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研员的培训成长经历与培训策略

2019-02-21 04:27周丛笑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研笔者

周丛笑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005)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1],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2013 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明确提出了“增强培训针对性,确保按需施训;改进培训内容,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 转变培训方式,提升教师参训实效;强化培训自主性,激发教师参训动力”[2]等一系列要求。为进一步促进幼儿园教师培训的根本性变革,整体提高幼儿园教师培训培养质量,挖掘、梳理、提炼幼儿园教师培训智慧,真正发挥培训者的示范、引领、辐射、指导等作用,全面推动幼儿园教师培训创新,从根本上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笔者以自身培训经历为案例,在回顾与反思中边叙事边提炼了若干培训策略。

一、幼儿园教师培训故事

(一)“鹦鹉学舌”模仿讲

笔者从1993年起,就有定期做园本培训和在区、市、省乃至国家级学术会议中作科研成果分享的经历,但真正面对几百名园长和骨干教师开设半天的专题讲座是在2002年上半年。因2001年8月、2002年1月先后两次代表湖南参加全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培训,2002年上学期长沙市举办新《纲要》培训班时,负责人特邀请笔者作一个半天的专题讲座。笔者反复聆听学习时录制的专家讲座音频,反复温习当时所做的学习笔记,反复思考学前教育实践与专家观点间的联系与差距,反复衡量自己作为主讲者的优势与劣势,反复将自己与参培对象作比较,最终决定直接模仿专家的讲座,主题确定为《艺术教育与幼儿全面发展》。讲座开始,随着PPT的逐页播放,笔者用略带颤抖的声音开启了生平第一次面对数百位资深专业听众、长达三个多小时的专题讲座。由于有了备课时的反复聆听与温习,专家的音容随着讲座的进程如电影般在脑海中逐一播放;由于有了备课时的反复思考,学前教育实践中与专家观点相契合的经验与体会跃然脑海;而对自己作为主讲者的优势与劣势的反复衡量,让初登有数百位资深专业听众讲坛的笔者在紧张中也比较自如地做到了扬长避短……讲座顺利而完美地收官。

“模仿讲”只是起步的初始状态,但“鹦鹉学舌”的经历,带给笔者初为教师培训者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二)“亦步亦趋”跟着讲

新《纲要》颁布一年后,笔者初履省级教研员之职。当时基本上是跟着学前教育改革政策及发展潮流讲。政策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笔者就分别讲各领域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政策、专家主张以人为本,要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笔者就讲幼儿的自主学习;政策、专家强调幼儿园教育环境的重要性,笔者就讲新《纲要》与幼儿园环境创设;政策、专家强调幼儿教育整体观,笔者就讲多元整合幼儿园教育活动;政策、专家主张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笔者就讲小学化的危害以及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的对策、讲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优化、讲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讲玩真游戏促深度学习、讲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环境创设与利用……从新《纲要》(2001年)到《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年)《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2011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1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2012年)《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2015年)《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修订版)……笔者跟着政策及专家的相关观点,在省内外开设了一系列有关政策解读与实施的专题讲座,力求把国家的学前教育政策、前沿的学前教育理论解读为每位学前教育工作者都听得懂的“普通话”,高质量地实现教研的“服务”职能。因为秉承一以贯之的听、温、思、析,加上实地考察调研,此系列讲座受到广泛好评,其中有三个专题顺利通过审核,入选国家精品课程。

在“跟着讲”的同时,笔者潜心学习古今中外学前教育各种理论流派,了解学前教育前沿的研究成果,将脚步深深踏进学前教育厚实的理论土壤里。纵横交错的深度思考与教育理念的碰撞融合,让笔者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有了较为透彻的了解,对学术界所关注的学前教育热点难点重点也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跟着讲”的过程中有了质疑、思考,“跟着讲”的内容中有了经过分析比较后的筛选与提炼,“跟着讲”的方式悄然发生着改变,不知不觉地挣脱了原有的桎梏,拓宽了思路。在有变化的“跟着讲”的过程中,笔者不仅能让教师们全面了解和认识学前教育的最新政策和最新学前教育研究成果,还能把这些政策、理论与保育教育实践的结合点与可行性讲给教师们听,对提升教师们的认识水平、为她们做好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嫁接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是,光有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幼儿园教师还需要具体的操作范式来指导保教实践。于是,笔者借助得天独厚的省域教研平台,开展了大量基于保教实践中的真问题的行动研究。每次讲座,都直观呈现保教实践中的真问题及解决的过程,梳理提炼问题解决的策略,为幼儿园教师的实践提供可供借鉴的操作范式。譬如,集体教学活动中的个别化教育,笔者就以语言领域的讲述活动为例,通过呈现研究过程,现场模拟实践中的鲜活情境,梳理提炼出四点策略:“注重集体教学活动目标的基础性与层次性”“注重集体教学活动资源的开放性与选择性”“注重集体教学活动组织的递进性与多样性”“注重集体教学活动评价的激励性与多维性”,边梳理边演绎,让理念在行动中呈现。由此,教师们不仅从理念上知道集体教学活动中要关注个别,也学会了如何真正做到关注个别。

(三)“吐故立新”自主讲

很喜欢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句话:“世界上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让他各自用上帝给他的声音叫好了。”[3]笔者在反复研读传统学前教育理论著述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当代学前教育名家的新锐思想,在古今对照和中外互通中,融合儿童发展、儿童教育等多种理论,结合本省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深入思考,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课题串讲、志愿送讲、域外巡讲、跨界开讲四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性尝试、反思与提炼,形成了诸多精彩的培训专题。在此,以课题串讲与志愿巡讲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1.课题串讲

众所周知,幼儿园教育必须以适宜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活动为基本形式,而资源是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和条件。然而,怎样为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提供丰富多样且具有实用价值的资源呢?自2009年起,笔者开始重点研究这一课题,着手幼儿园教育活动资源的研发。在湖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全省各级教科研院所学前教育教研员、幼儿园优秀园长和骨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该项目先后作为院级科研项目和省教科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持续推进,出版了《多元整合幼儿园教育活动资源包》。该资源包在2010年通过省教育厅审定、面向全省推荐使用后,又于2013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实现滚动升级。此过程中,围绕资源研发的培训也同时跟进,笔者本人推出了《多元整合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多元整合快乐教学》《依据〈指南〉等文件精神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向幼儿园一日活动要质量》《再谈多元整合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等系列专题。同时,指导团队成员精心设计开发了系列课程。截止到目前,课题带动的系列培训累计已达400余场次。

课题引领下的串讲,体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延展性、科学性与系统性,也让笔者的“自主讲”充满了底气。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既实现了资源研发从“组建团队、到调研论证、到设计方案、到研发资源、到应用推广、到反馈评价、到持续更新”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也使培训课程有了强有力的学术依托与专业支撑,逐步走向深入。

2.志愿送讲

农村学前教育有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是提升农村学前教育软实力的重中之重。笔者在2015年发起成立了全省第一支学前教育志愿者队伍,定期带队到贫困县、乡、村深度送教,以双向选择的团队组建方法、自组织的团队管理模式,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实际需求加以观察、诊断、调研和体验,并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授课、跟踪指导、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内涵发展。志愿送讲的具体做法是:走进园点,了解农村幼儿教师真实需求;精准帮扶,给予农村幼儿教师实际支持。

(1)进园调研,了解农村幼儿教师真实需求

每到一个地方,志愿者都会以当地有代表性的幼儿园(如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厂矿企业幼儿园、公助民营幼儿园、纯民办幼儿园、村级幼儿教育点等)为重点,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谈、信息收集、课程示范、活动观摩等多样化形式,与园长、老师和孩子展开深度交流,力求全面了解幼儿园的发展状况,了解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状态,以获知他们在专业工作中的困惑、需要与诉求。

志愿者所采用的方法,包含保教诊断、深度访谈和体验带教三项。首先是走进现场,观察班级教师组织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集体教学活动,全面诊断各类活动情况,关注活动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二是与一线教师交流、讨论,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和真实想法,把握他们在专业方面的最迫切需求;三是作为带班教师,展开为期一天的包班带教体验。实地调研让志愿者觉察到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差异很大。部分幼儿教师系小学教师转岗,部分幼儿教师为特岗教师或非学前教育毕业生。幼儿教师参培参训机会很少,许多幼儿园甚至从未开展过园本教研、园本培训等活动。幼儿教师的保教实践迫切需要专业的指导、引领与支持,他们的培训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怎样科学设计幼儿园一日活动并实施?怎样组织区域活动?怎样开展家园共育?怎样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调研中的发现,为志愿者完善和改进培训方案提供了现实的线索和方向的指引。

(2)集体备课,根据实际需求制定送培方案

为了保证志愿送培活动的质量,志愿者团队全体成员认真学习了“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的成功经验,并针对志愿者行动项目县提出的培训需求,认真设计送培方案。志愿者依循幼儿教师领域教学知识(PCK)生成的基本逻辑路径,结合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突出专题分享与案例研讨相结合、活动观摩与共议反思相结合、实践研修与指导跟踪相结合,引导幼儿教师“听、看、想、究、议、做”,做到理实一体,确保理论看得见、实践有依据。与此同时,志愿者还分析汇总进园调研诊断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根据实情再次进行集体备课,不断完善修改送培内容,调整优化送培方式,尽最大努力使送培内容贴近当地幼儿教师的真实需求,使幼儿教师在直观感知、亲身参与和实践体验中愉悦、轻松、有效地学习。

(3)多措共举,支持农村幼儿教师持续发展

首先是开展研与做相结合的培训指导。日本著名教育专家佐藤学教授认为,教学研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实践性研究”,其内核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其开展教研的目的——不是为了建构高而深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而是为了解决保教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志愿者开展教研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指导,所追求的正是为了努力引导农村幼儿教师自觉反思教学,改进保教实践,形成理性教学思维,学会开展教研,增强专业能力的自我造血功能。

其次是培养当地骨干幼师队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前教育志愿者送培活动,强调既授鱼又授渔,既为他们输血又帮助他们造血,既送公益的“营养培训套餐”又带教当地骨干幼师。期望以带出的骨干为龙头,引领并带动其他幼师的专业发展,使农村幼儿教师形成自主发展的内驱力,保障农村学前教育内涵发展的持续、长效和稳定。

再次是构建长期结对帮扶的新格局。以关注农村幼儿教师“真实需求”的志愿送培活动,破解了传统培训的单向格局。基于调研诊断进而不断完善优化的送培内容与送培形式,更加符合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最近发展区”;送培中对幼儿教师学习主体地位的更加关注,对真实的保教现场的更加关注,对送培专家与农村幼儿教师之间形成思维碰撞与共生、情感共鸣与融合的更加关注,使送培专家与受培对象之间、城乡幼儿教师之间、城乡幼儿园之间形成了一种长期帮扶、互相支持、通力合作的新局面,助推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助力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内涵提质。

有人称,教研人员是“二传手”,就是把相关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把一线实践提升为教育理论。但在笔者看来,这个“二传手”要当好并不容易。因为,面对复杂纷繁的教育理论能够精准抉择,需要眼力和见识;由理论转化为实践,需要领导艺术、专业威望、引领能力和表达能力;实践经验的梳理提升,需要发现的眼光、分析与概括能力、提炼与创新能力。而这,正是笔者孜孜以求的方向。

二、幼儿园教师培训策略

(一)强调培训现场的互动,注重参与式的体验学习

突破老旧的“说——听”培训模式,让参培教师亲历“听、思、说、做”的创新培训,在体验中学习,进一步提升培训效率。

在“幼儿园游戏的设计与组织”这一志愿送讲的专题讲座中,授课专家设计并进行了三次巧妙互动。互动之一:培训开场即全体参与传统而经典的音乐游戏《丢手绢》。游戏中,授课专家与参培幼师一起,随着音乐尽情游戏,愉悦中唤醒童年游戏记忆。互动之二:参与建构游戏《拼插雪花片》。授课专家请所有参培教师现场即兴拼插雪花片积塑,引导参培教师变成孩子,体验在建构游戏中,幼儿是如何通过游戏有效学习并建构属于自己的多方面经验的。互动之三:参与智力游戏《播种子》。授课专家请部分参培教师上台参与游戏,并用不同的策略组织游戏,使参培教师亲身体验幼儿在不同组织指导策略下的心理变化。三次互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参培教师在亲身体验中体悟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引导参培教师重视儿童独特的学习特点和方式,注重游戏的组织指导策略,参培教师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弄懂并吃透相关理论。

在“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的参与式培训中,授课专家将数百位参培教师带入同一个教研现场。专题主讲人同时就是教研主持人,现场组织全体参培教师围绕大家在保教实践中最关心的话题展开互动式研讨,在通过集体头脑风暴、借力群体智慧总结提炼出若干具体策略的同时,让全体参培教师亲身经历了一次非常完整的园本教研活动,园本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不是志愿者专家口述出来的,而是参培教师人人摸得着、看得见、感得到的,他们真正成为了园本教研活动的主动参与者。真实的身临“园本教研”其境,使参培教师们从内心深处明白了园本教研是什么,真正认识到要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并不难,从而让教师的惯性思维中有了研究意识的萌芽。

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专题讲座中,志愿者以废报纸作为活动素材,先引导参培教师考究废旧材料的利用价值与教育价值,然后三至五人成一组,在讨论中操作实践。有的参培教师从装饰角度出发,想到可以剪切成画框、制作成装饰底板或立体字符等;有的参培教师从幼儿自主操作的角度出发,认为可做娃娃家的面条、做折纸剪纸材料、自制成小棒玩搭建游戏等。经过集体头脑风暴,参培教师们脑洞大开,创意层出不穷,更意识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材料不应该追求高大上,而应该着眼于低耗高效,只要具备慧眼和慧心,就能发现身边到处有材料,材料件件有价值。

(二)植根教育现场的培训,关注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教师在工作现场的学习比集中培训对其学习和专业成长更为有效[4]。所以,志愿送讲特别注意根植于教师保教实践的现场,以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走入调研园所,进行现场指导

笔者带领的志愿者团队分成小组入园调研时,都会随机选择2-3个班蹲点,做针对性观察,观察内容包括生活、游戏和集体教学活动等。幼儿午休时,再将蹲点观察情况全面反馈给全园教师,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具体实例进行分析诊断、指导培训。如,小组成员发现教师们不知道怎样组织区域活动,就面向全园教师进行区域活动的现场研培,并指导教师利用所在班级场地现场规划区域布局,创设区域环境。通过现场讲解示范和共同实操,使教师们明白应该怎样因班制宜规划区域场地,怎样设计区域活动内容、怎样投放区域活动材料等。在分析教师们组织的游戏活动时,志愿者专家现场即兴组织幼儿开展适龄的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通过实操示范,使调研园所的教师们直观感受游戏活动的组织方法。

2.指导学员展示,结对重点培养

志愿者团队的每次送讲,都会采取当地自我推介的方式,确定集中研培活动时承担示范展示活动的执教人选,由志愿者团队成员一对一指导当地推荐的执教教师选择教育内容、合作备课、试讲完善。并采用反思、追问、诊断、调整、再试讲的行动研究方式,引领执教教师深思“教育对象特征”“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问题。通过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与引领,帮助执教教师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教育行为,使其慢慢积累进而顿悟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这一方面为当地培养了具有“造血”功能的骨干幼师,另一方面也向教师们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每位教师都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三)重视授课技能的修炼,确保培训活动的优质高效

当基于培训需求的培训课程与具体培训内容确定后,怎样授课就变得尤为重要。很多时候,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授课者,而效果却迥异,即是源于授课技能的差异。这是因为,“见解”表达的能力几乎和“见解”本身一样重要。那么,如何修炼自己的培训授课技能呢?笔者以为,牢牢把住“备、启、承、展、梳”这五个环节,就能像写文章一样,做到“凤头”“猪肚”“豹尾”,从而实现培训活动的优质高效。这其中,“凤头”即开场漂亮、亮相精彩、引人入胜,“猪肚”指主体充实、干货满满、条分缕析,“豹尾”系结尾精炼、响亮有力、耐人寻味。

1.备——充分准备,自信登台

有自信才能把培训课讲好。英国心理学者哈德菲尔德说:“人在自信的情况下,可以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500%以上;相对于没有自信且自卑的人,只能发挥出自己能力的30%。”[5]而充分准备才能增强自信。内容为王,讲好一节培训课,首先是要对培训内容作充分准备,如对培训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梳理提炼等,并做到烂熟于胸,这样,才有可能在培训中出口成章,娓娓道来。譬如,在《支持幼儿发展的环境创设与利用》专题中,志愿者提出了“高质量低成本”的观点。为了阐明“高质量”的内涵,志愿者不仅查阅了《辞海》中的相关释义以及国内外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的相关著述,更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进行深入思考,用所有幼教人都听得懂的“普通话”对高质量的环境作出了具体诠释:支持幼儿(家长/员工)的学习,促进幼儿(家长/员工)的发展;展示幼儿(家长/员工)的成长,体现幼儿(家长/员工)的进步;蕴含着班级和园所的文化,能起到激励、导向、约束、促进等作用。这三句话被戏称为“周氏语录”。

2.启——精彩开场,激发学员兴趣

开端良好就表示成功了一半。培训中的开场,对于培训课来说至关重要,几乎能决定整个培训的成败。因为,“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就好比唱歌,通常情况下,最开始起的那个调,会直接决定着后续的整个发音。因此,笔者十分重视培训课的开场,力争能在第一时间就抓住学员们的注意力。笔者常常根据培训的内容,选用直接导入、问题切入、故事引入、事实陈述、视频观看、游戏互动等多种适宜的开场方式,将培训的主题、培训的内容与自身的语音面貌、授课风格等进行最适宜的融合。

3.承——承上启下,交代课程结构

这个环节指是的开场之后,要先对当次培训课的整体框架提纲进行简单的概述,并交代清楚框架提纲之间的前后逻辑关系,介绍提纲中各部分的基本内容要点,使参培学员对当次培训课的基本内容有一个提纲挈领的整体认知,明确当次培训课重点会讲哪几个方面。在这个环节中,培训者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何,将有非常充分的体现。笔者的每场讲座,PPT的第二页一般都是讲座提纲或目录。开场之后,笔者都会对讲座的内容要点作一个简单阐述,使参培学员一开始就明确此专题涉及哪几个方面,每个方面的大致内容是什么,以便让他们有准备、有重点地汲取有价值的内容。

4.展——展开培训,阐述具体内容

培训者的授课过程,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与参培学员不断互动、互为促进、教学相长的生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训者与学员一起,围绕当次培训主题,共同思考、讨论,或提出自己的想法,或发表自己的观点,既激发自身的授课热情和学员的学习热情,也使自身和学员的理解更加到位,记忆更为深刻,进而实现共同成长。因此,笔者在培训中经常会提出一些合适、简短、能促进学员深度思考的问题,启发学员的思维,了解学员对当次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激活学员的原有经验,鼓励学员进行经验分享,有效促进培训课堂的多维互动。10余年来,近千场的培训经历告诉笔者:“案例展示→思考讨论→分析讲解→总结提升”的流程,能充分启发学员思考,加深学员理解,是专业讲座展开的最佳流程。

5.梳——回顾总结,强调要点

完美的总结可以起到“曲终人未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效果。培训者可以通过回顾总结、浓缩重点、与学员讨论应用、表达期盼等方式,对培训要点予以强调,以加深印象、强化理解并应用于实践。

培训是事业、是科学、是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构建以人为本、团结合作、主动发展、务实创新的培训文化,突破经验与传统的局限,把常规做成精致就成为创新,把创新做成常规就成为文化,以文化来引领培训,应该成为培训者不懈的追求。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教研笔者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老师,别走……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