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薇薇
(江苏省南通市虹桥二中 226001)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性地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有意识地对教学行为进行改进,由此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一直都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实际教学中,学生还面临着中考的压力,考试平均分和中考升学率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在教学时出现了束手束脚的情形.
初中物理教学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教师人为地拔高了教学的难度,比如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教材上安排学生通过s-t图来指导学生研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有的教师在讲解完速度会就安排学生通过v-t图来指导学生研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对学生来讲通过图象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这显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但是不应该推进过快,尤其是在初中阶段,我们如果过早地将v-t图展示在学生面前,那么面对各种变速运动的图象,你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做出合理的解释呢?对此,笔者认为这类图象可以讲,但绝不能重点讲.图象始终是一种工具,它只有在学生的能力达到相应的程度时才能够进行使用,才有使用的必要,所以教师不应生硬地将某些内容直接交给学生,适当的时候将诸如v-t图象等工具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分析其所对应的物理含义,这显然要比硬性灌输好一些.
还有一种情况在当前的教学中也相当严重,那就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知识的讲解和习题的练习,这也就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相当枯燥,学生原本具有的学习兴趣,很容易在此过程中丧失殆尽.这样的教学不但无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也无助于学生热情的延续.比如学生在研究声音的相关知识时,他们会研究到声音的产生以及传播,要研究乐音以及噪音,研究超声波和次声波等等.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进行纯粹的讲解,而不结合情境的创设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以及相对枯燥的知识灌输只会让学生倍感疲倦,这样的教学必须要得到矫正.为此,笔者在指导学生研究声音时,先会通过实验来强化学生的感性体验,将一个正在发音的蜂鸣器放到热水瓶中,盖上瓶盖后声音戛然而止,拿开瓶盖,声音又恢复,这是什么原因?这一实验说明了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在介绍超声波和次声波等概念时,笔者则为学生准备了一些阅读文字,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这些特殊声音的存在,这样的处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容易得到提升.
结合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也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实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对教学进行优化.
作为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科学探究本身也是学生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导学生围绕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展开探索,让学生探索物理现象所蕴含的科学本质,同时也让学生体会隐含于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基本思想.
为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教师要注意创设富有悬疑色彩的物理情境,通过物理过程中独特的悬疑色彩将学生的兴致调动起来,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会展示出非常灵动的思维,他们的学习效率也会由此而得到提升.
比如在指导学生研究“大气压强”时,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情境来诱导学生展开思考:将一张纸点燃之后,放在两个铁盆中,然后将两个盆对扣起来,待温度彻底降低到室温时,用拴在两个铁盆上的绳子相互对拉,为了增强课堂的参与性,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每边各安排几个学生相互对拉,他们会发现,只有当人数增大到两边各五到六人时,铁盆子才被拉开.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自制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学生参与其中,见证了奇迹的发生.悬念也就由此而生:是不是铁盆子之间有胶水粘着,还是有其他的原因?生活阅历丰富的学生指出,这一场景有点类似与生活中拔火罐的原理,这涉及到哪些深层次的物理规律吗?教师对此先应该予以肯定,随后则应该引导学生展开更加深入地分析和讨论,学生很快会在合作学习中发现:这应该与空气有关,并由此展开科学探究,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他们将逐步形成有关大气压强的认识.
笔者一直认为,科学素养实际就是学生将物理研究的思维模式延伸到生活之中,不但要运用物理原理来解释生活现象,也要善于采用物理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生活中的问题,以严谨而理性的思维分析各类问题,让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更加理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生活来设计课堂,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比如引导学生研究热胀冷缩时,教师讲述了一个生活实例:鸡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品,但是在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样尴尬的场景——将热腾腾的鸡蛋从水中捞出,然后在剥鸡蛋壳时,却发现好多地方蛋壳与蛋白死死地粘在一起,这时剥出来的鸡蛋就坑坑洼洼,严重影响食欲,而且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教师顺势提出问题:你有更好的办法把鸡蛋非常完整的剥好吗?学生展开讨论,结合生活实例指出:剥鸡蛋之前可以将热鸡蛋趁热泡到冰冷的水中,片刻之后,就可以很轻松地完成任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师示意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思考,学生在探讨中形成结论:这是热胀冷缩的结果,不同的物体在受热或冷却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膨胀或收缩,鸡蛋由坚硬的蛋壳和柔软的蛋肉组成,滚烫的鸡蛋放到冰冷的水中会发生收缩,但是蛋肉的收缩程度更大,就自然会与蛋壳发生分离.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和学生研究其他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他们将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
借助于当前较为便利的网络环境,教师要推进学生的信息共享,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为此,笔者积极引导学生建立以物理学习为主题的班级群,让学生及时将自己在学习上的困惑以及经验分享出来,鼓励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和提升.
“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的名言.作为教师,我们也深深意识到,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水平,在生活与教学之间搭建联系,推动学习网络的建立,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这一切都必将促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