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喜
(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611731)
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1]学术界掀起了研究立德树人融入高等教育各个环节的基本规律与方式方法创新研究的热潮.从立德树人的内涵研究,到立德树人的路径研究,从立德树人与具体课程的结合,到立德树人与各个教育环节的结合等,其中研究最多的还是立德树人的现实路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是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例,揭示立德树人目的性实现与规律性对接的八大困境.
立德树人是一项宏伟、系统的工程,立德树人在概念上是宏观、抽象的,具体的内涵极其丰富;实现路径体系尚未成熟,需要克服很多现实中的困难;实现立德树人是一项持续不断的伟大工程,在实现时限上是无止境的.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先“立德”,才可以“树人”,骆郁廷认为“立德树人”强调“立德”是“树人”的一种方式,树人需要立德,立德才能树人.[2]陈勇认为“立德”是为了树人,而“树人”首先要“立德”,[3]实质上立德树人在环节上应该不存在先后,也不应存在谁是谁的方式与途径,而是在“立德”过程中“树人”,在“树人”过程中“立德”,二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可分离,彼此需要,在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将二者纳入同一过程才符合人才建设规律,立德树人本质规律.
立德树人是时代呼唤的产物,立德树人是由来已久的教育话题,在中国古代就有“立德”和“树人”的分论,在古代封建等级制度下,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才能的重要性,过分重视伦理道德教育,把“立德”放在第一位,同时把立德树人在时间上与实践上做了分离.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把“立德”和“树人”放在一起提出,是对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刻反思结果,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基本素质的旨趣和要求,强调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要更加注重质量供给.立德树人抽象、宏观就体现在要对其内涵的深入挖掘,对其目标体系的深入探讨,对其内容体系的深入建设,对其实现路径的深入研究,对其评价体系的深入考量,对其长效机制的深入摸索,对其建设规律的深入把握的难度之大.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过程中教师是立德树人的根基,没有德才兼备的教师团队,就承载不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就无法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伟业.袁贵仁说:“立德树人,无疑先要立师德.师德是教师素质之本”.[4]同样,要培养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社会责任感强的学生,就需要教师先具备道德修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或者教师要具备引导学生具有道德修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当前不同地区的不同高校,同一地区的不同高校,不同层次的不同高校,不同属性的不同高校的师资配备层次不齐,总体呈现失衡与缺乏的态势.就拿全国范围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例,从05方案实施以来,思政课教师整体学历水平攀升,但是现实供给不足,北上广地区都在争相抢聘取得博士学位的思政课教师,而西部高校与地区性高校也有较大需求,但是目前无法满足,高校之间人才争夺激烈.虽然是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符合生态位布局,但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与能力提升动机都会不同层次分化,这对于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来说是不利的,会导致立德树人事业发展的不充分与不平衡;不同层次地区高校和不同地区高校教师道德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确实存在差异,而这恰恰就是立德树人的根基不均衡的问题,是教师承载力问题,决定学生成长高度,也决定立德树人发展层次,同样会导致立德树人事业发展的不充分与不平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到要把立德树人融入社会实践教育,立德树人要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实践教学会遵循实践到认识,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规律,实践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再回归理论学习增强认识,同时再增加去实践的欲望,提升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与兴趣;实践教学可以促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增强认识事物、辨别事物、分析事物的综合能力;实践教学可以增强课程的体验感、直观感、认知感,也可以提升对自我认知的反省能力.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实践程度不深入,比较浅薄,形式单一,师资投入力度弱等困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在很多部门以及教学单位都进行了尝试与探索,但是实效性还是不如意,因为实践深度有限,这体现在实践课时的安排有限,实践理论深度的有限,实践指导老师的能力有限,学生的认同程度有限;也是因为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内容单一,每次都是去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或者把理论课搬到某个非课堂的地方来上课,虽然流程在不断规范,形式上和内容上实质单一,这些地方如果不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名义去参观学习也是可以成立的,无法凸显课程特色与本质属性,甚至学生在没有理解实践教学含义的基础上去参观学习,实践教学就易流于形式,成了旅游消遣;既然存在前者的问题,那么就在评价体系上存在系列的问题,评价的着力点无法找到,评价的科学性无法保证,评价的环节性无法凸显,评价的价值性无法发挥;最后就是因为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不大,包括专业教师的培训,专项资金的保证,对于专项研究的支持,对于实践教学规律的探索与长效机制的研究等都存在问题.实践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有效步骤,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其他的课程,都应该把立德树人融入实践教学,依靠实践教学、发展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尤其在如何把实践教学巧妙地嵌入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把实践教学深度、广度、量度有效地发展,把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丰富发展等重要方面下足功夫.
习总书记强调:“大学教育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5]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发展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引导、管理和服务对于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把立德树人融入到学生管理各个环节、各方面是必然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要以学生为本,坚持服务、教育、管理、培养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来促进学生道德水平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升、身心健康水平提升、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和职业规划能力提升等.
目前学生工作存在制度僵化,缺少人文关怀;忽视学生个体需求与个性培养,统一教育和管理;重管理,轻服务;学生管理工作主体不明晰,甚至主体不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综合素质不强,管理服务水平差;学生管理与服务内容不明晰,目标模糊等困境.对于高校学生的管理过于重视制度的作用,进校第一课就先学习制度与规定,没有把握学生工作的实质是依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应该首先把人文管理放在首位,规矩是必需的,但是过分强调规矩,规矩太僵化会阻碍立德树人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的青年人,有着独立的个性与发展需求,高校学生管理与服务都是统一规定、统一安排、统一教育,难得有个性发展空间,虽说现在在理念上有所改观,但现实发展依然需要时间;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协调好服务与管理的关系,在服务中管理和引导,在服务中教育,现在依然是重在管理,轻视服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是谁,是辅导员一个人吗?是思政课老师吗?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管理者是多主体的,就是包括学生自己在内的高校工作学习人员都属于学生工作管理与服务者,都可以起到立德或树人的作用,比如后勤部的保洁阿姨对于学生爱干净、讲卫生、尊劳动的美德教育,比如餐厅服务人员的热心微笑对于学生爱心与满足感的提升教育等,不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的工作;对于专职的学生工作者素质能力跟不上学生工作服务的需要,专职化程度依然不高,无法满足现状需求,有的辅导员老师且不说责任心如何,知识面与综合能力都不如学生,那就不可能胜任学生工作;对于多主体的学生工作者有时候无法明确自己的管理和服务内容是什么,管理和服务目标是什么,要加强对学校工作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对于在管理和学生方面做较为系统的训练.要完成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学生工作体系与规律的探索是根本性的解决密匙.
有效教学方式的发展与创新对于培养优秀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立德树人伟大事业的发展.师生双方都是教学方式运用的受体,那么就要求教学方式适合老师教,也同时适合学生学习,科学合理的授课方式可以把学生有机凝聚在一起,师生有机融合在一起,使授课内容巧妙进入学生头脑.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例,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的情况下,如果教学方式又不合理,那将是失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调整改变,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时上时新,一成不变注定不受学生欢迎与追捧.
立德树人要求在教学体系上下功夫、做研究,教学方式是教学体系完善创新的关键环节.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缺乏新意,虽然有的高校做了改革或者个别教师做了调整,但是依然不脱离主流的“我讲你听,我说你写,我考你答”的模式,基本模式没脱离,学生认同度就没变化;部分高校与老师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做文章,但是多数是把信息技术平台直接嫁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不仅作用不明显,反而更显得复杂化,让学生不分主次,甚至内心排斥;各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授课方式真的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什么方式都可以尝试,“有老师穿着戏服表演的,有让学生排演话剧的,有辩论的,有演讲的”各种各样的都有,但是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或者模式,造成混杂的局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创新变化,一定是要基于基本的范式来做适合老师学习同时适合学生学习的调整,如果只是博取学生抬头率,老师会教的痛苦,如果是为了老师舒适教学,学生又不一定会买账,二者都不会长久有效.探索科学合理教学方式,走出教学方式混杂、陈旧困境,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是高校教育进行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
朱熹:“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6]邓卫和黄岩认为“因材”是指对受教育者的“性格、志趣、能力、原有基础”进行判断的过程,主要目的是为“施教”提供参考,让“施教”更有针对性.[7]《教育学辞典 》对 “因材施教”的定义是 “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教育”.[8]根据这些定义和判断,那就是在共同的培育目标下,还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性格特长与志趣能力,来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例,现实教学中可能不是这样操作的,培养结果也会背离培养目标,这就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走入困境,立德树人也要求教师对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那么我们如何摆脱这种现实困境是需要进行规律探索的动力.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并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因材施教,在考核过程中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那么这样就会导致有的同学缺乏兴趣,这也是为什么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低,实效性差的重要原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所以本科生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硕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或者“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中选择1门作为选修课程.博士研究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同时可开设“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课(列入学校博士生公共选修课).这些课程的开设,虽然是基本的理论课,也是必修环节,但是如果站在立德树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来考虑,我们更应该考虑学生是否喜欢,是否有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也就是他在五门课中更喜欢哪一门,觉得哪一门有意义,那么他是否就只认真学习这一门就可以了,这样在本科环节,就作为可供选择的一个培养环节,同时也体现出尊重学生差异,避免学生个体盲从学生群体,忽视学生个性.在同统一门课程中,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更喜欢学习思想道德修养,在讲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时候非常感兴趣,也可以学到东西,但是不喜欢法律基础,觉得距离自己还远,而且也比较严肃.那么是否可以调整一下,这类学生在目前的学习环节只需要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不需要学习法律基础,在课程考核过程中也是由于授课内容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所以课程考核就失去因材施教的基本遵循,所以导致在具体的一门课程中,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中,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部分考核成绩较好,而法律基础考核成绩较弱,尤其是论述题考核.这样也就做到了因材施教的创新发展即基于结果的因材施教,“教育目标不同,采取的教育形式也不同,以使教育对象达到相异的效果,即什么材料做成什么产品”.[9]
对于立德树人实现路径体系的研究,其中教学改革就是重要路径.教学改革是制约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改革本身就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程,是自上而下的改还是自下而上的改革,改革的依据是什么,改革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改革的内容针对性是什么,以及改革的具体路径是什么,以及改革过程中的普遍性规律是什么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高校存在教学改革力度弱,缺乏新意的困境.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如果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拿出经济领域改革的魄力,就会有事倍功半的效果,现在教学改革内生动力不足,不愿轻易调整现在的局面,怕出问题,外生动力也不足,没有致命性压力逼迫,能推就推,总体来讲就是改革动机不足;教学改革目标不明确,不是为了真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思辨能力与社会责任感,而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课时任务,为了赚取课时费,完成职称晋升,教学改革时候不能把学生放在中心,很容易把学生排在第二位了;教学改革的内容不明确,有时候只能抓一个点,比如教学方式改革完成就以为大功告成,其实教学内容是重点,教学内容改革有进步了,又以为万事大吉了,其实教学评价也很重要,教学改革内容要明确,全方位,各环节,很彻底的改革是必要的;教学改革如果深入发展,就可以展现全新的教学面貌,就是因为不彻底、不深入、不大刀阔斧,所以改革后的局面一直是缺乏新意的,不是互相包装,就是互相衬托,不是削削减减,就是缝缝补补,这些是不足够的;就是因为没有找准改革依据,所以一直不敢深入行动,依据就是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社会主义发展立德树人,要提升社会主义接班人合格率与吻合率,这个合格率与吻合率一直不上来,那就一直要深入改革,持续改革.教学改革是有章法可寻的,有规律可寻的,研究不够,就无法解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教育评价是对于教育全部环节的总体综合评价,提出评判意见、依据和标准,参与教育培养过程,助力立德树人.一般来说教育评价是由教育目标决定的,是以教育目标为导向的,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是有助于反馈有效评价信息,矫正教育过程,提升教育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10]五个“唯”的顽瘴痼疾也就是教育目标导向下的教育评价死板、僵化的重要表现.
教育评价当前存在僵化、单一、不专业等困境.教育评价的导向是教育目标,而不是把教育评价作为教育发展全过程的“指挥棒”,这样就导致了围绕目标做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单一,把对目标的实现程度与结果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忽视师生教与学发展个性,容易忽视教与学过程的其他环节,而其实在教育过程中,对于过程的评价价值远远高于结果评价,五个“唯”就是典型的看结果,不看过程的表现;教育评价主观色彩太浓,且不论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评价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评价标准而依据主观判断与个体认知来做出价值评定,这样会导致评价失真;“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是死板的评价标准,就像老顽固一样,短时间内还无法做出合理的调整,会限制了一部分优秀的人才,就像“老司机开车很熟练,但是考驾照很难”一样,驾照考试就很死板;当前教育评价体系下出来的学生质量是评价体系是否合理最真实的写照,立德树人,把立德放在了重要位置,强调“德”“才”同等重要,说明当前教育背景下,人才的培养是不均衡的,不是缺“德”就是缺“才”,不符合德才兼备的人才要求;不专业体现在对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专业,不充分,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功能完善的评价体系.体现在评价体系只是评价体系,不是教育导向,不是指挥棒,不是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托点,而只是评价与提供职称晋升或者奖助金考核依据.教育评价的困境涉及当前各个学科领域,学科有异,所以对于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规律的探索是一个长久的工作,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推进是一个重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