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叶, 陈远豪, 刘浩文, 姚 静
(重庆理工大学 理学院, 重庆 400054)
稀土元素因其特有的4f电子结构及发射光为线谱或窄带谱的优良性能,在荧光粉中备受青睐。稀土离子作为一种特殊的掺杂发光中心,在照明、信息显示和光电子技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在不同基质中的发光行为吸引了研究者的注意[1-9]。近年来,作为新一代节能光源,白光LED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2-6],目前可实现产业化的是光转型白光LED,如蓝光GaN管芯泵浦YAG∶Ce3+黄色荧光粉型白光LED[5-6]。然而,这类白光LED缺少红色成分,色彩还原性较差,因此,对其色还原性的改善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7-9]。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如Mn4+掺杂的六氟化物,Eu2+、Tb3+、Eu2+/Ce3+和Eu2+/Mn2+等激活硅酸盐、氮化物和硼酸盐等材料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另外,还可以用紫外芯片激发三基色荧光粉得到色还原性比较好的白光LED。本文主要研究了适用于紫外芯片激发的红色荧光粉材料——Na8.33La1.67(SiO4)6O2∶Eu3+。由于La3+无4f电子,具有密闭的壳层,因此它属于光学惰性的,适合做基质材料,所以本文以Na8.33La1.67(SiO4)6O2∶Eu3+为基质,掺杂发光稳定的Eu3+,制备出了适于紫外光激发的红色荧光粉,初步研究了其晶体结构、发光性质、猝灭浓度及猝灭浓度机理。
将分析纯的Na2CO3、La2O3、SiO2和高纯度的Eu2O3(99.99%)按化学计量比称量,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均匀,置于刚玉坩埚,放入马弗炉中,于1 200 ℃烧结3 h,自然冷却,得到待测试的白色粉末样品,即为Na8.33La1.67(SiO4)6O2∶Eu3+材料。
样品结构用Bruker D8 X射线衍射仪分析表征,测试角度2θ为15°~80°。在室温环境下,用F460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获得了材料的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
图1为样品Na8.33La1.67(SiO4)6O2∶15%Eu3+的XRD衍射图谱。由图可知,所制备样品的衍射谱线与标准卡片JCPDS No.29-0337(Ca2La8(SiO4)6O2)一致。从衍射图谱可以看出,样品为单一的纯相,不存在其他杂相。该样品属于六方晶系的P63/m(176)中心对称空间群结构。
图1 样品Na8.33La1.67(SiO4)6O2∶15%Eu3+的XRD衍射图谱和标准卡片Ca2La8(SiO4)6O2(JCPDS No.29-0337)对比图
Fig.1 XRD patterns of Na8.33La1.67(SiO4)6O2∶15%Eu3+and the standard card of Ca2La8(SiO4)6O2(JCPDS No. 29-0337)
实验和理论表明,含Eu3+红色荧光粉的吸收或发射光谱一般都会含有表1中的能级跃迁[10]。
表1 Eu3+的发射与吸收能带分布Fig.1 Band assignment for Eu3+ absorptions and emissions
图2为样品Na8.33La1.67(SiO4)6O2∶15%Eu3+分别在273 nm(a)和393 nm(b)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在紫外激发下,样品发射呈现多个锐线发射峰,分别对应于5D0→7F0(579 nm)、5D0→7F1(591,599 nm)、5D0→7F2(615,624 nm)、5D0→7F3(655 nm)以及5D0→7F4(705 nm)辐射跃迁。由发射光谱可知,在5D0→7F0跃迁内,只有一个位于579 nm的发光峰。Eu3+的7F0和5D0态都是单态,不会发生劈裂[11]。5D0→7F1发射谱线劈裂成二重尖峰,分别位于591,599 nm,5D0→7F1跃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弱,因此在不同基质中其强度变化并不明显;而位于615 nm处Eu3+的5D0→7F2跃迁属于超灵敏跃迁,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在该基质中发射最强;对样品Na8.33La1.67(SiO4)6O2∶Eu3+中的两个跃迁进行详细研究得到二者强度的比为I(0-1)/I(0-2)=0.337。由于Eu3+离子的5D0-7F1为磁偶极跃迁,5D0-7F2为电偶极跃迁;当电偶极跃迁≫磁偶极跃迁时,材料受激发后显单色性较好。所以,样品Na8.33La1.67(SiO4)6O2∶Eu3+在紫外光激发下可以得到较好的红光。
图2 样品Na8.33La1.67(SiO4)6O2∶Eu3+的发射光谱Fig.2 Emission spectra of Na8.33La1.67(SiO4)6O2∶Eu3+
图3是监测样品Na8.33La1.67(SiO4)6O2∶Eu3+的最强峰615 nm得到的激发光谱。从图中可以看出,激发光谱由一个O2--Eu3+电荷迁移带(200~350 nm)和多个f-f高能级跃迁吸收带(350~500 nm)锐线峰组成。Eu3+取代La3+属于等价取代,使得Eu3+的O2-阴离子的2p电子较容易迁移到Eu3+的4f能级,从而使得Eu3+-O2-之间的电荷迁移跃迁效率较高,对应到激发光谱上,即Eu3+-O2-的电荷迁移态CTS的跃迁峰值较高;而位于350~500 nm 的激发带归属于Eu3+的f-f跃迁,是Eu3+的特征吸收峰。
图3 样品Na8.33La1.67(SiO4)6O2∶Eu3+的激发光谱Fig.3 Excitation spectrum of Na8.33La1.67(SiO4)6O2∶Eu3+
荧光粉的发射强度主要取决于掺入发光中心的含量[4],因此Eu3+浓度是影响材料发射强度的主要因素。实验范围控制在1%~20%内,改变样品Na8.33La1.67(SiO4)6O2中Eu3+掺杂浓度,研究样品Na8.33La1.67(SiO4)6O2∶Eu3+发射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4。图中显示,随着浓度的增大,样品的光谱分布并未改变,但发射强度却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样品Na8.33La1.67(SiO4)6O2∶Eu3+中Eu3+浓度为15%时,强度最大。
图4 不同Eu3+浓度的Na8.33La1.67(SiO4)6O2∶Eu3+发射强度
Fig.4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Na8.33La1.67(SiO4)6O2with different Eu3+concentration
一般随着掺杂离子浓度的逐渐增大,发光体的发光强度是先增大然后逐渐减小。而发光强度最大时所对应的浓度称之为猝灭浓度。图5是615 nm处Eu3+的发光强度随Eu3+浓度变化的趋势图。如图所示,在Na8.33La1.67(SiO4)6O2∶Eu3+中Eu3+的发光先经历了递增过程,然后又经历递减过程。当Eu3+的浓度为15%时,其发射强度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Eu3+浓度,Na8.33La1.67(SiO4)6O2∶Eu3+的发光强度呈减弱趋势,表示发生了浓度猝灭。所以Na8.33La1.67(SiO4)6O2∶Eu3+的猝灭浓度为15%,即在Na8.33La1.67(SiO4)6O2这种基质材料中,Eu3+掺杂的最佳浓度为15%。
图5 样品Na8.33La1.67(SiO4)6O2∶Eu3+的发射强度随Eu3+浓度的变化
Fig.5 Photoluminescence of Na8.33La1.67(SiO4)6O2depend on different Eu3+concentration
一般认为,引起浓度猝灭的原因可能有辐射再吸收和离子间交换作用等多种[12-14]。Dexter的理论表明[15],在非导体无机晶体材料中,材料的发光强度I与稀土激活离子掺杂浓度x满足以下公式[16]:
I/x=K[1+β(x)θ/3]-1,
(1)
式中,x为掺杂稀土离子浓度;I为发光强度;θ为电极相互作用常数。电极相互作用常数θ的值为3,6,8,10时,分别由离子间交换相互作用、电多极-电多极相互作用(d-d)、电多极-电四极相互作用(d-p)和电四极-电四极相互作用(p-p)引起浓度猝灭。此外,在上述公式中可以假设β(x)θ/3≫1,则得到公式:
lg(I/x)=K′-(θ/3)lg(x/x0),
(2)
对于样品Na8.33La1.67(SiO4)6O2∶Eu3+,在相同的激发条件下,K和β均为常数,θ的值可以基于lg(I/x)和lgx之间的线性关系确定。将Eu3+掺杂浓度小于或等于临界浓度作lg(I/x)对lgx的图,样品Na8.33La1.67(SiO4)6O2∶Eu3+位于615 nm处的发射峰强度lg(I/x)随lgx的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
图6 发射光谱中615 nm处lg(I/x)-lgx的关系曲线Fig.6 Linear fitting of lgx versus lg(I/x) for the peak at 615 nm in various Eu3+ concentration Na8.33La1.67-(SiO4)6O2∶Eu3+ phosphors beyond the concentration quenching
经线性拟合获得直线的斜率(-θ/3)约为-0.89,则θ值为2.67。电极相互作用常数θ的值为3,6,8,10时,分别由离子间交换相互作用、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d-d)、电偶极-电四极相互作用(d-p)和电四极-电四极相互作用(p-p)引起浓度猝灭。实验获得的θ值2.67与3较为接近,因此,在Na8.33La1.67(SiO4)6O2∶Eu3+中,Eu3+发光中心的浓度猝灭机理主要是由于离子间交换相互作用引起的。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Na8.33La1.67(SiO4)6O2∶Eu3+材料。研究结果显示,Na8.33La1.67(SiO4)6O2∶Eu3+的物相为纯六方相,属于六方晶系的P63/m(176)中心对称空间群;发射光谱表明Na8.33La1.67-(SiO4)6O2∶Eu3+适用于273 nm和393 nm紫外光激发,发射主峰是位于615 nm的红色光;通过改变Eu3+的掺杂浓度可以控制发光材料的发射强度,当浓度为15%时Na8.33La1.67(SiO4)6O2∶Eu3+发射强度达到最大,说明在Na8.33La1.67-(SiO4)6O2这种基质材料中,Eu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15%;进一步地,结合Dexter理论计算,得到在Na8.33-La1.67(SiO4)6O2∶Eu3+中,Eu3+发光中心的浓度猝灭主要归因于Eu3+-Eu3+离子间交换相互作用引起的能量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