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和诊改路径

2019-02-14 06:02张挺阙明坤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35期
关键词:逻辑起点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

张挺 阙明坤

摘 要 顺应社会需求、追求创新发展、深化校企合作、潜心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保证高职院校自身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要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为路径,构建新质量观、新体系、新动能,改变学校的治理形态和教育教学形态,促进全员质量意识提升、全过程体系整合、全方位动能集聚,科学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逻辑起点;诊改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35-0057-05

近年来,在顺应高等教育简政放权和放管服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对构建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路径。目前,全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已启动实施诊改制度,稳步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课题组在A省选择10所已启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的高校(其中国家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4所,市属和行业办学高职院校4所,普通高职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2所)进行了问卷调查,从院校领导、机关负责人、院(系)负责人、教研室主任、行政人员、专业教师、学生等7类人员中随机进行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376份。调查显示,75%的人员对诊改制度的重要性认识明确,69%的人员对本校诊改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88%的人员认为本校诊改效果不够明显,90%的人员认为本校诊改工具使用没有常态化,93%的人员对影响本校诊改工作的重要因素认识不太明确。从调查结果判断,多数高校全员化内部质量保证意识尚未充分建立,常态化诊改机制尚未有效运行,对诊改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尚未精准把握。

因此,对应新时代高質量发展新目标,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必须加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制度建设,通过改变学校的治理形态和教育教学形态,促进全员质量意识提升,促进全过程体系整合,促进全方位动能集聚,为实现学校确立的办学目标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文化和机制保证。

一、加快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义

(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呼唤高职院校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安徽省为例,未来三年,安徽省技能人才供需矛盾更为突出,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人力资源70%左右的岗位均非常紧缺。“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不仅是为了解决数量与质量的矛盾,其积极的意义还在于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发挥职业院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实现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成为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主体,形成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科学体系,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为载体,推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好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院校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不竭动力。

(二)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质量需求

中国高等教育在经历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过程中,各种矛盾也随之显现,其中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较为突出。就高职院校而言,其症结主要是规模扩张造成的高校数量、专业重量、教学质量的盲目扩张、趋同和失准,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解决此类问题,必须以内部质量体系的构建引导、激励、评价高职院校的特色养成。2018年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全国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在校生1133.7万人,年招生368.83万人。近年来,高职教育虽然经历示范性建设和优质校建设,但依然存在体量大而不强、产教合而不深等问题,且点状的个体建设不能代表整体质量提升。《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指出高职教育正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专业建设水平亟盼提高,二是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意识亟须加强,三是院校治理能力亟待提升。“未来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发展不但要通过内塑质量、外铸能力继续强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使命,更要自觉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新问题和新要求,要紧扣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脉搏,以战略性的眼光明晰自身使命,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大转型大发展发挥更大的战略作用。”[2]基于以上现实,高职院校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对自身的办学理念、实力、模式等进行全面的整合和优化甚至重塑,尽快构建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从而在可能到来的高职院校整合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双重使命追求

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和中心环节,“立德树人”是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终极目标,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由于高等教育专业高度分化,一直以来存在重专业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尚未有效和完全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按照知行合一的要求,厘清并正确处理立德树人的各种关系,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统一,是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所要求的: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目前,全国高校正在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全方位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回归教育的本质。但同时,怎样去界定立德树人的成效、健全评价机制是面临的重要问题。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全员参与、过程管理、科学评价,让每一个师生都成为质量建设的参与者和评价者,促进质量生成。

(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跨界动能寻求

经过多年的发展,校企协同育人已成为高校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生态正在逐步形成,但距离真正构建利益驱动的双主体发展模式仍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等共同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这是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突破。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更是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同时,对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职教集团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作为高职院校,要积极拓展整合校内外资源,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将单兵作战优化成系统推进,克服信息孤岛和碎片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二、诊改路径下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体系

(一)新质量观的逻辑架构

质量观是质量观念或意识的体现,或者说对质量的认知。它是构建质量生成机制的前提。20世纪60年代,美国医疗质量管理之父多纳贝蒂安提出质量评估应该从结构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三个维度展开,三个维度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过程还是目标,都是质量生成不可缺少的因素。高职院校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生成体系,迫切需要从这三个维度建立新的质量观,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成。

1.结构质量是基础

结构是办学各要素的组织形式,结构直接决定着系统的质量,是质量提升的基础。好的治理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师资结构、生源结构是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前提。高等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满足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要,一体化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育人体系。在立德树人成为高职院校中心目标的背景下,构建“五纵五横一平台”质量保证体系的目的,就是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2.过程质量是关键

过程质量,即将结构这一基础转化为成果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机制运转质量。诊改工作聚焦质量,其中心任务就是调动一切软硬件资源促进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院校必须主动担当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主体责任,用好诊改“利器”,注重过程管理,做到“岗位有目标,目标有考核,考核有标准,标准有实施,实施有监测,监测有诊断,诊断促提升”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常态化的持续改进机制。最为重要的是,要发挥诊改系统的功能,建立起过程化动态管理意识,形成人人参与、处处覆盖、时時共享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

3.成果质量是导向

成果质量即通过结构质量基础和过程质量动态调整所形成的结果。诊改区别于以往的评估,不需要对应标准,不需要另起炉灶。通过“五纵五横一平台”系统自我诊断与改进,系统性和过程化管理质量生成,综合运用制度、文化、管理等各种资源和力量,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不能仅限于传授高深知识,还应内化为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3]诊改系统对成果的评价是综合评价,是对包括质量成果本身(学生)在内的多维度动态性评价。因此,它可以一改过去单一化终极式评价方式,促进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

(二)质量生成的体系整合

1.全员力量整合

诊改是全员性的,每位教职工及其对应的岗位既是诊改的主体,又是诊改的对象。对应岗位履行全员育人职责,每位师生都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目标,发挥应有的职能,实现整体效应,推进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只有当全体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乃至教辅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高校教育主体,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达到全员力量的整合,才能最终实现高校‘全员育人这一价值诉求。”[4]

2.全过程动态整合

要坚持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着眼于学生培养从进校到出校的整个过程,从立德树人两个维度,从第一第二课堂两个载体,进行系统化教育,构建有效动态调整培养机制。要系统把握学生从进校到毕业整个学习成长过程规律,精心规划不同年级阶段的培养重点和方法举措,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培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要通过诊改质量监控体系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动态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系统集成入学教育、日常教学、社会实践、毕业教育等各个环节,辅之以校园文化熏陶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全方位资源整合

要系统性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各项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要发挥校园文化、管理设施的育人功能,整合多方资源,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资源的有效对接,从而达到全面实施、全方位推进的目的。当前,高职院校对信息化或者智慧校园建设重视程度较高,但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各系统信息化平台无法兼容,迫切需要通过诊改平台实现“教、学、训、管、评”一体化服务平台,打通各关节,做到源头采集、实时采集、开放共享,实现全融合。

(三)质量生成的动能集聚

1.内生力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其实质是立足高校自身,优化整合内部因素,形成质量重塑的强大内生动力。近年来,A省在推进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时提出“五个度”要求,即“办学定位、发展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学校的其他职能对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的支撑度”“人才培养目标和各个教学环节与毕业生质量之间的吻合度”“师资、经费、课程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以及“学生、社会、用人单位、政府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这种评价和建设标准旨在凝聚人才培养的强大内生动力,推动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实现错位式、特色化和高质量。事实上,这种对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追求,也正是职业院校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的方向和目标。

2.协同力

要真正发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协同效应,关键是通过高质量人才培养和供给激发企业合作的协同力。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通过明确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目标原则、实施主体、合作形式、促进措施和监督检查等,建立起校企合作的基本机制框架,对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高职院校,要从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出发,基于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功能发挥,系统集聚有效动力,与企业开展紧密和深度合作,以看得见的合作效应促进长远性常态式合作。最为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受企业欢迎的优质人才供给调动企业办学主体责任的落实。

3.外引力

政府部门,尤其是作为办学的主导者和主管者,要实现由“办”向“管理和服务”转变。一方面,要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要求,给予高校充分办学自主权;另一方面,要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从政府层面保障和推动高职院校集聚高质量发展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的最强合力。目前,不同体制高校之间在管理上差异较大,如多数行业办学高职院校机构设置不健全,企业办学和民办高职院校不享受“生均拨款”政策等。政府部门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在进行区域内教育资源规划和高校建设时,应主动作为、系统谋划,主动发挥政府部门功能,给予高校人才培养最充分的政策和资源保障,在编制及岗位管理、选人用人、绩效分配上给予高校充分自主权,以促进高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系统整合和功能的充分发挥。

三、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诊改聚焦点

促进新时代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需要发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功能,调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资源要素积极构建质量生成系统。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不同于以往的人才培养评估工作,没有固定模板,没有标准答案。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生成功能,必须要明确把握五个要点,确保诊改的制度性安排特别是新质量观、质量体系、质量动能在每个学校针对性集聚生成。

(一)起点在家底摸清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与以往的评估有本质上的差异。评估更多坚持目标导向,要达到某个指数或者目标,其目标单一,集聚性不强,没有充分考虑各个学校的个性特征和发展基础。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目标多元分散,一切围绕质量提升的办学矢量都是诊改的对象。因此,要重视一切办学要素的“蝴蝶效应”,不仅要抓住常规性的专业、课程等诊改,还要抓住整个办学系统和要素的诊改,从而形成质量生成的系统合力。“搞诊改,如果起点出了偏差,后面的工作就都会偏离预定轨道,甚至不知所终。因此,找准诊改的起点,打造‘目标链与‘标准链,至关重要。”[5]

(二)重点在系统构建

要构建有机、生态、闭合的质量生成系统,通过系统将碎片化、单一化的教学质量保证要素进行整合和优化,形成质量生成的闭环。这就要求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不是运动式、迎检式的,而是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横向层面,以校本数据平台为依托,构建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等五个有机统一的闭合系统,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积极引入校外资源,形成多主体联合培养的合力,才能充分保證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机常态生成。最为重要的要将质量的生成与绩效评价机制有效对接,构建起良性循环机制,促进质量的不断优化和提升。

(三)支点在信息生成

“完善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在更加对称的、全面的质量信息的基础上,则质量信息披露、挖掘、分析与运用越精准,越可利用大数据驱动质量保障向精细化方向发展。”[6]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能否实施有效诊改,诊改平台十分关键。对整个办学要素及其运行进行数据量化,需要构成信息收集、整理、集成、反馈的闭环系统,确保信息的数据功能和反馈机制有效建立,将整个办学质量系统及元素的运行情况全面量化,以数据对应问题症结,形成评价和诊改的客观基础和矢量目标。较之于人才培养数据平台,诊改平台应更加全面、精细、深度。要做到人人都是数据源头、人人实现数据共享,针对数据本身的监测和诊改机制同样十分重要。

(四)亮点在管理创新

影响质量的条件和环境是静态的,但管理是动态的。 要建立引导、激励、督促、评价和奖惩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管理机制,从主客观两方面更加有效地激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内生动力。当前,迫切要通过绩效、职称、人事等综合改革,构建有效激励机制,推动教育教学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以学校组织机构绩效考核制度(部门绩效考核办法)为切入点,对实施的各项工作结果、过程、达标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将考核结果与激励挂钩,实现各项工作目标并不断超越原定目标,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形成动力机制。”[7]

(五)落点在质量保证

要坚持质量和目标导向,一切围绕质量生成、提升和转化,没有质量的有效生成和提升就谈不上诊断成功、改进有效。“高职院校应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按照PDCA[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循环管理教育教学全过程,使教学质量管理成为一个闭环”[8]。同时,质量的提升是动态的过程,不能仅以运动式、项目式的过程来实现长期性的、根本性的任务,而要构建有效的质量文化生成和保障机制,让质量成为全体师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导向和目标。

总体来说,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诊改工作不是新建项目,而是整合要素;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构建闭环;不是结果为王,而是过程至上。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应有的目的和效能,系统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科学体系,才能更加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发展,更好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陈春梅.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理论设计[J].高等教育研究,2016(3):1-5.

[2]石伟平.服务社会,高职需处理好的根本问题[N].光明日报,2016-07-05(15).

[3]史秋衡,柯安琪.美国政府“高校记分卡”评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7(6):100-105.

[4]吴国友.以全员育人理念促学生全面发展[N].光明日报,2016-10-05(7).

[5]杨应崧.打造“两链”,找准诊改的起点[N].中国教育报,2017-09-26(11).

[6]计国君,邬大光,薛成龙.内部质量保障的质量信息披露动力机制研究[J].高教探索,2018(8):5-13,34.

[7]袁洪志.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运行实务[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25.

[8]邹吉权,刘晓梅,牟信妮.高职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0):26-32.

猜你喜欢
逻辑起点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发展演变
建构体现学术自由精神的现代大学制度
基于货币视角的“经济生活”的逻辑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