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因素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2-11 19:4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450042谢丽敏尚伟曹德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9期
关键词:投诉率门诊护理人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450042)谢丽敏 尚伟 曹德飞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50001)李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2月~2018年12月在我校门诊就诊的265例患者以实施风险因素管理开始时间为分界点分为两组。共有护理人员12例,均为女性。其中2018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的126例患者为对照组,男70例,女56例,年龄18~70岁,平均(39.44±6.72)岁。2018年8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39例患者为对照组,男76例,女63例,年龄17~68岁,平均(39.29±6.55)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已获得院伦理委员会许可。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含预诊分诊、核对患者信息、了解体温、血液等基本病情、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接受风险因素管理干预:①强化培训:所有护理人员均进行为期1周的风险因素管理培训,向护理人员介绍风险护理管理的内容、目的和方法,督促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帮助护理人员建立风险因素管理意识。通过开展讲座、培训班、研讨会等方式加强护理人员对常见疾病护理流程的掌握,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②改善门诊环境:保证门诊室干净整洁,定时通风,并可通过摆放鲜花、播放轻音乐等方式建立温馨的就诊环境。设立醒目的就诊服务流程、就诊须知、注意事项等标志,并每天派遣专职导医人员在门诊大厅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帮助。③完善就诊规章制度:编制合理的规章制度,合理安排护理人员排班时间,减轻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并对表现良好的护理人员给予一定口头、书面或物质奖励。④加强重点环节的质量监督:实施三级护理质量监控,建立完善的护理监管机制,增强事前控制。加强对物品设施的监护、管理,强化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充分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权,及时告知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对病情较重或心理负担较重的患者应做好健康知识教育和心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使用院自拟护理质量评分表评估护理人员风险因素管理开展前后的护理质量,由2名高年资(副)主任护士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评分,最高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越高;统计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Excel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风险因素管理开展前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风险因素管理开展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87.93±4.76)分]高于风险因素管理开展前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75.84±5.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5,P=0.000)。

2.2 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比较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2.16%)和投诉率(3.60%)均低于对照组(10.32%,1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风险因素管理原是指在企业中将风险损失降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管理人员率先将风险因素管理的概念引入医院管理中,旨在提高医护质量。随着近些年国内护理学、管理学的快速发展,风险因素管理干预在临床应用也逐渐开展起来,此次研究以着重探讨了风险因素管理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接受风险因素管理后不仅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有明显提高,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亦有明显降低。这与林丹凤等人[1]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风险因素管理主要包含增强门诊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风险因素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改善就诊环境等多个方面,且从加强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入手,不断完善和优化各项工作流程,最终达到切实规避风险,并降低风险损失的目的[2]。

综上所述,风险因素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且能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投诉率,可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投诉率门诊护理人员
门诊支付之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注射室的运用效果
门诊输液室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论如何在智能电管家推广同时降低投诉率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