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团平台化的高职第二课堂探索与实践

2019-09-24 07:18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社团院校

杜 昊

基于社团平台化的高职第二课堂探索与实践

杜 昊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大学生依据兴趣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社团天生有其随意性、随机性和无序性,使得高校社团有趋于任务化、形式化和零散化的趋势。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多元智力理论,创新社团平台化建设,打造“七大社团”平台,分类管理、分别指导,取得了一定成效。

社团平台化;多元智力理论;第二课堂

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中世纪大学的雏形可以说是现今社团最早的雏形,其后在不同国家与地区产生并发展。有关社团活动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后的几十年里,社团活动相关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聚焦于社团活动的基本概念、功能价值、动力机制、现状分析、对策研究、系统管理等方面。有关学生社团活动的功能与价值分析的研究成果较多,如阐释社团活动的育人功能、解释学生社团活动与美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社团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学生社团对培育骨干群体的价值、分析高校艺术社团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功能等。

1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状况良莠不齐。在日常活动开展过程中,社团活动虽然看似种类繁多,各式各样,但很少有创新和发展,总是一味沿袭陈旧路线,只是被动跟着学院或老师安排的任务走,缺乏独立组织和创新活动的能力。

二是许多社团由于宗旨、目的不明确,特点不突出,缺乏鲜明的工作对象和发展方向等原因,出现了活动针对性不强、特色不明显、活动流于形式等问题。例如文学类社团争相举办同类型演讲比赛,音乐类社团又只局限于歌唱活动,学习类社团只满足于一学期开展一两次知识竞赛,部分社团没有自身特色只开展联谊、户外拓展等活动,形式雷同,缺乏新意,社团参与形式还是“数年一贯制”。

三是许多学生社团缺乏教师的指导和支持,各自为政,发展零散化,难以有长期的延续性和不断向上的发展动力。社团发展只注重“微观搞活动”,却往往忽视了“宏观的指导”。学生社团是广大学生为实现自身意愿和爱好,发掘、培养和展现自身才华而自发组成的群众性团体,只有做到宏观指导、统一协调,才能真正发挥社团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

2 平台社区化打造“幸福家”第二课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品位,是提升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高职院校学生社团通常存在以下现实问题:社团管理体制不够科学,内部管理较为松散;社团积淀不足,缺乏有力传承;场地经费缺乏保障,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缺少专业指导教师与社会互动,实践服务能力不足。

因此根据十八大精神指导,结合高职院校社团现状,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于2017年提出“社团平台化”改革方案,通过加强管理与指导、整合资源、品牌建设等多种措施来实现高职院校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2.1 建设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社团平台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的智力是在特定的文化情景下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智力能力无优劣高低之分,每个个体的智力都有可发展性、可培养性。因此在大学生社团平台改革中应指导学生采用多元多维的思考模式进行创新,改变传统教育中高度遗传性、不可塑性、脱离具体情境的模式,采用多元智能的教育引导方式,把社团平台中的指导教师向引导者、激励者、协助者的多元角色转变,把多样化的社团平台课程融入到社团发展的模块中去,结合学生的智力特点,发展优势智能,激发弱势智能。

通过研究多元智能理论的智能架构和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发展要求等特点,结合学院社团发展实际情况和可整合的有效资源,提出“社团平台化”改革方案,以平台为载体和管理主体,将原本零散的、但具有相似或相同智能理论方向的社团纳入平台管理,通过平台原有的资源优势,从指导教师聘任、社团发展指导、社团日常活动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提升社团的服务能力、实践能力,保障社团的发展,丰富了学生第二课堂内容及校园文化内涵。

以若水书院为例,若书书院属于语言文化类的社团平台,下设有7个社团(若水书院、国学社、英语俱乐部、灏瀚文学社、辩论社、多肉植物社、旅行者协会)。为将社团活动与学生第二课堂进行更为有效的融合,若书书院在社团活动的开展中始终把握三个维度:个性定制、需求导向、区域文化成果共享。首先,个性定制和需求导向,其重点是围绕学生兴趣和区域活动需求,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为出发点组织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结合学生比较喜欢的汉服、花道、茶艺等中西传统文化,举办每年度的樱花节、拜师礼、书法比赛、诗词大会等。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不仅激发了兴趣并且积累了知识,同时提升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需求导向中,加强顶层设计,结合区域文化的宣传特点,将高雅文化引进校园,拓宽学生的精神视野,比如东吴艺术团江南丝竹高雅艺术进校园、苏绣技艺文化的传承、太极拳、中西文化交流、舞龙舞狮、相声文化沙龙等。其次,做好区域文化成果的分享与辐射。通过举办社团科技文化节、独墅湖科教区汉语文化大会、诗词朗诵大会、慧湖书院共享课程等活动,将社团平台所取得的成果分享、辐射,提升学院社团平台的影响力,最终达到由内而外、自上而下实现学生兴趣导向与社团发展的良性运转模式。

图1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社团平台

2.2 打造平台与社团“导师制”组织框架

结合学院师资、合作企业、校友、社会资源,各平台建立了与该智能理论方向相关的导师制度,充分利用平台导师、企业导师、校友导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资源,丰富社团活动的内容、提升社团负责人的综合能力、开拓社团成员的视野。对指导教师的选拔也由各平台根据智能理论和专业要求进行自主聘任和绩效管理,发挥了指导教师的特长,提升了教师对指导社团的责任意识,营造了师生共谋社团发展的和谐氛围。

2.3 实行平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运作模式

在学院党委、团委的总体发展目标指导下,各社团平台对社团的申报、管理、发展全过程,对导师、指导教师、社团负责人的选聘等工作都具有充分的自由,实行平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运作模式。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在学院团委指导下定期开展学生层面的社团负责人联席会议、全院性的社团展示、社长训练营等大型活动,加强社团与社团之间的紧密联系。

图2 社团管理平台化

3 取得成效

3.1 打造七大管理平台,社团活动更具特色

经过一学期的梳理和改革方案的准备,学院于2017年底正式启动了七大社团管理平台,并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管理:“Gameboy工作室”平台(科技创新类)、若水书院平台(语言文化类)、体育中心平台(运动竞技类)、艺术中心平台(艺术表演类)、职业发展中心平台(内省发展类)、新闻中心平台(媒体设计类)、青年服务中心平台(实践服务类)。七大平台各具特色,分管社团各有所长,在校园中不定期地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3.2 形成校园文化活动与社团品牌活动合力

结合校园文化活动主题,加大社团品牌活动的宣传力度,打造“一社团一学期一品牌,创活力创优质创精品”的社团发展路线,在引导品牌建设的同时,将社团活动与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校园文化阵地,吸引学生走出宿舍、远离游戏。

3.3 培育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

“幸福校园·家文化”是学院打造校园精神文化的最新主题,结合社团平台的深入建设,通过学院团委和社团平台共同推进传统文化、家文化的“知”、“感”、“行”活动,如“3个1小时”、“阳光福田工程”、“阳光导师工程”等,让学生在校园第二课堂中体验家的温馨,感知幸福人生。

4 结语

“社团平台化”是基于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结合当代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兴趣特点、价值导向、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需求,构建出来的一种新型社团管理服务体系,通过建设平台、整合资源、导师制度、升级品牌,让全院师生在积极参与社团建设过程中,学会用能力解决难题、用学习培养智慧、用品牌寻求发展、用真心关怀彼此,丰富了学生第二课堂内容,营造出“幸福·家”文化视角下的育人氛围。

[1] 王伟. 中国与加拿大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比较研究[D]. 上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16-20.

[2] 平静. 用十八大精神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2): 30-32.

[3] 张晓静, 等. 社团文化视角下的图书馆文化建设探究——以厦门大学图书馆为例[J]. 农业网络信息, 2018 (3): 51-58.

[4] 李汶桐. 甘肃省普通高校围棋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兰州: 兰州理工大学, 2018: 12-18.

[5] 杨悦欣, 等. 高校社团交流平台的设计与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 (34): 28-29.

[6] 张日华. 当代高校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研究[D]. 重庆: 重庆理工大学, 2018: 11-17.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Community Platform

Du Hao

(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Suzhou 215123, Jiangsu, China )

College student communities are the student organizations that college students voluntarily form according to their interests. They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growth of students. However, the communities have inherentl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rbitrariness, randomness and disorder, which makes College student communities emerge the trend of tasks, formalization and fragmentation. According to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novates the community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creates a “seven big” community platform so that these communities can be classified, managed and individually supervised, with good results achieved consequently.

community platformization;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second classroom

G711

A

1009-8429(2019)02-0053-04

2019-05-15

2017年苏州市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工作立项课题(SGZXA201705)

杜昊(1978-),男,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讲师。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社团院校
缤纷社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K-BOT拼插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