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历史发展

2019-03-03 02:53
阴山学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育人目标政治

和 凤

(贵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新时代下,和平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在险象环生、矛盾重重的大背景下励精图治,是党和人民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与时俱进,提出并推动实施一系列治国理政新方略,尤其在教育领域颇为重视,从1984年我国正式设立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社会的主流意识传播、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具有促进与推动作用。学科目标建设也日益与人民和社会的需要相呼应,党和国家制定和颁布一系列的政策条例来逐步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根据现有资料的梳理,以时间维度划分,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探索调整阶段、稳步改进阶段、完善发展阶段,用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的整体演进发展。在育人目标的演进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注重历史与现实相衔接,明晰目标的层次性,追求社会价值与主体价值相统一,在差异中寻求共性等。因此,育人目标未来的发展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的内在心声为依据。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更应该挑起重任、勇于担当,在校期间勤奋学习练就过硬本领,掌握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创新能力、理论思辨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在提升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增进觉悟意识,在育人目标的指引下,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涵

目标是对预期达到结果的主观预设,在头脑中规划的主观意识,是活动的指向标,也是维系和凝聚各方面关系的核心力。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目标的社会性,目标的制定受到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二是目标的层次性,除了具备总目标和分目标之外,还有目标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以及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的制定;三是目标的可测性,要对目标进行量化,定性目标的达成还需定量目标的实现作为辅助支撑。另外,目标的制定既要具备挑战性还要预估达成目标的可能性,在激励动员的同时还要注意实时的反馈调整,要切实可行,不能是空洞抽象、可望而不可及的。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概念众说纷纭,不同的学者都对其进行研探。陆庆壬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各项活动,在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想结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1]陈秉公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就是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受教育者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及行为(人格)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想效果。”[2]张耀灿认为,是“一定时期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3]相较这几种定义,个人比较倾向于陈秉公的说法,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主导,运用多种教育媒介和活动形式,使得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道德品性、人格心理等活动得到改观和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主客体运用一定的媒介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考虑到客体的基础和条件,预期目标的确定要有综合性的考量,充分意识到客体的思想认识、文化涵养、品性格局等的差异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绝非是单一体,而是集合体,是一个多维综合的目标体系。

参照之前定义的逻辑,我们可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在每一个阶段,中央的指导性政策文件都会对其进行阐释并且根据时代的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它表明国家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在思想意识、道德品性、人格心理等方面的要求,是一种对共性的追求,执着于统一的标准。综上,我们可以做如下定义:在不同的时期,党和国家依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对特定大学生群体在思想意识、道德品性、人格心理等方面所达到的具有共性的预期设想和规定。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历史演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演变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结合各个时期党政方针和社会变革需要相应地对大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育人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演变历程可以分为探索调整阶段、稳步改进阶段和完善发展阶段。以此来追溯目标体系的形成脉络。

(一)探索调整阶段(1980年—1989年)

1.为“四化”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人才

1980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紧密围绕“四化”培养人才这个中心来开展,“必须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4]4。从中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表明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既要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思想认识、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又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的现代化,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振兴和蓬勃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为经济建设培养优良人才,育人目标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并力求学生在德智体方面的全面发展。二是阐释“红”与“专”的共生性,“红”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之一固然很重要,但已不是唯一;“专”的并列提出,使得专业性人才的培养重要性得到重申。以此来激发高校学生对经济建设的热情,自觉钻研书本知识提升专业技能。1982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主要是对高校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并且延展涉及人生观和道德观的教育,使得共产主义道德的提倡下移到对学生道德品质问题的关注,增加了道德教育的内容。

2.培养“四有”新人目标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政策规范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即“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5]邓小平也对这四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释,其中,理想和纪律偏重,本阶段的“有理想”则是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四有”新人的提出,表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素养的要求有了更清晰的定位,在坚定改革的社会主义大方向前提之下,还要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反映了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对学生理想信念、组织纪律和政治觉悟的要求,不仅折射出时代对高校学生寄予的殷殷厚望,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高校学生所承载的谆谆期望,是理想性和现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稳步改进阶段(1989年—2002年)

1.德育为首,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989年6月召开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是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界点,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反思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相关调整。同年,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素质教育”,并且提出“德育为首”的思想;由此,德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得到确立。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并提出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和抵挫能力。1999年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6]。为德育目标增设了新的内容和要求。

2.培养“四有”公民,提出“四个统一”和“五点希望”

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江泽民提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4]167的目标。1998年又向大学生提出“四个统一”的要求,即鼓舞学生学好科学知识和书本知识,提升自我思想修养,将自身价值投入到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中去。2001年,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讲话中提出“五点希望”,即树立远大理想,以爱国和爱人民为己任;追求真理敢于质疑,把握科学的方法,勇攀创新高峰;德才兼备,德智并举,各方面综合发展;以开阔的胸襟观察国内外,用中西方文明成果来充实自己;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崇尚理想也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实践。

(三)完善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1.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2002年,党的十六大顺利召开。为进一步贯彻十六大精神,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中央16号文件”),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培养目标中出现“合格”和“可靠”字眼,建设者的合格性、接班人的可靠性,是我们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所孜孜追求的。要求具备专业的技术本领和知识储备,健康的心理调适能力,品性和德性尚佳的素养,各方面协调综合提升,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集中彰显。

2.“四个新一代”和“三点希望”

2007年,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5周年之际,胡锦涛提出了“四个新一代”,对青年提出树立崇高理想,坚定理想信念,树立高尚品德,锤炼坚强意志,博学钻研,开阔视野,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统一,大胆开拓新领域,攻克高精尖技术难题,遵循艰苦奋斗能吃苦精神的要求。2011年,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勤于学习,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刻苦学习,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本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要善于创造,挖掘自身创新潜能,使创新点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生产力;三要甘于奉献,积极参与中西部的援建和贫困地区的义务支教活动,将个人的青春无私奉献给祖国需要的地方。

3.“立德树人”“五点希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提出“五点希望”,即坚定党的领导的理想信念,在勇于创新过程中艰苦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高尚品格。2014年,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提出广大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立论并加以阐释和解读,表述精炼而内容丰富,在社会价值上形成共识,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文明硕果相承接,从而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自觉体认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情感认同和举止习惯。

4.“三全育人”“三有新人”和“五个要”

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7]。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8]。“三全育人”将价值引领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育人目标的主体不再仅限定在大学生群体,而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2017年10月,在十九大报告全文末端,习总书记提出青年人要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9],对处于新时代的青年人提出殷殷期望。2018年5月,习近平在北大讲话中提出“五个要”主张,要求青年一代忠于祖国和人民,平时勤学勤练有使命担当,在树立远大目标的同时也要勇于实践。时下青年是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也是力同心攻难克坚的一代,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断具化。2018年9月,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提出在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在学校要做好党建工作,为民族复兴事业提供政治保障和人才储备。筑牢阵地,严守意识形态话语权;高质量建设师资队伍;规范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体制机制,指引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发展经验

我们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发展演进,就是从历史中总结育人目标的成功经验,归纳梳理相应的发展规律,以期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新时代下得到完善和发展,不断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历史继承与时代创新相衔接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是育人目标的发展和演进的鲜明特点,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展现的理论形态不尽相同,随之达到的育人效果也各异。纵向维度继往开来,沿着主线脉络纵深发展,横向维度同向交互融合,丰盈知识面拓展覆盖新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从最初的政策构思到现阶段的发展改进是一个动态变化、不断调整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从“四化”培养人才到“四有”新人目标,从增加道德教育到法制教育,再到增设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到“立德树人”,层层递进,充满人性关怀。从“社会主义荣辱观”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的弘扬则需要高校师生以及全社会成员的共同持守。虽在不同的阶段表现略有不同,但每一阶段都与当时所处的时代主题相契合,因时因事而调整,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新时代下与时俱进赋予育人目标新内涵。

(二)核心目标与具体目标相递推

目标的确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11]可知确立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一要有主次性,核心目标之所以核心是因为具有主导性,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观中具有核心主导要义,像职业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就业价值观等都要以这24个字为基本遵循,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对职业目标的规划和追求,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都能找到参照反映。其二要有时空观,如“立德树人”这一育人目标的确立,在实施中则要具化为小目标将其分解为切实可行、可测的具体目标。从时间上看,可以分成小的阶段,以不同的时间轴来预估目标的进度;从空间上看,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各级层次的目标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排列,以难易程度来选择规划目标的梯度。核心目标和具体目标还需同心同向、主次有序、时空多维,使育人目标得以高质量、高速度实现,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得以全面综合发展。

(三)社会价值与主体价值相统一

以往的价值取向侧重强调社会本位,片面地以社会价值取向为最终取向,单向度以社会需要的满足为目的,尊崇集体和社会。育人目标倾向于个人服务于社会、个人服务于集体,从社会需求角度来为育人设定标准。从社会层面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勃兴,重物质和利益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有了广阔的活跃舞台,重私利与利己的观念得到重新审视。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形成了在不伤害国家和集体利益前提之下,社会价值与主体价值的统一,而“立德树人”的理念是社会价值和主体价值相统一的典范,它真正追求的是德才兼备、德与智的双向同行。从个人层面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对象尤以大学生这一群体为主体,主体本身就主观建构一套体系,他们的思想具有开放性、多元性、跨时空性,源于外部的育人理论是否与内心构建的一套价值体系相契合是作为主体评判接受与否或重新建构的重要依据,只有达到二者的统一,才能实现育人目标的最优化。

(四)差异性和同向性相同存

由于网络媒介的高速发展,形形色色的网络文化、域外文化参差不齐,各种社会思潮以及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得相对单一的主流育人思想受到挑战,西方社会正以多种形式进行“信息侵略”。另外一些庸俗的、低劣的信息垃圾也会对大学生思想进行误导,在“娱乐至上”的年代,碎片化的信息很难得到有效整合。因此,首先要明晰“一元性”与“多元性”的差异,在正视存在差异的前提之下,要坚持一元主导与多元共存的统一。其次要知晓在不同的阶段,提出育人目标的理念虽不同,但都有共同的初衷方向,即坚持党的领导,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培育的共向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提出“个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消灭私有制的前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供了学理基础。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未来展望

(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历史依据

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缓慢、局部动乱暴动频发、难民问题等全球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面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入供给侧改革,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战略布局提供了新理念新视角的构想。十八大以来,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在伟大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也要以此为基础踏上新征程。在世情外因和国情内因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更应该坚定党的领导,树立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理性分析国内外形势,做出合乎实际的分析评估,在新时代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挥光芒、贡献力量。

(二)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为内在逻辑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对人的思想进行教育的活动,用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来指引和教化人,使之形成满足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其中关键就是要以正确的理论为导向,做好人的思想工作,真正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助力。同时要注意协调各要素综合作用,即在教育内容上,加强对理想信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三观”的教育;在教育规律上,把握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思想道德建设规律。紧紧围绕着思想育人这一实质,以期目标的演进真正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三)以高校学生的成才愿望为基本驱动

以往的育人目标主张“以德治国”“以国家利益为上”,即我们培育的人才须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优先,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的一大特色,也是其优势所在。但这种取向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内在愿望,个体的差异性和个性的异质性,是育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过于理想化和脱离实际的实践,在实施中难以产生实效性,易形成浮于表面的现象。再者,在高校范围内,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书与育人相脱节的现象,通识化教育和理论化教育的灌输,由于主体的差异性,实际内化于心达到的育人效果不尽相同。因此,育人目标的提出,要把学生的内在呼声作为参考的重要依凭,真正实现育智与育德的统一,不断加强人文关怀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在充满亲和力的氛围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情怀素养。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

面对新形势下多元价值观的较量,改革开放以来繁杂思想意识的交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具有重要的凝聚力量。扩大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在文化软实力方面增进文化自信,仍然任重而道远。由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更应该向核心价值观看齐,充分展示中国特色,显示民族特性,彰显时代特征。核心价值观是思想向导,也是维系国家和谐安定的助稳器,在具有广泛认同的价值共识面前,目标的制定需要核心价值观做强大支撑,以期在纷繁复杂的价值浪潮中起到引领和标杆作用,从而构筑具备新时代特征的中国精神和价值体系。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拷问,大学生的育人目标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探索和研究。首先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党的治国理政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其次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从又红又专到“四有”新人,再到立德树人;从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演进,对于人才的培养有具体而详尽的要求。最后回答了“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规律的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遵循,思想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都有深刻的体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将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育人目标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他们用“五招”育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