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科协同育人研究

2019-02-14 05:55崔宝玉
青年时代 2019年34期
关键词:学科育人高等教育

崔宝玉

摘 要:高校的层次性和学科的多元性决定了构建学科协同育人体系的复杂性。形式多样的学科教育搭建起了高等教育的主体结构。通过学科协同可以把高校核心的学科体系、教育资源、育人要素加以整合,提供有力的研究视角。高校既要关注共性的问题,还要做到有的放矢,结合自身特点,方能构建出符合自身校情的学科协同育人体系。本研究探索构建学科协同育人模式的思路、方法,对进一步的学科协同育人研究予以参考。

关键词:学科育人;学科协同;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的丰富内涵赋予了高等学校非常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在高等教育法中可以看到高校在诸多方面具有“自治”权。高校的这个特点显著区别于中小学较为固定的科目与教育模式。这种灵活的特性,造就了不同高校学科构成、课程体系、规章制度、教师职员构成等各有差异,不同学校的教育理念也不甚相同,而高校育人研究一方面需要考虑不同类型学校的个性,也要重视他们之间的共性,因而如何找到一个能够把高校中各方面育人因素联系起来的结合点显得尤为重要。

形式多样的学科教育搭建起了高等教育的主体结构。通过学科协同可以把高校核心的学科体系、教育资源、育人要素加以整合,提供有力的研究视角。而目前关于学科协同育人的系统性研究较为鲜见。谭如玉研究了高校典型的育人路径[1],罗尧成等研究了课程结构改革的学科协同育人方式[2],邹艳等研究了通过学科交叉构建协同育人平台[3],刘建研究了北京大学的学科协同育人模式[4],邱学青等分析了学科协同育人的资源共享机制[5]。本研究在现有学科协同育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探索构建学科协同育人模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高校育人改革提供参考经验。

一、什么是学科协同育人

广义的学科协同育人是以学科教育为核心,发掘学科育人潜力,推动学科建设,整合不同层次的教育资源、树立一致的教育理念,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全员全方位育人体系,以达到育人目的的一种育人模式。狭义的学科协同育人指某些学科之间的协同育人,如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学科的融合[6],在自然学科中开展科学史教育等。

二、如何构建学科协同育人模式

优化学科课程结构是学科协同育人的基础工作,构建学科协同育人模式首先应该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搭建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加强学科建设是学科协同育人的重点工作,学科建设关系到学科教育的质量好坏,打造教学、科研、实践互为依托的一体式学科育人体系,是打通学科育人要脉的关键。注重德育的整合是学科协同育人的要义,“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将德育融入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是学科协同育人的重心,教育的最终实施者是人,要加强教职工的再教育,提高教职工的整体素质。

(一)优化学科课程结构

学科课程的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如何在课程设置中平衡通才与专才培养、平衡人文与科学素养的养成、平衡知识和能力获取,培养出符合教育目的的合格人才,是高校的重要课题。

1.课程内容和类型

从课程的教授内容和侧重培养的方向来看,大学课程大致可以分为基本技能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生活、研究能力,如文献搜索、写作、语言、信息技术课)、问题处理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综合思考能力)、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学科专业能力)、通识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科学素养,开拓学生视野)、交叉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知识整合能力)。

我国目前专业课设置比较严谨,但通识课缺乏深度和广度,两者缺乏足够的联系[7];技能课程与问题处理课程种类单一不成体系;交叉学科主要属于学科内交叉、专业内交叉,缺少跨学科门类的交叉。

2.学科分类

美国学者杰罗姆·凯根在其著作《三种文化》中,将人类知识划分为了自然、人文、社会三大体系[8]。我国学者李醒民在《知识的三大部类》中认为学科知识可以分为自然、人文、社会三种类型[9]。这三种知识类型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自然分类体系,涵盖了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从知识角度应该协调好三大学科门类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关系,不可厚此薄彼。

我国存在一种学科分离的倾向。由于过于重视人才的专业性,我国高中就开始实行文理分科,在几十年的实行过程中,社会文化在用各种方式向学生灌输文理思维的不同,使得教师、学生、家长都认为只存在两种“学生”,一种是“理性思维”的理科生,一种是“感性思维”的文科生。这种偏见使得本科教学也深受影响,理工大学轻视学生的人文培养,而文科院校则忽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这样的思维下,培养的学生只能是“偏才”并且相互缺乏理解和沟通,并不利于其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大学科门类,在德智美不同方面的育人特点各异,高校在学科设置上应注意学科的互补,理工科学校易增设人文、社会类的通识课程;而人文、社会类学校应增设理工类的通识课程。增加学生文化视野,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10]。

3.教授方式

从课程的教授方式来看,课程可以分为以课堂授课为主的理论课,以实验室实操为主的实验课,以社会服务、生产实践为主的实践课程三类。理论课教师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传递知识,实验课教师往往通过实际演练来指导学生做实验,而实践课程教师主要起到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是主体。

这三类课程在教学效果上各有利弊。学生可以通过理论课短时获得大量陈述性知识,在实验课中逐渐获得程序性知识,在实践课中形成能力、产生情感价值体验。但理论课知识传输效果一般,实验课需要大量时间进行实操,实践課课程的质量把控困难。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应该包含这三种形式的课程,并优化它们的比例关系。

4.学科的时空结构

适当延长通识教育的时间,注意不同类型课程的平行组织和时序安排。如通识课程中技能类课程适宜安排在大一大二,人文、社会、自然学科课程可以分散安排在大一至大三,而综合分析课程宜安排在大四。在具体课程实施上,可以采用“少量多次”的上课模式,缩短每次课程的课时,增加上课次数,可以让上完课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查资料阅读,以便更好地消化课程内容[11]。

(二)加强学科建设

1.教学质量是根本

不论是实现既定的学科教育目标还是发挥学科本身的育人潜力,教学质量都是基本保障。大学由于没有升学压力,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其科研能力往往不相匹配。普通教师科研压力较大,为了晋升职称,他们将更多精力投入于科研工作,自身对教学工作重视不够,部分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但又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改变,高校学科组教研室因为专业差异,也没办法有效地对教师予以指导。而有经验的教授在为本科生授课时,也倾向于承担主修的专业高级课程,结果新生最需要好的教学反而可能得到最差的教学。应该重新审视高校的教学质量问题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案。

2.科研促进整合发展

在高等教育中,学生不仅应该习得知识,也要形成自我学习、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要学以致用,能够将学习到的内容应用于实践。科研工作是联系教学与应用的中间环节,高校的科研工作包含了教师和学生两大部分,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可以提升自身科学素养,是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辅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也是学生正常毕业的必须环节。

高校科研力量是学校实力的重要象征。整合科研资源可以搭建出多种类型的育人平台。如科研中心、实验室不仅是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场所,也可以为学校教学服务,可以重点培养科研人才,可以为诸如挑战杯等学生竞赛提供在校生的实践平台,可以成为学校联系社会的科普展示窗口,也可以建设为高校创新创业基地等。充分挖掘现有科研资源的育人潜力,促进学校育人体系的整合发展。

3.实践提高育人成效

教学科研成果的应用实践可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使科研走向良性循环,为学校增加经费来源,为在校生提供锻炼平台,同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可以说是高校重要的外延性工作。学科建设的最终环节是通过应用联系社会、回馈社会,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和社会影响,投入生产实践与社会服务之中。学生通过实践,与社会相联系,将在学校习得的知识形成能力,培养的品格形成情感体验,在实践过程中升华育人成效。

“教学-科研-实践”是学科建设的基本框架。教学是高校育人的主要途径,科研是育人的有力抓手,实践是育人的关键步骤。

(三)注重德育的整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我国高等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我们应吸取国外高等教育过度自由化的经验教训,在高校育人的各个环节都应把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防止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宗教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唯心主义等不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侵入。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科协同育人体系中将德育全面整合融入,将我们的教育目的和意义通过多种方式、途径,让学生理解、接受、支持、拥护直至成为学生的信念。在教学中不仅要通过思政教育主课堂让学生系统地接受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也要充分利用专业课与通识课,课堂上和课堂外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科研环节,要强调科学研究的意义,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是中性的,但是人是有价值观和立场的,我们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整体幸福,实现共产主义。在实践应用中,让学生体会到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实践的收获感,注重过程育人,通过社会实践、实训生产、社区服务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参与社会劳动中接受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体系,将德育整合在学科建设的各个环节,成为高等教育的教育信念,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结语

高校的层次性和学科的多元性决定了构建学科协同育人体系的复杂性。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构建出的育人体系必然是有区别的。各个高校既要关注共性的问题,还要做到有的放矢,结合自身特点,方能构建出符合自身校情的学科协同育人体系。本研究涵盖了高等教育的结构、过程、人员等影响因素,探索構建学科协同育人模式的思路、方法,对进一步的学科协同育人研究予以参考。

参考文献:

[1]谭如玉.高校典型育人现状分析及发展路径[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4.

[2]罗尧成,胡弼成.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的目标及其优化[J].高等理科教育,2004(1):26-31.

[3]邹艳,王吉华,王红梅.学科交叉的大实践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v.34;No.227(1):219-221.

[4]刘建.打造多元实践育人平台探索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J].北京教育(高教),2013(10):57-58.

[5]邱学青,李正.创新办学资源共享机制构建校内协同育人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3(24):23-25.

[6]卫婷婷.中职学校英语学科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7]姜凤春.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6):45-46.

[8]杰罗姆·凯根.三种文化[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4:3-4.

[9]李醒民.知识的三大部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J].学术界,2012(8):9-37,292.

[10]崔宝玉.学科育人的内在向度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8(9):11-15.

[11]陈小红,潘懋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6):49.

猜你喜欢
学科育人高等教育
运用陶行知教育理念 发挥高中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关于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学科育人的思考
以审美的方式教学历史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论小学语文结构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