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歧义性羡余否定现象探析

2019-02-15 21:50蔡淑华李成娜
关键词:表义歧义例句

蔡淑华,李成娜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00)

羡余否定,根据戴耀晶先生的观点它是:“一个句子或短语中表达否定的标记成分(“不”“没”“别”等),不是理解该句子意义所必需的,即否定成分的出现与否并不影响句子内容。”[1]“羡余否定”现象也被称为“神形异构”(申小龙,2008)。虽然这两位先生对羡余否定的理解分别是从语义、句法条件的制约和汉语具有意合性的特点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的,但是他们对羡余否定在交际过程中产生的歧义现象都没有进行更多的阐释,而恰恰是歧义性的羡余否定会对人们的言语交际产生阻碍。所谓歧义通常是指语言文字意义不明确,一句话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理解。本文的歧义性指的是具有歧义的特点或者具备歧义可能的一种语言现象;歧义性羡余否定是指句子或短语中表达否定的标记成分存在与否不影响句子表达形式的正确性,但却影响到了句子所传达的语义信息,导致交际中人们对话语意义理解的不确定性。在目前人们通常认可的三类十一种的羡余否定句法结构中,用来承载歧义的句法结构主要有“差点儿没VP”、“好不A”和“不要太AP”三种,以下将对这三种句法结构的语义表现形式及形成歧义的原因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因使用“差点儿没VP”而产生歧义的羡余否定现象

“没”作为否定动词首先出现在明朝,随后出现的“差点儿没VP”只表示肯定意义,直至清朝这一结构才用来表示否定。现代汉语中经常运用“差点儿没VP”这一羡余否定结构形式来强调某一现象是否发生。在“差点儿没VP”表示过去某一特定时间截点以后,企望的后续事件是否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的语境下,听话人会受到某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对句子的理解产生歧义,这就需要我们对“差点儿没VP”结构的表义形式有清晰的认识,并进而分析其产生歧义的原因。

(一)“差点儿没VP”的三种表义形式

“差点儿没VP”作为羡余否定的一种句法结构,能同时表达肯定和否定两种意义。以下我们将首先通过两个例句来考察“差点儿没VP”表达肯定意义的情形:

(1)这次没有好好复习,我差点儿没通过考试。

(2)淘气的娜娜和我玩捉迷藏,我差点儿没找到她。

上述两个句子叙述的都是过去某一特定时间截点后,另外一个相关事件按说话人所企望的结果发生。例句(1)的含义是我通过了考试,例句(2)的含义是我找到了娜娜,否定词“没”在这里并不表示否定,这两个句子中虽然使用了“差点儿没VP”,却是用否定的形式表达了肯定的意义,所以,这两个句子所表达的这一类语义形式并不属于羡余否定现象。而下面的情形中,否定词“没”所表达的是否定意义,即用否定的形式表达否定的意义。

(3)他说的话太感人了,我差点没哭出声来。

(4)脚伸出去太猛,我差点没踩着对面坐着的老太太的小脚尖。

上述两个句子叙述的也是过去某一特定时间截点后,发生了另外一个相关事件,其结果是说话人所不企望的。例句(3)的含义是我没哭出声来,例句(4)的含义是我没踩到老太太的小脚尖,其中“没”的有无并不影响句义的理解,所以,这两个句子所表达的这一类语义形式属于羡余否定现象。

关于“差点没VP”这一结果形式是否被认定为羡余否定现象,朱德熙先生是用“企望说”来阐释的。“凡是说话的人企望发生的事情: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凡是说话的人不企望发生的事情:不管是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意思都是否定的。”[2]朱先生的研究结论对上述语言现象有很强的解释力,但是如果对这一现象更深入考察,便会发现并非所有的语言现象都能在“企望说”的框架下得到解释,比如下面一个例句:

(5)面对杀害父亲的凶手,我终于丧失了理智,差点没把凶手打死。

按照“企望说”理论,VP是说话人所企望的,我面对凶手时,内心想把凶手打死,但是事实上凶手并没有死,这与朱德熙先生的“企望说”理论不符。而下面的例句又有所不同:

(6)当年我差点儿没成为富豪。

从主观上讲,“成为富豪”是我所企望的,但仍可以表达肯定和否定两种意义,例句(6)中的“我”究竟有没有成为富豪,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来作具体分析。

(二)使用“差点儿没VP”而产生歧义的原因

在对“差点儿没VP”的三种表义形式进行阐释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用“企望说”解释“差点儿没VP”这一语言现象的过程中出现了例外,以下我们将在语用学理论和认知学理论的指导下,从交际语境和文化认知的角度来对这些例外的现象进行分析。

1.因为交际语境的影响

言语交际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没有一种交际能离开语言环境,所以分析任何语言现象都必须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差点儿没VP”类羡余否定句之所以会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是受到了交际语境的影响,语境不同,同一结构类型的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可能不同。我们再来看一下上文中提到的例句(6),给它补充一定的语境:

(6a)当年我差点儿没成为富豪,所幸我家的房子正好处于拆迁范围内。

(6b)当年我差点儿没成为富豪,我买的彩票与中奖号码仅一个数字之差。

加上一定的交际语境后,我们便能很容易的看出来,之所以会得到两个相反的理解,就是因为交际语境的影响,这也是造成语义产生歧义的原因。(6a)表达的意义是“我”已经成为富豪这一事实,透露出“我”对成为富豪一事的庆幸和欣喜,而(6b)的含义是“我”没有成为富豪,透露出“我”对没有成为富豪一事的遗憾和惋惜,因此,在交际过程中,只有顺从适应我们所在的交际语境,才能正确理解语义,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2.由于文化认知模式的干预

当我们从文化学角度考察人们对语言表达意义的认知时发现,人们在认知语言意义的过程中,有一种定式在或隐或显的起着作用,致使人们在认知某些话语时,如果他们认为自己已经理解了话语的意义,就不再深究话语的表现形式,这就是所谓的得意忘言,这也是我们运用语言表达意义时所体现出的文化认知模式之一。申小龙先生从汉语“神形异构”的特点这一角度对此进行了生动的阐释,指出:“汉语的意义既可以‘模铸’形式,以形式为其‘实象’,也可以游离于形式之上,以形式为其‘虚象’。”[3]汉语常常表现出灵活变化的特点,有时这种灵活变化引起的歧义之所以不会引起误解,正是受到了“得意忘言”这一文化认知模式的干预。

对“差点儿没VP”这一形式的理解,几乎全赖于对意义的领悟,是真正的“得意忘言”,如果仅仅从“神”的作用来解释这种“神形异构”,往往不能抓住“神”的本质,比如“差点儿没输”究竟作何理解呢?可以理解为“输了”,也可以理解为“没输”,“输”既可以是说话人不企望的事,也可以是说话人企望的事,企望与否,并不直接关涉语形之神,决定理解的还是语形的意义。“神”在统形,意义在起决定作用,因为汉民族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得意忘言的文化认知模式,使得句子的形态并不对意义的理解产生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形”的异常或曰“灵活”并不阻碍交际理解,这也是歧义性羡余否定得以存在的原因之一。

通过对因使用“差点儿没VP”而产生歧义的羡余否定现象的阐释分析得知,“差点没VP”表肯定意义时无羡余否定现象,表否定意义时存在羡余否定现象,其歧义产生的原因隐含着的不仅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还有耐人寻味的文化精神,值得我们不断地挖掘和品味。

二、因使用“好不A”而产生歧义的羡余否定现象

根据袁宾先生的考证,“好不”否定式的产生不晚于唐末宋初,肯定式出现在13世纪,比“差点儿没”结构的出现要早一些。在交际中,经常会使用“好不A”结构产生的羡余否定现象来达到增加主观意味、增强表达效果的目的,遵循语用的会话原则和认知主观性导致的语法化会对语言表达产生影响,甚至出现两个极端的表义,进而影响人们对言语的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对“好不A”的三种表义形式有清晰的认知,并对使用“好不A”而产生歧义的原因有所了解。

(一)“好不A”的三种表义形式

“好不A”和“差点儿没VP”的表义形式类似,它的同一形式既可以用来表达肯定意义又可以用来表达否定意义,以下我们将首先通过两个例句来考察“好不A”表达肯定意义的情形:

(7)上班路上突降大雨,我被淋成了落汤鸡,好不狼狈啊。

(8)为何如此巧合,看起来好不蹊跷。

当表达肯定意义时,“好不A”的语义和“好A”差不多,所以例句(7)(8)的含义分别是“好狼狈”“好蹊跷”,否定词“不”在这里并不表示否定,用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义,去掉否定词“不”后,并不影响人们对句子的理解,所以,这两个句子所表达的这一类语义形式属于羡余否定现象。而下面的情形中,否定词“没”所表达的是否定意义,即用否定的形式表达否定的意义。

(9)小李因为生病,考试没有得到第一名,他好不甘心。

(10)小孟随地扔垃圾,好不道德啊。

否定词“不”在这里发挥了否定的作用,“好不A”和“很不A”的含义差不多,所以例句(9)和(10)的含义分别是“很不甘心”“很不道德”,去掉否定词“不”后,会影响人们对句子的理解,所以,这两个句子所表达的这一类语义形式并不属于羡余否定现象。上述句子中“好不A”的语义具有确定性,人们对它们的理解不至于产生歧义,而下面的例句对语义的表达情况则与上述例句不同:

(11)我心里真是好不痛快。

例(11)我们既可以理解为表达肯定意义的痛快,又可以理解为表达否定意义的不痛快,一句话具有相反的两个意思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所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歧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例句(11)既可以表达肯定意义,又可以表达否定意义,“我”的心里究竟是否痛快,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语境做进一步的探讨。

(二)使用“好不A”而产生歧义的原因

在对“好不A”的三种表义形式进行阐释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好不A”表达肯定意义时产生羡余否定,表达否定意义时不产生羡余否定,这与因使用“差点儿没VP”产生羡余否定的情况相反,所以,我们尝试着从不同于解释“差点儿没VP”而产生歧义原因的角度,即礼貌原则和语法化两个方面对使用“好不A”而产生歧义的原因进行分析。

1.礼貌原则要求婉转表达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人们在交际时所普遍遵循的两大原则。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要求提供的话语或信息要清楚、明了,避免晦涩、歧义和啰嗦。歧义性羡余否定因其具有羡余和歧义的特点,所以违反了方式准则,人们之所以在语言交际中故意违反这个准则,主要是为了通过提高对交际对象的赞誉和同情,从而使话语表达更加得体。

上文已经对“好不A”的三种表义形式作了举例分析,通过例句发现,“好不”后面的“A”可以大体分为三类,即褒义词、贬义词和道义词。“好不+褒义词”如“好不热闹”就比“好热闹”显得含蓄内敛,符合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达到了恰当端庄的婉转表达;“好不+贬义词”如“好不狼狈”就比“好狼狈”更客观一点,传达出说话人的无奈和同情,符合礼貌原则中的同情准则,达到了恻隐关怀的婉转表达;“好不+道义词”如“好不讲理”就比同义的“好蛮横”更委婉一点,降低贬损度,提高赞誉度,且大多采用的是反语用法,在强调突出的基础上,又具有一层讽刺的意味,符合礼貌原则中的赞誉准则,达到了间接迂回的婉转表达。受礼貌原则要求婉转表达的影响,在交际中适当地使用“好不A”句法结构,而且由此产生的歧义并不会影响会话含义的合作原则,且达到了良好的交际效果。

2.认知主观性导致的语法化

认知是指通过心理活动获得知识,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认知语法中的主观性指的是一种主观自我意识状态。所以,认知语言总会带有表现人们的自我印记。沈家煊先生把“语法化”界定为:“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的一种过程或现象。”[4]语法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形成与认知主观性密不可分。每个人的主观意识状态不同,对同一句式的理解也会因人而异,所以识解主观性的增加、客观性的减弱是语法化的重要表征,也是导致同一句法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因语境的不同而产生歧义的原因。

如例句(11),当作肯定理解时,可以将其识解为“好不+痛快”,“好”和“不”结合得较为紧密,“不”跟在“好”的后面与其一起修饰“痛快”,“不”的否定意义被减弱,“好”的副词意义得到加强和凸显,其中带有说话人的主观认识,且主观意义增加,客观意义减少,表示“痛快”的程度之高,起到加强肯定的作用,形容非常舒畅的样子。当作否定理解时,可以将其识解为“好+不痛快”,“好”和“不”之间的结合较为松散,副词“不”修饰的是“痛快”,发挥了“不”的否定副词作用,整体结构的意义是否定的。所以语法化使得人们对“好不A”句法结构的理解不止一种,而说话人的主观认知对“好不A”句子作何理解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主观性导致的语法化是使其产生歧义的原因之一。

通过对因使用“好不A”而产生歧义的羡余否定现象的阐释分析后发现,“好不A”表达肯定意义时存在羡余否定现象,表达否定意义时无羡余否定现象,由于受礼貌原则和语法化的制约导致其产生歧义。

三、因使用“不要太AP”而产生歧义的羡余否定现象

“不要太AP”肯定意义的出现晚于否定意义,是受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话的影响才逐渐流行起来的。“不要太AP”成功入驻羡余否定的“大军”,新颖独特的表达充分满足了人们求新立异的心理,很快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于是对这一新生现象的研究也接踵而至,以下将阐述分析“不要太AP”的三种表义形式和使用“不要太AP”而产生歧义的原因。

(一)“不要太AP”的三种表义形式

“不要太AP”与“差点儿没VP”“好不A”一样,都有三种表义形式,首先,看它表达否定意义的情形:

(12)做事不要太过分,否则有你哭的那一天。

(13)小孩子犯点错很正常啊,你不要太生气了。

上述两个句子都是祈使句,表达的都是否定含义。例(12)说话人劝告听话人做事别太过分了,例句(13)是说话人不希望听话人太生气了,“不要太AP”中的“太”是对后面“AP”的修饰,“不要”修饰“太AP”,去掉“不要”后会影响人们对句子的理解,所以,这两个句子所表达的这一类语义形式并不属于羡余否定现象。而在下面的例句中,“不要”表达的否定含义被掩盖,用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义。

(14)碧生源减肥茶,不要太瘦哦!

(15)这道菜不要太好吃噢!

上述两个句子都是感叹句,句末都有语气助词,表达的都是肯定含义。例(14)是碧生源减肥茶的一个广告,很明显这句话表达的是肯定的含义,刚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时便让人耳目一新,起到了吸引顾客的广告效应,而例(15)则是感叹这道菜太好吃了。“不要太AP”结构中“不要”修饰“太”,然后再一起来修饰“AP”,都是在强调程度之高。“不要”在这里存在与否并不影响语义,所以,这两个句子所表达的这一类语义形式属于羡余否定现象。而下面的例句又有所不同:

(16)现在的孩子们不要太幸福了哦!

此时的“不要太AP”既可以理解为肯定含义,也可以理解为否定含义,所以,我们在运用时容易产生歧义,导致言语交际的不顺畅,因此,很有必要对使用“不要太AP”而产生歧义的原因展开分析。

(二)使用“不要太AP”而产生歧义的原因

在对“不要太AP”的三种表义形式进行阐释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相比于“好不A”和“差点儿没VP”,“不要太AP”可以说是歧义性羡余否定现象的新成员,以祈使表要求,以感叹表含蓄,我们可以对其产生歧义的原因作如下解释。

1.以言指事行为要求含蓄表达

言语行为包括:以言指事即言内行为,仅指说话行为本身;以言行事即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实施的一种行为;以言成事即言后行为,是指说话行为带来的后果。相较而言,言外行为的表达比言后行为的表达含蓄,言内行为的表达比言外行为的表达含蓄。含蓄的表达更符合中国人的交际习惯,从表面上看,“不要太AP”结构感叹义的增加,是产生歧义的直接原因,实际上,其背后蕴含的语用动因即对言语行为的含蓄表达才是造成“不要太AP”产生歧义的深层原因。

如例(16),当它用来表示祈使义时,我们可以理解为否定意义,即说话人劝告现在的孩子们生活不要太安逸幸福,希望听话者听到后,为此做出改变,达到让孩子们的生活不那么安逸的状态,属于言后行为;当它用来表示感叹义时,我们就作肯定理解,即说话人感叹现在的孩子们过得非常幸福,单纯地描述孩子们的生活状态,并没有蕴含成事或行事的意义,是一种表意行为,属于言内行为,这样极尽含蓄内敛的表达方式,却可以收到独特的深化极限表达的语用效果。相较而言,“不要太AP”祈使义的表达坦率直接,而感叹义的表达则是含而不露,从这个角度看,以言指事的感叹义比以言成事的祈使义更能促进人们的言语交际,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可。同时语气感叹词的使用也会为接收者解读信息提供必要的向导,在模棱两可中让接收者充分思考,择一而从,这也是导致“不要太AP”结构产生歧义的原因。

2.认知参照点选择差异性的制约

认知参照点是人们认识、判断或评价某一事物的参照目标,认知参照点的选取需要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即:“人们通常趋向于选择凸显的实体作为认知参照点来激活非凸显的实体,引起认知主体的注意。”[5]但是认知参照点的认知凸显性也可能是内在的,汉语表达中就有大量的现象受认知参照点的影响,比如“不要太AP”这一句法结构,由于认知主体的主观性以及认知主体对认知参照点选择的差异,最终导致“不要太AP”产生歧义。

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和习惯来选择参照点进而认识目标,就汉语表达来说就是理解传达者的意思。如例(16),当认知主体选择把以前孩子们的生活作为认知参照点,且目标还未发生,那么可以作为祈使意义来理解,表达否定的含义,即劝告现在孩子们的生活不要超过目前的幸福程度,不要太过贪图安逸。如果认知主体在对比以前孩子们生活的基础上,选择认知主体内心认为可能达到的最大幸福程度为认知参照点,且目标已经发生,那么可以作为感叹意义理解,表达肯定的意义,即说话人感叹现在的孩子们过的非常幸福,超出了认知主体的预想和想象,表示出一种惊讶或者羡慕。不同的认知主体对认知参照点的选择不同,进而对同一目标的认知也会有偏差。所以,认知参照点选择差异性的制约是使用“不要太AP”而产生歧义的重要原因。

通过对因使用“不要太AP”而产生歧义的羡余否定现象的阐释分析,我们发现,“不要太AP”表达肯定意义时存在羡余否定现象,表达否定意义时无羡余否定现象,由于受言语行为和认知参照点的制约,导致对“不要太AP”句子的理解产生歧义。

综上,通过对三类句法结构表义形式及其形成歧义原因的分析,我们发现羡余否定现象中的表义形式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差点儿没VP”表否定意义时产生羡余否定,“好不A”和“不要太AP”表肯定意义时产生羡余否定,听话人会受到某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对句子的理解产生歧义,虽然三者产生歧义的原因不尽相同,但都受到了交际语境、会话原则以及文化认知模式和认知主观性的影响。导致羡余否定现象出现歧义理解的原因是纷繁复杂的,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深入发掘。

猜你喜欢
表义歧义例句
现代汉语歧义类型的再讨论
eUCP条款歧义剖析
语文教学及生活情境中的歧义现象
汉语借形表义词论析
网络新字构成的理据分析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基于关联理论的歧义消除研究
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