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巴洛克艺术中的享乐主义

2019-02-14 05:55郭彦
青年时代 2019年34期
关键词:文艺复兴

郭彦

摘 要:巴洛克艺术诞生于文艺复兴末期,恰逢宗反教改革和资本主义殖民掠夺,贵族将大量金钱投入宗教建设之中,为宗教服务的巴洛克风格艺术孕育而生。由于大量资金的投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家拥有较为舒适和良好的创作环境,在艺术手法上以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为基础,力求突破对称的形式美,打破空间感和造型感,体现光影的变换和灵动的造型摆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了艺术家创作的热情并对美好生活产生无限向往,在作品中倾注大量主观色彩,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享乐主义至上的设计理念。巴洛克艺术以光影变换、灵动逼真的艺术形态提升教堂的体验感,并将对人类生活中没有苦难、无忧无虑和富裕的生活的向往体现在对众神形态和表情的描绘上,将享乐主义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文艺复兴;巴洛克风格;享乐主义

一、巴洛克艺术产生的背景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到17世纪的欧洲,源于意大利的反宗教改革。欧洲的强势扩张和殖民使得财富被权贵势力充分积累。权贵的生活方式和水平都得以充分改善,富裕的生活使得艺术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下迅速发展。由于大部分的金钱都被权贵用于宗教事业,一时间教堂里充满了辉煌大气,象征着浪漫自由的绘画和雕刻。天主教在该时期由于教徒的增长和教会的资金扩充,在欧洲得到迅速的传播和发展。伴随着宗教的传播性和影响性,巴洛克艺术乘坐宗教的船传播远至中国和拉美国家。

二、巴洛克艺术起源中的包容性

巴洛克风格艺术的包容性体现在了它的起源。巴洛克艺术产生于新旧宗教之争的宗教竞争环境里。旧教以笼络教徒为目的,用积极的艺术思想,充满浪漫与理想,华丽与典雅相结合的艺术气息吸引教徒、拉拢教徒。巴洛克艺术就诞生于这样的宗教环境之中,对各类人事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使得巴洛克艺术中包含了音乐、戏剧、古典小说等众多元素。巴洛克甚至不排斥异教的文化和信仰,在绘画和雕刻中也加入了基督教的很多元素和文化内容,目的是展现天主教的包容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吸引异教徒加入旧教,巴洛克艺术还有“基督教化的文艺复兴”的称号。

著名的文艺复兴晚期建筑理论家和建筑师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被称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罗马耶稣教会中的装饰和雕刻充满了奇特和怪异的装饰和壁画雕刻,打破了古典主义艺术的平和稳定的特性,用曲面打破结构的刻板影响。

“巴洛克”一词是由葡萄牙和西班牙语里“变形的珍珠”衍生得到的,作为形容词还有凌乱俗媚的意思。因为早期欧洲人认为巴洛克艺术杂糅性强,不具有文艺复兴古典主义艺术的平均稳定的特性,对巴洛克艺术贬义的称呼被艺术家沿用至今已经不存在贬义含义了。

三、巴洛克艺术特点中的享乐主义

(一)浪漫中的享乐主义

巴洛克风格的设计由于加入了戏剧、音乐和小说的灵感,所以在雕刻和绘画上很容易受到一些名作的影响,很多壁画和雕塑中人物的造型大多比较飘逸,具有故事的情节性,借鉴戏剧或是小说的雕塑和壁画通常人物的面部表情比较生动圆润,配饰相对于普通的人物要更多,材质和装饰细节更加精细和特殊,衣着彰显雍容富贵,人物在动作造型上也彰显出贵族的气质。人物在艺术家制作时大多以艺术家的主观意象为主线,造型到表情到动作都没有刻意墨守成规,也正是这种随意性把巴洛克的浪漫气息一直延续到了洛可可风格中。

面对教堂里的装饰和摆设,艺术家也没有遵守文艺复兴时期中规中矩的设计理念,早期的巴洛克沿用了哥特式的十字型穹顶,之后结合了现阶段教堂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变,将十字穹顶改为较为圆润的穹顶。在摆设上也跟随着艺术家的主观和思想,进行具有较多的流线型和曲面的设计,曲面打破了以往的沉闷,用大量弯曲的线条雕刻的作品更能在宗教之中体现出天主教的华美和富贵。

巴洛克的浪漫是艺术家在资金丰裕的教会中能够自由发挥和创作的艺术氛围,使得创作出来的作品丰富多样,大多随心而作的艺术品大多反应出了文艺复兴晚期资本扩张后教廷中富裕的环境,并给艺术家自我创作的空间和余地,能够直观的把自己的理念和思想融入作品,而良好的生活环境也反映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之中。由此可见,巴洛克艺术的享乐主义体现在艺术家游刃有余的富裕环境中,艺术家精神和物质上的自由直观地反应在了作品之中,这是艺术家的享乐,也是艺术作品的享乐,更是欣赏者精神层面的享乐。

(二)激情中的享乐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充满了理性思维和宁静淡雅的艺术气息,圣母像的作者意大利著名的画家拉斐尔就是以平和、文雅、和谐和对称的风格闻名的。晚期的巴洛克艺术打破了充满理性思维的和谐和对称的秩序,更加讲究艺术的情感流露。

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给巴洛克时期的艺术作品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在浪漫感中提及的艺术家在教会中有足够的资金把小说、音乐和话剧中的东西转化為现实。艺术家善于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把理想转化为现实,所以巴洛克风格的教堂里充满了许多结构感强烈,打破空间的作品。作品中常常有展现天空的壁画和延生至地平线的道路,天空中颜色绮丽,变幻多端的云借助光的折射,使得壁画或是彩色玻璃的反射把云朵幻彩迷离的视觉感制作的十分强烈,加上天空中的天使的绘画,人物的表情、装饰和动作都摆脱文艺复兴时期的平和感和对称美感,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直接反映和描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想法。延展至地平线的道路则是视觉上给人强烈的空间和面积感,把作品的格局放的无限大,使得教堂的空间感也因此得到延伸。艺术家巧妙运用了光学的的折射和反射,把光感美学的运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光与画之间让人欣赏到了婉如幻觉,又。栩栩如生的艺术。

艺术家善于把一件件打破平庸规则的作品结合起来,连接作品时采用行云流水的曲线和曲面把个体穿插结合成一个整体。比如喷射发生改变的喷泉,利用不同喷射形状,把周围的环境从沉闷变为灵动,又利用不同形式的喷泉,把每个作品之间进行相互联系,把局部变成整体,把单一个体变成灵动百搭的设计艺术。这样的享乐主义体现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艺术家煞费苦心的将艺术结合光影变换,在绘画中进行无限的巧思和突破性的手法,是艺术家要将最真挚的情感抒发出来,浓烈的情感因素使人们能够被带入到艺术家所处的环境之中,纯粹的艺术氛围,强烈的创作情感以及刻苦的钻研精神都是艺术家通过作品想要直观传达给欣赏者的。

(三)动线中的享乐主义

区别于古典文艺复兴时期的静态艺术的恬静美感,巴洛克风格艺术将动态艺术设计发挥到了极致。巴洛克时期艺术家极其善用动势营造动感,用歪斜形式的装饰给设计展现灵动的动感之美。

罗马耶稣会教堂就是采用了大量的曲面设计,使得教堂区别于普通又增添了奇特的庄严感和艺术美感,成为当时被模仿的经典的巴洛克建筑之一。罗马耶稣教堂的顶部采用了哥特式建筑的十字型高耸穹顶,高穹顶使得教堂的大厅十分开阔,光影感集中在了教堂的大厅里、穹顶上方充满了壁画和雕刻装饰,雕塑和绘画营造的神级艺术氛围打破了教堂的面积感的同时增添了教堂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教堂的圣坛装饰采用了具有曲面的山花雕刻进行布置,增添了灵动感,雕刻本身又带有厚重感和庄严地文化气息,使得圣坛被装饰的栩栩如生,灵动中透露出圣洁的光辉。巴洛克艺术家对于艺术的细心钻研和仔细设计使得教堂灵动感十足又不缺乏宗教的厚重感,是教徒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也是百年后游客和观赏者的享受。

(四)艺术手法中的享乐主义

巴洛克风格时期的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会把人画的十分渺小而专注于天空和众神的绘制,体现了艺术家脱离人间而向往天堂世界的思维模式。艺术家在创作时专注于神的生态描绘和体态描绘,在表情和动作上无一不透漏着幸福和自由,这种艺术手法直接表达了艺术家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对极乐世界的无限憧憬。這种享乐意识对日后的洛可可风格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作用,也被日后的洛可可艺术发挥到极致。唯一区别的是,巴洛克艺术产生于文艺复兴的后期,思想形态上对于美和乐都是停留在富丽堂皇和灵动鲜活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通过众神的体态和动作进行描绘,是单纯又简单的享乐主义。而日后得以发展的洛可可艺术则是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吸收了很多后现代主义的戏剧和小说的影响,将享乐主义变得更加人性,对情与欲的享乐体现得更加丰富。

四、总结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文艺复兴晚期,既保留了文艺复兴高贵稳重的特点,又在光影关系和空间造型上力求灵动性和不对称性。其享乐主义体现在该时期对艺术家的情感和生活条件的束缚减少,艺术家情感的流露和想象力的体现更加丰富,在作品中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和浪漫,使作品的艺术感得以提升,是艺术家现阶段生活中的享乐,也是观赏者艺术体验上的享乐。艺术家在盈余的设计环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设计中众神的表现形态上,而脱离了人间的磨难和困苦,也体现了巴洛克风格艺术享乐主义至上的理念。

参考文献:

[1]石雷,童乔慧,李百浩.欧洲建筑与城市遗产概念及其发展(一)——欧洲历史性建筑遗产(续)[J].华中建筑,2001,19(2):95-96.

[2]胡文娜.欧洲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一)[J].城市规划通讯,2008(18):17.

[3]张旭鹏.欧洲:世界近代化的先行者一——读《欧洲涅槃:过渡时期欧洲的发展概念》[J].中国图书评论,2004(4):26-28.

猜你喜欢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贵族缘何热衷赞助艺术事业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
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中“及时行乐”主题
文学作品阅读中不可忽视的背景因素
马萨乔绘画的艺术风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