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飞
浅谈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李洪飞
(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兽医局 273300)
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畜禽养殖量巨大,2016年家禽出栏1237300.10万只、牛出栏5161.93万头、羊出栏30694.60万只,猪2018年底头数42817万头。庞大的养殖数量同时不可避免的也相对产生了不小规模的病死畜禽,这些病死畜禽一旦处理不当,会对畜牧业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尤为重要。
1.1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开展背景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事关公共卫生安全、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对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保障畜牧业健康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黄浦江上游出现数千死猪漂浮事件和2014年江西病死猪流向市场事件出现后,为解决病死畜禽给疫病防控、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带来的问题,国家及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方案对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提出了要求。
1.2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不完备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目前主要针对病死猪,其他畜禽如牛羊禽类等还没有完全纳入补偿。在市场运作方面,吸引进入的社会资本较少。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地方需逐步规范,未能确保持续性和形成产业。在有关规范性文件落实上不到位,处理机制不长效,没有形成良性循环。运行严重依靠政府补贴资金,地方政府财力较弱,配套及补贴难以承受,使此项工作难以全面铺开。畜禽养殖散、小、广,战线长,工作量大,人员经费不足。企业自律性较差,管理难度较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建设工作中还存在县区、乡镇覆盖不全面,上级财政补助经费到位慢、使用不灵活等问题。
1.3 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需广大养殖场(户)的积极参与,广大养殖场(户)的意识需要提高,由于宣传引导、监督执法、惠农激励等工作不到位的原因让部分养殖场(户)对病死畜禽处理未引起足够重视。对开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经济发达地区好于经济落后地区,规模养殖场好于散养户,有的养殖场(户)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认识不够,存在病死畜禽流向食品流通区域的风险。
1.4 病死畜禽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公共食品安全 随意抛弃病死畜禽影响生态环境安全,采取焚烧法或掩埋法等简单处理方式处理病死动物有发生次生污染的可能,焚烧处理成本高、污染空气,深埋处理污染地下水,易造成环境污染、病菌滋生、疫病流行。受利益驱使个别养殖户甚至出售病死动物,最后进入了食品流通环节。
2.1 建立科学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 同时建立六大体系,即基础体系、收储体系、运输体系、补贴体系、监督体系、信息体系,确保机制运转正常。强化“定点收集、集中处理、全程监管”为主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推进覆盖所有乡镇的病死畜禽收集运输体系建设。改造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建立科学的病死畜禽收贮体系和运输体系。协调保险公司开展多畜种保险业务,增加对病死家禽、牛、羊等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补贴。
2.2 大力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促进病死畜禽资源化利用 鼓励发展畜牧业环保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建立第三方治理机制,形成多层次、多路径、多形式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新局面。社会资本参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行业,有利于行业发展,企业负责运行,责权明确,能让该行业的发展健康有序。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产物在资源再利用方面,目前肉骨粉只能做有机肥的添加剂,油脂用于工业类,资源再利用受众面窄,应用形式单一,应拓宽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产物资源再利用的渠道。
2.3 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配套保障政策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重于服务所以须从配套保障政策上下功夫。目前企业参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创收模式,比较依赖政府的补助,在资源再利用上的经济价值当前占收入比重较小。积极采取财政、金融、税收等措施,促进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健全完善无害化处理体系运营管理保障机制。
2.4 提升监管能力,充实监管力量 完善地方监管机构,理顺内部结构关系,强化技术支撑,完善建设信息平台和标准体系。加强部门协调联动,畜牧兽医、环保等各有关部门切实履行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等职责。严格日常监督,定期对养殖场(户)巡查监管,指导和督促养殖场(户)按规定做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发现乱丢乱弃或违法销售病死动物的,依法严肃处理。
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环保意识、食品安全意识日渐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更高的要求,会促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产业的发展。政府对美好乡村建设、环境整治、绿色畜牧业发展的重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在政府的主导下,变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和公共安全保障,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行业也将得到长足发展。
(2019–06–12)
S851.2+3
B
1007-1733(2019)09-00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