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企业异质现象:“生产率悖论”

2019-02-15 09:40
关键词:悖论生产率异质性

(兰州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随着经济危机出现和和逆全球化冲击,世界经济开始步入深度调整与结构再平衡的“新平庸”状态,全球都开始进行供给侧改革的竞争。中国面临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传统出口竞争优势弱化和贸易摩擦加剧等问题[1]151-165,过去外贸的成功模式显然已不能适用。伴随现实情况复杂度增加,我们在急速转型的国际大环境中,仍然不能系统回答企业出口前与出口后的主要变化,企业为什么选择出口,以及选择是否适当等问题。因此,研究出口贸易内在机制对当前企业出口转型与升级非常必要。

一、“生产率悖论”的提出

从Bernard和Jensen(1995)首次发现美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往往要高于非出口企业,学者就开始充分讨论企业生产率与海外市场参与度之间的关系,为了解释这一现象,Melitz(2003)在《贸易对产业内再配置与产业总生产率影响》[2]71-77一文首次明确提出生产率与出口绩效的关系,其在扩展Krugman基于C-D函数下垄断竞争和规模经济模型[3]7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异质性(Firm Heterogeneity)假设,认为高生产率可以淘汰低效率企业并优化社会整体福利水平。自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生产率—外贸”互动机制,并尝试找到出口企业生产率更高的理论原因和普遍规律。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目前有两大理论:一是“出口的自我选择效应”(self-selection effects),即具备较高生产率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出口溢价,因此会主动选择进入出口市场[4]3-4;二是“出口的学习效应”(learning-by-exporting),已进入国际市场的出口企业面临着更广阔的消费对象和更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会刺激该企业从其他渠道学习更多先进知识和技术并快速成长。针对拉美新兴市场、东欧转型国家、非洲欠发达等国家的企业数据,结论几乎一致符合异质性结论,且均可用“自我选择效应”进行有效解释[5]3-7。

了解企业国际化行为选择对我国对外贸易升级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大量文献开始延续Melitz异质性的研究,试图验证中国外贸企业是否也符合这一命题。李春顶、尹翔硕(2009)[6]5-10通过选取中国1998—2007年30个行业数据,首次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整体检验出现了“生产率悖论”,研究开始集中检验,但分析结果存在较多争议。“生产率悖论”直接体现了海外企业和国内企业间的差距,反映了我国整体出口仍处于“低效”水平,虽然它的证明还不充分,但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国际化路径选择均可用生产率来解释的研究背景下,中国出现的这一特殊性值得我们探讨。

二、“生产率悖论”的形成机理

“生产率悖论”的验证多是通过更改异质性理论的假设前提来更加贴近当今中国的实际情况,或是采用不同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直接比对出口前与出口后的变化,来分析国际路径选择前后的异质性变化,或是计量检验“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这些方法的解释结论主要归为以下五个解释路径。

(一)理论条件重塑

新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资源自由流动,无任何扭曲的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率就等价于边际成本且互为倒数,因此生产率高的企业其产品价格必然较低,造成低生产率企业被挤出或兼并。这一市场竞争机制限制了部分企业的国际化选择,并推动了行业整体福利水平提升。但是使用产品单价来衡量企业生产率水平的做法是片面的。从市场需求出发,消费者从所购产品中获得的效用不仅取决于商品数量,也取决于商品质量。由于出口市场远高于国内市场的需求弹性,使得企业拥有更大动力在外贸市场上提供高品质产品,这直接体现了同类企业间的竞争力差异,也影响着中国在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 VCVs)上的实际地位,所以生产率贡献应同时考虑数量与质量才更加贴近实际。但是由于产品质量在经验研究中难以衡量,因此“生产率悖论”的出现很可能只是由于忽略产品质量所计算的“虚假生产率”[7]10-15所造成,仅仅是一个计算问题。

(二)加工贸易企业大量存在

企业不同的贸易方式是最被学者诟病的一个“悖论”原因。首先,我国早期主要以纺织、玩具、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加工环节技术含量不高,出口依赖劳动力、土地及政府优惠政策等。2000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开始由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过渡,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比重增加,但相对于加工贸易额的激增,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仍然不理想,这主要是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在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从事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环节所造成,在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销售、运输和售后服务等产业链条中只承接对零部件的基础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因而,出口市场仍然对企业生产率无需太高要求,导致“生产率悖论”长期存在。其次,用加工贸易的大量存在来解释的悖论,总会集中体现于同类企业中。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市场流行“通过引入外资刺激民企”的发展模式,加工贸易一直活跃于外资企业之中,而其中75%是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8]59-62,因此,外资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实际高度相关。其中加工贸易又分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来料加工不需要负担出口销售成本;进料加工则需支付进口原材料加工成品并出口的市场成本。按照这个逻辑,进料加工的效率与来料加工应该是不一样的,对“悖论”的解释力度自然也不同。

(三)出口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实际地位

类似于中国等发展中经济体企业,在参与全球贸易初期,由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和资源匮乏等多重约束,企业还不能掌握核心工业材料和高级零部件的生产技术,只能凭借低工资的比较优势开拓海外市场,必然会促进贸易规模高速增长,呈现“大进大出”的外贸格局,并长期游走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出口统计数字夸大了该产业企业从全球价值链中所获得的真正收益,夸大了生产率与出口的逆向关系,出口企业低生产率实际所对应的是低出口增值。

如图1所示,假设产品X的出产需要经过N次国际贸易链条加工,X为企业从该环节所获得的增值收益,那么世界贸易总增值为nX1+(n-1)X2+…+Xn,其中n越大分工越细,同时每一级工序的生产率要求都在不断提升,即V

(四)贸易中间商的作用

目前关于企业出口数据多来自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CASIF)公布的国有企业及非国有企业规模以上(年总产值超过500万)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及出口数据库(CCTI)。但二者数据比对后存在一类企业,在前者出口交货值为0的同期却在后者出现出口交易记录。为了估算这个灰色数据带的影响程度,钱学锋(2015)[9]187-188以企业名称进行匹配后发现平均在2000—2005年这种企业的比重占到了15%左右,并认为这是由于大量贸易代理商即中间商所造成的间接出口。企业中普遍大量存在依靠中间代理商进行的间接出口[10]1-17,这些企业只需要单要素资金投入就可以将产品出口的更远,因此,生产低复杂度或低技术产品的中小企业会更倾向于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该出口方式会大大降低单位产品出口成本,降低参与海外经营的门槛,致使“生产率—出口”机制无效,因此“生产率悖论”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低估了这一灰色数据带的作用。

图1 生产X产品的行业企业在CVCs中的实际收益水平

(五)我国市场准入的特殊性

异质性模型中假定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必然存在一个相对于国内市场更高的进入门槛,面对这个沉没成本,依赖要素优势的企业会想尽办法利用本土市场的要素禀赋来压缩成本达到海外市场的门槛,而不是依赖技术革新或生产力进步。如20世纪中后期,“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市场利用劳动禀赋优势和各自差异化资源挤占国际市场,为企业创造了低成本竞争优势,也使得低生产率企业可以依赖本国要素优势参与国际贸易。

从逆向逻辑考虑,这种贸易成本差异不仅体现在出口成本优势上,也可能是在国内销售成本反而高于国际市场造成的被动选择。当企业出口产品需要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时(在中国指劳动要素),国内竞争反而比国外竞争更加激烈,使得一部分处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生产链条上的本土企业,即使低利润也会选择继续出口[11]5-7;另一方面,中国地方保护主义造成国内市场分割、体制性信贷歧视和约束[12]169、产业集聚程度和地理集聚[13]3-10等同样会使企业的出口选择面临过高的本土门槛,迫使不同生产率水平的企业均投身海外市场,国际贸易反而被国内贸易代替。如图2所示Zd为国内市场生产率进入门槛,Zx为国外市场生产率进入门槛,在国内销售门槛反而高于国外的情况下,内销企业TFPd所面临的要求就比异质性理论假设的更高,甚至超过出口企业的TFPX。

图2 “生产率悖论”与异质性理论企业市场进入生产率临界值差异

三、结语

面对企业前期粗放型发展阶段,投入资本和劳动可以刺激企业迅速扩张,但随着企业进入集约型发展阶段,资本和劳动的转化率趋于极限,技术会逐渐替代二者成为决定因素。因此出现了“生产率—出口—创新”联动关系的研究。其将企业划分为既不参与出口也无创新投入、参与出口但无创新投入、既出口又有创新投入的三类企业进行比较,结论发现第三类企业的生产率普遍高于前两类企业,即研发创新的投入对“生产率-出口”存在显著正效应[14]733-737[15]577-596。众所周知,创新对企业来说可以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与出口市场竞争力存在明显互动效应。一方面,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新技艺和新产品能够提升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另一方面,出口竞争力提高又反过来为技术创新能力的进步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学习资源,这使得公司行为更加有效。相对出口企业销售收入的提升可以弥补企业投资研发的高投入,从而提高研发的收益回报率,因而出口企业更愿意增加研发投资[16]397-398。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状态,巩固了出口与创新投入对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因此,我国制造业企业需要加大创新和创造力度来提高自身生产力水平和出口竞争力,只有抓住研发、设计等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才能加快培育向价值链两端延伸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另外,企业“进口—生产率”的互动研究较少见。实际上一些国家进口企业的增加值增长速度远超过出口企业,忽略企业进口行为可能导致出口生产率溢价被高估[17]104-112;特别在中国,本土企业大量存在“进口引致出口”现象,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关键零配件来弥补生产率差距,当达到一定外贸水平时就会选择进入更大的海外市场,即通过“进口→提高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自我选择效应→出口”的模式刺激出口。因此,“生产率悖论”的验证需要考虑进口行为。

最后,生产率的地区分布高离散水平也是长期存在的,尤其像中国等国家,地域面积辽阔,地区生产率差异明显,显然不能满足“一刀切”式的研究。但细化区间面临的是数据获取困难,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

猜你喜欢
悖论生产率异质性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视神经炎的悖论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海岛悖论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帽子悖论”
跟踪导练(三)4
融合感知差异的货代和货主选择行为异质性揭示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