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军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化,对于教学的要求也在渐渐提高,强调开展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越来越重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开展。进行高中美术欣赏课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陶冶学生的情操等,如何提高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效率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注重美术课堂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实现教学成效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课;学习兴趣
开展高中美术欣赏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也能够强化学生的认知,使学生逐渐实现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结合教学内容营造趣味性教学氛围,创新传统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轻松、自由、活跃的学习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教学成效。教师一定要依据学生兴趣优化教学,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发展。
一、了解学生审美心理
通过对学生的认真观察以及详细分析发现,学生对于自己非常熟悉的作品没有兴趣,而对于完全陌生的作品不愿意接触。只有对似乎知道但是又较为陌生的审美对象才有兴趣[1]。学生也对新颖的、变化丰富的、对比强烈的作品有着强烈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开展美术欣赏课时,要尽量选择一些个性鲜明的作品,将学生的欣赏兴趣调动。也可以选择没有具体的文学情节的作品,如中国山水画、俄罗斯风景图等等,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培养学生的审美。教师还可以选择在历史进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学生以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使学生产生探究兴趣。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审美进行认真的分析,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才可以高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美术欣赏课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设计精彩课堂导入
良好的课堂导入是高效课堂创设的关键,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精心设计导入是精彩课堂的前提条件之一[2]。因此,身为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课堂导入的设计。教师要认真备课,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准备与教学相关的素材,如诗词、典故、图片、視频等等,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增添课堂教学活力。教师可以将音乐引入美术课堂,不仅可以渲染课堂教学氛围,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在导入环节有效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参与度,强化美术欣赏课教学效率。
在学习《天上人间——壁画》这节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导入,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美术欣赏课堂中,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敦煌莫高窟发现》视频短片,使学生了解敦煌的发现过程及文物流失状况。通过短片了解敦煌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珍惜文化遗产。利用生动直观的视频,可以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索,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艺术素养的培养。
三、开展直观教学形式
对于学生来讲,兴趣就是其学习的最佳动力,学生只有对美术欣赏课堂产生兴趣,才会愿意主动欣赏美术作品,实现自身鉴赏水平的提高。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3]。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其他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美术欣赏课堂的直观性,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而达成美术教学的目的。教师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美术作品,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在直观的感受中深化学生的情感体会,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帮助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组织教学实践活动
在高中美术欣赏课堂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将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有效培养。教师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力。但是,教师不要将学生的绘画水平当作唯一的标准。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参加美术展览活动,在真实的活动中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强化学生的兴趣,在感受和体会中深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结论
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对于学生的审美与创新思维培养有着积极影响。在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开展直观教学形式,组织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多样化教学措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美术教学效率。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探究实践,实现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8(8):165.
[2]杨雅晴.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4):134.
[3]邹莲莲.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多媒体教学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4):140.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