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政治功能优势发挥路径探析

2019-02-19 03:29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民主党派政党民主

李 鹏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32)

政党制度是人类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制度,对人类政治生活的运行发挥着支撑性作用。2018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联组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1]习近平提出“新型政党制度”的概念,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政党制度的高度自信,突破了西方主流的政党政治理论研究,为中国政党政治研究赢得了话语权,也为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中国政党制度的含义、价值、优势、特点以及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助力和支持。本文拟遵循习近平关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在相关研究基础上,对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政治功能优势及其发挥路径进行论述。

一、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众所周知,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和政党制度产生于西方。伴随着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现代文明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政党政治已成为各国政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不论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抑或是第三世界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政党制度,以维持国家政治生活的运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中国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共同创造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促进了中国的政治社会稳定,实现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中国的政党制度既不同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也有别于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政党制度。与历史上和现存的政党制度相比较,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新型政党制度。它立足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政治实践,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指导,吸吮五千年中华民族历史沉淀积累的天下为公、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和衷共济的优秀政治文化,借鉴欧美资本主义政党制度以及原苏东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有益成果,突破二元对立和一元绝对的窠臼,辩证处理“一”与“多”的关系,有效实现“一”与“多”的结合,实现了政党制度的创造性革新。[2]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

(一)一党领导、多党合作

在我国政党格局中,既有中国共产党,也有八个民主党派。其中,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中处于领导地位,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前提和政治基础,是区别其他国家政党制度的根本特征。所谓共产党领导,不是由共产党包办一切,而是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力量,处于领导地位,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各民主党派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在政治上主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和政治纲领,与中国共产党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一种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是一种团结合作的亲密友党关系。

(二)一党执政、多党参政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依法长期执掌国家政权,这既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政党的实质是阶级斗争和利益表达的工具。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由中国共产党执掌国家政权可以确保我国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实现,可以更好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各民主党派反映和代表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法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在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不是在野党,也不是反对党,而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中国共产党真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他们的民主监督,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努力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心系国运、策济民生、奔走国是,围绕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三)民主监督、政治协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协商、合作、参与为基本精神,以民主、团结、和谐为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宪法和法律上的地位是独立的、平等的。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自觉接受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民主党派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监督,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善意的,是基于共同目标、共同利益的监督,是一种建设性的正向监督。监督的目的在于协助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减少失误,端正作风,勤政廉洁,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监督形式和内容是广泛多样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就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政党协商。政党协商的实质是政治协商[3],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共事意识。中国共产党还支持民主党派参与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及其他方面的协商,实现集中领导和广泛参与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各民主党派的关切,做到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

二、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政治功能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一种新型政党制度,既不同于西方两党制和多党制那种你上我下的权力争夺型的政党关系,也不同于一党制那种权力垄断型的政党关系,“既避免了多党竞争、相互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4]。它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能够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它能够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和优势,也能够充分发挥多党合作的作用和优势,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具有显著的政治功能优势。

(一)促进政治民主化

在民主诉求上,新型政党制度体现了人民性、代表性、广泛性、包容性的鲜明特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民主诉求。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反映和代表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在民主形式上,新型政党制度实现了人民民主与协商民主的辩证统一,既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杜绝了“议而不决”,又充分听取“少数人的意见”,避免了“多数人的暴政”,体现了民主精神,贯彻了民主原则,是真民主的典范[5]。新型政党制度保证了中国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了中国公民权利得到平等实现,促进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和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二)增强政治认同感

在政治传统上,新型政党制度继承了中华民族历史沉淀积累的天下为公、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和衷共济等优秀政治文化,延续了“和”“合”传统文化基因,强化了中国人民的政治文化认同。在政治观念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所基于的民主、团结、合作等共同价值理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奋斗目标,得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这些共同价值理念和奋斗目标是新型政党制度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基准。随着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人们将更加认同中国社会主义政治观念。在政治制度比较中,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两党制、多党制和历史上苏东社会主义一党制相比,所体现出的广泛性、包容性、参与性、合作性等鲜明特征和制度优势,必将进一步增强人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

(三)扩大政治整合力

中国的政治性整合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来实现的。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就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和统战工作的结果。这一制度本身也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参与性、合作性,在现实政治过程中,体现出强大的政治整合力。它能够使不同阶层、不同界别、不同群体的群众广泛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路线方针政策,使国家公共权力的建构与运行得到社会中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组织及人物的支持与认同,使各民主党派在制度框架内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它能够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和优势,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整合各种意见和建议,扩大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权的政治整合力。

(四)维护政治稳定性

与西方政党制度强调制衡不同,新型政党制度强调的是合作,具有鲜明的兼容性,能将社会各种政治力量纳入既有政治体制框架中,使其认同既有政治体制,并形成团结合作的关系,为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阀”。在新型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照顾同盟者的具体利益,保障他们及所联系群众的权益,通过民主协商最广泛地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愿望,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诉求[6]。在新型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能够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建议,进行科学决策,避免重大政治决策失误。新型政党制度各政党之间相互依存、彼此合作的良性关系,有效避免了政治分裂和尖锐对立,避免了全局性的政治动荡和社会骚乱,有利于维护政治共同体的稳定。

(五)实现政治有效性

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强大的政治整合力,能够使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被广泛地认同和接受。新型政党制度能够把各个政党和各界人士紧密团结起来,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避免决策无效。在新型政党制度中,各民主党派以参政党的身份根据自己所联系的群体需求,提出利益诉求。中国共产党借助执政地位,把不同的利益诉求整合起来,形成政治主张并上升为全民和国家意志。新型政党制度把协商民主与人民民主统一起来,充分听取“少数人的意见”,避免了“多数人的暴政”,能够克服西方政党制度“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弊端,通过广泛的社会政治动员,把集中起来的政治主张变为实实在在的政治行动。

三、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政治功能优势发挥的路径选择

新型政党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中国奇迹”“中国之治”重要的制度力源,新型政党制度推动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推动中国实现了连续40多年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中国快速实现了超大规模现代化,显示出强大的政治功能优势,体现了巨大的制度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不动摇,进一步强化并充分发挥这一政党制度的政治功能优势。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新型政党制度政治功能优势发挥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所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要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首先是一个对自身要求极为严格的政党,对一切党内事务都高标准、严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党在全局中占主导地位,能够调动和协调各方力量,能够把各种势力、各种力量凝聚在党的周围。中国共产党的强大凝聚力是新型政党制度政治优势发挥的根基所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首先要在政治立场与方向的选择、政治原则与道路的遵循等方面,与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将全国各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其次要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按照中共十九大的部署,“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7]。

(二)有效发挥各参政党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8]新型政党制度政治功能优势的发挥离不开各参政党作用的发挥。在我国,各民主党派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加强同民主党派的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有效发挥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党作用。要重视民主党派提出的意见、批评和建议,认真听取,积极采纳,要“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9]。要重视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做好民主党派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培训工作,积极提拔和大胆任用民主党派干部,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国是、发挥所长、造福人民。要协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弘扬民主党派优良传统,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不断提高民主党派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高到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新水平。

(三)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化建设

制度化、规范化运行是有效发挥新型政党制度政治功能优势的有力保障。实际中,我国新型政党制度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还不够,制度优势和效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现存的运行机制缺乏一定的规范和程序。重形式轻实效、重实体轻程序、重制度轻规范的特征在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致使一些高效可行的制度仍停留在文件和政策等书面形式上,而未落到实处。究其原因是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没能形成一整套相互配合、具体细化的规范和程序,有小部分虽形成规范和程序,但因过于笼统刻板,失去灵活性与可操作性,压制了制度本身所具有的活力,阻碍了新型政党制度政治功能优势的发挥。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形成的初衷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求同存异、协商沟通以达到增进共识、协同发展的目的,其性质是尊重多元、包容差异[10]。所以我们应当高度重视与各民主党派的协商结果,促进政党协商的程序化和制度化。要切实保障各民主党派实行民主监督的职责与权利,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完善民主监督机制,避免民主监督的“表面化”趋向,形成一套规范的运行制度,将新型政党制度的效能发挥落到实处。要切实支持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拓展参政议政的平台和渠道。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支持民主党派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从而形成更广泛、更有效的民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新型政党制度新就新在“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来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以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11]。只有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化建设才能够使新型政党制度在发展过程中有效避免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

“制度总在比较中定新旧,在实效中分优劣。”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适合中国实际和发展方向的伟大政治创造,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型政党制度必将进一步凸显其独特性和优越性,必将进一步发挥其政治功能优势,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制度法宝,为世界贡献出政党政治文明的新形态。

猜你喜欢
民主党派政党民主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民主党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安排使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选举年的民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