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科学表达能力 提升化学学习质量

2019-02-20 11:13:21魏小红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氧气笔者

魏小红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 226001)

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教学应该让学生能够用标准的化学语言来描述身边的化学现象,在进行化学探究活动时,学生要能通过文字、图表、方程等手段来对相关信息进行表达.这也就是在教学中经常所提到的科学表达,这种表达要凸显学科性和准确性,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要让学生用符合化学研究习惯的表达逻辑来组织自己的语言,对应的能力和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交融在一起,共同组成了学生化学认知体系的重要元素,值得教师在教学中予以针对性地培养.

一、构建学生乐于表达的氛围

中国教育最大的诟病就是专注于学生做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只要能够答题,就万事OK,反映在英语教育中就是培养了独特的“哑巴英语”现象,在化学教育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在日常的课堂上,学生往往处于一种从属的地位,老师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老师安排他们怎么做,学生就这样来操作.不能否定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非常投入,但学生的主动性必然是有所欠缺的.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展开对话,正确而娴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达成这一点,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构建一种民主而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乐于表达、敢于表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而主动的展开探讨,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将因此而得到彻底解放,形成更加具有创造性的观点和见解.

比如有关“氧气”一节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某学习小组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备氧气,通过排水法进行收集,并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A)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B)加热高锰酸钾;(C)向试管中装入药品;(D)检测气密性;(E)将导管移出水面;(F)撤去酒精灯.请对上述步骤进行排序.学生思考后提供答案:CDBAEF.笔者继续提问:“你们有其他的排序方案吗?”“没有.”学生回应,这时笔者发现有一个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左顾右盼,目光闪烁,貌似有什么要说的.笔者让其站起来回答,他胆怯地说:“还是算了吧,我想可能是错的.”笔者鼓励他:“没关系,说出来试试,不说出来谁知道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呢?”他所给出的答案是:DCBAEF.听了他的答案,教室里陷入一片沉寂,过了一会儿,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接着追问:“为什么是后一种排序呢?你们能说明理由吗?”这次同学们纷纷举手,包括刚才那位非常胆小的学生.

宽松与民主的氛围不是要课堂多么热闹喧嚣,而是每一个学生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上述的课堂实例中,当某些学生表达出一些观点后,从众心理会导致其他同学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就此认为那些答案是正确的.这种情况下,教师果断让某些学生站起来进行表达,其实进行鼓励的对象并不仅仅只是这一个学生,而是全体学生,这样的操作有助于学生展开质疑,从而纠正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二、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科学表达不同于一般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就化学学习来讲,科学表达需要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语言习惯有深刻的领会和感悟.人的很多表达习惯源于一种模拟,模拟的对象可以是其他人的口头表达,也可以是书本上的各种表达.如果是后者,学生则是在阅读过程中,获取相关的学习信息,并由此掌握对应的表达习惯.在学生平常的学习过程中,也经常要求学生自主阅读一些化学资料,一方面这能够让学生在提取信息时促进对化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另外一方面学生的阅读也将促进他们表达能力的提升.事实上,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是相辅相成的,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表达能力上也非常优秀,那些水平一般的学生在表达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为学生的阅读活动创造机会,实际上,阅读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如果学生在阅读方法上存在缺陷,则很容易导致他们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也无助于学生精准把握各种信息,更不要说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指导学生采用阅读的方式进行学习时,一定要指导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解析,把握其中的重要信息,并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这种表达既是对学生阅读成果的一种检测,也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比如学生在学习“氧气”的过程中,笔者就安排学生对教材上的文本内容进行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明确氧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氧气与硫、碳、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并对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概念进行理解和辨析.当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之后,笔者安排学生对上述内容进行汇报和交流,这样的操作不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氧气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在汇报过程中校准表达的方式,这对学生来讲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训练机会.

化学阅读还包括阅读化学的图表、化学方程式等等,这些也将是学生进行化学表达最重要的工具,因此当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观察图表的绘制方式以及方程书写的要点,事实上,如果教师以说教的方式将相关要点罗列出来时,学生会感到非常不耐烦,但是如果是让学生在阅读时进行自我感悟,他们就不会产生这种感觉,如此操作可以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的表达方式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三、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诱导学生练习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展开思考,由此让学生保持一种高速运转的学习姿态,尽量让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让学生能够积极而主动地思考化学问题,并深度而有效地开发自己的潜在能力.当学生围绕问题有所思考,并有所收获时,他们必然会产生主动表达的欲望.这种状态当然也是众多教师所需要获得的,为此教师应该果断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主动展开交流和沟通,由此来训练他们的相关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因为这也是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一种重要方面.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氧气笔者
火星上成功制造出氧气啦
军事文摘(2023年22期)2023-12-19 06:41:04
聚焦空气与氧气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5:22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