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立足教学实际,根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提高学生问题意识、聚焦文化基础、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等方面,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构建高效高中数学课堂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養;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领域非常重视的一个话题,同时也是指导现代教学体系发展的主旋律。核心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基于素质教育基础上,对学生发展的进一步提升和认识。对于高中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而言,核心素养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从现阶段大家认可度较高的理论以及观念中,我们可以暂且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以及数据分析。所谓数学抽象其实就是一种数学的基本思想,养成良好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命题等进行更好地理解;逻辑推理是从某一个命题出发,从而推出另一个命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推理形式,理解数学知识之间所存在的联系,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框架;数学建模主要是指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能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建立求解模型;直观想象就是培养学生运用图形和空间去思考数学知识;数学运算就是通过运算方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掌握运算法则,从而养成程序化思考问题的习惯;数据分析则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对数学数据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和提炼,最终形成所需的知识。
二、 基于核心素养高中高效数学课程的构建策略
(一) 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培养高中生的应用能力
教师所具备的教学理念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倘若教师思想守旧,教学理念落后,就算是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使用科学的教材,也无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以往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师生之间的互动不高,教学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缺乏主动探究的意识,数学应用能力得不到提升。对此,在开展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等比数列》教学时,我就通过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思维,采取了比赛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首先,在课堂伊始我说到:“今天我们来一场比赛吧,比比看谁更有钱。”看着学生充满好奇的眼神,我继续说到:“从今天开始每天存一块钱,第二天是第一天的两倍,到了周末我们来看看一共可以存多少钱?”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提起来了,对于最后存钱数都怀着强烈的好奇心,通过这样新颖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等比数列的算法有了更好的理解,当然课堂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二) 以生活材料为载体,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可以将生活材料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借助生活来传递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开展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时,为了激励学生进行反思,构建有效的网格知识体系,通过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计算练习,结合本章的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某学生要在家里安装无线网,有电信和移动两家公司可以选择,电信每小时收费1.5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移动公司收费的原则是在用户上网的第一小时内(含1小时)收费1.7元,第2小时内收费1.6元,以后每小时减少0.1元。那么一次上网多长时间以内能够保证选择电信比选择移动所需费用少?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反思,将方程思维在设未知数、列方程的过程中进行渗透,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来加强学生对利用数学建模的思维解决生活问题,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从而实现自我认知能力的拓展。
(三) 实行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当采取个性化的指导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此外,还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通过问题所蕴含的启发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通过思考掌握数学知识,最终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具有个性差异的发展目标进行精心设计,开展差异化教学策略,实行个性化指导,逐步引导学生形成缜密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 借助名人故事,聚焦文化基础
文化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人文底蕴以及科学精神两部分。通过对高中历年高考题目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对于文化基础素养方面的知识也有涉及。学生对文化基础的学习掌握牢固,但是考点之外所涉及的知识点却并未过多涉足。例如,在开展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3《数学史选讲》教学时,通过课前调查我发现学生所储备的数学史知识基本为零。科学精神在教学中也只不过是涉及了问题分析、质疑等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强调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进行培养。对此,我就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以及人文情怀,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情感体验。又比如在开展《算法初步》教学时,教材中有提及割圆术,我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刘徽生平以及他所取得的数学成果,并以此为起点,将西方数学史引入进来,引导学生对圆周率值进行进一步探索,不断积累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让学生的知识领域更加广阔。
三、 结语
落实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是目前解决高中数学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兴趣缺乏的重要手段。本文着重提出了四点如何践行核心素养,推动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端正教学态度,以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作为自己的教学目的,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汲取优秀的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共同推动高中数学教学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严俊.核心素养引领下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2016(33):13-14.
[2]黄富国.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6).
作者简介:徐明星,安徽省合肥市,合肥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