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
日常教学中“教”与“学”都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教与学做到实效,达到和谐构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出来,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和实践还是需要教师多思考和尝试。以下是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的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一、教与学的和谐构建一:教师解读教材,学生理解教材
一般的高中历史教材,基本的倾向和观点都涵盖在了教材中,需要教师从字里行间解读教材的观点和结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引领学生对教材进行解读,让学生自主学习,从历史材料中解读出有效信息,最后形成以学生解读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教师解读教材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读能力,从学生角度来说是训练学生提高解读能力的基础。
比如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这篇课文是帮助学生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于希腊文明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并且要求学生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了解到民主政治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巴里克利时期的民主政治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教材材料,让学生先自主解读,从中自主总结这一时期的民主政治特征,可以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实现自主解读和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而后让学生发言,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总结,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这样学生的教材解读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教师充分解读教材,有助于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有助于落实教学,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想要实现核心素养下历史教学的教与学和谐,就要教师在教学中教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此处对于教材的解读,教师解读,学生也加强理解让历史学习的效率得到了提升,并且培养学生教材解读能力。
二、教与学的和谐构建二:教师分析史实,学生思考史實
高中历史教材充斥着大量史实,需要教师进行分析,教科书中的所有观点和结论,也需要教师进行推到和印证。因此,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采用适当的办法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充分思考历史,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主动探究史实的目的。只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够让师生之间的“分析”和“思考”对应起来。
比如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课,教材的教学目的是掌握荷兰掠夺殖民地,建立海外商品市场,并且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荷兰资本主义的积极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从世界市场、殖民掠夺和人类文明三个角度引导,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且探究问题,比如对于“强盗贸易”,需要讲清楚几个问题:殖民者抢掠了大量的财富;殖民者凶残屠杀印第安人,又从非洲贩运黑奴到达美洲等,只有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对于史实进行思考,主动提出问题,才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的效果。
所有的教材观点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学生需要对于史实进行思考,由思考产生问题,这样能够将教师的教学落实到实处,而学生也能够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并且锻炼了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
三、教与学的和谐构建三:教师开发资源,学生搜集资源
开发历史资源指的是开发校本课程和课程资源,这是一个研究过程,能够为课堂教学服务。教师开发资源的直接作用就是“教”,让历史教学生动起来,而在资源搜集的过程中,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乐于寻找历史的碎片,而教师对于学生开发资源寻找过程持肯定态度,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创造力。
比如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原因,从而掌握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和影响。教师在开发教学资源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现实影响资料,在课上让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和介绍。整个过程中,教师都应当是肯定和鼓励的态度,不论学生找的好坏、是否适用都应当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与学的和谐构建可以落实到资源开发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为历史学习贡献自己的力量,这能够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实现学生价值,让学生闪光。
总之,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实践仍然需要努力。对于高中历史教学中教与学的和谐构建也是值得长期摸索的问题。教师应该在观念上更新、在专业上有所提升,在教学中有所渗透,唯有如此,长此以往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