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血流动力学、动脉硬化指标及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

2019-03-02 03:52
实用老年医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球囊血小板下肢

作者单位:1500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血管外科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血管粥样硬化已成为目前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在老年群体中[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关[2],随着粥样斑块形成及破裂,可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引发炎性反应,进而导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等症状[3]。有研究指出,糖尿病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也密切相关,为该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4]。目前常规治疗方法有口服溶栓药物,随着介入治疗手段的兴起,下肢动脉介入术逐渐被应用于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中,且取得良好效果,但目前关于其对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相关报道较少,笔者就此展开研究,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102例,年龄65~80岁,平均(71.42±6.24)岁,纳入标准:(1)所有病人均符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 》(2015年版)中关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标准[5];(2)CT造影显示下肢血管狭窄程度大于50%;(3)无合并严重的肝脏、肾脏、肺等实质性脏器组织疾病,心脑血管指标检查正常;(4)对本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侧下肢有感染、皮疹等影响疗效观察的病人;(2)合并糖尿病病人;(3)严重的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或其他系统恶性肿瘤的病人;(4)术后未能长期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病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年龄65~78岁,平均 (71.36±6.18)岁;男26例,女25例。观察组年龄66~80岁,平均(72.69±6.26)岁;男27例,女24例。2组病人年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病人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脂、降压及饮食调整等基础治疗。

1.2.1 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2μg前列地尔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10980024),加入100 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1次/d;口服100 mg盐酸沙格雷酯片(安步乐克,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60067),3次/d,1个疗程为2周。连续治疗2个疗程。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介入治疗。术中给予病人下肢血管全程造影,CT全程造影显示狭窄>50%,采用球囊扩张狭窄部位,若球囊扩张后造影仍显示狭窄>30%或局部形成动脉夹层,行支架植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球囊为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6~8 ATM(标准大气压),时间大于60 s。手术成功标准:治疗后CT血管全程造影显示血管腔狭窄<30%。术后给予病人4000 U低分子肝素,1次/12 h,抗凝治疗3 d;每天口服75 mg氯吡格雷,治疗半年;每天口服100 mg阿司匹林,终身服用。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痊愈:患肢麻木、无力、疼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管情况恢复至正常水平,胫后或足背动脉情况恢复正常,肢体血液循环得到显著改善;显效:患肢相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胫后或足背动脉情况及肢体血液循环明显好转;有效:患肢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胫后或足背动脉情况及肢体血液循环有所好转;无效:患肢麻木、无力、疼痛等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1.3.2 动脉硬化指标:采用动脉硬化检测仪及血管超声检测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2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踝臂血压指数(AB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变化。

1.3.3 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 (ηp)、纤维蛋白原(Fib)与血沉(ESR)、红细胞电泳(EEP)的变化;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微量热沉法检测。

1.3.4 血小板活化因子: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7 d、14 d后静脉血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sP选择素水平。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39%、96.0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4,P=0.01)。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动脉硬化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2组动脉硬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MT、ABI、PWV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上述动脉硬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n=5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动脉硬化指标的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ηp、ηb、Fib、EEP及ESR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2组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2组sCD40L和sP选择素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sCD40L和sP选择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sCD40L和sP选择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目前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之一,病人多伴有全身血管的损伤及多种基础疾病。血小板活化是血管疾病发病的中心环节[6]。有研究显示,动脉硬化病人体内sCD40L及sP选择素水平可明显升高[7-8]。sCD40L主要分布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肩部(正常组织与斑块交界处),参与诱导形成一系列斑块破裂有关过程,血管内皮的损伤可进一步升高sCD40L水平,引发链式反应[9-10],加重病情,而sP选择素在sCD40L活化物与血小板结合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表4 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的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关键是及时解除血栓闭塞,常规可采用溶栓药物进行治疗。但目前单一溶栓治疗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疗效不佳,多数病人预后较不理想。吴元兵等[11]报道,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进行球囊扩张治疗后,血管狭窄率显著降低,病人疾病相关症状迅速改善。俞志强等[12]指出,对于球囊扩张后狭窄程度仍较高的病人,可考虑支架介入。考虑到支架置入后病人再狭窄发生率较高,目前可采用紫杉醇涂层球囊及洗脱支架。紫杉醇可影响肿瘤组织诱导新血管形成的过程,对血管生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13]。此外紫杉醇具有浓聚于机体动脉内膜及疏水等特点,且作用时间较为长久,因此通过涂层及洗脱后能够进入病灶,局部释放作用于动脉内膜,抑制斑块破裂,减少再狭窄发生率[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MT、ABI、PWV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ηp、ηb、Fib、EEP及ES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考虑与解除病人下肢血管闭塞且应用紫杉醇涂层及介入球囊扩张有关。本研究治疗7 d后观察组sCD40L和sP选择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目前报道一致,考虑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球囊牵拉及支架的置入,上述过程均会导致血管壁损伤及斑块的破裂,进而引发机体趋化因子及炎性介质的释放,导致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的升高,但14 d后观察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能够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加快血流速度,降低病灶部位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但术后早期可导致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的升高,因此需注意抗凝治疗,后期水平可恢复。

猜你喜欢
球囊血小板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活血化瘀类中药抗血小板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