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艳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 100029)
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又称台湾平菇,学名盖囊侧耳,为侧耳属(Pleurotus)高温菇种,其外观形态与糙皮侧耳(平菇)类似。该品种最大的特点是耐高温,可夏季栽培,而且还有菌盖颜色深、菌柄短,菌肉厚,口感细腻脆嫩,子实体组织致密,耐储运、天然抗虫的优势。由于其发菌速度慢,生物转化率偏低,目前鲍鱼菇在我市还没有规模化栽培。本试验旨在通过培养料处理及配方试验总结本地鲍鱼菇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为该品种的示范推广打下基础。
鲍鱼菇,引自河北微生物研究所。
2016年1月~2016年9月。
顺义蔬菜生产技术服务中心。
两因素试验,试验因素A为培养料处理方式,分为熟料、发酵料短时高温、发酵熟料3种;因素B为培养料配方,主料分别为棉籽壳、玉米芯、木屑、棉籽壳+玉米芯、棉籽壳+木屑、玉米芯+木屑。母种由市推广站引进,统一在密云扩繁谷粒原种及栽培种,试验点生产菌棒。菌袋规格为17 cm×33 cm,培养料处理和配方按试验要求,主料占85%,辅料包括麸皮10%、过磷酸钙1%、石灰2%、石膏1%、豆饼粉1%。套环出菇。
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18种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以重复为区组,每个试验设54个小试验区,形状为长方形,小试验区面积约7 m2,每个小试验区150棒,每个试验点8 100棒(表1)。
表1 试验设计表
参照高温平菇生产管理措施。
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发菌速度、菌丝形态、满袋时间、成品率、成本比较、产量、子实体性状等指标,具体见图1。
图1 小试验区田间布置图
不同培养料条件下的制棒成本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培养料条件下制棒成本比较(折合每棒成本)
从表2可以看出,棉籽壳为主料的制棒成本较高,其中发酵熟料处理的最高,为2.42元·棒-1,木屑为主料的制棒成本较低,熟料处理的最低,为1.54元·棒-1。
对不同培养料处理条件下鲍鱼菇的发菌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
初步分析结果,不同培养料配方和处理方式对鲍鱼菇发菌影响较大,玉米芯配方污染率较高,易感染链孢霉,尤其是熟料处理,在本次试验的污染率高达45%。但相同配方通过发酵处理后,污染率可控制在5%以下;此外,发酵熟料和发酵料加短时高温的处理发菌速度快,菌丝满袋时间比熟料提前10 d以上。
表3 不同培养料鲍鱼菇发菌情况
对不同培养料处理条件下鲍鱼菇的出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如表4所示。
从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出菇情况来看,熟料处理中不同配方的单朵重普遍高于发酵熟料和发酵料加短时高温处理料的,但从菌盖直径和菌盖厚度看,发酵熟料和发酵料加短时高温处理料条件下的尺寸较大,这表明熟料的栽培的子实体紧实度较好。总转化率以发酵料加短时高温处理料最高,其次为发酵熟料。“玉米芯+木屑”配方在应用不同培养料处理方式后,差异非常显著,熟料处理的产量在参试处理中最低,仅为34%,但发酵熟料的产量却在参试处理中最高,为71.3%,发酵料短时高温处理的产量居中,为62%。
对不同培养料处理条件下的鲍鱼菇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如表5所示。
不同培养料处理方式和配方对子实体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影响无明显规律性,但通过表5可以看出,经过发酵处理,粗多糖含量均有所降低。
表4 不同培养料鲍鱼菇出菇情况
表5 不同培养料处理鲍鱼菇营养成分比较
对不同培养料处理条件下的鲍鱼菇进行了利润核算,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不同培养料处理条件的利润比较(折合每棒利润)
表6显示,按市场平均价20元·kg-1计算单棒利润,采用玉米芯+木屑配方,发酵熟料处理的单棒利润最高,为4.05元·棒-1,而采用棉籽壳+玉米芯配方,熟料处理的由于成本偏高,产量偏低,利润为负值。
鲍鱼菇培养料采用发酵处理,可大大缩短发菌时间和提高菌棒成品率。这可能是由于发酵过程使用木质素更有利于菌丝的吸收利用;纯玉米芯配方不适宜采用熟料栽培。
培养料处理方式和配方对子实体外观品质无显著影响;经过发酵的培养料,子实体的粗多糖含量均有所降低。
从经济效益分析,以发酵熟料“玉米芯+木屑”配方的投入产出比最高,成本低、产量较高,单棒利润可达3元~4元。按667 m2栽培1.2万棒计算,可实现667 m2经济效益3.6万元~4.8万元。本试验结论还需进一步示范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