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近代云南边疆治理研究综论

2019-03-03 09:16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西南云南研究

秦 磊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在近代国家转型之前,“边疆治理”这一概念虽未被明确提出,但历代王朝在治边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与治边实践相关的制度。近代以来尤其是民国时期,传统的王朝国家逐步向近代国家转化,边疆治理的话语体系也随之发生了转变,边疆治理因而呈现出诸多新面相。本文试对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于近代云南边疆治理的主要研究状况进行梳理,难免挂一漏万。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1980年代以来关涉近代云南边疆治理的通论性论著

近年来,对近代以来特别是民国时期有关边疆史料的收集与整理,取得了较大成绩。马大正主编的《民国边政史料汇编》①马大正.民国边政史料汇编[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10-90。中,收录了边疆省份有关的文献、政府治边重要文件等史料,其主编的《民国边政史料续编》②马大正.民国边政史料续编(第4册)[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219-533;马大正.民国边政史料续编(第5册)[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1-658;马大正.民国边政史料续编(第6册)[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1-249。中对1938年昆明西南边疆月刊社出版的《西南边疆》进行了收录整理。云南省档案馆主编《民国时期西南边疆档案资料汇编·云南卷》③云南省档案馆.民国时期西南边疆档案资料汇编?云南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89。对云南地区涉边的档案资料进行了整理。林文勋主编《民国时期云南边疆开发方案汇编》④林文勋.民国时期云南边疆开发方案汇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1-573。则收录了民国时期云南一些边地的开发方案和计划,在资料收集与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为边疆治理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关边疆治理的内容,在一些综论性的近代通史类著作中都有所关涉。例如,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⑤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3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228-277。、王建朗等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⑥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843-865。、张宪文主编《中华民国史》⑦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第1卷)[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2;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第4卷)[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4-182。、张玉法主编《中华民国史稿》⑧张玉法.中华民国史稿(修订版)[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1:1-685。等,均对近代云南边疆治理这一问题有所涉及,但限于研究主旨与内容差异,论述较少。

此外,一些区域性的通史类著作对云南边疆治理的内容也有所涉及。方铁著《西南通史》①方铁.西南通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1-794。、何耀华等主编《云南通史》②何耀华.云南通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00。、王文光主编《中国西南民族通史》③王文光,朱映占,赵永忠.中国西南民族通史(上)[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1-496。、谢本书主编《云南近代史》④谢本书.云南近代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1-647。等著作中,都对这一问题有所关切。

关于近代边疆治理的宏观性论著。段金生《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⑤段金生.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1-230。对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观、民族观、治边理念、边政机构的设置与实践、边政的成败得失及其特点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而全面的研究。程妮娜《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研究》⑥程妮娜.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1-457。一书对晚清时期边疆治理下的民族地区行政建制、民族关系和经济开发、文教举措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对边疆地区与民族治理的差异性进行了考察,并对其原因和得失做了论述。周平所著《中国边疆治理研究》⑦周平.中国边疆治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439。以政治史视角为主,对周边关系下的边疆治理问题和边疆治理的转型与重构进行了论述。马大正的《中国边疆治理通论》⑧马大正.中国边疆治理通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1-324。对清朝后期的边疆经略和民国时期的边疆治理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对这一时期的治边效果进行了评议。

关于近代西南边疆治理的研究的专著也有较多成果涌现。方铁所著《方略与施治:历朝对西南边疆的经营》⑨方铁.方略与施治:历朝对西南边疆的经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509。对晚清时期治理边疆的理论和边疆政权经营自身的实践进行了论述,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如“中原王朝的地缘政治观”、“治边的文化软实力”等富有新意的命题。段金生《南京国民政府对西南边疆的治理研究》⑩段金生.南京国民政府对西南边疆的治理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334。一书对南京国民政府这一党治政体实施国家管理职能下的重要内容作了论述,认为南京国民政府针对西南边疆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措施,宏观上具有同质性的色彩;但是从表现内容来看,由于西南边疆三省内部政治生态的不同,南京国民政府对它们的具体治策,又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孙宏年《中国西南边疆的治理》⑪孙宏年.中国西南边疆的治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1-306。对清末与民国时期边疆治理的治理思想、治理模式与相关政策政策进行了阐述,以及这些治策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并对这一时期西南边疆治理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罗彩娟等著《中国西南边疆治理模式研究》⑫罗彩娟,徐杰舜,罗树杰.中国西南边疆治理模式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4:1-216。以时间顺序对历史上西南边疆的治理进行了梳理,并横向对比了滇桂黔三省不同的治理模式。周智生所著《晚清民国时期滇藏川毗连地区的治理开发》⑬周智生.晚清民国时期滇藏川毗连地区的治理开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263。一书,将滇藏川三省跨界毗连区域作为一个地域整体,对三省交界地区的治理开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宋培军《中国边疆治理的“主辅线现代化”范式思考》⑭宋培军.中国边疆治理的“主辅线现代化范式”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431。一书将近代边疆治理的基本思想与海外中国学研究的相关理论结合,从边疆层级的形成、边疆形态的近代变迁等方面论述了拉铁摩尔“双边疆范式”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初步探讨了历史上边疆治理的一些范例问题。

论文方面。段金生《地方意识与地方政治:政治区域化场景下的边疆治理——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云南为中心》⑮段金生.地方意识与地方政治:政治区域化场景下的边疆治理——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云南为中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01):31-40+179。一文认为在政治区域化场景下,云南地方实力派与国民政府中央形成了复杂的博弈关系,地方实力派在一方面表现了对中央权威的认同,但另一方面也对中央权威有一种防范、抵触心理。这既是中央权威失据的表现,也与地方实力派的切身利益和思想观念有关。在此场景下,云南地方实力派对边疆的具体治理,呈现了一种复杂的矛盾形态。王文光、张媚玲《民国时期对云南边疆民族的治理与认识》①王文光,张媚玲.民国时期对云南边疆民族的治理与认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11-15。对这一时期民国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进行了论述;张文芝《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②张文芝.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J].云南档案,2005(03):8-10。对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云南省政府和地方当局对云南采取的政治、经济、文教上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二、关于近代云南行政区划调整与治边机构的研究

行政区划与行政机构设置是国家行政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近代云南边疆治理的重要内容。中央政府在当时客观政治因素的影响下,因时因势调整边疆地区行政区划,并设置了一批治边机构。关于这一内容的研究,目前学界也已有较多成果。

关于近代云南行政区划调整的研究。云南大学张轲风所著《民国时期西南大区区划演进研究》③张轲风.民国时期西南大区区划演进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06。一书以民国时期的地域格局、地理分区为基础,引入了文化史视角与政治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当时“西南”空间范围的存在状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凌永忠《论民国时期边疆管控强化过程中的普思沿边政区改革》④凌永忠.论民国时期边疆管控强化过程中的普思沿边政区改革[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04):89-98+180-181。一文对民国初年柯树勋创设行政总局、推进普思地区政区改革的史实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一政区改革加强了政府对云南边疆的管控,推进了这一地区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

关于近代云南行政体制变迁的研究也逐渐引起学术界关注。段金生、董继梅《边疆、王朝与制度变迁:清代云南地方省级行政体制的演化》⑤段金生,董继梅.边疆、王朝与制度变迁:清代云南地方省级行政体制的演化[J].思想战线,2016(06):78-89。一文,对清末云南地方行政制度因时因势的调整进行了论述,并将此调整置于晚清时期云南边疆复杂的社会政治形态中进行梳理。郑维宽《边疆危机与行政应对——中法战争后清政府的西南治边策略探析》⑥郑维宽.边疆危机与行政应对——中法战争后清政府的西南治边策略探析[J].安徽史学,2008(06):45-52。对中法战争后云南新设临安开广道这一史实,结合当时边疆危机下政府对于西南边疆的治理进行了论述。马俊林《近代云南行政体制的演变脉络》⑦马俊林.近代云南行政体制的演变脉络[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37-41。认为,清末以来云南行政体制顺应了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其演变脉络为政府行政机构趋向专门化、社会管理机构逐渐增多以及管理职能不断强化,并在地方自治模式下,开始了基层社会组织化网络的构建。翟国强《略论近代云南的边防建设及政区设置》⑧翟国强.略论近代云南的边防建设及政区设置[J].中国边疆学,2014(00):150-160。对民国初年在云南设置的对汛督办、弹压委员、设治局以及殖边督办等特别行政区的分布、作用进行了论述。

清末民初时期,历届中央政府根据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形势,设置了不同的边疆治理机构,对这些机构的研究也是云南边疆治理研究的一个重点。李燕《设治局:民国云南边疆建设的新举措》⑨李燕.设治局:民国云南边疆建设的新举措[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1-305。一书将设治局这一过渡政权形式放在清王朝灭亡前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演进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做深入系统的考察,对云南设治局不同于当时其他地区同级政权组织的特殊性和作为地方机构的普遍性进行对比,把设治局建立的目的和背景、实际运作的过程及最终的效果分别置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加以剖析,对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政治制度发展变化进行了论述。王江成《民国时期设治局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⑩王江成.民国时期设治局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125-131。一文论述了设治局在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认为其虽为“准县”性质的过渡机构,但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真正成为了政府治理边疆民族地区的重要主体,发挥了一定的治理作用。陈元惠《从国防与外交机构到特别行政区——清末民国时期云南对汛督办的设立与演变》⑪陈元惠.从国防与外交机构到特别行政区——清末民国时期云南对汛督办的设立与演变[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02):78-88+149。对唐继尧、龙云主政时期“对汛督办”由临时设置机构逐渐演化为特别行政区的过程进行了论述,并指出了其在维护边疆稳定、促进边疆发展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洪崇文《民国时期云南边疆管理机构的重组》①洪崇文.民国时期云南边疆管理机构的重组[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2):82-87。和《民国时期云南殖边督办公署与道的承袭问题》②洪崇文.民国时期云南殖边督办公署与道的承袭问题[J].云南社会科学,2000(S1):227-228。都对这一时期特殊的行政区划尤其是与边疆治理有关的机构作了论述,指出了其存在的一些不足。凌永忠《论特殊政区视域下的云南殖边督办》③凌永忠.论特殊政区视域下的云南殖边督办[J].文山学院学报,2016(04):1-7。对殖边督办设置的背景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由于边疆危机的出现,加之地方土司势力强大、政府行政管控薄弱、导致正式的县级行政机构无法完成建置,殖边督办因而成为代替县的过渡性的行政区划。王文光、李丽双《略论近代云南的边防建设及特别政区设置》④王文光,李丽双.略论近代云南的边防建设及特别政区设置[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5(01):83-89。指出,近代中央政府在云南边地采取的设立特别政区等措施,对边疆地区的安全与国家政权的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谷彦梅《“衙门里的学术机关”——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及其边政工作研究》⑤谷彦梅.“衙门里的学术机关”—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及其边政工作研究[D].云南大学,2016。对抗战时期的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边政工作进行了论述。

三、关于近代云南边疆治理人物与土司研究

近代云南的边疆治理,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施政,当地相应政治人物的治边思想也是影响边疆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有关这一领域也有较多研究成果。邹建达《清代云贵总督之建置演变考述》⑥邹建达.清代云贵总督之建置演变考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02):49-58+149。一文对云贵总督的设立进行了考证和勘误。许新民《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的省情认知与国家治理研究》⑦许新民.清朝后期云南封疆大吏的省情认知与国家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6。对清后期云南主要官吏对地方舆情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对地方进行的治理和因此对中央方针制定产生影响的主要过程作了论述。赵维玺《魏光焘与清末云南新政》⑧赵维玺.魏光焘与清末云南新政[J].史志学刊,2017(02):41-50。对魏光焘在清末新政时期云贵总督任上对云南边疆一系列的施政措施进行了梳理。孙宏年《陆兴祺与民国时期西南边疆治理(1912—1922)——兼述民国初期云南、川边、四川对中央治藏政策的影响》⑨孙宏年.陆兴祺与民国时期西南边疆治理(1912—1922)——兼述民国初期云南、川边、四川对中央治藏政策的影响[J].华西边疆评论,2017(00):165-185。对陆兴祺在这一时期的治边思想进行了论述。吴福环、何景雷《林则徐与中国边疆》⑩吴福环,何景雷.林则徐与中国边疆[J].西域研究,2000(02):61-68。则对曾任云贵总督的林则徐晚年在云南边疆地区的人才培养、经济开发、边防建设、民族团结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进行了论述。

对云南边疆地区土司与边疆治理的研究也是云南边疆治理研究中极其重要的内容:王明东《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及其边疆治理研究》⑪王明东,李普者,陈乐平.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及其边疆治理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255。一书,对民国时期云南边境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土司制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对土司在边疆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分析。成臻铭《土司制度与西南边疆治理研究》⑫成臻铭.土司制度与西南边疆治理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686。在区域总体史视野下考察了西南边疆治理的特点及其成因,在探讨土司制度推行前中央政府治理西南边疆的基础上,对土司制度推行后中央政府对西南边疆的治理进行了重点研究。王文成《土流并治在近代云南边疆的全面确立》⑬王文成.土流并治在近代云南边疆的全面确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4):29-34。对民初地方实权者实行的特殊改土归流方式进行了梳理,对“土流并治”这种改流不彻底的二元体制的存在进行了研究。马玉华、齐逾《国民政府对云南土司的调查》⑭马玉华,齐逾.国民政府对云南土司的调查[J].贵州民族研究,2004(04):176-181+150。根据国民政府对土司的数次调查,对民国时期土司制度仍旧存在的原因进行了论述,也体现了国民政府在本地区统治的二重性特点。段红云《明清时期云南边疆土司的区域政治与国家认同》⑮段红云.明清时期云南边疆土司的区域政治与国家认同[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05):25-30。认为晚清时期,由于当时的中央政府无法在边疆治理中为土司地区提供足够的军事力量,导致土司地区对国家的认同有所减弱,进而对当时的边疆治理效果产生了较为消极的影响。刘鸿燕《近代云南沿边土司地区的制度解构与社会变迁研究》①刘鸿燕.近代云南沿边土司地区的制度解构与社会变迁研究[D].云南大学,2016。对晚清与民国时期政府在这一地区所推行的较为温和的“存土置流”的改革进行了研究,并对土流并治的具体措施和影响进行了论述。

四、关于近代云南边疆治理的几点思考

近代边疆危机的爆发,使得中央政府对边疆的治策在客观因素影响下发生了转变。王朝国家视角下的边疆治理在变局中面临着新的挑战,自晚清以来的历代中央政府,均因时因势对边疆地区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这些内容成为近代边疆治理研究的关注点。而由于边疆治理还涉及到边疆开发与经济治理、边疆地区文化与社会发展、边疆观念的转变等内容,又要求我们运用跨学科视角与研究方法对边疆治理展开深入探讨。基于此,笔者就目前学界情况,谈几点不成熟的认识:

第一,对于边疆治理的研究,在相关研究领域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晚清时期政局不稳,地方势力与中央政府名义上为从属关系,实则存在着许多博弈与冲突。加之边疆危机频发,地方督抚多以“稳疆”为治理思路,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侧重于行政区划调整、军事力量部署等方面,维持政治稳定是这一时期边疆治理的首要因素。辛亥革命之后,民初云南的历任主政者在维护政局稳定的前提下,均推行了诸多措施以稳定金融、发展经济,兴办学校、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由“稳疆”向“治疆”转变,推动了云南的发展。因此,对于从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全面分析边疆治理,仍有许多研究空间。具体到云南,可从近代银行业、工矿业的建立与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办进行梳理。由这些治策的推行中可见的治边者与其治边思想的研究,也是探讨云南边疆治理的重要因素。

第二,对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关注较多,对地方政府层面关注不足。中央政府作为边疆治策的制定者,其对边疆所下达政令能反映这一时期中央政府对边疆治理的基本思路,因此以中央作为边疆治理研究的主体,是近年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共性认识。但清末民初中央政府势微,无法对地方实行有效控制,云南在一定程度上由地方力量所领导的地方政治实体进行治理。地方力量对中央政府治策的响应与执行,在维护边疆稳定与安全、促进边疆地区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研究者多忽略了边疆地方政府的施政也是边疆治理中的重要一环,边疆地区的民众与地方政治实体主观上对国家统一与政权稳定的维护、基层社会对国家治边政策的响应,是这一地区能够稳定的重要因素。此外,地方政府作为中央对边疆治策的执行者,其治理能力与治理效果直接影响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对地方政府的施治政策也应深入研究。

第三,从跨学科的多维视野展开对边疆治理的深入探讨。研究历史自应以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但政治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运用,有助于史料的解读。目前,对于边疆治理的研究仍或多或少地局限于边疆史的角度,研究者多对历朝中央政府治边思路与治策进行梳理,或从民族地区的治理等角度进行研究,学术视野还有拓宽的空间。笔者认为,应以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以人类学、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相关跨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为工具,综合看待历史上边疆治理的措施与效果,多元分析这一时期治边理念与治边措施,从而对当时的治边者、治边理论思想和相应的治边措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当然也需要注意的是,引入跨学科的问题与理论研究边疆治理,并不是忽视历史学的作用,而是为了更立体的反映边疆治理研究中的综合面相,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边疆治理的研究深入,从而能够从学理上深化对当前方兴未艾的边疆学构建重要性的认识。

猜你喜欢
西南云南研究
古城西南两座桥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潮”就这么说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