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助推商业银行创新发展

2019-03-01 07:18李梓菡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4期
关键词:移动支付创新发展商业银行

李梓菡

摘要:在互联网超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金融也伴随互联网高速发展着,移动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部分,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简单快捷的支付方式吸引了大部分个体客户和中小型客户,对商业银行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如果商业银行能充分利用移动支付这个契机,对商业银行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创新发展。文章首先对移动支付的优点进行分析,其次运用SWOT方法对商业银行的优点、缺点、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商业银行本身客户资源充足,资金流动性强,安全性能高;但是同时商业银行业务办理流程繁琐,移动支付应用场景缺乏创新;面对移动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相关技术的不断创新,相关设施的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为此,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良好的金融环境推动商业银行创新发展。商业银行应该保障移动支付结算安全,加强合作,实现互补共赢,创新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加快业务创新,有效利用移动支付,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发展。

关键词:移动支付;商业银行;创新发展

一、引言

21世纪,我国科技不断创新,互联网普及度不断提高,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7)》显示,2016年,国内商业银行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461.78亿笔、金额2084.9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96%和3.31%。非銀行支付机构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663.3亿笔、金额54.2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60%和124.27%。移动支付行业延续高速发展态势。2016年,国内商业银行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257.10亿笔、金额157.5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82%和45.59%。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970.51亿笔、金额51.0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47%和132.29%。由此可见,移动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随着我国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涌现出多种不同的移动支付营业商,因其便利快捷的交易方式,移动支付使用客户持续增多,支付业务趋于移动端发展。同时,商业银行结合移动支付进行发展也成为大势所趋。

二、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

移动支付是客户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支付的一种消费方式,拥有贯穿金融机构、移动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平台、商户、客户等多方参与者的完整链条,每一部分都在整个链条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是移动支付的两大主要方式,近场支付就是像用手机刷卡坐车或支付,远程支付就是通过发送支付指令(如网银、电话银行、手机支付等)或借助支付工具(如邮寄、汇款)进行。移动支付自身具有的移动性、及时性、定制性和集成性是其主要优势。

(一)发展速度快,增长规模大

移动支付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巨大,再加上运营商的大力宣传,发展速度日益更迭。

1999年移动支付的产生到如今,已具有多种不同的支付方式,客户基础趋于稳固,业务规模呈爆发式增长。据2012~2016年《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2~2016年间,移动支付的业务量分别为26.48亿笔,54.51亿笔,198.55亿笔,536.98亿笔,970.51亿笔,2016年移动支付量是2012年的36倍(见图1)。

(二)使用频率高

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有22.8%的用户每天使用移动支付;一周使用2~3次移动支付的用户,占比为26.7%;有10.3%的用户每周使用1次移动支付,三者合计为59.8%;半个月使用一次移动支付的用户占比为13.0%,一个月使用一次移动支付的用户占比14.2%;有12.9%的用户不常使用移动支付(见图2)。可以看出,移动支付业务的用户实用频率较高。

(三)数额相对较小

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有77.25%的用户每次支付金额在100元以下, 18.8%的用户每次支付金额在100~500元,有2.2%的用户每次支付金额在500~1000元,1.7%的用户每次支付金额在1000元以上,说明移动支付业务在小额消费方面的运用更为广泛。(见图3)。

三、商业银行的SWOT分析

(一)商业银行的优势分析

1. 客户资源充足

商业银行是传统金融的支柱,融贯人们的生活,多年来通过银行卡的使用、存款、贷款等传统业务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这些客户资源对商业银行的业务仍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虽然非银行的支付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掠夺了商业银行的一部分客户资源,但相比较而言,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基础仍是十分充足且包含范围更广,如果商业银行能有效利用移动支付的好处,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创新化发展,那么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覆盖面是十分广泛的。

2. 安全性能高

商业银行因其支付额大、信用高、法律监管严等多方面因素建立了完整的技术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防控体系,在长期经营风险的过程中形成的完善的内控机制,相比于其他非银行支付行业而言,监管更加严格,措施更加全面,法律更加完善,是新型互联网金融无法比拟的。商业银行长期面对着多方风险,再加上现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时时刻刻处理着相关的安全问题,所以说相对来讲,商业银行的产品、业务流程都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对于客户来讲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3. 资金流动性高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从2003~2016年,总资产规模从27.66万亿元增加到176.03万亿元。虽然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商业银行无论是从资产规模还是交易数额都远超对方。商业银行经过长期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丰富优质的客户,非银行移动支付仍处于起步状态,虽其发展速度快,但碍于安全性等问题,客户交易规模都较小,客户长期交易次数不多,与商业银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二)商业银行的劣势分析

1. 业务流程繁琐僵化,忽略客户体验

商业银行中业务办理流程十分繁琐,结果并非十分尽人意,中小型企业无法从商业银行中获得优质服务。拿商业银行的贷款举例来说,贷款的流程冗长,审批时间长,贷款发放缓慢,几周到几月不等。但如阿里信贷此类互联网信贷,只有三分钟网上申请和一秒到账,没有人工审批,效率远远高于商业银行。

商業银行以风险控制和支付安全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客户的用户体验,而非银行的移动支付机构则非常注重用户体验,在公司特别设立用户体验部,并将客户体验作为近年的重点发展目标。这些因素都在某种程度上给商业银行的业务造成一定的冲击。

2. 移动支付业务起步晚,重视度不足

当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远超商业银行时,商业银行才开始布局,且发展速度远不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商业银行在发展网上银行业务时,缺乏创新,且办理业务种类因安全受到极大的限制,大部分业务仍需到银行当面处理。网上银行处理业务时为机器作业,人性化欠缺,再加上商业银行本身人性化程度不高,将会流失部分客户。

3. 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缺乏创新

与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非银行移动支付相比,商业银行的移动支付应用场景较少,没有建立稳定长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用户没有依赖性,不够简单灵活,很难满足当今时代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用户需求。

(三)商业银行的机会分析

1. 移动支付业务不断发展

我国目前处在利率化及金融改革的转型时期,互联网金融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符合金融改革解决金融抑制、提高金融效率的趋势。商业银行如果能充分利用移动支付进行发展,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机会。

2016年移动支付因为突破970.51亿笔,金额高达51.01万亿元,总规模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移动支付业务量的加速增长,推进了移动支付业务的不断成熟,使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而且渗透进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比如用于餐饮、话费充值、电力缴费、商场购物、手机购物、购买车票机票、理财等。

另外,商业银行因其自身如贷款类业务繁琐僵化而无法做小微业务,若是和移动支付等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如一元理财、一天理财等小微业务,实现互联网服务渠道与物理网点的转型拓展小微客户,为商业银行真正地服务小微客户提供新路径。商业银行通过结合移动支付可以打破很多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使客户随时随地想用就用,不仅可以实现客户便利的要求,还可以省去商业银行的服务环节,大幅度节约客户的时间和降低商业银行的成本,提高了商业银行对客户的服务范围,真正达到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客户服务,做到真正的“身边的银行”。

2. 移动支付技术不断创新

近年来,近场支付技术不断创新完善,为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高小强指出,虹膜支付,可穿戴设备支付等一大批创新型移动支付产品的出现,将会给客户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更多的选择,另外,还可以将消费的应用场景与金融产品有效链接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商业银行利用移动支付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另外,移动支付业务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客户消费的大数据,便于商业银行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客户信息,并进行准确的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客户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和偏好,以准确预测客户的行为,进而实施精准营销。

3. 移动支付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移动支付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国家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所谓移动支付可信服务平台,通俗地理解,可信服务管理平台提供各种各样的应用下载,类似于苹果的APP Store、Android平台上的应用商店,提供各类应用服务。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均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移动支付可信服务平台,提供包括金融、公交等不同行业的支付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为跨行业资源联网共享、实体互信、系统互通等都提供了基础,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平台可以借助移动支付可信服务平台系统,在信用服务、实名认证、移动银行等领域继续不断探索创新,提供更加安全、创新的移动支付产品。

(四)商业银行的威胁分析

1. 移动支付技术发展加速金融脱媒化

“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需求方和融资者,完成资金体外循环。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进程加快,相对降低了商业银行金融中介的地位,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比重持续下降,及由此引发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像直间接融资并重转换。作为支付服务中介的商业银行主要依赖在债权债务的清偿活动中人们在空间上的分离和时间上的不吻合。移动支付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银行的地位造成一定的冲击。移动支付技术改变了普通的支付渠道,例如移动支付中的支付代表支付宝已经大幅度削弱了银行作为社会支付平台的地位,撼动了商业银行的存贷中介功能的地位。

2. 传统方式遭到冲击

商业银行进行一切业务的基础时源源不断的资金,将资金进行放贷、投资、拆借等实现盈利。但各类网络理财不断将银行存款进行分流,将银行活期存款的来源渠道切断截流。储蓄红利逐渐消失,存贷利差缩小,商业银行传统的利差盈利模式遭受了严重的冲击。再加上互联网金融以客户体验为重,强调交互式营销,传统商业银行被迫将重心从产品转向客户。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冲击商业银行后,商业银行也推出了网上银行项目,传统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相互交融,交互程度加深,边界日趋模糊。

四、建议与对策

(一)政府方面

商业银行和移动支付互相结合已是大势所趋,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政府应当全力助推商业银行和移动支付结合发展,这样对中国金融发展将有极大的意义。

政府首先要保证商业银行结合移动支付的法律更加完善,以防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客户和运营商都无法可依,最终造成双方极大的损失,被迫中断二者的有利结合。其次,政府应当加强监管制度,一方面监管政策有无漏洞,另一方面监管网络平台的安全性,防止钓鱼网站、黑客恶意截取信息等状况发生。最后,政府应适当为商业银行结合移动支付这一举措进行宣传,宣传其在结合后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使这一举措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

(二)商业银行方面

1. 保障移动银行支付结算安全

商业银行本身的支付模式就有极高的安全性,再加上法律针对商业银行的支付比较全面,监管制度比较完善,如果能与移动支付恰当结合,将会保障移动支付的支付平台安全系数提高,使担忧移动支付安全问题的客户可以放心使用。

2. 加强与移动支付合作商的合作

移动支付商较商业银行拥有更多的更细致的数据,商业银行拥有更多高质量的固定客户,如果二者互相结合,既能拥有更广泛的客户源,又能进行个性化服务。他们拥有的资源和优势各不相同,可以实现互补共赢。商业银行可以倡导互相合作,建立互补共赢的移动支付收费模式和分享利润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建立移动支付服务领域生态圈。

3. 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创新

商业银行应当创新应用场景,建立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依赖性,增强客户粘性。比如说微信发红包就是非常典型的成功案例,财付通平台非常聪明地利用了我国传统习俗中互送红包这一习俗,构建了互发红包这一新的应用场景,很快使用户建立了使用習惯和依赖性,极大地增加了微信支付的客户粘性。商业银行也应该向这些非银行移动支付平台不断学习,灵活拓展应用场景。

4. 加快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拓宽业务范围

商业银行自身业务流程繁琐冗长,只能以安全性留住大规模的企业,而个体客户和中小型企业却会因此流失。移动支付业务办理迅速,小额更是有一秒到账免审功能,这对个体客户的日常支付是一个极为便利的点,如果商业银行能充分利用移动支付的这点优势,拓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依据客户的需求采用个性化的业务流程,尽量做到小额支付免流程,部分低额度业务简化流程,让客户拥有一个更便利的体验。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2]梁燕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基于第三方互联网移动支付的视角[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02).

[3]谢平,刘海二.ICT、移动支付与电子货币[J].金融研究,2013(10).

[4]乔海曙,孙涛.互联网条件下的商业银行“微创新”[J].理论探索,2016(05).

[5]李成,马凌霄.金融全球化与商业银行创新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2003(06).

[6]王硕,李强.互联网金融客户行为研究及对商业银行转型的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15(05).

(作者单位:济南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移动支付创新发展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移动支付中NFC创意新技术
电子商务环境下移动支付模式研究
打车软件的普及对城市交通压力缓解情况研究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