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奇
(西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2019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指出,在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中汲取智慧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这充分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对把握历史前进的逻辑,发挥历史价值及历史研究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事实上,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历史的本体、如何认识历史、历史的价值提出过一系列重要论断,对充分发挥历史作用,挖掘历史规律,汲取历史智慧,提高治国理政水平提出过明确要求,形成了特色鲜明,富有时代气息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以问题导向,文本诠释,价值重塑为面向,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大历史观的生成必然、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对于推动中国历史研究发展、加强中国史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开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意义深远。
中国历史的延续性造就了中华民族具有独特而强烈的“历史感”。据史料记载,早在商朝就设有巫史之官,到了周朝,史官不仅已经独立出来,而且职能划分已经十分细致。鉴于历史的重要性,中国古圣先哲非常强调 “彰往而察来”(《周易·系辞下》)。到了汉朝,司马迁明确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理念。唐朝时期,“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旧唐书·魏徵传》)的观念更加强烈。时至清朝,龚自珍提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尊史》)清末民初,以梁启超和章太炎为代表的“新史学”派大力提倡“民史”史学观,“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强立于此优胜劣败之世界”。[2](P7)可见,重“史”而悟“道”,促进社会进步是中国史学发展的一条红线。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在推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总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这就是说每一代人需要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和活动中才能继续从事新的活动,“变更旧的环境”[3](P168)。显然,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生产条件等就是探索当代中国发展道路所要首先面对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对此,毛泽东深刻的提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4](P534)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就必须承认和尊重历史,把历史中国的遗产进行总结,才能在继承中有新的创造。史学大家陈寅恪也主张历史研究的“目的是在历史中寻求历史的教训”,在历史事件中寻求“中国历代兴亡的原因”[5](P4,9)。
当代中国是从历史中国中延续和发展而来的,观察历史中国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视角。那么,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就需要对我国古代历史、传统文化及蕴含于其中的治国理政智慧进行深入挖掘[6]。不知晓历史中国的面貌,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曲折演变及文化再造过程,就不可能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发展动力、主要矛盾、理想抱负及道路选择。
早在革命年代,毛泽东就指出作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伟大革命的政党,如果我们党没有历史知识作为背景,不能从历史经验中获得滋养,取得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的。为此,他不断的强调,“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4](P701)。20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吕振羽也提出,在抗战建国时期制定正确的民族革命战略和策略,“都要根据历史作决定,依靠历史作指南”[7](P154-155)。
从时间维度来看,历史、现实和未来总是相通的。正如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所说,现在行动的发生不仅预示着未来,“而且也依赖于过去”[8](P67)。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社会如果缺乏历史意识就会妨碍它“采取理智的行动”从而迷失前进的方向。用历史思维来看,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和完整事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持续探索、近代以来中华民族170多年曲折发展和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密切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9](P39-40)。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要把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把汲取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经验教训结合起来。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异常复杂多变,特别要注重用历史眼光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并取得重要历史成就。正如当代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佩里·安德森(Perry Anderson)所说历史已经证明,近40年以来,“无论以何种标准来衡量,最大的发展必定是中国的崛起”[10]。同时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但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步探索时期的成就无疑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理论准备及其他各方面的条件。
多极化、全球化,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是当今世界变化发展的“四大图景”。同时,随着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孕育发展,促动着国际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日益凸显,人类正处在一个挑战不断,风险加剧的十字路口。然而由西方国家主导全球治理体系,却正演变为“利益优先”甚至背离国际法和基本道德共识的“恶性竞争”工具,妄图动用国家或国家联盟的力量排斥人类社会探索更符合各国共同利益的全球治理体系的诉愿。
鉴于此,国际社会普遍呼吁应站在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高度提出新的全球治理理念,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开辟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人类要想超越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及其相应的全球治理体系,摆脱其意识形态的蒙蔽与束缚,就不能无批判地接受、分享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诸多预设前提,而应该不断地迎接挑战,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实践形态与现存的全球治理体系告别[11]。
面对世界历史提出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不畏浮云遮望眼,正确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才能破除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落伍观念。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要了解整个人类社会的前途,我们必须了解整个人类社会过去的历史”[12]。在风险与挑战面前,“旁观者”“退缩者”“逃避者”毫无出路,深入了解昨日世界发展的脉落才能把握历史大势,推动今日世界更好发展。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理论思维“只能从外部世界中汲取和引出这些的形式”[13](P38)。这就是说只有符合自然界和历史发展实际状况的思想理论才是正确的。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在把握世界历史大势和中国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
对于什么是历史,马克思深刻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4](P295)。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在谈到何为历史时,曾把历史比喻为一面“镜子”,只有在历史的镜子里,才能认清“我属于何方,我为何生存”[15](P312)。在雅斯贝尔斯的语境中,通过历史之镜的反映与折射,透过多样的历史镜像,才能确立历史意识,认识历史本质,把握历史规律,从而明确历史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马克思主义“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的思想,强调人民群众的劳动是全部历史活动的基础。2013年4月28 日,他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9](P44),又指出劳动“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9](P46)。2015年4月28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表彰大会上,他再次强调我们拥有的历史的辉煌离不开劳动创造。在这些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中创造性地阐明了以劳动实践为本元的历史本体论。
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对“客观历史”的 “真实”与 “忠实”的记录的“百科全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治理国家的思想智慧。针对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和美化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16](P5)习近平总书记还把历史称之为“理智的启迪”,并把历史比作是“智慧之书”。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的历史本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本体论的捍卫和新的发展。
正确认识历史必须具备科学的历史思维和方法论。2019年1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历史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是领导干部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重要抓手。概括起来讲,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提出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是习近平历史认识论最大的特点。这体现他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改革开放前后历史时期的关联,坚持的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7]。
针对“重构历史”“解构历史”“还原历史”等历史虚无主义者歪曲和丑化我们党和国家历史的险恶用心和拙劣手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待历史,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弄清本质。他强调,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三大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只有牢牢把握这条主线,才能够更深刻地认识我们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面对各种复杂的历史问题特别是重要历史人物的评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给予科学地解析和回答。他明确指出: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18](P11)这就是说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评论一个历史人物要严格地联系到这个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和条件,进行具体评析。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的历史认识论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马克思多次指出,历史条件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前提,“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3](P669)。恩格斯则指出,“历史的启示”异常珍贵,“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19](P520)。这就是说发挥历史的价值,从事物的历史源头、历史过程出发,可以有效地把握事物本质、发展规律和未来态势,真正做到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古为今用。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价值论的观点,特别注重运用价值思维来看待历史与现实,从而明确当代中国的道路选择。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历史深处走来,历史的经验教训昭示我们:“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20](P8)因此,担任治国理政重要职责的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以“大历史观”审视社会发展的能力,才能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真正做到“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
关于历史的作用及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生动的比喻。一是“历史是最好的老师。”[21](P508)二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9](P405)。三是“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22](P287)。四是“历史是一面镜子。”[21](P52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历史的价值总结为,“‘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21](P32)。这告诉我们回顾历史、借助历史、体悟历史有利于更好把握历史规律,看清世界大势,增强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历史价值论还继承了唯物史观把人民作为历史价值主体的观点,吸收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本思想,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也应该是享受历史进步成果的必然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9](P5)。这就是说观察分析历史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观点。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话时,他将这一思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他说全党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21](P40)。可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历史价值论的支柱和精髓。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指出了对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发展和衰落过程进行全面而周密的研究的途径”[23](P336),进而揭示了物质生产力的状况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源,丰富了人们解释和创造历史的思维框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大历史观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并成功地将其推广运用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唯物史观克服了以往一切旧历史观的缺陷和不足,从根本上把人类历史看作是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生活创造的历史,首次使社会历史观具有了真正的科学性。时至今日,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尽管遭到包括批判历史哲学在内的各种理论的否定,但它在历史理论领域依然保持着重要地位。前英国历史学会主席、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Geoffrey Barraclough)就曾称赞“今天仍保留着生命力和内在潜力的唯一的‘历史哲学’,当然是马克思主义”[24](P261)。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色,不止步于认识历史,而在于其鲜明的“实践性”意义即“改变世界”,创造新的历史[25]。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不是从概念推导概念,也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以物质生产生活的实践为基础而形成的科学理论形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结合中国历史发展实际状况,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大历史观继承和创新了唯物史观,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渊源、现实依据及演变趋势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把握,深刻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中产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体现出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大历史观,对于我们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决反对唯心主义历史观,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正确开展历史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契机,美籍日裔学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大肆鼓吹“历史终结论”,声称西式民主制将终结历史,成为“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然而,实践证明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进步,彰显了强大的生命力。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从2%左右跃升至超过30%[26]。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使中国产生了无法想象的巨变。德国《经济新闻报》则认为,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崛起为一个高科技国家[27]。
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未来发展,对于新时代坚定“四个自信”影响深远。用历史思维来看,坚定“四个自信”,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体认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在党内和全社会形成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精神力量,为“四个自信”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可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善于以“大历史观”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相互联通,进而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规律,深刻回答了中华民族从哪里来,现在到了哪里,将来到哪里去等关键问题,提出了民族复兴的大方略、时间表、路线图[28]。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大历史观,有利于在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基因中更好地坚定和增强“四个自信”。
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问世至今,尽管世界上战争、冲突不断,但是求合作,促共赢的潮流不可阻挡,“命运共同体”的期待与探索始终是引领世人向往的“思想图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大历史观向世界表明,处在世界历史大背景下,人类不仅责任共同,而且命运共同[29]。从世界历史的眼光和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智慧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展现了破解世界难题的 “中国智慧”和 “中国方案”。
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保持自身长期稳定发展的同时,秉持正确历史观,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对外开放,妥善处理好与其他一切友好国家的关系,广泛参与国际合作,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家之间要构建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将命运共同体理念贯彻到实践中去,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秩序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使 170年前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新时代得到了新诠释、新发展和新实践,最大程度地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与当今世界历史的实践需要对接起来,实现了唯物史观创新与世界历史进步的同频共振。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合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运用、创新和发展,是人类克服现代性危机,以高度的历史眼光和理论自觉实现自我解放和更好发展的集中体现。
综上所述,借鉴历史中国促进当代中国进步的客观要求,超越传统模式推动中国道路创新的内在需要,了解昨日世界推动今日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大历史观的生成必然。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历史是什么,如何看待历史,如何发挥历史作用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判断,形成了以劳动发展史为基础的历史本体论,以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的历史认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价值论这一当代中国的历史哲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大历史观以广阔宏大的理论视野将历史中国、当代中国和未来中国有效地联结起来,刻画出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完整历史画卷,从理论逻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中国化,从实践逻辑为坚定“四个自信”提供了强大的历史依据,从时代逻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智慧。系统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大历史观的生成必然、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对于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开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