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贵勤
(合肥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具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先生主张教育要与实际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创立了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体系.“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实践,其坚持“即知即传”原则的教育普及思想,对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与有效性提升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教育推广方法和手段,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小先生制”在二三十年代中国普及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蕴涵的思想和实践创新,在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提倡并推行的以“小先生”为主体,按照“即知即传”原则推广普及教育的方法.何谓“小先生”,陶行知先生是这样说的:“生是生活,先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先生,后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后生,学生便是学过生活的人,先生的职务是教人过生活.小孩子先过了这种生活,又肯教导前辈和同辈的人去过同样的生活,就是一名名实相符的小先生了”.[1]
1.1.1 “小先生制”是特定历史阶段的教育现实需要.陶行知先生“小先生制”教育思想,萌芽于二十世纪初的平民教育运动,启发自1923年陶母从孙学习《平民千字哥》和晏阳初师从六岁孩童学唱《尽力中华歌》,后经十余年酝酿,于“工学团”的探索实践中逐步成熟.当时面对两亿多国人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推进平民教育的师资和费用是不可逾越的现实障碍,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依靠“小先生”“即知即传”的教学组织形式成为普及平民教育便利且有效的重要途径.1934年,陶行知先生正式提倡“小先生制”,标志为山海工学团“一二八”淞沪抗战两周年纪念会上同时举行的小先生普及教育队授旗典礼及宣誓仪式.[2]于是“小先生制”正式成为解决当时普及教育难题的一把重要钥匙.
1.1.2 “小先生制”是传统教育思想的创新发展.陶行知先生“小先生制”强调“即知即传”,坚持知者为师、能者为师、行者为师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创新与发展.《论语》记载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及孔子“不耻下问”的学习主张.《学记》也有“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3]唐朝诗人韩愈在《师说》中也强调“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于是而已”.“小先生制”思想是陶行知先生在中国传统民主教育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根据特定状况、结合现实需要进行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1.1.3 “小先生制”是行之有效的教育组织形式.自小先生普及教育队授旗典礼及宣誓仪式始,“小先生制”就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推广实施.仅仅10个月时间,上海就有一万八千名“小先生”,全国有23省市实施“小先生制”.当时的湖北省江陵县、浙江省鄞县均全县普遍采用“小先生制”,安徽省教育厅首先承认“小先生制”为全省普及教育之要途,等等,充分显示“小先生制”已经成为普及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深入人心且取得了显著成效.陶行知先生《攻破普及教育之难关》中列举的27个难关,通过“小先生制”解决的达25个.当时“小先生制”还在国外产生了积极影响.[4]
“小先生制”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发展,并积极汲取了贝尔-兰卡斯特制等教育组织形式的有效因素,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教育思想和组织形式.探究其思想和方法内涵,对当今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1.2.1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小先生制”虽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普及教育实践的“穷办法”,但却渗透着以生为本的人性智慧和教育哲学,体现着对受教育者的尊重和依赖,与当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主导作用的教育理念高度一致,蕴涵着追求民主的教育思想,正如陶行知先生强调:“大家的事大家谈,大家想,大家干”.[5]
1.2.2 知行合一的教育导向.陶行知先生开始信奉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后来认为应该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其名字也改为陶知行,后又改为陶行知,这一改名的过程充分而深刻地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关于知行关系的辩证认识.[6]152“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实践行动,是其强调“教学做合一”,强调实践或行动教育导向的具体体现.
1.2.3 突出自治的组织形式.陶行知先生强调学生自治,认为“自治就是自己管理自己,学生自治能成为修身伦理的实验;能使规则合乎实在情形,适应学生之需要,使规则更加易行;能辅助风纪进步;能促进学生经验发展.”[7]“小先生制”强调学生首先要学会做“小先生”,要掌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还要组织课堂、管理课堂,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强调学生自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主张.
1.2.4 注重实践的参与意识.陶行知先生指出:“我国学校的弊端,不但在与社会隔绝,而且学校里面全以教员为主,并不使学生参与……这样不靠一人,也不靠少数人,使每个学生、每个教员,晓得这个学校是我的学校,肯与学校同甘共苦,那才是共和国社会里的真学校.”[6]126“小先生制”是学生参与普及教育、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探索,是学生最好的社会实践,是学用结合的最佳方式,与当前强调实践育人、强调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内在一致.
1.2.5 服务大众的道德信念.“小先生制”的出现是解决普及教育推进过程中师资缺乏、经费匮乏、女子教育困难等问题的有效办法,其诞生自带忧国忧民、服务大众的无私精神和情怀.承担这一重要社会责任、神圣历史使命的“小先生”“即知即传”的过程就是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的奉献过程,就是个人品德、社会公德的养成与培育过程,正是对学生最重要的教育是“给的教育”的重要实践,启发我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与生活结合起来,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是最好的人生教育.
陶行知先生“小先生制”的实施前提是尊重儿童、信任儿童的人本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使大家承认小孩能做教师,然后教育才能普及,小孩的本领是无可怀疑.”[8]118尊重学生,以生为本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导向,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本质规定、必然前提和目标选择.二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理念方面是完全契合的,都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逻辑同一.根据价值理论,客体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是价值产生的基本前提,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价值就是满足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这一价值目标和教育理念的实现首要依赖的是学生主体意识和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力与素质的形成.
知行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提倡并推行“小先生制”,除了推广普及教育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小先生制”的实施,使“小先生”学得更加努力、更加自觉,通过行动实践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发学习的动力.陶行知先生说:“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生效力.”[9]学生的德育教育要运用“教学做合一”的做法,在生活实践中养成,在行中求真知.高校辅导员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也要摒弃以灌输、说教为主的导向和方式,要坚持“知道”与“体道”并重,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遵循主体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强调认知与行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新知,在实践中检验认知.
强调和追求学生自治是陶行知先生民主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他认为学生自治就是“学生团结起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10]学生自治的主体是全体学生,自治就是自己管理自己,学生自治是一种学习自治与实施自治相结合的过程,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更是一种受教育并提高的过程,不同于社会自治.学生自治的目的是锻炼和提高学生以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交流能力、协调能力为要素的社会化能力,是“以集体之努力,追求真理”的过程.高等教育是自治指数最高的教育阶段,其职责使命、管理模式、人才培养目标都决定了其对学生自治的客观要求.同时,高校学生、教育、环境的特点又为学生自治提供了成熟的条件.高校学生自治管理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提升辅导员工作有效性的需要,更是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是青年大学生能力培养、素质锻炼、品质养成的需要.
陶行知先生在教育实践中特别强调责任感问题,要求人们不但要对自己家中和课堂中的小孩负责任,也要对其他任何一个小孩负责任.认为责任感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首要目标.“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普及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不仅是陶行知先生自身社会责任感的履践,更承载着对“小先生”本身及民众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使命.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一直是教育的灵魂和主线,“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青年学生的时代责任和使命.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任务.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资源,是国家兴旺发达、民族蓬勃振兴、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直接接触学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思想引领者、人生指导者的作用,要坚持以培养青年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为根本前提和基本目标,在夯实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小先生制”的出现解决了当时普及教育的许多难题,攻克了普及教育的诸多难关.就方法论而言,一是“即知即传”的方法论,即“小先生”把自己学会的知识和技能等,传授给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人;二是将社会变成学校,即不受接受对象、传授地点等因素限制,随时随地均能普及教育,使知识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大家都能平等享受;三是离散传播.“小先生制”使教育普及呈几何系数推广.辅导员工作也是以学生为对象的全程全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过程,其内容不止于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还有日常谈心、心理咨询、组织培养、家庭回访;不止于教室、寝室、食堂,还有网络时代的线上线下.辅导员要充分发挥青年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各方面优秀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让青年大学生交互成为对方的“辅导员”.正如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的毫无拘束的气氛之中,这一点正是辅导员工作应采取的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知识传授、能力切磋、情感交流,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11]辅导员直接面对学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尤其是新一代青年大学生的新特点,都对辅导员工作理念、工作思维、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运用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小先生制”,助力高校辅导员工作,无疑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积极探索.
辅导员工作目标明确,即服务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围绕这一精准目标的却是庞杂的内容,琐碎的事务,多样的形式.如何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于纷繁复杂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事务中,游刃有余,精准发力,提升工作的专业化和有效性,前提是构建条理清晰的工作体系.第一,确立标准.标准是体系内容确立的根据,标准不同设计体系的思路就不同.就辅导员工作性质与目标定位来讲,体系内容划分确定的依据选择工作职责,逻辑边界更为清晰.第二,梳理外延.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规定,基于辅导员工作职责角度,按照课程化体系的思路,主要内容基本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方面.第三,明晰要求.将梳理出的外延按照课程模式进行分类,从而形成辅导员工作的八大课程,搭建起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体系的主要内容.根据课程化体系内容,按照课程化管理要求,明确辅导员工作各类课程的培养目标、时间安排、重要环节、内容板块、实施手段、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等规范要素与规定要求.
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课程化体系的主要设计者、指导者.课程化体系背景下的大学生,具有主体与客体双重角色属性,既是“小先生制”的实施主体,又是“小先生制”的接受客体.培养“小先生制”实施主体,确保课程化体系的实施.第一,厚植基础.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创造力解放出来.”“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创造工作”.[8]125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小先生制”,首先要培养合格的“小先生”,要从知识、能力、素质、品质等方面着力,虽然在这方面大学生比当时的小学生有独特的优势,但不可忽视的是此时的接受对象、外界环境等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大学生承担“小先生制”的“小先生”角色,有大量的基础培养工作要做.第二,选拔培训.对具备基础条件的“小先生”,要按照课程化体系的设计与实施要求,从基本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选拔,开展内容与环节培训,从而使其具备“小先生制”实施主体的要求.第三,考核淘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小先生制”的实施过程,要建立健全全程配套的过程考核与择优淘汰机制,使“小先生制”的“小先生”队伍呈一个成员可变动、可调整的动态实施主体.
“小先生制”运行模式是一个涉及规则与规程的程序化设计.第一,运行目标.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实施“小先生制”,旨在在学生之间开展教与学、导与辨,从而培养、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的学习方法和思考习惯,培育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的民主教育思想,最终实现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整体的共同成长.正如陶行知先生说:“以集体生活之不断地自新创造的过程来教育儿童,使儿童团结起来做即知即传的小先生”.[8]112第二,实施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说,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12]好的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和取得实效的决定性因素.辅导员工作中“小先生制”的主要方法是学生管理方面的自主自治,思想引领方面的榜样教育,是通过在某一方面有特长、具备管理能力和引领品质的优秀学生,传授、教育、引领、组织、影响其他学生,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进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提高.第三,评价指标.从学生期待和学生满意度两个维度,以课程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参照,按照八个方面的课程建立相对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学期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小先生制”运行模式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
“小先生制”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推行,不仅需要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还要有完善的外部支持环境,保障“小先生制”的有序有效实施.第一,辅导员的指导与把控.实施“小先生制”不是不要辅导员,也不是辅导员的任务就减轻了.相反,对辅导员的要求更高了.要求辅导员具有更加专业化的工作水平和更加专家化的把控能力,及时为“小先生”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及时调整“小先生制”的运行,确保“小先生制”沿着既定的目标和路径实施.第二,学校的支持与鼓励.学校要认可“小先生制”这种“即知即传”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方式,并为其实施提供保障.制定关于“小先生制”实施的规定与规程,从实践学分和评先评优方面对“小先生”予以鼓励.第三,学陶师陶的传承与弘扬.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重要实践体现的“小先生制”,其实施推广本身就是对陶行知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是学陶师陶的实际行动.浓厚的学陶师陶文化是推行“小先生制”的加速器,二者能形成交互推进的裂变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