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家“无为”思想与中医养生Taoist inaction thought and health keeping theory

2019-02-12 18:08焦丽璞薛芳芸穆俊霞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养生学无为五脏

焦丽璞,薛芳芸,穆俊霞

(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晋中030619)

道家是秦汉以前形成的一种哲学流派,是诸子百家中极为重要的一家。其主要思想为:道法自然、无为而为、天人合一、贵阴重柔、致虚守静、有无相生、是非相对等。“无为”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老子》一书中提出的,“无为而为”是老子思想的精髓。人们常说“医道一家”“十道九医”。中医与道家在人体的生理构造和生理功用的研究中有着共通之处[1]。如东汉《河上公章句》一书中,对《老子》“谷神不死”之“神”的注释为“五脏之神”,并认为五脏的损伤也会导致“魂、魄、神、精、志”五神的损伤。老子的思想对我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中医养生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道家的“无为”思想与中医养生有何联系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1 中医养生理论探源

1.1 “养生”一词释义

养,即保养、补养、调养之义;生,即生命、生存、成长之义。所以,我们可以将养生大致理解为:依照生命发展的普遍规律,利用有利的实践方法,使其达到调养身体、延年益寿的目的[2]。而“养生”一词,初见道家经典之作《庄子·养生主》中,文惠君听庖丁解牛的讲解之后,便知道该怎样养生了。后又在《外篇》《杂篇》中提到过“养生”一词。古人说养生,经常托黄老之言,养生术常被称为老君之法,处处可见道家哲学思想对养生学的影响[3]。

1.2 中医养生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中医的基本精神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未病先防,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首先是治人,而后才是治病。中医养生亦是如此。所以中医养生就是用中国的传统医学在未病时就预防养护,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因人、因地、因时治宜,又称为三因制宜,以此来达到阴阳平衡、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效果。而中医养生的理论最早出现在殷商时期,甲骨文可以说是最早的医书记载。周代以后的中医养生得以逐渐发展、丰富其内在的知识。从春秋战国开始,道家养生、儒家养生,形成了这一时期养生的主流,为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提供了早期的思想准备和知识涵养。再到秦汉时期,《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养生理论的全面形成[4]。明清时期中医养生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具备综合性养生的书层出不穷,养生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关注,导引、推拿、按摩等健身术经过历代的总结、革新,愈加标准,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欢。直到如今,全民的养生热,又将养生推入高潮,我们需要更系统的知识宣教,让民众科学养生不听信偏方盲目养生。

2 道家“无为”思想与中医养生

道家素来重视贵生、养生,所以在追求长生不老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道家养生文化,丰富并发展了中医养生的思想。如道教经典《太平经》指出:“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从中可看出道家主张生命可贵,无可比拟。在《道藏》中也有大量与养生保健有关的内容,而“无为”又是道家养生的中心思想,“无为”并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什么都不作为,却是依从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不强作妄为,免得破坏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从而达到强壮脏腑、保养身体、防病抗老的积极作用。道家历来重视养生,追求延年益寿,所以累积了大量的养生经验和实践方法,这与中医的养生理论不谋而合。下面分别从情志、饮食、运动、起居四个方面论述。

2.1 调摄情志,修身养性

情志,包括七情和五志,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五志即怒、喜、思、悲、恐,都是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黄帝内经》中运用阴阳五行建立了情感与五脏之间关系的学说,认为情感的产生及其表现是以五脏精气活动为基础的。所以,在情志养生方面,中医结合道家淡泊虚无的养生思想,强调精神内守可以达到养生防病的作用。情志能够引起脏腑精气的变化、气血运行的失调,能够使得病情好转甚至康复或恶化。良性的或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利于加强人体的正气,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认为“宁静虚无,真气从之,精神以守,永不生病。”说明圣人所做的无为之事就是要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并居于淡泊虚无的境界,只有这样身形合一,才能达到延长寿命的作用,这就是圣人的养生之道。反之,因为外在事物的影响,情志的变化进而导致五脏的损伤,阴阳协调的打破,气血运行不调而导致疾病的产生。如大家熟知的范进中举,范进由于中举人而兴奋太过,导致精神错乱。所以,很好地调控情志,拥有乐观向上的精神是防止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5]。

而在调摄精神方面,中医结合道家清心寡欲的养生思想,强调了要保持无私无欲的状态。《素问》中指出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到淡泊名利,不过多地去谋求物质的享用,要以本人所食用的食物为美,以自己的衣服为舒服,做到平常心,这与道家“无为”思想是十分吻合的。可见,保身长形就是要人们精神内守,保持无为的状态,这样才能够不为世上的事情烦恼,不为物欲横流的世界所影响。

现如今,健康的含义不仅仅局限在没有疾病,而且是个人的身体、精神和社会完整性。由于人们的心理压力过大是普遍的现象,当代社会由于精神原因所引起的心身疾病到处可见,如因为情绪而激发的郁证、癫、狂、梅核气等疾病;因情绪而诱发或加重的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还有其余原因所致但具有情绪异样体现的绝经前后诸证、目赤肿痛等疾病,而这些疾病的发作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注重情志的养生。

2.2 饮食调理,以资气血

人体的先天之本是肾精,而后天之本是饮食水谷,饮食水谷进入人体后,经过脾胃的运化,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以滋养气血,保全长形。《内经》中指出,饮食五味可以产生阴精,而五脏内有阴精,五味也会导致五脏受伤。阐明饮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饮食不当则会对人体五脏功能造成损伤。《内经》中有关饮食养生的理论也深受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其一就是食饮有节,就是指饮食不要失于节制,要有度,这与道家不妄为的思想不谋而合。饮食要避免过饥过饱,过饥则会造成营养不良,过饱则会中伤脾胃,以致脾胃难以运化而致病。二是要寒温适宜。因为各种食物的寒热温凉的属性差异,因此在日常饮食中要特地留意,抉择寒热适宜自身的食品,这样就能符合身体的需求,从而起到养生防病的功用。假如偏好饮用寒或偏热饮食,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而产生某些疾病。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指出了五味调和也对人体养生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也正顺应道家的自然无为。因为人体的五脏对五味的嗜欲不同,所以要避免五味偏嗜,《素问·宣明五气》中指出五味入于五脏,酸苦甘辛咸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假如常常过量食用某种性味的食物,就会使该脏的脏气偏盛,机能失调而产生多种病变。

而现如今,养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当密切。很多中药都来源于食物,中医有种说法是“药食同源”。例如,一些血虚失眠的人可以多食用大枣,因为大枣可以补血安神。平时大众也都知道虚热的人应该多吃绿豆、冬瓜等食物;虚寒的人应多吃牛肉、羊肉等食物;气机不畅的人应多吃黄豆、白扁豆、鸡肉等食物;体内湿热的人应多吃薏苡仁等食物[6]。这些知识老百姓可能不大明白,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一直遵守古老的规则。俗话说:“日用而不知”[7]。这些内容已经深深刻在我们的骨子里,虽不知道其原理,但却依然遵守运用,通过规范日常的饮食来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2.3 适当运动,强身健体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指出古人懂得养生之道,效法于阴阳,了解术数,所以能形体与精神两相称合,度百岁乃去。说明遵守自然之道,适量的运动,使得精神和形体两相和谐,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但是运动过量又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损伤,例如,“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骨伤,久行则肌腱损伤”,说明虽然是视、卧、坐、立、行等最基础的活动,不加节制,也会导致形体组织损伤,久而积劳成疾。相反,适量的运动,水谷精微才能得以消化,血脉才能通畅,人体才能不生病。防止疾病产生最简单的措施就是适当睡眠休息,其可以达到保养精、气、神的作用,使得形体和精神得到恢复。如果太过劳累或者安逸,会导致脏腑功能的衰退,身体的虚弱,正气的不足,抗病能力的下降等。

人类的初始,运动是狩猎、采摘。运动是人类生存的前提,首先要符合上流社会的需要,例如湖南长沙马王堆墓出土的导引图,这是最早发现的记录。而华佗也依据中医原理,模拟虎、鹿、熊、猿、鸟等5种动物的动作和情态编创了一套五禽戏,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用,华佗的学生吴普终身练习五禽戏,活到了九十多岁,耳聪目明,齿完牙坚,但他也说,人的运动也应当适量,不可过度。因此,当人们在生活运动时,必须要有一套规范的动作,而且要适度,根据自己的身体量力而行,这在保护身体、加强体质和预防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现如今,人们创立的广播体操、广场舞、健美操等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总之,运动养生的论述,核心还是道法自然,适度而为,体现了道家不妄为的无为思想。

2.4 起居有常,劳逸适度

起居有常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有好的作息规律,遵循规律起居和生活,就能使人体少得病,延年益寿。卧起有四时早晚之分,要求人们做到:春季,天地间阳气升发,起居应当晚睡早起,多做户外运动;夏季,阳气最盛,起居应当晚睡早起,不要对炎热的天气产生厌倦之感;秋季,阳气开始收敛,阴气逐渐上长,起居调养应该早睡早起,与鸡同作息;冬季,阳气闭藏,起居调养应该早睡晚起,以待阳光。《内经》顺四时养生的思想与道家无为的顺其自然的思想有相似之处,正如《道德经》所论述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样,说明了人的行为一定要顺应自然之道,自然就是指自然如此,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自然而然。

古人早已告诫现代人应该遵循的日常行为规范,虽然人人都盼望着长寿,但如果不遵从自然规律而生活,甚至逆其道而行,人又怎么会长寿呢?如今手机的广泛使用,使得人们更加变本加厉的上网、长时间的熬夜,聚会的增多、压力的增大,使得人们超量饮酒、大量吸烟等,导致因为睡眠时间的减少、人体生物钟紊乱而引发各种身体的不适。所以我们应该树立良好的作息习惯的意识,有规律地生活和休息可以使人体大脑皮层的调节形成有节奏的条件反射系统,这是健康的必要基础。形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最好的措施就是主动安排自己的生活作息,做到每天按时睡觉、定时起床、规律用餐、劳逸结合等。把生活安顿的井井有条,使人们精神充沛,这对人类健康和长寿都有好处。

3 道家“无为”思想对当今养生的启示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为”,早期的中医养生学视“养生保全长形”为最高的境界和终极的目标,治未病和养生是古代医学家的共同追求。而如今随着中医养生的发展,结合临床,未病的概念不断地扩大,不仅仅局限在表面意思即疾病未曾发生一方面,还包含疾病发生后防止继续传变等。所以更需要我们注重情志、运动、饮食、起居的养生,这对身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求人们做到顺应地理环境、四季节气变化的需要,做一个健康的人。但人们一直认为成事在人,故而不遵循自然规律,日常生活规律杂乱无章,最后导致病痛缠身,生命短暂。又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自身身体的关注度变高,养生成了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但是目前中医养生市场混乱,广大人民群众的养生知识相对匮乏,正确的养生思想没有得到有效的宣传,虚假的养生方法、劣质的养生药材、能治百病的中医方子处处可见[8]。所以,科学养生应以医学知识为向导,明智地看待全民养生的热潮;使用合理的药材、食材并联合运动进行身心调节;科学地看待中医保健产品的销售。做到这三点,养生才能健康、科学和快乐[9]。而养生这一概念在中医学中是特有的存在,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健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延续了几千年,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所以,我们要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的养生学,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养生学无为五脏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传统体育养生学发展的路径抉择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论深入研究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必要性
论《太一生水》的“生命生成论图式”特征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
仲景五脏温法探析
“五脏神”学说探析
曲黎敏:爱情和婚姻里的“养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