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亮
19世纪的中国有几个改变历史的重大事件,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中日甲午战争,其中太平天国运动是内战。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国人的认识有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这是与时俱进的过程。过去对太平天国运动缺乏客观评价,局限性太大,也情有可原。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于1851年,终结于1864年,其全盛期间定都南京,占据东南半壁河山(当时中国最富裕、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声震海内外,大清的统治几乎为之崩溃;太平天国全面破坏传统文化,亦引发曾国藩为代表的乡绅对中华文化的危机感并奋起挽救,刺激了湘军和淮军的崛起,直接推动了洋务运动,最终成为辛亥革命的动力之一(孙中山即深受太平天国的影响)。
为什么几个客家农民揭竿而起,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强大的太平军,转战南方多省,沉重打击大清统治?太平天国与中国历史上多次导致改朝换代的农民起义有何不同?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这一直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课题。
以笔者的阅读范围所及,对近30年海内外作家学者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著述作一简要梳理,与读者分享。
【公允地研究太平天国】
先说李鸿章苏州杀降。李鸿章过去曾被视为卖国贼,现在此说不再。但一般都认为李鸿章1863年12月在淮军攻占苏州后,以鸿门宴的方式杀死太平军投降将领,是严重污点,即便在当时就已引起英国等国的抗议。湖南学者谭伯牛在《战天京》(岳麓书社2016年版)一书的《苏州杀降》一文中,详细研究了各种史料,给出了较为公允的结论:太平军提出的投降条件是保留约一万军队的编制,并且指定若干军政要职,此非李鸿章所能决定,亦非军机处所能决定;时太平军武装遍布苏州城内外,随时能再起,威胁上海、南京。李鸿章乃有杀降之举,平定局势,却引发舆论大哗。作者评价:李鸿章大胆妄为肆行其志,有任事之勇,干事之才,但背信弃义、食言卖友,也令人鄙弃。这就比较公允。
在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各种历史事件的研究和评说中,李鸿章苏州杀降并非最重大事件,而且从道德层面而言,杀降绝不妥,但从谭伯牛的分析可以看出,不人云亦云,仍然应该是太平天国运动研究的原则。
2000年6月出版的潘旭澜所著的《太平杂说》(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有开创性的意义。作者打破了过去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迷信,从多方面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事实及其负面的内容,此其一。作为非专业学者“隔行论史”,却能独树一帜,言人所不能言,此其二。现在的“历史拾荒者”已经成为历史写作的大军,在太平天国运动研究领域,同样如此。
先说说外行,即非历史专业的作者们的评说。上述谭伯牛的《战天京》与其新作《湘军崛起》(岳麓书社2018年版),虽以湘军及淮军为主角,但湘军、淮军的对手就是太平军,其涉及太平军的多处论述均很精彩。学者张鸣的《天国梦靥》(重庆出版社2016年版),以“梦靥”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本质,饶有深意。
必须一提的是陶短房的《说天国》三部曲(中华书局2016年版),分别是《洪秀全真相》《从石达开到陈玉成》《从杨秀清到李秀成》。这套书被誉为“关于太平天国的百科全书式历史作品”,绝非溢美,因为读太平天国历史,确实需要这样的百科全书。随便举一例,“洪秀全为什么讨厌酒”就是书中一题,不仅有趣,更有助于全面了解“天王”以及“天国”的虚伪。陶短房《1856:纠结的大清、天国与列强》则从更广阔的时空背景论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天国寻踪——太平天国一百问》(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与潘旭澜的《太平杂说》同年出版,此书是专业历史学者所撰,可谓简明的太平天国百科全书。
参与《天国寻踪》写作的盛巺昌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曾著有太平天国历史书籍多种,2017年出版《实说太平天国》(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年版),是21世纪以来中国学者的第一部太平天国全史,全書分为7卷47编及附录4种,长达74万余言。作者为什么不用“全史”而以“实说”作为书名,作者的自白是:“本书所定名为‘实话,是历史记录,是学术研究成果的通俗化,不是文学、戏剧。”笔者认为,“实说”的另一层意思,也是因为过去的一些太平天国史不尽不实。本书的7卷篇目分别为:传道、创业、凯歌、相持、衰落、失败、余波。作者指出,太平天国既是创造,又是历史的倒退;太平军在所到之处,破坏社会生产与安定;太平天国提供了封闭世界和正走进世界的中国农民的政治意向、文化心态,种种空想和行之不通的理想主义,为后来的人们引为教训。作者也指出,洪秀全等半知识分子和文盲,在曾国藩、李鸿章面前终非对手,因此对湘军、淮军的认识,是对太平天国史认识的一部分。这一点在今日,已成为学林共识。
盛巺昌在2017年又有一本《李秀成大传》(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年版)问世。在太平天国后期历史中,李秀成是最突出的一位,也是太平军青年将领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一位,另一位则是陈玉成。过去,陈玉成被说成是太平军的杰出少帅,李秀成则是投降叛敌的罪人。《李秀成大传》完全颠覆了罪人之说,还是以实话实说的原则,浓墨重彩地记述了李秀成的一生,全书以创业、奋斗、挣扎、传播分别作为四编的卷目。所谓传播,是分析《李秀成自述》供词的价值和影响。附录的李秀成自述点评,极有参考价值。顾廷龙与罗尔纲分别为本书题写书名,也看得出本书的分量。作者最新出版的《毛泽东论中国历史人物——从轩辕黄帝到孙中山》(上海书店出版社2018年版),援引了毛泽东对太平天国的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李秀成等人的评价,读来饶有兴味。
太平天国运动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洪秀全从西方搬来一个上帝,这是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前的农民起义完全不同之处,虽然过去的农民起义也有宗教色彩,但都是本土的宗教,以基督教作为反叛运动的信仰与理念,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是第一个。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周伟驰的《太平天国与启示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二版),是这方面的巨著。本书从近代西方基督教全球传教史的视野,重新探讨太平天国意识形态的基督教来源,揭示了太平天国与千禧年主义和末世论的密切关系,尤其是洪秀全与启示录神学、洪仁玕与新教传教士“基督教文明观”的关系。但作者对传统文化对洪秀全的影响注意不足,且对洪秀全理解启示录似有拔高。作者从宗教战争的角度解构太平天国运动,自成一家之言,为中外太平天国史研究首见。
【“局外人”的看法】
美国学者的太平天国史译成中文与中国读者见面,也不可遗漏。史景迁(JonathanSpence)的《太平天国》与裴士铎(StephenR.Platt)的《天国之秋》均为一时之选。
史景迁是西方享有盛誉的中国史学家,已有多种著作译成中文。史景迁此书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太平天国历时十年,数千万生灵涂炭,中国一流的政治人物、兵力财力几乎尽耗于此。作者在试图追寻洪秀全心中的宗教热情时,也在思索:有些人坚信自己身负使命,要让一切“乃有奇美新造,天民为之赞叹”,却极少计算后果,而这是否就是历史的大苦痛?对于太平天国和洪秀全,人们并不陌生,学术界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阐述。史景迁并无意于写一本太平天国全史,而是想通过提供一个排比有序的历史脉络来了解洪秀全的内心世界,去追溯他的行为逻辑。本书英文书名是GodsChineseSon--TheTaipingHeavenlyKindomofHongXiuquan,我手头的三个中文版,其实是同一个译本的不同版本,译者是朱庆葆等五位大陆译者。第一版是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的《洪秀全与太平天国——“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只有译文,没有对作者和书籍本文的任何前言后记,是为重大缺陷。2003年1月台北的时报文化出版了此书的繁体字译本,分为上下两册,有台湾两位学者温洽溢、吴家恒的文章《忘步泉旁的史学家——史景迁的叙事史学与〈圣经〉的诠释循环》作为后记。2011年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了校订后的同一译者的新版《太平天国》,是该社史景迁作品的一部分,由郑培凯、鄢秀总序,译文比前两版都更为准确流畅,传达了史景迁的概念与文字。历史学家余英时对本书评价极高。
裴士铎毕业于耶鲁大学,因在湖南教英语而产生了对太平天国运动研究的浓厚兴趣,不仅阅读史料,且走遍太平军活动区域实地考察。《天国之秋》(AutumnintheHeavenlyKingdom:China,theWest,andtheEpicStoryoftheTaipingCivilWar)英文版2012年出版,中文版2014年11月由社會科学文献出版社印行,译者是台湾的黄中宪,校译者谭伯牛。此书开卷的人物一览表与大事年表,对阅读非常有用。作者为中译本写的自序指出,此书希望帮助中国读者“认识到在全球语境中局外人是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特别是西方列强在影响当时中国局势时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是本书的特点。
(作者系凤凰卫视主持人、资深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