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妮,陆益军,孙茜
(南京理工大学 紫金学院,江苏 南京)
基于新工科的背景下,2017 年2 月18 日“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中指出地方性院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地方高校应把握行业人才需求方向,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独立学院作为地方性院校,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必须转变思路,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校企联合办学,搭建职业场和教学场之间的合作平台,促进教育与职业、学校与企业、工作与学习的相辅相成,建立跨越职业场和教学场的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如何建立跨界的课程及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1]。
工作过程系统化是教育部职业技术中心的姜大源提出的课程内容序化的一种范式,它强调的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人的全面发展,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中基于知识储备的学科知识结构系统,建立基于知识应用的工作过程结构系统,这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2]。“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是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一门专业性、实践性较强且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求较高的课程,传统的依据学课体系进行课程内容结构化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主要对“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这门课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探讨[3]。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材料的一般性能和设计原则、混凝土受弯、受压、受拉、受扭等基本构件以及混凝土楼(屋)盖结构、楼梯和雨篷结构的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为毕业后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4]。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核心是学习情境的设置,针对地方民办院校的办学特色,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课程特点、职业需求、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学习情境的设置要遵循三条原则:第一,比较必须三个以上:梁的结构计算及施工图的绘制、板的结构计算及施工图的绘制、柱的结构计算及施工图的绘制3 个主学习情境,由于实际工程中构件的截面形式、荷载分布的多样化,同类构件的计算原理会有所不同,每个主学习情境又分若干子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设置见表1。第二,必须同一个范畴:混凝土结构的构件。第三,比较中重复的是步骤而不是内容,4 个情境的完成均需要四个相同的步骤:荷载分析、内力计算、截面设计、施工图的绘制,不同情境同一步骤的计算方法不同、施工图的绘制要求也不相同[5]。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以工作过程得的逻辑性串行组织课程结构,构建学习情境并贯穿专业知识点,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结构网较复杂,每一学习情境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为了更好的建立工作任务和知识、技能的联系,同时适应班级学生人数较多的客观情况,每个学习情境划分为若干情境单元,若干情境单元由不同的学生同时完成,运用翻转课堂学生展示成果,成果互相比较参评,通过比较不同情景单元的工作结果,引导学生得出每个学习情境的逻辑规律,归纳学习情境涵盖的专业知识点及职业运用领域。教师归纳总结并将课程内容深化提出新的问题,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来考核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知识点的灵活运用程度、职场应变及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情境单元的合理设置、翻转课堂的灵活使用、评价体系的有效建立,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情境有效结合,并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思维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以1.1 单筋矩形截面梁的学习情境为例,具体的情境单元划分见表2。
表1 学习情境设计
表2 情境单元的设置
教学评价是发挥评价教育功能的有效手段,其评价指标和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激励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对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评价,要注重建立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为主的理念。“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以期末卷面成绩为主,平时的出勤、作业、课堂表现为辅,平时成绩:卷面成绩为3:7,这种考核方式重理论轻实践、忽略了过程考核,这导致学生的考前突击较严重、职场技能较差、平时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后,引入翻转课堂,加强过程考核,设立了新的考核机制,平时成绩与卷面成绩比值提高为为6:4。过程考核由教师考核和学生评价共同组成,教师考核包括出勤、作业、课堂互动、情境成果展示、情境答辩,学生对其他小组的情境成果展示环节进行评价,形成教师综合评价和学生个体评价共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的评价考核方式。经过两轮的实践尝试,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考核方式的创新得到学生和企业的广泛认可[6]。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的“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打破了原有学课知识模块化构件体系,结合职业需求开发学习情境,探索突出过程化的考核方式,将学生学习领域与职业工作内容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自主学习、职业技能等能力,更好的实现民办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