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 舸
(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广西河池547000)
自1966年,采用介入技术治疗首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以来,介入治疗技术在国内外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治疗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不仅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降低其治疗的痛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能切实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因此,其现已逐步代替外科开胸手术,成为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手段[1]。
本文现将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新技术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先天性心脏病指的是因胚胎发育时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或形成障碍所致的心脏解剖结构异常,其是一类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2-3]。该疾病的谱系较广,包含上百种分型,如按照病理生理变化和血液动力学,其可以分为非发绀型和发绀型;按照有无分流,其可以分成左至右分流类(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无分流类(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狭窄)及右至左分流类(大血管错位、法洛氏四联症)等。除了分型种类较多,受畸形复杂程度和大小的影响,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其中,症状较轻者,终身可能无症状,严重者会在出生后出现缺氧、休克和夭折等。一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只有少部分儿童可在5岁前自愈,大部分患者需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案校正畸形,才能提高其预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4]。
以往,临床多采用开胸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治疗,虽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多和不易恢复,由此可见,其并不能作为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方案。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不少研究均证实,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微创和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因此,其已经逐渐代替传统开胸手术成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5]。
导管介入手术指的是通过导管将特定的医用材料送至病灶部位而达到治疗目的微创术,如对室间隔缺损患者可先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检测其室间隔缺损情况,再选择合适型号的室间隔封堵器,在超声引导下,将其经股动脉送至合适左心室位置再打开,最后,将导丝抽出,对动脉进行压迫止血便可完成手术。对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可先经股静脉、股动脉穿刺,并对右心导管进行检测,然后,在超声引导下将封堵器送至合适主动脉弓位置打开,便可完成手术[6-7]。王元祥[8]等人通过对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别采用开胸手术和导管介入手术治疗,结果证实,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均较高,对比无差异,但导管介入手术治疗时间、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胸手术组,且介入手术组患者左心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开胸手术组,说明导管介入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效果良好。
在先天性心脏病病例中,有3-6%的患者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对于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既往临床多采用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但是,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一些主动脉瓣环较小、年龄较小和主动脉瓣钙化不严重的患者,行外科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中国专家共识可采用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介入术代替外科手术治疗[9]。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方法为:行静脉麻醉后,对患者行常规左右心室导管术,并行左室、主动脉瓣造影,以明确左心室发育、主动脉瓣叶及反流、左室流出道有无狭窄情况以及对主动脉瓣环直径进行测量,然后,采用经股动脉逆行插管法,沿着钢丝将直径为主动脉瓣环90%-100%的球囊置入主动脉瓣膜位置,球囊跨过主动脉瓣口时,快速扩张球囊至“腰征”消失,再快速吸瘪球囊,后再临时起搏扩张2-3次,以促进主动脉瓣狭窄解除。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的治疗原理为利用球囊的反复扩张,其能够充分分离主动脉瓣膜联合部发生粘连的瓣膜组织和展开无法活动、僵硬的主动脉瓣尖,从而扩大主动脉瓣环,进而使主动脉瓣膜瓣周结构扩张[10-11]。周达新[12]等人通过对11例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采用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结果证实,该种术式能够中度改善患者即刻和短期的血流动力学及症状。
肺动脉瓣狭窄是临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之一,有研究数据表明,在先天性心脏病病例中,有8-10%的患者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13-15]。自1982年,Kan等首次采用球囊扩张导管进行静态的球囊扩张技术(即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证实了它的治疗效果和优势后,该项介入术现已成为临床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最常用的介入治疗手段[16-18]。它的治疗方法为:先对患者进行右心室、右心导管造影,以对肺动脉瓣狭窄程度进行明确,并对肺动脉瓣环大小进行测量,然后,经股静脉导管将导丝置入,直至其进入左下肺动脉,再将球囊(直径超过肺动脉瓣环20%-40%)置入肺动脉瓣狭窄处,最后,注入稀释造影剂扩张球囊。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球囊内加压产生张力,促使肺动脉瓣狭窄处发生撕裂,进而使肺动脉瓣狭窄得以解除[17-19]。杨贵明[20]等人通过对53例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患儿采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术后3天、1个月、3个月、6月及1年,患儿的肺动脉压力差下降明显,尤其是术后即刻的优良率高达94.34%,未有患儿发生严重并发症。
虽然,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在治疗肺动脉瓣狭窄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有研究证实,其对于多发性的周围肺动脉狭窄和长段的肺动脉分支狭窄治疗效果欠佳[21]。这样,便会导致患者术后仍残存肺动脉狭窄,为了治疗这一类疾病,现代临床研制出支架植入介入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支架植入介入治疗主要是指在术后仍发生狭窄的肺总动脉,换大一号球囊对其进行再次扩张,并在肺动脉总干内固定移位支架,然后在狭窄的右肺动脉内重新选择一支架植入,这样便能有效避免患者肺动脉瓣再次发生狭窄[22]。高伟[23]等人通过对5例术后残余肺动脉狭窄的患儿采用支架植入介入治疗,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支架植入后患儿的左、右肺动脉起始部狭窄处直径明显提升,左、右肺动脉跨狭窄处压差明显降低,且术后患儿均未发生再狭窄、心内膜炎、栓塞等并发症。
先天性心脏病是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狭窄、大血管错位、法洛氏四联症等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总称,该疾病不仅分型众多,且临床症状和病情程度也存在巨大差异,对轻微而简单的畸形一般不需进行任何治疗便可自愈,对主动脉缩窄及肺动脉狭窄严重、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先天性心脏病,则需尽早采取有效的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24]。目前,临床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众多,如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见效太慢,且整体治疗效果不高,手术治疗易给患者机体带来较大的创伤,介入治疗则具有具有操作简单、微创和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已成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目前,临床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常用的介入治疗技术有导管介入手术 (主要针对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治疗)、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主要针对主动脉缩窄治疗)、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主要针对肺动脉狭窄治疗)及支架植入介入治疗 (主要针对术后仍残存肺动脉狭窄治疗),这些介入治疗新技术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质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