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博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大学校长是治理大学的核心,在我国一些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涌现出了一些成绩斐然的大学校长,如湖南师范大学原校长张楚廷、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杨德广等。选取这两位大学校长的治理理念作为研究对象,从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观、科研观和校长观五个角度分析他们在治理师范大学中的相同点与差异之处。一是两位校长本人的著述及言论,特别是他们二人关于治理大学的自我陈述;二是治校实践,即二人管理校务的具体实践,主要是指二位校长独立执掌大学而言的。张楚廷教授1983-1985年担任湖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1986-1989年兼任校长和书记,1990-1994年任校长,1995-2000年兼任校长和书记,2000年4月从校长岗位上卸任,任湖南师范大学校长18年。1996年至2003年,杨德广教授担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在此基础上讨论二人的治校理念及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旨在为我国大学治理建设与改革发展提供必要借鉴与思考。
一般而言,理念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看法和各种观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观点的抽象概括;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是大学校长在办学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即办学思想,是关乎校长希望把大学办成什么样子、如何办的一种教育理念,是大学校长通过对时代和社会的准确把握,所形成的有关对大学这一特殊的社会组织及其活动的理性认识及他在治校思维活动中形成的教育观念。[1]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即是指其治校的理想、信念、观念和办学的指导思想。[2]大学的治校理念主要阐明大学的治校方略,它集中体现在大学的发展规划中,从操作层面明确了大学的宗旨、使命、任务和措施,是大学的行动纲领。[3]大学校长治校理念的形成与其个人的学术背景、治校实践密不可分,同时也受大学文化的深刻影响。一方面,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受制于所在大学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理念,大学校长应是大学理念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另一方面,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也会对大学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刻的乃至深远的影响。[4]大学校长治校理念是大学校长在办学治校实践中不断积累并通过其治校方略而体现出来的办学思想体系,主要包括管理理念与育人理念,它反映了大学校长对教育规律、学校历史传统、高等教育政策与问题的认识和看法。[5]4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是指在治理大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思想、观念和看法,其中包括对大学中人、事、物等的思想和观点。这种治校理念体现在大学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发展规划、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活动之中,也体现在大学精神、大学校训、大学文化、大学校风等意识形态之中。它是一所大学中长期发展和变革的核心要素,也是大学未来发展的指南针和航向标。
大学校长是一所大学发展的关键人物,正如阿什比所言,大学的兴旺与否取决于其内部由谁控制。关于大学校长治校理念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目标导向的作用。大学校长治理理念中包含了大学发展的目标、定位,它反映了一所大学未来发展的方向。有了准确、科学、合理的目标和定位,才能激发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为大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二,文化传承的作用。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包含着丰富的治校经验、智慧,大学校长自身的人格魅力,这些都会慢慢地孕育大学的精神、校风及文化。如果没有一种好的治校理念的引领,那么大学就只是一所纯粹的知识与技术的训练机构。有了一种精神的引领,我们的大学才是富有生命力与活力的有机体。一所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学术声望、学术造诣、学术人格及学术智慧,引领着一所大学学科、专业、课程、学院和教师的发展。
两位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涵盖大学治理的方方面面。基于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大学的三大职能,这里只选取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做分析,将大学校长治校理念的内容从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观、科研观和校长观五个角度作比较。
1.人才观。张楚廷教授在治理湖南师范大学时,主张“财从才来”。所谓“财从才来”,是相对于“才从财来”而言的。后者的意思是,有了钱财,才会有人才来,前者正好相反。“我所持的观念是前者,在我看来,只要有了人才,就可以有自己所想要的一切,包括办学质量,也包括办学所需要的钱财。”[6]174
一是大量引进人才。从北京等地大量引进优秀博士和教授。1983年,张楚廷教授就提出两个“千方百计”,即千方百计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千方百计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在任校长期间,张楚廷教授从武汉、北京、上海引进了一大批哲学博士,舒远招是他设法调入的第一位研习德国哲学的博士,随后有来自武大、北大的邓安庆、卢风、杨君武、王泽应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在“双一流”建设中,必须引进、培养更多一流教师,才能建设好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和培养出一流人才。因为一流教师是先进教育理念的践行者,是一流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者与推动者,是一流文化的传播者。所有教育改革的活动都是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实行来去自由政策。来去自由政策是开放式的人才政策,它所依靠的主要不再是行政手段,教师是否乐于来校任教主要靠的是感情、事业。在来去自由政策中,教师的价值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一个执行来去自由政策的学校,对于欲求职者来说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吸引力。“我即使选择不当也容易改换门庭”。反之,一个执行死板的政策,要求应聘者一定多少年甚至终身难以挪动,倒是增大了人们应聘时的犹豫。[7]49
三是确立师资建设日。1990年,湖南师范大学确立了第一个师资建设日。师资建设日定在每年的10月28日,也就是湖南师范大学校庆的第二天。可见,当时湖南师范大学是极为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
关于人才观,杨德广教授指出:不适当地安排专家、教授以及中青年骨干担任主要领导工作,兼很多职,是有害的。这不是重视人才、重用人才,而是滥用人才、浪费人才。重才首先要弄清一个人有什么才,是理论研究人才,还是科学人才;是科研人才,还是管理人才。其次要使每个有才能的人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优势,各显身手。再次要重视有才能人的意见,重视专家、教授的意见,并不是说要让每个人都去担任领导工作。[8]25-26
2.学生观。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展开的。对待学生的态度、方式和情感,也折射出大学校长秉持着什么样的学生观。
张楚廷教授认为,学校管理包括校长工作,必须思考它的逻辑起点,这个逻辑起点就是学生。没有学生,就不会有教师,没有学校,就不会有校长。学校就其直接的办学目的而言是为着学生的,学校首先是为了学生存在的。教职工中,‘教’字第一;师生员工中,则应是‘生’字第一。[9]68在任校长期间,张楚廷教授坚持两条原则对待学生:凡学生的事,哪怕是一个学生的事,我也决不懈怠;决不会呵斥学生,对任何学生(即使是受处分的学生)也是亲近和蔼的。
在任大学校长期间,杨德广教授每年至少五六次主动给大学生上党课,以对其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与人生观教育。每隔一至两个月,要到学生宿舍走走、看看,平时就在学生食堂吃饭,与学生一起就餐、聊天,了解学生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此外,每学期还会与学生一起清扫马路、做校园绿化,践行文明修身活动。
3.教学观。此处的教学观属于大教学小课程的概念,即教学里面包含了课程的内容。关于大学教学,张楚廷教授主要观点有:关于教学方法与内容。他认为,大学教授原则上应讲自己的东西。即使有十分优秀的他人著作,但也只用作参考书,仍然应立足于自己。在课堂上,应当展现出一个思想流,而所流淌的,就应当是教授自己的思想,或理论,或观念。[10]279张楚廷教授对自己教学的要求是:尽量教自己的东西;尽量开新课;即使同一课程,也不重复过去的内容,从而也讲成新课;尽量多开一些课;尽量开成高水平的课,至少在国内;尽量讲出思想来;尽量用疑问句讲话。按这些要求去教学,必定有科研,有高水平的科研,从而将教学与科研很好地融合起来了。[11]351关于大学课程观。张楚廷教授提出,课程比专业更重要,这是因为专业是由课程来体现的,学校不仅要给学生开出一个好的“菜单”,而且每种“菜”都是那样的美味可口,这桌“宴席”才算丰盛。[12]11
关于大学教风,杨德广教授认为高校教风的好坏是由教师的时间投入,情感投入和精力投入决定的。关于大学课程,杨德广教授进行了系列课程改革。一是“四种课程改革”,即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加强实践课,开设副修课。二是“三种充实教育”,即开展了充实学生学习内容、充实学生课余活动、充实学生精神生活的“充实教育”。三是“四种学生管理制”,即实行了“多张证书制、半年实习制、干部轮换制、综合测评制”的学生管理改革。四是“有教无类”的教学观。1998年,杨德广教授首次录取3名盲人大学生就读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学习。杨德广教授从社会需求这一立场出发,提出了高校专业改革的设想,要求减少老专业、增设新专业、发展紧缺专业。通过不断地课程改革、学科和专业建设,上海师大从1995年到2002年,本科专业由20个发展到47个,专科专业由19个发展到26个,硕士点由25个发展到62个,博士点由2个发展14个。
4.科研观。科学研究就是要学会做学问,做好做实学问。学问学问,就是要学会提问,问题意识是做好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科学研究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张楚廷教授指出,学者做学问,就是要学会问、善于问和敢于问。学着发问,学着问问题,学着质问。注重调查、实事求是是杨德广教授学术研究的鲜明特色。诚如杨德广教授所言:工作中会不断遇到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我研究的课题,把问题装在脑子里,努力去研究、探索与攻克;这个问题解决了,再去研究一个问题,从来没有间断过。杨德广教授主持撰写的《上海市3万名大学毕业生素质调查及反馈意见》报告,就是建立在对3万名大学毕业生的大数据调查统计分析基础之上形成的,其科学性和实践性极强,科学研究始于教育实践中的真实问题。
5.校长观。张楚廷教授认为校长不是官,大学校长权力与政府权力有性质上的区别,大学校长的权力是为维护真理至上而存在的;大学校长主要不是靠行政权力来行事的,他更多依靠的是文化及其力量或学术性权力。[13]89这包括理念、思想、观念的力量,包括人格、气度、风度的力量,包括由想象力、决策力、实行力所形成的权威的力量,包括由成功推进所产生的信任的力量。这些力量才足以使校长在大学里充分发挥凝聚作用,因他有效地引领而产生凝聚作用。而当凝聚发生效力时,他将更有效地引导学校,产生更有力的领导。[14]12-13校长不一定是学校里最有学问的人,但一定是学校里很有学问的专家、学者或教授,是某个领域或行业里的佼佼者。校长还应该尊重那些比自己更有学问的人,充分信任他们,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和专长,最好校长还能与他们成为要好的朋友,不仅仅是上下级的领导关系。对于校长的选拔任用,可以从全球人才市场中层层选拔,也可从校内的教授群体中民主选举产出。
对于“大学校长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杨德广教授曾说,大学校长不一定非院士、博导不可,最重要的是要有能力、精力、魄力、效力。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还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精力指全身心地投入到校长工作中去,要有健康的体魄,魄力指决策能力,效力指有实效、有实绩。大学校长还必须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学校。对于“谁是著名大学校长?”的问题,杨德广教授提出两个标准:一是近五年来,这位校长发表过多少关于教育问题的独到见解或者论著,对教育问题没有研究,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那不能算著名校长。他可以不是研究教育出身的,但当他担任校长后,必须立足现实研究教育问题。二是看他的实际工作业绩,在他担任校长期间,有什么重大的发展和改革举措,学校发生了哪些变化。[15]
1.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无论是对于学生的教学与管理,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无论是校园建设还是学科建设,都十分重视人才的价值与作用,一切从人的发展与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事无巨细,满足全校师生的发展需要,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一切工作均以人为本治校,从这个角度讲,两位校长可称之为“平民校长”。
2.身体力行的人格魅力。两位大学校长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践行自己的治校理念,一切从自身做起,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知行合一,这不仅是一种高尚道德和行事风格,也是一种隐性校园文化和个人魅力,它将激励全校师生砥砺前行。如两位校长重视体育教育,身体力行。张楚廷教授基本上每天下午五点半以后,都会打一个多小时的乒乓球。杨德广教授每天工作学习16个小时,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一点半休息。从初一开始,他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在华东师大5年里,每天两次赤脚长跑,一年四季坚持用冷水洗脸洗澡,练就了一幅铁脚板和强健的身体。他还为自己定下“约法十章”,即不要学校住房,不要专车接送,不公车私用,不拿兼职费,不拿加班费,不参加旅游性会议和疗养,不到外宾楼吃饭,出差不乘软卧,不要他人代写文稿,不利用职权为个人和亲属谋私利。关于杨德广教授提出的“不要他人代写文稿”,与张楚廷教授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张楚廷教授每年都要做很多报告,但所有的报告和演讲稿都是他自己写稿子或提纲,自己组织材料,自己去熟悉事实和数据。
3.基于实践的理论研究。科学研究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不是坐而论道的“书斋式研究”,两位校长基于所在学校的实际,注重调查,敢做敢为,把论文写在推进大学发展的实践中,可以说是院校研究的行动家,也开启了师范类院校研究的先河。校长的理论研究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学校发展中面临的人、事、物的问题和矛盾,长此以往,就会失信于师生,就不能得到全校师生真正的爱戴与拥护。
4.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两位校长高度重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校办学环境,如杨德广教授1996年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后,通过自己带头捐款,全校师生根据自愿原则捐款(学生不超过一元),3年里,共筹集捐款150万元用于校园绿化建设。每年还开展义务劳动,校领导带头参加进行绿化建设。由此,杨德广教授被称为“绿化校长”。20世纪80年代末,在张楚廷教授及学校的努力下,引进邵逸夫图书馆建设项目,当时香港尚未回归祖国,当时湖南师范大学争取到了被称之为外资的资助建设项目——邵逸夫图书馆,清除当时的田径场,兴建体育场,实现了学校东扩战略,使校园面积扩张了好几百亩。
1.大学校长的遴选与任期。从“校长观”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启示:一是校长必须研究教育,懂教育,教育理论研究必须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也即是说,大学校长既要是教育家,研究者,还必须是实干家,具有务实精神。二是校长任期适度延长。张楚廷教授任职湖南师范大学18年,杨德广教授担任上海师范大学7年,1993年至1996年,他还担任上海大学校长、新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也就是说有10年的校长任职经历。那么,未来大学校长任期是否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适度延长。这样可以保证好的教育政策的延续性,也可以更好地检视教育理论的适用性。特别是大学校长独具的个人魅力是实现有效内部治理的法宝,单靠行政和经济的方式,未必能够做到让全校师生心服口服。大学校长的个人魅力可以更好地凝聚人心,聚集力量,团结众人。教育主管部门及上级领导也应该重视提拔那些真正有能力、有水平、有思想和有魅力的学者来任大学校长之职,要让行家里手来治理大学。而对于那些业绩平平、平庸无能、瞎指挥、好大喜功者,或出现学术不端、欺诈、学术腐败等问题的校长,是否可以撤换。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应予以追究法律责任,实现高等教育的依法治理。
2.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无论何种类型与办学层次的大学,拥有一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因为任何先进、科学的治校理念、制度、方法、策略、梦想等的实现都需要教师的努力,将内隐的理论外化为改革的直接动力。否则,一切科学有价值的治校理念就仅成为高教改革的口号。从短期来说,优秀的博士、教授是大学建设与发展的人才;从长远来看,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建设与改革的人才。大学校长应自觉把人才建设放在核心地位,同时,大学教师是大学校长治校理念的践行者、反思者与构建者,他们在不断地丰富着、改变着一个大学的治校理念,从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活动中,他们在思考、在研究、在行动、在努力,好的治校理念需要得到传承与创新,而教师就成为这种使命与责任的担任者。故而,在实际的大学改革中,从大学校长治校的角度,要让教师成为改革的推动者与受益人,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大学的治理建设。
3.一流学科的建设与培育。无论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还是中国一流学科抑或区域性一流学科建设,都离不开大学校长的引领、协调与统筹作用。因为当选校长往往是学科带头人、团队负责人,校长所具有的学术威望、学术资源、学术智慧、学术能力通常能够有力地推动学科建设。如在张楚廷教授的重视和支持下,2000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得了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当时学校教育学门类博士点零的突破。
4.大学文化的培育与传承。大学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术文化;二是行政文化。在大学文化中,其外显为大学精神、大学校训、大学校风、学风、考风、作风等等,它是一种氛围,一种磁场,一种隐性的力量。在科层制的大学内部机构中,大学校长作为最高行政负责人和法人代表。在学术研究领域,他们又大多数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的负责人。在精神文化领域,大学校长又是道德模范和行为楷模。他们的办学治校风格、言行、思想、修养等代表着一所大学的隐形文化和学术氛围。在学术文化层面,大学校长本身要做好学问,形成自己的学术代表作,恪守学术道德,做好学术研究的引领人。在行政文化培育中,大学校长倡导的工作作风与个人的生活作风是两个关键性的因素。大学校长倡导与践行什么样的工作作风、教学风气和科研风气,大学校长具有什么样的生活作风,那么,整个大学就会弥散怎样的风气。大学校长作为全校师生的行为表率与楷模,在推动大学学风、校风、作风乃至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培育中,有着无形的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毫无疑问,两位大学校长是这方面的表率。如张楚廷教授提出的“平等、礼貌、准确、高效”的工作作风不失为一种抵制和消弥官僚主义的良药。杨德广教授因融资被骗事件而做的两次检查、书面检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作风,都值得今日大学传承与学习。大学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都应以服务全校师生为旨归,服务第一,管理第二,管理是为了高效地服务,服务是为了更好地管理。
大学外部治理主要是要处理好大学与政府、企业的关系,充分利用大学所处的外部环境来推动大学的变革与发展。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全球化、普及化的发展,大学与政府、企业等社会组织的联系会越来越强。这种联系的强化也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科研转化、干部培养等方面需要借助政府和企业的力量来推动大学人员流动、制度变革、文化传承和交流合作,政府的作用与市场的力量会加速大学与政府、企业的融合,以便三者保持一种和谐共处的命运体。如杨德广教授在治理上海师范大学时,针对当时学校办学经费紧缺的问题,采取了“既找市长,又找市场”的治校理念,开发了奉贤校区,扩大了学校规模,为以后学校招生、教学、教师住房等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如张楚廷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积极引进外资建设校园,改善办学环境。在大学外部治理中,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等多元利益主体的参与大学治理,有利于更好地彰显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也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综合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