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庆芳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破解和平、发展、治理、信任赤字而提供的中国智慧和方案。“一带一路”建设是区域命运共同体打造的生动实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探索,从打造区域性命运共同体到构建全球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由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不是一国独奏,而是多国合唱,最终合奏出和平共赢的人类命运交响曲。统一战线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制胜法宝。面对正发生着历史性变革的新时代,发挥大统战辐射作用,开创新时代海外文化统战新格局,依托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大同心圆。
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简称为“一体”,“一体”指的不是单个的“一”,而是由多个“一”构成的整体,一个共商共建共享的命运共同体。
二者是目标与路径的关系。“一带一路”是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的全新演绎。古丝绸之路是古代通商、文化交流、文明传播之路,“一带一路”更是新时代下推动和平、促进开放、实现共赢的繁荣发展之路。无论“一带”还是“一路”,都是构建“一体”的路径;“一体”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这是我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1]明确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一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最高目标。以“一体”为目标统领,建设“一带一路”是加强各国沟通联系、唱响世界大同旋律的现实路径。世界各国对于“一带一路”的参与度和认可度是最具说服力的实践例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并参与其中,互利共赢理念和多边主义主张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更多被国际认可,在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增进文明对话和交流,推动“命运共同体”意识和观念的形成。
二者是理念与实践的关系。“一体”为“一带一路”提供了理念指导,“一带一路”是构建“一体”的实践创新,二者互为依托、互相促进。新时代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崭新阶段,而且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迎来全新转折,从一个区域性国家逐渐转变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起着担当和主导作用的世界大国。新时代,不仅是立足中国,而且是放眼世界,不仅是着眼当下,更是着眼长远,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站在人类发展高度的深谋远虑和责任担当,旨在打造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这五维上实现互信、互补、繁荣、包容、美丽的多样共同体,本质上是提出了一个“共同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不是要与西方普世价值相对抗,更不是为了否定西方价值观,而是站在更高的为全世界人民谋福祉的高度,构建全人类追求的美好共同价值观。正如美国学者指出的,“仅五六百年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开启的理性主义、世俗化的思想潮流,推动了近现代西方的普世主义价值观。但这一源于犹太—基督教一元神论的价值体系,虽然号称‘普世’,却无法也不可能涵盖全世界不同的文化与历史发展道路”[2]。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是蕴含着来自全世界不同文明、不同历史的人们所追求的共同价值观。在共同价值观指引下,“一带一路”作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新载体,突出强调文明、包容、和平、互利、共赢,着眼沿线国家和人民福祉,共商共建共享,从倡议变成现实,为打造立体交互式共同体奠定现实和实践基础。
文化统战不单单是指把文化看作一种手段,而是渗透在统战工作中的灵魂。文化统战的对象是人,文化的功能是化人。文化统战的旨归在于人的发展。海外文化统战是大统战格局向世界辐射扩大的重要支撑,是构建“一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制胜法宝。
海外文化统战与“一体”、“一带一路”之间存在耦合关系。“耦合”原是电力学和工程学专业术语,耦合关系指的是事物之间存在的相同关联点。一是有着共同文化基因和核心理念。天人合一、大同世界、和而不同等理念追求都是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国际演绎,强调的“和合”是平等的和合,是包容的和合,是和谐的和合,是超越国别和文明差异、跨越民族狭隘思想的和合,是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在新时代的升华与演绎。文化统战本身包含着矛盾的辩证统一思想,相容但不同质,实现从肯定到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进而实现思想共识的升华。“一带一路”在实践中践行求同存异、兼容并蓄的和合思想。和合思想是文化统战与“一体”、“一带一路”的共同文化基因、共同理论渊源和核心理念。二是有着共同目标。寻求最大公约数是海外文化统战与“一体”、“一带一路”的共同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是追求人类共同价值观,着眼人类长远发展,超越过去狭隘民族主义视角,超越旧有国际秩序和意识形态差异,奉行互利合作共赢的理念,打造新型国际关系,寻求全世界人类最大公约数,为世界和平、共同、可持续发展提供的中国智慧和方案。充分交流才能保证文明具有生命力,“一带一路”是从实践层面促进更多国家和组织之间交流,扩大互助半径,寻求共商共建共享最大公约数的具体实践。找寻最大公约数,最大限度集合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不断扩大团结和联盟的范围,是统战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实践优势。海外文化统战作为大统战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寻求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旨归与“一体”、“一带一路”的核心理念和目标追求相契合。
海外文化统战与“一体”、“一带一路”之间存在功用关系。“一体”、“一带一路”推动文化统战半径辐射到国际层面,为开展海外文化统战提供了平台和载体,创造了机遇和条件;海外文化统战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结合统战策略优势,建立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海外关系网络,为构建“一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力量支撑。统一战线联系广泛、智力密集,可以通过所联系的各个阶层、各个界别发挥积极作用,比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东南亚是宗教分布种类繁多且成分复杂的地区,区域发展过程中宗教因素占据重要地位,发挥宗教界人士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中的积极作用,对于与沿线国家达成发展共识具有积极意义。再比如推动非公有制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增进互信,拓展合作;发挥港澳台海外侨胞和留学人员的人才、智力、沟通优势,架起联系世界各国的友谊桥梁,等等。由于中西方所追求的价值理念天然存在原生性和差异性,不能一味简单求同,需要以承认差异为前提,包容不同的价值追求和文明理念,没有任何一种文明是凌驾于其他文明之上的,只有互相交流、包容互鉴,才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途径,而统一战线本身就是求同存异的制胜法宝。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共同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全过程。
所谓思维困境,指的是国际现存的旧观念、旧思维和逆全球化思维给“一体”、“一带一路”建设所带来的影响和阻滞。一个是旧观念和旧思维,主要是指西方所奉行的文明冲突论、战后冷战思维及零和博弈思维。西方文明冲突论提出者亨廷顿认为,“在全球或宏观层次上,核心国家的冲突发生在不同文明的主要国家之间”,“中国的崛起则是核心国家大规模文明战争的潜在根源”。[3]虽然亨廷顿本人强调自己的文明冲突论是旨在“唤起人们对文明冲突的危险性的注意,将有助于促进整个世界上文明的对话”[4],但西方国家更愿意认可所谓的“文明冲突论”,本质仍是以西方为中心的霸权主义。同时,战后冷战思维长期占据西方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单边主义和零和博弈思维盛行。对中国近年来的崛起持质疑甚至忌惮态度,质疑“一带一路”是谋求地缘霸权的新“马歇尔计划”,出现了所谓“中国威胁论”、“中国锐实力”等妖魔化解读和宣传,歪曲“一体”、“一带一路”的初衷和目的。再一个是逆全球化思维。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增速放缓,加上近年来难民问题、恐怖主义威胁给欧洲带来的影响,西方民粹主义抬头,一些国家把原因归咎于全球化失控,出现逆全球化思潮。这些都给人类共同体在国际上所要传递的价值理念带来掣肘,为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设置了障碍。
所谓认同困境,指的是中西方文化本质性差异带来的对中国发展道路、政治模式、发展理念的不认同给“一体”、“一带一路”建设所构成的影响和阻碍。中西方文明本质上存在较大差异,中华文明强调“天下”情怀、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和合理念;西方文明则是建立在市民社会基础上,强调权利、契约精神。一个讲责任,一个讲权利;一个讲合作,一个讲竞争;一个尚中庸,一个崇斗争;一个重伦理,一个重契约。哲学意义上讲,认同“是某种给予我们根本方向感的东西所规定的,事实上是复杂的和多层次的。我们全部都是由我们看作普遍有效的承诺构成的,也是由我们所理解为特殊认同的东西构成的”[5]。认同是多重性的,不单指的是文化认同,还包括国家认同、政治认同、社会认同、民族认同等。文化认同属于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和民族往往对自己所属的文化和归属感有明确的文化认知,对所属的文化充满认同感和自豪感。当文化超越国家和民族界限,文化认同就成为他者对“我们”的认同,这种认同不仅要找到双方的交集点、共通点,还要认识和理解“他者”文化,否则不信任和质疑便会产生。正如当前构建“一体”、“一带一路”建设中由于“他者”的不认同带来的不信任和质疑所造成的认同困境,使得日益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得不到认同,反而被曲解、被异化,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所谓话语困境,指的是长期以来“西方中心论”带来的西方话语霸权对“一体”、“一带一路”建设的话语权所形成的影响和障碍。葛兰西霸权理论认为,“一个社会里,居支配地位的阶级或阶层,不仅统治着社会,而且还通过其在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领导地位引导着这个社会。这个社会的从属阶层和集团被束缚在或被迫融入到主导阶层的文化、价值观念、理想和目标之中”[6]。国际政治层面,强势国家推行文化霸权,支配着国际话语体系,使得多数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处于“失语”或者“集体无意识”状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话语霸权不是一种自然衍生之物,而是一套被人为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其蕴含的几个世代积淀下来的物质层面成为一种过滤框架,东方的任何知识体系要得到普遍的接受,必须通过此框架进入西方的意识之中。”[7]话语权的缺失对“一体”、“一带一路”建设形成直接影响和障碍,积极、正面的价值理念传播实效不佳,反而被西方曲解的错误言论占据主导地位。话语困境不仅体现在话语权缺失,而且具体体现为整个话语体系的缺失和话语传播的失衡,诸如话语传播缺乏深度,存在口号化现象,不能适应受众的需求;话语传播缺乏专业的人才,话语体系构建滞后,难以有效传播被国际社会易于接受的声音。这些都对“一体”、“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了影响和障碍。
要破除思维困境、破解认同困境、破局话语困境,需要发挥海外文化统战广泛联合、扩大交往、增进团结的优势和作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画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大同心圆。
面对全球经济发展动能不足、美欧发展模式弊端凸显、世界各国依存度更加紧密、地区热点问题频发、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蔓延这些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挑战,“一体”、“一带一路”建设切中国际时弊,旨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合作共赢的理念追求是“求大同”理念的国际阐释,而求大同的过程就是寻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助力“一体”、“一带一路”,需要海外文化统战树立以最大公约数为核心的大统战思维,最大限度寻找共同利益、实现共同价值。
首先,共同利益是双方合作的前提,寻找利益共同点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不论文化制度差别还是意识形态差异,在基于自身发展和战略利益前提下,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以加强交流、包容互鉴促进文明生命力的延续。开展海外文化统战,需要树立大统战思维,具备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在尊重包容差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寻求利益共同点。其次,价值观是对思想影响、行为指导、社会发展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否认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对立,旨在追求人类共同价值观,对于破解当前西方“普世价值”单一向度,为世界各国人民休戚与共、合作共赢提供了精神指引。海外文化统战需要抓住共同价值观这个根本,凝聚世界各国人民价值共识,消除误解和质疑,助力“一体”、“一带一路”建设。
中西文明差异不是对立理由,而是互补前提。“正如一棵大树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一样,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要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不攻击、不贬损其他文明。”[8]异质文化认同首先建立在理解基础上,要理解就要沟通。助力“一体”、“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海外文化统战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调动各方、形成合力,推进中西文明间的对话交流,破除隔阂,打造以合作交流为核心的统战命运共同体。
首先,政党作为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方面具有导向、引领和推进作用。通过加强政党间交流合作,促进政策沟通。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了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给世界政党对话提供了范式,是政党对话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政党间的对话交流与积极合作,有利于加深各国了解、消除误会隔阂、促进彼此理解。其次,宗教是世界性现象,在西方国家更具有重要地位。宗教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海外文化统战要充分发挥宗教界积极作用,通过建立与世界各国宗教的对话交流交往,加深宗教间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再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发挥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在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寻找共同点,让世界更多更真了解中华文化,加强文化间交流,消除思想疑虑,促进文化认同。此外,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作用,促进经贸交流合作,促进贸易沟通;发挥海外华侨华人作用,促进交流互信,等等。总之,海外文化统战助力“一体”、“一带一路”过程中,需调动各方,团结彼此,打造统战命运共同体,通过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消解隔阂分歧,最大限度促进理解和认同。
当今世界价值多元、思想交流频繁,话语权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影响各国思想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在全球化视阈下,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本质就是中国如何对外“发声”或如何“讲好中国故事”。[9]要讲好中国故事,既不“东施效颦”,改用西方话语体系,失去自我;也不固守陈规,用只有中国人才能懂的话语体系,自说自话;而是包容创新新时代国际话语体系。于海外文化统战而言,就是要建立以创新包容为核心的统战话语体系,讲好文化统战故事,传播中国统战好声音。一是构建一套话语体系。这套体系应是立足中华文化自身特色、创新融合西方有益思想形成的体系,包括理论话语体系、话语表达体系。要创新就要突破旧有的体系,探索一套适合国际交流却又不失去自我的话语体系。二是打造一支队伍。要构建一套国际通用的话语体系,需要打造一支队伍。打造一支具有语言才能的专家团队,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了解人文特点、愿望诉求,加深沟通理解同时客观正确表达中国声音,化被动为主动,赢得在国际话语问题上的主动权。依托统战专家学者,打造智库团队,加强与国际学术机构的交流研讨,通过多种形式互学互鉴、加深了解,建设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话语体系,在国际上赢得更多发言权和话语权。三是创新一套传播方式。通过官方互访交流、民间团体交流、学术研讨,拓展网络传播,多渠道创新传播方式,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客观、公正、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出去,扩大中国声音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传播中华文化蕴含的国家治理智慧和文明思想,增强国际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