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策略研究

2019-02-15 08:38林飞
考试周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摘 要: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把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当成头等大事。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笔者认为:一、实施顶层设计,改革教材的编排体系;二、完善语文教材的导学系统,明确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三、提高教师文本解读能力,挖掘语文核心素养训练点;四、优化课堂教学,落实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运用训练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它是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按照余文森教授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阐述,可以总结为: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语文核心素养应该包括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和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等。难道一个学生学好其他课程以及全面、终身发展的基础不是语文核心素养吗?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近两年的热门话题,专家、学者、老师们都在研究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笔者认为:

一、 实施顶层设计,改革教材的编排体系

原来的语文教材编排时采用的是文选功能,以人文主题作为编排单元体系,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过分注重以单元主题编排选文,弱化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即编排时没有注意到由浅入深,螺旋上升,比较完整、系统地呈现语法知识。这使理论性不强的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操作中很茫然,也很为难,不知道要教给孩子什么。正所谓有一千个教师,就有一千种不同的对教材的理解与解读。有了一千种不同的教材理解和解读就有一千种不同的语文教学设计与语文课堂教学。素质不高和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教师,解读教材会出一些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就容易出现问题,教学质量也就良莠不齐。这也是近年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提高不快,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待于提高的原因之一。语文课标上说,由于语文是母语课程,有的是实践机会,不要刻意去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本人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文的时间有限而宝贵,更要在语文课上教会学生常见的口头语、书面语表达的规范。即比较系统完整地学习语文的语法知识。反观其他国家的外语母语教材,都很注重语法知识的系统学习,这样可以又快又好地掌握一门语言。汉语也是一门语言,学习语言是有共同的规律可以遵循的,为什么不能借鉴外国语言学的这些成功经验呢?

语文课本则是教师教学语文的语法知识,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载体。所以改革语文教材,使之适应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是大势所趋。笔者庆幸地看到国家正在逐步推出部编教材,部编教材采取了双线组合的方式即文选功能加语文元素,统筹兼顾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当然我希望后续还没有编排出来的语文教材更加系统地呈现语法知识,目的是使学生更快地掌握一些必备的语法知识、语文元素,使学生更快地掌握一门语言、用掌握的这门语言——汉语,更快地、无障碍地投入到阅读、写作等语文实践中。

二、 完善语文教材的导学系统,使之明确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语文教材的导学系统是指语文课本上除语文课文之外的其他部分,如:课前的提示性导语、泡泡语、课文下面的注释、课后的练习、资料链接、综合学习等等。导学系统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学习课文要达成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余文森教授说过:“能力要在指向能力的训练中习得。”所以语文核心素养就必须在指向语文能力的学习过程中习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要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指向这种知识、技能的合适教材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要有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语文教材。纵观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个人觉得导学系统不够明确完善也不够系统化。其具体表现为:过分注重人文性的导学要求,严重缺失指向语文元素即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导学目标。比如:人教版五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这么一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它的整个导学系统仅仅指向的是人文性,没有指向工具性即没有指向语文元素、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这样的导学系统显得片面、有局限性,与单元导学目标极不相符,更不能与语文新课标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相匹配。这是因为原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以文选思路编排,文选思路编排侧重人文主题来编排单元课文内容。就导致了这种导学系统与单元训练目标、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相脱钩的情形。这说明旧的语文教材、导学系统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今所提倡的、大家达成共识的语言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这也是语文老师们上着上着语文课,一不小心就把它上成了思想品德课、科学课、历史课的主要原因。有的课文的导学系统仅单纯指向人文元素,如果老师上课仅仅依据教材的导学系统,不是就把语文课就上成了思品课?

所以完善语文教材的导学系统,使之明确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非常重要,势在必行。因为要想学习某种知识、技能,就要有指向这种知识、技能的合适教材。教材的导学系统应该更多地引导教师、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语文元素、语法知识。建议语文导学系统中对语法知识的编排应该遵循从易到难,按照字、词、句、段、篇螺旋上升的原则。

三、 提高教师文本解读能力,挖掘语文核心素养训练点

所谓文本解读就是教师以自己的现有水平去与文本、作者、编者进行对话,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见解。教师通过对教材认真地阅读,进行透彻地分析,最后精准地理解文本。解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读懂、读透、超越。读懂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准确性,能挖掘出文本的潜在价值。读透则能洞悉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探索教学的设计思路。超越就是挖掘到文本教材的独特意义和价值。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必须在新课标理论指导下。文本解读的终极目标是使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最大发展。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个文本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解读者自身的背景、经验、能力都影响着文本解读能力。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文化修养,还有独立阅读思考,运用多种艺术思维方式,保证对教材文本解读的精准性。

教师对文本精确解读后,要充分挖掘教材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点、思维训练点。即教师要用好文本,扎实地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根据语文学段教学目标兼顾学段学生学习特点,挖掘语言文字训练点,如:1. 在中低年段可以抓住课文中精巧生动的句式练习表达,先了解句子讲了什么内容,接着了解作者在写这些内容时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然后了解用上这些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最后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些精巧生动句式写话。2. 中年级则可以练习仿写典型独特的段落结构。因为段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三年级学生又处于写段和连段成篇的习作练习阶段。所以三年级阅读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了解学习各种构段方式以及段与段的连接方法。教师要从文本中挖掘到典型独特的段落,先了解构段方式,再进行仿写练习。在这些不同类型典型独特的段落仿写中提高学生写段能力;以及连段成篇的写作能力。3. 在中高年段临摹文本中出现的常用经典语言手法。4. 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留白处把它用作阅读教学的素材,能利用课文留白处,培养学生想象力,先说后写,为学生写话训练提供契机。这样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四、 优化课堂教学,落实语言文字运用训练

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是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借此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表达力。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而思维又恰恰是语言的内核。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主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这就要求教师向语文课堂要质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这只有通过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来实现。让语文课堂教学指向“语用”,就是把学生的言语发展视为阅读教学的重要达成目标,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形成学生实际生活需要和必备的语文核心素养。具体操作上可以采取讲练结合,可以采用板块教学设计模式,即先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策略和技巧,再让学生运用这些阅读方法、策略、技巧进行语言文字运用实践,在语言文字实践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运用训练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史占勇.对“语文素养”的疑惑和出路[J].中国经贸导刊,2011.

[2]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

[3]余文森.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G].华东大学出版社,2015,6.

[4]余映潮.以板块设计实现明晰的教学思路——“好课”的教学设计理念之四[G].新课程研究,2014上旬.

[5]余映潮.“板块式”阅读教学思路例谈[G].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11.

[6]林飞.建构“语用”型语文课堂,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G].知网书_CNKI大成编客,互联网数据.

[7]赵福楼.谈谈语文核心素养[G].上海特级教师李春华_新浪博客,互联网数据.

作者简介:

林飞,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潭園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基础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