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对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9-02-28 02:27张蕊
智慧健康 2019年4期
关键词:共病心理治疗病患

张蕊

(北京卫戍区海淀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北京 100840)

0 引言

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性疾病,该病患者通常具有优柔寡断、精神运动性激越、生活质量低下、自杀率高等特点,故其治疗难度较大,单纯应用药物治疗的效果欠佳,难以有效改善病患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1-2]。鉴于此,本研究将心理治疗应用到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中,观察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到本院就诊的58例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病患,以随机抽签法将分2组,每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有10例男、19例女,年龄20~72岁,平均(35.61±5.07)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27±0.43)年;观察组有8例男、21例女,年龄18~75岁,平均(36.37±4.25)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12±0.59)年,两组的基本资料未见有显著的差异(P>0.05)。纳入研究的患者均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中广泛性焦虑症、抑郁症的相关诊断标准相吻合,且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认知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主要是口服艾司西酞普兰,起始剂量10mg/d,随后依据患者的耐受性和病情将剂量逐渐增至20mg/d;口服帕罗西汀起始剂量10mg/d,逐渐增量至20mg/d。此外,对于伴有睡眠障碍的病患,给予安定类药物服用。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行心理治疗,根据病患的个性特点制定心理干预计划并分阶段实施,①第一阶段:与病患建立较好的医患的关系,争取获得病患的信任感,并与其商讨共同制定治疗目标;②第二阶段:医师耐心地倾听病患的心里想法、困扰等,并站在病患的角度理解、同情其感受,鼓励病患充分表达自身的需求以宣泄其不良心理;③第三阶段:就病患被困扰的问题予以合适的解答或解释,并向其讲解焦虑、抑郁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利于康复的措施等,帮助病患识别并合理宣泄自己的负性情绪,并指导其进行人际交往;④第四阶段:结束心理治疗,鼓励病患积极面对自己的疾病,并帮助其寻求乐观积极的应对方法,以使其治疗依从性提高。两组均持续干预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的服药依从性,其中,完全依从:病患主动遵医嘱用药;一般依从:病患被动服药;不依从:病患拒绝用药或自行减药服用[4]。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评价(HAMA)评分[5]、汉密尔顿抑郁评价(HAMD)评分[6]、社会功能缺陷检测表(SDSS)评分[7]以及生活质量满意度量表(SWLS)评分[8]变化状况,得分愈高,代表病患的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或其社会功能、生活质量越低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服药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服药依从性96.55%,较对照组的75.86%要明显升高(χ2=5.220,P=0.022),见表1。

表1 两组服药依从性对比

2.2 两组康复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HAMA、HAMD、SDSS以及SWL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但在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上述各项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康复情况对比

3 讨论

在临床上,抑郁和焦虑共病较单纯焦虑、抑郁病患的临床症状更严重,病程更长,预后更长,可严重影响病患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治疗抑郁和焦虑共病主要采用药物、心理疗法等手段进行治疗。但有研究证实[9],药物联合心理疗法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药物或单一心理疗法。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与单一药物治疗对照组相比,心理联合药物的观察组病患服药依从性更高,焦虑、抑郁症状以及病患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更为明显,与刘振静[10]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心理疗法主要是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对病患的情绪进行干预一种治疗方法。本文在心理治疗过程中通过医患互动沟通以及支持、理解、开导等以使病患清楚了解焦虑、抑郁病情,积极面对疾病,并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进而促进病患的遵医行为提高,利于其病情康复。

综上,对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病患予以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这对于提高疗效,促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共病心理治疗病患
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抑郁状态与慢病共病的老年人健康状态的相关性及干预疗效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研究序贯性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心血管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老年人“共病”问题概述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