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入路腹腔镜辅助D3淋巴结廓清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9-02-11 18:40:51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73000占克松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3期
关键词:廓清入路结肠癌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73000)占克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2月右半结肠癌患者96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9.25±6.45)岁。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60.21±7.01)岁。两组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入组标准 纳入:病理检测证实为右半结肠癌;符合相关手术指征;患者签订本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全身性感染疾病者;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肿瘤远处转移者;手术或麻醉禁忌症者;结肠癌晚期者;凝血功能异常者。

1.3 方法 完善相关检查,常规对症治疗,择期行不同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取卧位,足高头低,气管插管全麻,常规消毒铺巾,于腹部正中作切口,行标准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观察组行中间入路腹腔镜辅助D3淋巴结廓清术,截石位,确保足高头低,向左侧倾斜约30°,显露十二指肠、肠系膜上静脉,沿上述静脉分别切断中结肠动脉右支、右结肠动脉及回结肠静脉,Henle静脉干分离,切断右结肠静脉,血管根部淋巴结清扫;分离Toldt、Gerota筋膜,于胃网膜弓外对胃结肠韧带进行分离,切断胃网膜右血管分支、结肠肝曲肿瘤、右侧大网膜分支,幽门下淋巴结清扫;切开肝结肠韧带,沿右侧Toldt线于右侧结肠旁沟切开回盲部与中间入路重合,游离右半结肠后于脐上缘作5~6cm切口,取出游离肠段,切断回肠(距回盲部15cm处),吻合回肠端与横结肠,肠管纳回腹腔,右结肠旁沟处引流,缝合切口。

1.4 观察指标 两组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及住院天数;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围术期情况 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102.32±11.23)ml较对照组(213.67±16.47)ml少,住院天数(11.20±1.76)d较对照组(14.69±2.01)d短(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33%)较对照组(25.00%)低(P<0.05)。

3 讨论

右半结肠腔粗大,右半结肠癌多数为不完全性肠梗阻,仅结肠肝区病灶以造成完全肠梗阻。现研究显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患者具有安全性及可行性[1]。在右半结肠癌患者治疗中,中间入路腹腔镜辅助D3淋巴结廓清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微、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且术后3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传统开腹手术。基于此,本研究将中间入路腹腔镜辅助D3淋巴结廓清术应用于部分右半结肠癌患者,结果显示,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右半结肠癌患者治疗中,该术式疗效确切,并在减小创伤、加速康复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相比传统开腹手术,中间入路腹腔镜辅助D3淋巴结廓清术可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可促进肠道功能快速康复,加速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2]。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中间入路腹腔镜辅助D3淋巴结廓清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患者,并发症较少,安全可行。此外,由于右半结肠解剖位置较为特殊,手术具有一定难度,要求术者需具备丰富手术经验与精良操作技术,以确保手术安全性与有效性。

综上所述,中间入路腹腔镜辅助D3淋巴结廓清术应用于右半结肠癌患者,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生少等优势。

猜你喜欢
廓清入路结肠癌
多层螺旋CT 双期增强扫描廓清衰减值鉴别诊断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和沃辛瘤
简化计算CT增强廓清率在鉴别小于4 cm的肾上腺转移瘤与肾上腺腺瘤中的价值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北京讲话
不同手术入路(外侧、后外侧)治疗外踝骨折的对比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7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