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2019-02-12 06:29:08李雪淋韩时琳夏波钟姗姗王祖志常留红
教育现代化 2019年101期
关键词:国际化一带一路教学内容

李雪淋,韩时琳,夏波,钟姗姗,王祖志,常留红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港口与航道工程系,湖南 长沙)

自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理念以来,其为各行各业包括高校教育开辟了新的视角,为高等院校指明了国际化高等教育的方向和模式。近年来,在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改革的指引下和中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后工程教育认证国际化的背景下[1],工科工程专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王娇娇[2]通过研究确定了铁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方面构建了铁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标准,继而提出校校互派学生模式、校校合办院校模式和校企双主体模式来推进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段胜峰,彭丽芳[3]认为,为适应“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高校应重视跨文化交际课程,但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国际化的并未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总体构建上都进行了较好的探索,体现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从单门专业课程来说,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工程类专业一门很重要的管理课程,有学者从教学手段方面进行了探索[4]。然而,新工程教育理念和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要求高等院校加强工科学生的管理知识和培养工科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故在此背景下,相应地推进该课程国际化教学改革是符合时代性要求的。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工程承包企业参与国外工程的建设活动日益加强,国外的项目管理公司和承包企业等也参与到我国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故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课程呈现国际化趋势的特点日益明显。本文立足于培养适应国内外工程项目对高级工程管理人才的需要,从国际化视角尝试进行该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一 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设计

针对该课程内容广泛综合且具有国际性特点,本次教学改革方案的主导重点是改革以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未与国际化接轨的缺陷。具体而言,本次课程教学改革是在“一带一路”的理念背景下,以提升工科学生国际化视野为导向,以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为切入点,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方案设计。

(一)国际化视野角度下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从三方面进行了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改革,一是在招投标知识版块,引入“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国际性竞争招标程序”[5-6],将国际工程招投标的程序和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体系中;二是在合同管理模块,以最新版的(即2017 年底FIDIC 组织出版的第二版)FIDIC 系列合同条件[7]英文原版教材为蓝本为切入点,结合原文,引入案例,让教学内容跟得上时代变化,与国际能接轨;三是在合同管理必备的法律基础模块部分,嵌入国际上成文法(大陆法)和案例法(判例法)的知识点,以增加学生理解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索赔的案例时的基础知识储备。

(二)以双语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综合应用

本课程除了采用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重点在双语教学、全英案例研讨式教学,校企合作提供的国际工程真实案例的开放式教学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和国外的项目管理公司和承包企业在国内外建筑市场的交融下,工科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更要掌握工程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的专业英语。从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角度而言,应用英文原版教材和教辅资料是极有必要的。以下以合同管理模块为例说明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合同管理模块是该课程很重要的一部分,无论国内国际,FIDIC 系列合同条件都是工程合同管理的国际惯例,其原版文献就是英文文献,虽然有些FIDIC 版本有授权出版的中文版本,但因为语言环境的原因,翻译过来的有些条款晦涩难懂,反倒不如直接阅读和学习原版的英文条款。另一方面,从前沿性角度考虑,2017年最新出版的FIDIC 合同条件还没来得及有中文译本的情况下,为了与前沿性国际性接轨,我们就更应该使用新版的原版英文教材。此外,FIDIC 系列合同条件中有中文译本的一般是“FIDIC 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FIDIC 生产设计和设计-施工合同条件”和“FIDIC设计采购施工(EPC)/ 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还有许多其他合同条件并没有授权出版的中文译本,例如FIDIC 疏浚吹填合同条件[8]就从来没有过官方的中文译本,而在我校港口与航道专业合同管理模块教学时,要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水平,就应纳入适合该专业的合同条件作为教学内容。用原版的英文教材,既能加深对FIDIC 合同条件的理解,也能锻炼学生的外语阅读和沟通能力。事实上,在应用此课程教学改革后确实起到了这样的效果。

(三)配套双语教学和全英案例研讨式教学进行课程考核改革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化,加上该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应用实践性较强、课内课时数较少的特点,使得该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传统的考试方式只能考核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对其他综合能力的考核略显薄弱。

因此,此次课程考核改革主要从过程管理考核、应用实践性考核、课内外结合考核三方面进行,同时在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上贯穿了“一带一路”国际化教育的理念,设计如下。1. 过程管理考核:除了平时布置的作业之外,分阶段安排了随堂测试和小组报告,加强过程管理,充分利用过程考核对教学的反馈作用,以便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2. 应用实践性考核:此轮考核过程中安排的两次小组作业均为强应用型的“开放式”题目,需要学生小组成员充分讨论,形成分析报告。事实上,在此轮考核改革实践中,受限于课内课时数较少的原因,任课老师还组织了学生在课外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极好地促进了学生对课程应用实践的能力提升;3.课内外结合考核:除了安排在课堂内的随堂测试,还布置了小组报告和思考题,这些需要学生在课外查找相应资料完成,加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 课程教学改革的应用实践

课程组在2018—2019 第一学期我校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2015 级学生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中,应用了本文第一部分所设计的教学改革方案,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实践应用。

在课程结束后,为了了解学生对此次教学改革的感受和评价建议,通过网络以不记名形式对该教学班共21 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统计,最后有效问卷为20 份,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改革调研结果

从以上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虽然许多人认为课程考核改革增大了平时学习的压力,但他们依然对课程考核改革持肯定态度,说明学生在心理上是认同课程考核改革,从而可说明此次考核改革是成功的。2.虽然许多人认为自己的英语很一般,但大多数人依然对双语教学持赞成态度,可由此以推论这可能是因为学生意识到国际化的重要性和必然趋势,纵使学习更具有难度,他们对此也愿意承受。3.在教学改革手段应用实践下,还可以看得出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认为自己在分析和解决课程相关的专业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表明此次教学改革良好地实现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新工科教育和国际认证要求达到的培养目标。4.他们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对课程整体掌握程度一般,但对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持更为正面的肯定,结合课程结束后的访谈,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们觉得课内学时较少,而课程内容涉及面较广,靠课外辅助学习不足以很好地掌握相应知识,所以认为整体掌握程度不够良好。

三 结语

在此次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在教学内容上引入了国际化知识体系和标准,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收集了相关的案例资料,在教学方法上应用了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案例研讨式教学,在课程考核改革上结合了过程控制、应用实践考核等方面,这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方案的应用,使我校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大四本科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了工程管理类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熟悉了国际通用的规则,拓展了国际化视野,较大地提升了在分析和解决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相关的专业问题的能力,具备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国际工程管理能力与跨文化背景下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此次教学改革的成绩得到学生的肯定,同时也促进了我校港航专业适应工程建设市场全球化需求的国际化工程建设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猜你喜欢
国际化一带一路教学内容
聚焦港口国际化
金桥(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46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外汇(2019年12期)2019-10-10 07:26:56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18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环球时报(2014-12-10)2014-12-10 08: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