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推进路径研究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2019-02-16 08:50曾令超
关键词:树人立德理想信念

刘 姗,曾令超

(1.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2;2.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三明,365004)

2016年12月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这一重要论述,强调了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立德树人强调“德”在人的德、智、体、美诸素质中的关键地位。“德”不仅仅是指道德品质和道德能力,还包括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追求和法律素养等,它是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的集中反映。[2]其中,理想信念作为一种信念支撑和精神支柱,直接影响着人们思想动机的变化和奋斗目标的确定,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的基础。当下,高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目标导向,仔细审视两者的内在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一、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价值体现

立德树人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种不同的特质,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蕴含极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历史维度:开阔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视野

教育作为人类知识传承、文明赓续的重要方式,实质上是以精神生产和再生产的方式表征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自身的内在关联,从而在深层次上构成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国家乃至个人沟通历史、现实与未来,认识世界、他人与自身的独特视角。[3]这一视角在选择上具有特定的自我倾向性,在“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等基本问题的判断上受制于自身认识水平的发展程度。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实质上是对我国教育发展改革的历史传统的继承、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富有时代意义的回答。立德树人在历史维度上具有高度的贯通性。它继承了我国“重教崇德”的文化特质,凝练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优良传统,借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同时赋予“德”和“人”以新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内涵。立德树人在历史维度上的创新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特质,开阔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视野。

(二)主客体维度: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需求

“立德树人”作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核心理念,既强调学生的德育,又注重教师的道德建设。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施教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这种能动性发挥程度的好坏受制于自身认知范围的大小。因此,只有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引导他们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魅力感染激励受教育者(客体),引起受教育者(客体)情感上和思想上的认同,才能在众多受教育者(客体)中树立自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权威,同时又满足受教育者(客体)的需求,达到“双赢”的教育效果。立德树人在主客体维度上的融合性,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需求。

(三)价值维度: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并行不悖

立德树人以“现实的个人”作为价值追求的逻辑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这里的“人”,指处在一定时代和社会中的“现实的个人”,社会属性是他们的本质。不同“现实的个人”从事着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不同的需要和主观能动性,并能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改变自身与社会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以围绕、关照和服务学生为重点,将“现实的个人”作为价值追求的逻辑起点,合理地解决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到底是“服务于个人”还是“服务于政治”的矛盾。

立德树人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追求的终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这与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相一致,即“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党宣言》中提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4]这里的“每个人”作为个体而存在,具有寻求自我不断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等精神需求,这种动态变化的需求决定了“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程度。同时,“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程度又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水平。因此,立德树人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追求的终极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片面强调其阶级性和工具性的观念,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并行不悖。

二、立德树人对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启示

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着眼点,其本身所蕴含的价值对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深化历史认知和立足当下国情相统一

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是臆想出来的,需要大学生在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找准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进而充分发挥历史自觉能动性。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产生,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有效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其核心是如何使大学生深入理解和认同“两个必然”的历史发展规律。自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国际上的社会主义国家数量呈现锐减的现象,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同时代的资本主义国家,加之资本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宣传和渗透,部分大学生对“两个必然”产生了怀疑,在理想信念的选择上易陷入迷茫困惑的窘境。对此,我们必须“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1]。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的前提是立足国情,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5]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立足国情,要求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加强国情教育,全面介绍我国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结构、对外政策等,正面回应我国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

立德树人的产生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育人思想的“取精去糟”,更离不开对我国教育事业长期发展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是经过历史见证和实践检验的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的教育方针,启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历史认知和国情把握。

(二)主导性和层次性相协调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具有主导地位。“立德先立志”,立志就是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或缺乏理想信念,就会造成精神上“缺钙”,易导致大学生因缺乏动力和斗志而萎靡不振、迷茫不前。正确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诚如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所言:“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6]因此,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首先要正视自身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其次,在思想引领上要始终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由于个体认知范围和发展状况的不同,大一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难以准确把握不同学生的思想层次,满足差异性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注意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层次性。因事而化,要求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因材施教”;因时而进,要求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等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捕捉符合学生思想认知接受特点的时机;因势而新,重点在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把握好网络这一意识形态战略新阵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总而言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协调好主导性和层次性的关系。

(三)突出以人为本和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相结合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需要“对症下药”,在充分了解学生思想意识中存在的困惑和价值观念中存在的迷茫的前提下,确定教育内容和方式,满足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诉求。大学阶段的个体自我意识很强,思辨能力较弱,导致理想信念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宏观上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特征,微观上部分大学生对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认识相对不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7]。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实践的主体,需要立足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7]

立德树人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突出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同时要求“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1]。立德树人的这一特征,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注意突出以人为本和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的结合。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推进路径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关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探讨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视域下,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将立德树人的要求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统一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坚守主渠道,筑牢底色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教育者借助课堂的平台和场所,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的讲解和传授,以期其“内化于心”。不过,由于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还处于未成熟阶段,加之当前国际、国内、网络新媒体等复杂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当下大学生认为自己从课堂中获得的有关理想信念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差别,因此就会对理想信念教育产生怀疑、嘲弄,甚至唾弃。这就要求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要真正做到贴近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发挥好学生身边好人好事的示范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网络上的热点问题,加以正确的引导,积极回应各种负面的意识形态宣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性分辨事情好坏的能力。

主客体之间是否相互理解和平等对话是影响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单向式灌输理论已无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难以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因此,必须转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模式,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用换位思考的交流方式来唤醒学生的情感认同,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二)注重协同效应,助力渗透

“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所学课程千差万别,不同学科的教师所用教学方法和所教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在价值观的传达方面应具有统一性。其他各门课是构成大学整个课程体系的主要部分,蕴含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和功能。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挖掘其他各门课的德育资源,使所有课程同向同行,既传递专业知识,又不失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其他各门课的协同作用,应做好以下几点:

其一,两类课教师应“常来常往”,增强对彼此的熟悉度。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交流,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和就业需求等,探索实践教学、互动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专业课教师也应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联系,及时了解当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练就过硬的政治素养,寓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于专业课的教学之中,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其二,其他各门课应革故鼎新,主动挖掘本学科的德育资源。如体育课教师可以通过别出心裁的组织和设计来训练学生,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亦锻炼其顽强不屈、刚正不阿的气魄和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其他专业课的理论设计上亦如此,注意用隐性的方式进行渗透,使之与立德树人目标相得益彰。

(三)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色彩

“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1]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积极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具有举足轻重之作用。

第一,保证活动形式的多彩多样。发挥好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校园活动中的组织领导作用,开展“又红又专”的主题活动;大学生社团、学生会和各班级可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根据社团特色开展“别具一格”的活动。第二,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各高校可结合地方特色、学校特色、专业特色等,精心组织策划,坚持不懈积累有益经验,打造具有影响力和声誉佳的活动,形成校园文化品牌体系,充分借力品牌效应的示范引领作用。第三,全方位“大雪无痕”般渗透。精神文化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灵魂所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征。要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巧妙地融入高校精神、办学理念、校史教育、校风学风教风等一系列精神文化活动之中,实现全方位“大雪无痕”般渗透的主流价值观教育。

(四)借力新型传媒,增添温度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在互联网“包罗万象”的时代,如何运用好新型传媒,事关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影响力的大小。犹如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才会扩散得越快。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新型传媒为其增添温度,促进其内容的传播、扩散。

高校可以整合好传播有关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型媒体,发挥好QQ、微信、微博等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受欢迎的社交软件的作用,建立集趣味和现实于一身的公众号,及时推送高质量、有影响、正能量的信息。高校还可以搭建“理想信念教育”网络教育大平台,紧跟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允许学生留言发表个人观点,并号召教师及时作出回应和引导,弘扬主流价值观。高校还要依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坚持主动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网络服务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遵循信息网络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加强网络引导、管理和监控,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8]

(五)加强社会实践,强化效果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社会实践是巩固课堂理论、强化教育效果、检验理想信念正确与否的重要途径。

首先,开展“红色体验”教育活动。高校各级党团组织可充分利用建党节、建军节、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庆节等组织纪念活动,积极鼓励和组织大学生参观博物馆和革命纪念馆,带领大学生深入“红色”历史遗迹,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难历程,认识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认可马克思主义总结的历史发展规律。其次,号召广大师生积极主动参加服务社会的公益活动。例如,浙江师范大学立足社区,开展了“时间银行”社区助老志愿服务活动,构建了“社区+社工+义工”的助老志愿服务模式,促进了志愿服务的制度化。[9]同时,通过与一些老年人的沟通交流,了解老一辈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并与当下的幸福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以此增强大学生生活在我党领导下的新时代的幸福感。再次,调研我国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高校可以与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在校大学生参观企业的先进设备、现代化生产流程、科学的管理制度等,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中国道路”“中国方案”所带来的“中国震撼”。总而言之,通过以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摆脱“假、大、空”的负担,实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范式转换。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理想信念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