巩固,推动、促进了白族的形成,大理国政权的建立和稳定发展,使白族在云南发展壮大,南诏大理国的建立、巩固、扩大、发展的过程,就是白族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西南边疆云南地区自南诏国时期建立“地域性的内部统一”,由于云南民族众多、实现统一的难度较大,因此南诏的建立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民族联合实现地域性的统一,然后经过曲折的道路走向全国性大统一的范例”⑥马曜.民族团结的颂歌——电视剧本<德化碑>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981-982。。从南诏统一云南到元代实现更高层次的全国大统一这一历史进程中,大理南诏国实现了云南区域性的白族这一初级统一体,之后多民族、多文化的交流融汇使得同处于云南这一共同地域内的多民族初级统一体逐渐趋同,最终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元结构中增加了“白族”这“一员”民族⑦林超民.唐朝前期洱海地区的部族社会与统一政权的建立[D].云南大学,1981。。

四、从民族初级统一体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二维建构

回顾历史可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各民族互动的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在族体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吸纳,共同发展。中国辽阔的疆域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从总体上看,这个过程就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开拓的结果,是各民族共创中华的一个具体体现。生活在不同地域环境下的各民族,创造了多样的经济生活和生计方式。中国政治历史文化传统以“大一统”为最高原则,在维持中国的政治历史文化传统中,汉族起了主导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应该看到,中国的少数民族起了巨大的作用,中华民族的历史与中国少数民族的活动分不开,有些时期中国历史的面貌就是少数民族活动所造成的。大理白族作为一个边疆少数民族所体现出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反映了在不同时期各民族对国家统一作出的贡献,各民族自强不息、共同发展,共同铸造了中华民族精神①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55-179。。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二元层次

无论从历史渊源还是现实联系看,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作为多民族的统一体,都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从民族发展的角度而言,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就是一部多民族共同开发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国各民族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发扬蹈厉,自强不息,交往联系,唇齿相依,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中离不开各民族文化的贡献。以民族为单元来看问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即以中华民族和56个兄弟民族为单元组合成的统一体,在这一统一体内中华民族处于第一层次,56个民族处于第二层次。两个层次结合起来就构成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这一格局主要通过整合分立性的地区和统一各历史文化民族“初级统一体”来实现的。分立即差异与多样的保持、发展,没有分立趋向和线索,就没有今天中华民族的多样性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斑斓多彩;统一即民族共性的增长,凝聚认同的增强,没有这种趋向和线索,就没有中华民族这一核心、主干的共同体形成②马曜.云南二十几个少数民族的源与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71:93。。

(二)中国特色的民族国家建构二重维度。

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建构,出现了中华民族的构建与中国各历史文化民族的构建交织的状况。中华民族统一体的构建,一方面为民族国家的构建塑造了有形支撑,另一方面又以中华民族的形式实现了对国内各民族初级统一体的整合,从民族国家建构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和中国“各民族”(主要是对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历史文化群体的民族地位的确定),导致了具有本质区别的两种不同的民族构建过程:一方面是由历史上各个族类群体凝聚为一体的中华民族的构建;另一方面是在凝聚为一个统一整体的同时又具有相当独立性的各个民族初级统一体自身的民族构建,这样的民族构建就表现为各个少数民族初级统一体的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正是通过56个各自形成的初级统一体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中走向凝聚和统一。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二维建构

从远古孕育、萌发、经数千年的发展到今天,中华民族形成“多元一体”的关系(格局),其发展过程的主线是多元(分化)与一体(融合)的统一、是局部(各地区)先形成“初级的统一体”或“地域性的统一”,在此基础上进而形成总体(中华民族的、全国的)“多元一体”关系,这就肯定了我国“多元一体”有两个层次,同时体现了局部对整体有基础建构的作用。部分与整体这两个层次之间的作用和影响是双向的,其形成过程是互动的。“多元一体”就是在互动和相互影响中构建、形成的。中华民族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先是各地区分别有它的凝聚中心,各自形成初级的统一体,在此基础上进而形成中华民族的统一整体③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35。。

五、结语

费孝通先生在探讨中华民族成为一体的过程指出:“中华民族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看来先是各地区分别有它凝聚中心,而各自形成了初级的统一体。比如在新石器时期在黄河中下游都有不同的文化区,这些文化区逐步融合出现汉族的前身华夏的初级统一体,当时长城外牧区还是一个以匈奴为主的统一体和华夏及后来的汉族相对峙。经过多次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及中原地区的汉族向四方扩散,才逐渐汇合了长城内外的农牧两大统一体,而南北两个统一体的汇合才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进一步的完成。”根据大理民族初级统一体和南诏大理国地方政权的建立,马曜先生则精辟的论述到:“由地区性的内部统一走向全国性的大统一,是中华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和必然趋势。地域性的内部统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一民族内部的统一,如松赞干布统一西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努尔哈赤统一东北等,最后都或早或迟地走向全国性的大统一。另一种是像云南这样有两个以上人口较多的民族小聚居和许多人口较少的民族大杂居的地区,实现地域性统一的条件较差,难度较大,因而必须有至少两个人口较多的民族的首先联合,并正确处理好民族内部反对统一势力的干扰,带动其他人口少的小民族,才能实现本地域的内部统一。这就要求这些人口较多的民族中出现开明的统治人物,从各民族共同利益的大局出发,审时度势,正确处理好本地域内部和外部的关系,以促进各民族的联合和共同发展,最后走向全国性的大统一。在此区域内的大民族(人口较多分布较广)有远见的统治者从有利于本地区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出发,积极整合区域内各个民族之间和内部的关系,以促进各民族的联系和初级统一体的形成①马曜.民族团结的颂歌──电视剧本《德化碑》序一[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1):25-31+33。。”

南诏崛起,六诏归一,实现洱海地区的小区域统一;乌蛮王族与白蛮贵族联合起来推动人口较多的乌蛮与白蛮两大民族集团结成联盟,然后东平诸爨,北挫吐蕃,西开寻传,南置银生节度,最终实现云南全境的统一;经过南诏大理国地方民族政权长达5个世纪的地区性统一,当南诏、大理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地方性实体融入到元代中国大一统的版图之中标志着中国国家领土疆域的确立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完整。大理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民族关系格局与国家的治乱安危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发生了密切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南诏、大理国时期对地方各民族的凝聚实现区域性民族初级统一体,之后以地方民族政权完成对中原王朝政权的输忠纳诚,实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与认同,贡献了大理白族初级共同体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经验。回溯白族异源同流民族共同体发展和南诏大理国实现地域性的统一,然后经过曲折的道路走向全国性大统一的“白族模式”,对于今天云南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和大理白族自治州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建设留下了可资借鉴与参考的宝贵的历史财富,值得今天的治国者与治滇者深思。

猜你喜欢
南诏洱海白族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的南诏大理佛精品》插图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洱海月下
云南省鹤庆县白族本主庙及演剧活动考论
洱海,好美
洱海太湖石
白族火把节:一天星斗下人间
爱上洱海,只需要这十个瞬间
山,南诏国的“龙舆”山
白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