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

2019-02-20 20:06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微课课堂教学课堂

田 川

基于微课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

田 川

(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传统课堂面临的冲击和挑战与日俱增。微课以其方便快捷、资源丰富、简短高效、重难点突出等优点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微课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英语技能,为教与学的进一步开展开辟了新路径。

微课;混合式教学;公共英语教学

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在经历了这样的时代变革后也亟待转型,应运而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丰富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多层次、多维度合理展示教学内容,可以帮助我们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1 微课概述

随着网络技术及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大量传播。微课正是伴随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应运而生的优质在线学习资源。它能让人们在有限的时间里直接、便捷、有效地获取知识和技能。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正式提出微课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为教学内容,通过声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60秒课程。[1]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微课的定义,笔者将“微课”概括为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有效的教学活动。微课不仅可用于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等,也为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随时随地进行知识的巩固提供了便利。

2 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改变教师“满堂灌”、“讲授式”的教学形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课堂教学的职责重在“提醒和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性批判、去探索问题”。[2]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能“改变传统课堂‘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强调‘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3]。

混合式教学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流程,是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信息化资源的融合,通过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重构,扩宽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弥补了传统课堂枯燥沉闷的弊端,为学生顺利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混合后的课堂通过基于“线上”的前期学习成果而开展的更有深度的教学活动,更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体地位,拓展了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有效。

高职英语课堂引入混合式教学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无论是对教师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还是对学生的学习模式、学习内容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4]

3 微课与混合式教学的关系

微课在一定程度上能做到尊重个体差异,保证了学生对知识的随时巩固,为混合式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支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统筹安排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的开展,担任着实时指导、归纳总结、考核评价的角色。课前学生通过移动学习的方式自主观看、学习教师提供的教学微课,完成在线测验,教师通过在线平台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收集的学习问题,调整课上流程。课上教师通过基于课前“线上”的学习成果,设计互动活动,比如知识竞赛、小组讨论、情景操练等,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内化、问题解决以及意义建构等任务。从教学流程来看,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相比,实质是加深了知识内化和语言技能习得的过程。学生通过线上微课资源的观看学习,带着较好的知识准备走进课堂,充分保障了混合式教学实践中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可以说,微课与混合式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 基于微课的混合式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实践

4.1 公共英语课程背景与基础

实用英语课程是某高职院校针对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该课程既重视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通过本课程内容的学习为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实用英语课程在该校共开设两个学期,每学期72学时,教师每年每轮授课人数约为1 300左右,该课程分为实用英语一,实用英语二,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每学期讲授八个单元,围绕职场英语交际的需要,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训练,不仅加强了实用交际听说训练,训练形式也更加多样,便于课堂教学和学生模拟训练的开展,阅读和写作则更加突出了职场实用文体和职场应用文的读写交际训练。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MOOC等新形式课程资源陆续出现,微课日益成为教学改革和资源建设的新焦点。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利用音频、视频、网络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力求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语言交际内容,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为学生带来了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体验。

以某高职院校为例,学校教务部门根据生源结构的不同对新生进行分班,开展35-50人以内的小班制和51-75人规模的合班制教学。不同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差别较大。综合班级规模及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我们发现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在完成紧张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各项英语技能,保证教学效果,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微课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如果能够利用微课,在课前和课后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把语言知识点翻转到课后让学生自主分配时间,灵活地安排学习进度、反复学习,可以为课堂上的英语教学节省大量时间。[5]有了课前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就有充分的时间强化语言知识点,安排听说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操练语言,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职业核心能力。想要达到理想的“混合式教学”效果就需要确保混合式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行之有效。鉴于此,笔者从资源整合储备、课前线上学习、课上巩固内化、课后拓展升华几个环节来进行阐述。

4.2 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总体思路

4.2.1 资源整合储备

根据学生视频驻留时间(5-8分钟)、认知学习特点和学习者个性化自主学习的需要,制作并建设优质微课学习资源。教师既要理清整本教材的脉络,又要通晓每一单元的知识要点,根据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归纳整合知识点,利用网络资源充实教学内容,积极对现有课件进行修改,结合知识点探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定合理渐进的学习目标,制作微课视频。

4.2.2 课前线上学习

利用学生对网络资源的热情,创建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上传丰富的教学资源,要求学生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微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为顺利开展课堂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热身。微课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利用职教云平台发布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检验课前的学习效果,利用统计分析功能收集数据、总结反思,调整后续的课堂教学,准确把握教与学的方向。通过课前微课资源的上传、发布,实现对知识的讲解。

4.2.3 课上巩固内化

在课前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行为的基础上,开展更加深入的教学活动。走进课堂,教师首先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讲授重点、难点以及学生课前在线上自主学习过程中反馈回来的共性问题。接着,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根据每单元主题设计不同的互动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辩论赛等,构建具有实战特点的语言情境,检验课前所学,组织学生积极把课前在线学到的基础知识通过参与课堂活动的方式进行巩固和灵活运用。最后,教师针对课堂活动做出总结、评价,布置课后学习任务。真实语言情境的创设可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未来工作岗位的职业核心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向职场就业能力迈进。

4.2.4 课后拓展升华

学生在课前和课上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语言输入、输出之后,教师根据单元主题布置项目任务或写作任务,进一步强化语言输出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与此同时,混合式教学扩展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化泛在学习环境,随时随地多渠道、立体多元地接触地道的、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微视频、云课堂、微信公众号以及各种APP英语学习软件等途径,学习更广泛的跨国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把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进行更广泛的自主学习,拓宽国际视野,进一步促进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

4.3 基于微课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举例

以《新编实用英语一》Unit5 Our Weather and Climate为例,面向某高职院校2018级某专业学生开展实施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

4.3.1 资源整合储备

本单元围绕天气和气候展开话题,教材中设置了对话、听力、写作、阅读、翻译和语法六个模块。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教师计划从这六个方面建构学习图式,结合网络资源,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制作微课视频。

根据每单元8课时的教学安排,将单元教学内容重新整合:第1课时、第2课时讲授“会话”和“语法”;第3课时、第4课时讲授“听力”和“阅读”;第5课时、第6课时讲授“翻译”和“写作”;第7课时、第8课时课堂活动展示。为了更清楚地呈现教学实践过程,以下将按照该单元授课顺序进行阐述,共完成4个子任务。

4.3.2 授课实践

(1)第1课时、第2课时:会话技能+语法知识

在本单元的第1课时、第2课时前,教师通过微信群交流平台,上传涉及会话和语法模块的微课视频供学生课前学习,教师要求学生在本单元第1、第2课时前完成微课内容的观看和记忆。同时,教师利用职教云平台发布针对课前微视频内容涉及的词汇表达及语法测验题目,有针对性地检验课前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手机端利用统计分析功能收集数据、总结分析,找出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作为课堂上的讲解重点进行强调。

在第1课时、第2课时里,教师首先安排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讲解课前学习中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并就课前微课中出现的重、难点句型进行强调。之后根据课前微视频中谈论天气的情景,设置五个新的相关情境对话主题,由学期初设定好的6个课堂学习小组抽签决定每组role-play主题,小组内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编排对话,展开操练。通过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改变了以往以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每组表演之后,其他小组从对话内容、语音语调、创新性、流利度、表演力及感染力等各方面进行点评,该部分共计40分钟完成。余下的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课前语法微视频的要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自主归纳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特点,加深对时态的准确判断。教师利用PPT展示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目,当堂操练并讲解。

通过第1、第2课时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谈论天气的重点词汇和相关表达,并熟练掌握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2)第3课时、第4课时:听力技能+阅读技能

在第3、第4课时前,教师通过微信群平台,上传PPT(阅读)及音频(听力)供学生课前学习。听力部分的内容,通过与天气相关情景的再现,进一步巩固与天气相关表达的记忆。教师通过职教云平台,将听力题目移至课前测验板块下,这样教师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工具掌握学生的易错题。此外,针对阅读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PPT完成课文词汇的学习,熟读课文,了解文章主旨,回答职教云平台上的五个问题。在教师讲解前,学生争取做到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完成泛读任务。

第3课时、第4节课时内,教师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针对听力中的易错题再次播放音频,帮助学生分析错题原因,化解难点。之后学生带着较好的准备(掌握了词汇,泛读了课文)开始跟随教师深入学习课文知识点:包括词组及句式结构的分析,模仿课文句子当堂口头造句(课后翻译练习5)。布置课后作业(课后练习2、练习3、练习4)。

通过第3、第4课时的学习,学生进一步掌握了有关天气和气候问题的词汇和相关表达。

(3)第5课时、第6课时:翻译技能+写作技能

在第5课时、第6课时前,教师通过微信群平台,上传翻译、写作微课及播报员播报天气的视频,初步把握天气预报的陈述语写作方式。

第5课时、第6课时内,首先,教师讲解针对课文内容的课后练习题目中的重难点及翻译练习中的翻译技巧和重难点(15分钟左右)。接着,引导学生针对描述天气情况的表达语进行头脑风暴。然后,强调天气预报的写作时态和写作语气,帮助学生为提笔写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教师当堂布置写作任务。根据部分中文提示完成天气预报的翻译任务,结合播报天气预报的语言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英文天气预报的撰写。当堂写作的目的是为了看到学生临场的真实表现,这样更容易发现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写作任务完成后,鼓励学生充当天气预报播报员,就自己撰写的天气新闻稿进行天气播报。

通过第5、第6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较好地表达有关天气和气候的句子,对翻译和写作由原来的惧怕和望而生畏逐渐变成愿意尝试和大胆创新。

(4)第7课时、第8课时:语言实际应用技能

本单元阅读内容是涉及全球变暖的话题,因此,在第7课时、第8课时前,教师上传有关“Global Warming”的微视频,同时布置分组项目学习任务,鼓励学生搞清楚关于“Global Warming”的相关问题。

第7课时内,教师邀请六组学生分组汇报展示“Global Warming”所调查的相关知识。六组汇报结束,教师系统梳理“Global Warming”发生的原因、带来的后果,以及我们如何能为改变全球变暖尽一份力。

第8课时内,教师给出辩论题:全球变暖是不是人为原因造成的(Is Global Warming Only Caused by Mankind?),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辩论。教师实时指导、总结、评价。

布置作文:We can Make a Difference,结合所学的词汇表达撰写文章,进一步巩固升华所学。此外,鼓励学生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各种APP英语学习软件进行更广泛的自主学习。

通过第7、第8课时的实践,使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5 结束语

微课是对重点、难点、某个教学疑点或热门考点的精细讲解,是常规课程的有益补充,教师在设计微课时除了要对知识有高度的驾驭能力以外,还要做到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理解和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知识需求,注重与现实课堂的整合。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兼顾微课内容的时代性和前沿性,编排不能太复杂,要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清晰完整地讲解。微课最关键、最根本的衡量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微课的设计还要兼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受学生关注的内容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力手段,它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实现了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优势互补,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素养,促进了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在对混合式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表演及微课视频的制作,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强化语言技能的提升。[6]

[1] 张一春. 精品微课设计与开发[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1): 9, 260.

[2] 吴德星. 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J]. 中国大学教学, 2014 (1): 4-7.

[3] 刘华. 在线课程融入高校课程教学系统: 障碍及其突破[J]. 高等教育研究, 2016 (5): 68-72.

[4] 张宜, 高见.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以一项校本研究为例[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 (18): 55-58, 87.

[5] 梁丽萍. 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2017, 36 (4): 361-364.

[6] 张群芳. 基础英语课微课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以“表演参与”式微课为例[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 31 (12): 156-157.

Practice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Micro-lecture in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Tian Chuan

(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jiagang 215600, Jiangsu, China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technology, traditional classroom meets increasing impact and challenge. Micro-lecture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in the education field due to its advantages of convenience, rich resources, conciseness and efficiency, highlighting key points and so on. Blended teaching of vocational public English based on micro-lecture is beneficial to improving the English skill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opens up a new path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micro-lecture; blended teaching;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H319.3

A

1009-8429(2019)02-0032-05

2019-01-17

2018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SJA1439)

田川(1978-),女,沙洲职业工学院基础科学系讲师。

猜你喜欢
微课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