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微粒观的建构与实践

2019-02-20 10:13闵蓉蓉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微粒微观原子

闵蓉蓉

(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 225600)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物质的构成在内容标准方面是这样要求的:引领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充分利用图片、动画、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运用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宏观世界进入未知的微观世界,利用有关物质结构探究科学史实,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达到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教学中还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知识和已具有的生活体验,创设生动直观的知识情景,从实验入手通过实践活动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理解有关物质本质的微观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一、学习背景

1.科学素养教育的本质是当学生把所学的具体化学知识可能遗忘时,能够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终生受益的观念、思想、态度、方法、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及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微粒观念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的需要,其学习成效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可见在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微粒观念是必要和重要的.

2.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中的一种.是学生继续学习、提升的保障,微粒观不是具体的某些化学知识,也不是知识的简单归纳,是在具体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整理、概括、理解而形成的一种观念,是学生基于自己的认知水平,对化学科学的深刻理解,它能影响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它需要在不断的学习、思考和实践中逐渐提升、完善和发展,因此化学微粒观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反思现在的化学课堂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养成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解决问题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形成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化学基本观念,这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所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让学生以基本的化学知识为载体,形成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化学微粒观念,成为比化学知识更重要的价值所在.

二、教学现状

1.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初中阶段物质微粒观培养的知识点有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氧气、二氧化碳、水等重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后,通过思考“物质具有不同性质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等问题,建立分子、原子、离子这些基本微粒的概念,学习原子、分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第二部分是对微观粒子如何构成物质的基本认识,包括:元素概念的建立,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思想和概念的建立,学习化学式能真实地反映物质的组成,如何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和变化过程.

第三部分是对于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及物质变化的初步认识,包括: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是通过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分解与原子的重新结合实现的,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在反应过程中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原子的重新组合决定了宏观上元素的种类、物质总质量的守恒.化学方程式既能从宏观方面反映出反应物与生成物是什么,以及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又能从微观角度反映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

2.初中学生只有一年的时间学习化学,在启蒙阶段的微粒观主要是培养学生要会从微观的角度观察物质世界,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能够分析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微观实质.因为微粒观念很抽象,微粒观念的许多知识难表达,表达的深度、力度等都难以把握,学生不能像别的实验一样看到生动具体的现象,导致一些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学生茫然、焦虑,有畏难情绪和表达困难,对知识的辨析不足导致迁移能力的不够,给学生的继续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带来挑战性.如何增强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和信心,激活课堂,形成观念,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三、建构过程

1.帮助学生建构微粒观需要认真学习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中有关的学习要求和培养目标.初中化学教材中将微粒观的建构分散在不同的章节里,以不同的知识作为载体逐步实现的.下面以沪教版教材为例谈谈认识.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直接告诉学生种类繁多的物质世界,是由分子、原子等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构成的.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和认识,深入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以学生非常熟悉的水、二氧化碳等分子模型为例,引导学生进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层面,认识微观粒子如何变化.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以燃烧这一类化学变化产生的条件探究为载体,让学生从微观角度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在质量守恒定律部分,让学生从微观定量的角度深度认识和理解化学变化. 第六章“溶解现象”,从宏观物质溶解后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形成溶液,溶液中因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有导电性,从微观角度分析溶液的组成和性质.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从酸碱盐的组成和性质,来认识同一类物质具有共同性质的微观实质,帮助学生对构成物质的微粒的种类的认识,从微观的角度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进行了学习.

2.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获得:

(1)联系生活法.

(2)实验记忆法.

(3)模型深化法.

(4)分析联系法.

微粒观的建立可以激活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深层性,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微粒微观原子
原子究竟有多小?
原子可以结合吗?
带你认识原子
循环凋亡微粒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致今天的你,致年轻的你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微观的山水
微观中国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