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前的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点,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彻底抛弃以往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政治;自主学习能力;实际生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所能做的只是被动接受,无法主动地投入知识的学习中来。这种教学模式由古至今延续了几千年,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很难改掉。很多人都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唯一途径就是背诵,甚至很多教育专家也这样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于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没能深入探究和理解它的内涵。随着新课标的逐步实施,我们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也变得越来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当学生遇到不同的社会现象,只要他们能够使用教材中的观点去解答就可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这种改变也使人们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看法逐渐改观,道德与法治教育不能是死板的,它应该是灵活而富有生命力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答社会中的现象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 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教学素材使用
道德与法治最大的作用就是为社会服务,也就是要为每一个个体服务。因此,道德与法治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以法律为例,人们之所以离不开法律,是因为它不仅能够惩罚罪恶,还能够维护正义,因此,道德与法治学习具备极其重要的意义。
有人觉得道德与法治非常枯燥,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道德与法治,不清楚道德与法治有着多么广泛的用途。以我们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其中有专门针对赡养权利与义务的内容。有些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非常专心,因为他们正好需要这方面的知识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位同学跟笔者说,他的邻居就是因为子女都不去赡养她,没人愿意尽赡养的义务,所以她的生活就变得极为凄惨。老人去找村委会也无法解决,即使她每月只要一百元的生活费,却没有一个子女愿意给。当学了这一章的内容时,这名同学就向老人讲述了赡养义务是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于是,他就陪老师一起去了法律援助中心,老人的赡养问题就此解决了。在讲述的过程中,我能够体会到这名同学的自豪、骄傲之情,作为一名初中生,能够解决老人的赡养问题,这对他来说有着极强的成就感。这个事例让我们明白,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所在,明白学会了道德与法治就能更好地为自己争取权利。相信学生肯定会愿意学习道德与法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二、 教师与学生交换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试着与学生交换角色,让学生拥有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样做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还能有效地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多在课堂上与学生沟通,交流,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姿态也要让学生愿意接受。
通过互换角色,教师也可以更好地走入学生中间,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样,教师就能收到最有效的教学反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看法。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针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自己的建议,可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当收到了学生的信息后,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认真分析,这样,教师很容易就能发现,对于学生来说道德与法治教学意味着什么,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道德與法治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做什么。了解了这些内容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设定课程内容。当教师听了学生的心声,他们的教学才能够算得上是真正地为学生服务。
当我们结束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将教学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去走上讲台,尝试着将自己对于本课的理解讲述给其他学生。在这个时候,教师的任务就是坐到学生中间去当一名单纯的听众,当自己只是一个初中生。学生的“教学”是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下进行的,为了在课堂上有个完美的表现,学生在课下肯定会做很多功课,也会认真预习,力求做到更好。学生的这种学习行为完全是在自主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教师施加的外力。在该名同学讲课的过程中,其他同学也会受到鼓舞,他们会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纷纷报名,想要做下一个“小讲师”,这样,班级里就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他会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三、 组织和鼓励课堂讨论
讨论的过程就是学生之间交流建议的过程。对于道德与法治学习来说,如果不经过讨论,那么道德与法治本身的民主性就无法体现,也不会给学生带来深刻的记忆。我们应该如何为学生组织课堂讨论呢?应该讨论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包含着什么?在笔者看来,课堂讨论,可以从一个富有争论性的问题开始,也可以进行一场辩论赛。
以老人的赡养为例,笔者先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者查阅书籍、报刊的方式来了解当前老人赡养情况。在展开辩论之前,笔者就让学生先预习,并为他们留下了搜集社会现象的作业。笔者将学生分为两组,抽签决定正反方。正方认为,老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应该由子女赡养,无论他以前怎么样;反方则认为如果老人年轻时没有好好对待子女,那么子女就没有赡养他的义务。在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是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将这一问题拿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就能够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最终,正方提出,无论老人以前怎么样,当他老了,没有了生活能力的时候,子女就必须尽到赡养的义务。如果老人年轻时没能很好地抚养孩子,子女就不管老人,那么,等这些年轻人老了,他们的后辈可能也会向他们学习,并以这样的理由拒绝赡养他们。长此以往,我们的社会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给整个民族带来很坏的影响,因为某代人不负责任的行为而使整个民族蒙羞。学生在辩论过程中都有理有据,在本次的课堂活动中,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入,他们也学会了更多做人的道理。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有着自身的必要性与独有的特征。有些内容并不需要讲解,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能实现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多下功夫,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抛弃以往依赖教师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成绩的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殷爱云.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革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策略[J].文教资料,2006(9).
[2]张建桥.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N].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5).
作者简介:
陈润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枝阳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