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玲
(沈阳工业大学 经济学院,辽宁 沈阳 110870)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振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双提升,是我们培养全面综合发展人才的目标,这其中又以立德树人为基础和核心。习近平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大学育人之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蕴含着德行的准绳,是当代大学生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道德文化的认知,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换化为实践中的行为能力,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任何一个时期我们所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就,都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尊崇和实践探索。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提出“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到改革开放后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再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强调科学文化知识与道德品行教育的同等重要性,到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从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入手,进而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统一的治国方略,再到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精炼易懂的个人道德底线和行为评判标尺,为国人在精神维度设立价值准绳。伴随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性任务。三个倡导24个字的基本内容凝练阐述出国家公民应有的思想道德基础,将核心价值观简明显现于公民的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中。综上可见,道德理念在国家发展各时期价值观中都有鲜明阐述,具有重要内涵,从初步奠定理论基石到逐步形成发展并逐步凝结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
古代中国的传统教育多是围绕道德教育为核心展开,蕴含着深刻的道德理念与实践[2]。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步凝练并最终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体现出关系的相依性和内容的相容性,存在着很高的契合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实质上在目标追求、思维理路、价值取向、培育路径上都具有很强的相依性。道德文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土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道德文化的内涵支撑,它们不是表达方式上的偶然契合,可以说既是历史的碰撞,又是当代的对话,二者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构成无法分割的命运共同体[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今所倡导的人们精神领域内主导性价值理念与遵循。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内容的阐述分析,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容正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道德理念和行为范式。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所阐述的“三纲”,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反映出个人、社会和国家三者间的逻辑关系。以个人的道德提升为前提,以社会的和谐为基础,以国家的兴旺为标志,以实现大同为最终目标。
立德树人是当代大学人才培养之基,更是兴国之本。高校是社会文明的孕育之地,道德文化的传扬之所,其办学方向应是“道德”教育为体,“真理”教育为用,两者体用合一[4]。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应探索和领会孕育在校园学术殿堂、人文环境中的道德文明与精神文化之内涵。大学的人才培养是将道德品质的塑造作为统领一切的根本,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育。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5]。青年学生做人做事第一位是崇德修身,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彰显了时代青年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致力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培养高尚道德品质情操、锻造德才兼备人才的核心育人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培养学生道德文化认同,以道德培养为突破口,为学生树立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道德理念,无论从思维理路还是内容上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度及其现实道德行为表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内涵理解呈正相关。因此,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根植于道德培育,源于道德理念,并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相统一,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相协调,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准则相适应,为共筑同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性任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效果与德育作用间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超过0.5。而针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对于课程开展效果和在道德培育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只有五成的学生表示满意。长期以来,我们党在教育的各阶段尤其是高等教育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这关乎立德树人崇高教育使命的最终实现,关乎整个高等教育未来的兴衰。作为大学生最为直接的教育方式,首先教学内容要契合时代内涵和价值,其次教学方法要利于阐释和接受。归根结底,要融合时代和党中央的要求,准确地将其贯彻在课堂教学中,从文化培育入手、价值培育为核心,努力朝着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的方向建设打造课程,使其贴近大学生内心,受益终生。
1.优化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内容和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属性。一方面,课程除了理论教学内容,还具有一定的政策宣传教育作用;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中时刻体现对大学生“三观”的培育和引导,具有思想意识形态引领教育作用。党的十八大之后,立德树人根本教育目标的提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都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性。首先,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主要内容应及时更新并结合时事有效地服务于课堂讲授,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其次,要创新教学形式,不断设计新的授课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例如,在制定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时更多考虑整体性、系统性的问题,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渐进性,在教学效果上要注重实践性,在教学设计上要体现创新性,增加讨论、情景演绎等互动参与式教学模式。再次,可将课堂教学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以社会调研等实践载体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在知行合一中将课程内容加以现实运用和理解继承。最后,融合网络时代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时政热点问题制作微课等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学生易接受的课程新模式,多措并举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
2.开设符合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
树立大思政理念,凝练内涵,拓展外延,开设相关必修、选修课程,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多角度深入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与认同为根本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科进行整合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全面育人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形成有效补充相辅相成。同时,结合学生专业增设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展与之相契合的思想文化教育,将其思想文化精髓有效融入专业教学内容,如针对经济管理类学生,增设晋商、徽商文化等中华商业文化发展史课程;针对人文师范类学生,增设孔子、老子等思想道德体系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讲授专业课的发展历程,对专业发展史中重要人物的优秀品德和正确价值取向进行介绍和学习等。这样,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理解、吸收和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有效推进专业学习与思想政治学习的有机融合,从而完善学生自身思想体系和专业知识体系。
校园文化体现的是一所高校综合育人的软实力,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都具有重要的涵养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在文化氛围塑造和人文精神培育上下功夫,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主旋律,发扬优秀文化对道德品质提升、文明素养渗透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在校园文化精神的凝练和塑造中,高校要立足于自身的办学历史沿革、学科发展特色、人才培养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精神实质阐于形、寓于意,在校园软硬件建设中加以渗透。《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关于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有如下表述:“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6]校园文化这块重要的思想建设阵地,要重视包括环境、教师人格、大众文化等元素在内的隐性教育资源的运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人文精神和文化氛围中,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和文化熏陶,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7]。
1.丰富校园设施和景观的文化内涵
在室外树立雕塑、文化墙等代表人文精神、具有典型教育意义和丰富内涵的景观,提升楼宇、道路、景观等名字的文化寓意,通过宣传栏、电子屏内容展示发挥舆论阵地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在室内教学楼、图书馆、校史馆等以实物和图片展示,弘扬学校精神、科学精神。
2.注重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去,这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必然选择。高校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可以对大学生中不符合学校、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进行调节与规范。因此,高校可以将价值引领贯穿于制度文化建设的多个方面,包括制度设计理念、制度实施与监督的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成为大学生日常校园生活的共同遵循,成为高校全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评判标准。
3.打造书香校园等特色文化活动
把书香校园建设纳入立德树人的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在道德维度下逐步成“人”;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认知。书香校园建设的文化活动中,一要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优势,使学生不出校门学习了解国情、世情、社情;二要通过开展阅读养成计划等活动,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三要通过名家名师的带动效应,推荐书目、成立读书会,营造大学生全员阅读的外部环境。
4.发挥网络新媒体的文化传播作用
首先,要加强校园网、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网络媒体的建设和维护,规范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和价值取向,打造一批传播先进文化和主流价值的新渠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阵地、展示民族和时代精神的新平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可以学习借鉴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著名网站的管理经验,在坚持正确导向、安全求实的原则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板块内容。其次,要重视校内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打造网络文化精品、宣传道德楷模事迹,开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先锋”为主题的网络课堂、网上微课、网上论坛讨论组等交流学习平台,鼓励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开通建设微博等学生关注的主流渠道搭建畅通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育交流平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究其根本在于德行文化,在文化传承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中更应注重道德涵养,而实践无疑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义的沃土,在实践中感知、领悟,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8]。
1.开展崇德明礼教育
若想将立德树人的高校育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文化育人道德教育要接地气、近实际,实效性才更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每个人德育的第一课堂。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直观的表现形式和重要的传播渠道方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输入与输出的重要载体。家风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将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底蕴。因此,高校在教育实践中,可以以家文化、礼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各种比赛、脱口秀访谈、读书分享会、校园微电影等形式,开展崇德明礼教育,在比赛和活动中让学生更直观、更真切地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将道德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体现在学生的求学和工作中,逐步凝结在处事理念和精神追求上。
2.拓展志愿服务空间
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既是高校与社会沟通的纽带,学生了解国情、社情的重要渠道,也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和内容。以志愿服务为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个体和社会的辩证关系,还有利于他们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丰富和深化道德认知,检验自我道德认知的正确性,从而将社会道德要求内化,逐步形成自身的道德遵循和价值取向[9]。高校应积极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空间,利用校企共建、产学研相结合、扶贫对接地、中小学共建等机会,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一是拓展志愿服务的地域范围,从学校、社区、福利机构、企业等多角度开拓服务空间;二是拓展服务内容的范畴,从志愿劳动、扶贫济困、爱心支教、文化法律宣传等多方面开展社会服务。大学生投身实践活动,一方面,能够利用学科专业技能优势,为社会、企业和人民群众提供志愿服务与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深刻体会爱国情怀、敬业精神、诚信品质、友善情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内容的现实意义。
3.完善社会实践载体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完善自我的重要平台,设计合理、内容充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服务社会,还能为实践中的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要建设好、依托好、利用好社会实践载体,整合校内外有效资源,从大学生实际需要着眼,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将科学知识与实践有机统一,丰富实践载体建设类型。在社会实践内容的选取上要注意明确价值导向,丰富活动内涵,注重体验式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的教育内容设计;在社会实践载体的应用上要不断拓展和完善,逐步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平台,根据实践载体的功能作用,建设完善参观学习型、宣传引领型、实践服务型三个类型载体,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值得依托和信赖的平台。在道德培育的维度下,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还应该大力倡导劳动实践。根据调查,目前大学生在社会劳动实践方面较少,这不仅体现在身体素质上的明显弱化,还体现在群体意识的淡漠。高校应采取措施建立校内外劳动实践体验平台,使广大学生在社会劳动实践中受到全方位的磨炼,体会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从而真正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一,要利用好校内外共建平台,发动大学生在服务实践中历练品质;其二,要利用好专业实习与实践环节,鼓励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增长本领与才干;其三,要利用好毕业实习的机会,引导大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