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小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教学,不仅可以让小学生对课本知识得到一个很好的补充,对知识体系得到更好的完善,还可以通过拓展阅读让小学生最大程度上获取知识,提升小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运用合理的方式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在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发现,归纳总结最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小学进行拓展阅读,并让小学生自发地在拓展阅读中查找教学内容资料,让小学生做到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因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重要性;策略
高尔基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一个不喜欢阅读的人,往往是一个思维停滞、碌碌无为、品格狭隘的人。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如果不进行拓展阅读,只通过课本上的知识,不能够做到对事物的全面了解,就会造成知识面的狭窄、综合学习能力低下、事物联想能力较差和不利于日后学习与发展等重要因素。语文教材中的阅读简明扼要,内容和数量十分有限,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面对这样的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拓展阅读与辅导,让学生的读书兴趣向外拓展,学生通过大量的拓展阅读,不仅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增长了知识储备,还可以让学生变得明事懂礼,辨别是非。大量的拓展阅读,丰富的智慧积累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道德水平。
一、 拓展阅读的意义与重要作用
(一) 拓展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学习与读书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中,对阅读产生兴趣,这是教师首先要做的事,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顺利地进行拓展阅读。黑格尔曾说过:“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去求知,只有学生怀揣这种求知欲望,对知识的无限渴望才会主动去进行拓展阅读,才会在阅读中找到答案和体现阅读的乐趣。最后,拓展阅读作为教学内容的延伸与补充,它具有更为独特的教育方式,通过学生们都比较喜欢的童话故事、英雄故事、神话故事等一些的故事,因为这些故事都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十分符合小学生年龄上的心理特点,所以教师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导,就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进行拓展阅读并喜欢上拓展阅读。
(二) 拓展阅读可以更好地回馈教育教学内容
虽然拓展阅读可以让学生获得大量的知识,但是还是要以教育教学内容为主体,拓展阅读只是让学生适当、适量地向课外拓展延伸。在获取更多知识的同时,更好地辅助教育教学内容。拓展阅读让学生从精到博地广泛阅读,再从博到精地细致研究。大量的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更丰富的知识,增长阅历,还可以在拓展阅读的细致研究中对课本内容进行一个很好的反馈,让课本内容理解得更为深入,记忆更为深刻。大量的阅读还可以提供语言上的丰富积累,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明显的提升。
(三) 大量的拓展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准
小学生写作都是把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一些亲身经历或者是通过一些事情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等等一些素材。小学生年龄毕竟比较小,接触的人或事物也比较少,写作能力就会被现实情况所制约,所以小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会出现“流水账”的形式,作文内容显得空洞无味。拓展阅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激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还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和丰富的写作方法,让小学生写的作文不在空洞无味,因此,小学生有必要进行拓展阅读,知识和能力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只有扎实的拓展阅读基础,小学生才可以写出优美的文章,才能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情用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字表达出来,让学生的写作能力走向一个新的台阶。
二、 拓展阅读的方法策略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通过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以课本为中心,向外拓展延伸、练习对比,发现研究,在不断阅读思索的过程中,反思课堂的教学内容及意义,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重点,完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一) 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人物进行拓展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形形色色,有杰出的诗人,如孟浩然、骆宾王,有优秀的作家,如老舍、冰心,还有神话人物,如女娲、普罗米修斯,还有伟大英雄如雷锋、刘胡兰等等。学生们想要深入了解这些历史上的伟人,通过课本上的介绍,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学生就需要进行拓展阅读来了解更多的知识。在学生查阅资料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运引导。从教学内容的人物方面进行拓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阅读到该作者的其他优秀作品,了解该作者所处时代背景,还可以通过该作者的人生事迹来鼓励学生。例如,《西门豹》这堂课,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了解西门豹一步步地摸清底细,破除迷信,惩戒了巫婆和官绅,为人民兴修水利,表现出过人的智慧与谋略。通过拓展阅读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主人公西门豹,学生还学到了西门豹身上优良的品质:“一诺千金,诚实守信。”
(二) 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历史背景进行拓展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特殊背景下的文章,小学生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年代,不能完全理解和感悟对文章内容。这样就会造成学生情感不能投入,记忆不够深刻的情况。例如,《金色的鱼钩》《圆明园的毁灭》《文成公主进藏》等,这些教学内容的时代背景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出入,学生在内容理解和情感感悟上都會有一定的难度,文章强烈的情感描写很难让学生引起共鸣,起不到教育教学效果。例如,《七律·长征》一诗歌中的“只等闲”“泥丸”“三军”等含义深刻的词语,只有把他放入特定的历史背景才会对这些词有些了解。学生通过拓展阅读,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就会了解红军长征时期的历史背景,才能够了解红军长征时期的艰难,才会对这首诗有更多的领悟,引发学生爱国情怀。
(三) 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重点部分进行拓展
小学教学内容,大多都可以找到一个重点的句子,或者关键词来统领全文。例如《蝙蝠和雷达》这篇教学内容,全文都紧紧围绕“蝙蝠”,科学家经过反反复复的观察和实验,终于找到了蝙蝠在夜晚飞行的秘密。在通过拓展阅读学生知道了雷达这样的发明叫做生物学中的“仿生学”,例如根据萤火虫,人们创造出来了人工冷光,用于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根据青蛙的眼睛人们创造出来了“电子娃眼”,用于指挥飞机的降落,根据动物的爪子,人们创造出来了起重机的挂钩,用于重物的吊钩等等许多发明,拓展阅读让学生知道了生物仿生学发明创造出来的设备和科技,正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技术。这样除了会让学生更为主动地去进行阅读,查阅资料,还会让學生更亲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发现并寻找更多的知识和问题,更有助于学生在拓展阅读中寻找答案。
(四) 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文章的体裁上进行拓展
小学生教育教学课本上有叙述文、人物传记、诗歌、故事、散文等多种不同体裁的文章类型,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体裁作为拓展阅读的切入点,让学生阅读与本文体裁相关的拓展文章。例如古诗《早发白帝城》,学生通过李白随性洒脱的文笔了解到了整首诗的优美,这样的简短精练的句子,前后对仗工整,这样的形式会让学生喜欢上中国古诗词,学生会通过拓展阅读去了解更多优美的古诗词。
三、 小学生拓展阅读现状
当今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意识到了拓展阅读的重要性,都会给小学生买大量的,学生喜欢的书籍。这是全体教师教学中不断的方法探索,经验累积才会取得这样的成绩,但这之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教师改进和完善的不足之处。首先,小学生天性好动,不能够静下心来安静的阅读。其次,有的学生怕吃苦,怕受累,行为懒惰,精神懒散,不喜欢拓展阅读,不愿意去课外寻找材料,人物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就够用了,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进行拓展阅读,及时阅读也是应付教育教学,对学生学习没有任务效果和意义。再次,小学生拓展阅读数量和质量都不足,例如《金色的鱼钩》这节课,教师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理解了红军长征,可是教师没有再往下继续拓展,没有红军长征是怎样的一个历史背景,红军长征是怎样的一个恶劣环境,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食物是怎样的一个短缺。这些知识没有给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金色的鱼钩在同学们看来,只是老班长钓鱼用鱼钩,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有大量的拓展阅读,学生才会明白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让文章内容与学生情愫产生共鸣。最后,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多的拓展,以保证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茁壮成长。例如,《尊严》这节课,教师就应该适当的用“尊严”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知道羞辱,知道尊严是一个人应该有的品格,学生更是如此。但也不要过分强调尊严,因为小学生如果因为自己内心脆弱而自尊心太过强大,尊严受到威胁的时候,幼小的心灵很容易受到打击,这样对学生健康成长非常不利,所以拓展阅读也要适可而止,要具有针对性,这样学生才能在拓展阅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体会读书带来的乐趣。
四、 结束语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他的想象也会受到生活经验的制约,阅读在有限的时间里带给我无限的想象。”拓展阅读是小学生必须要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学生的情感表达,还可以深化学生教学内容的学习。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开展学生拓展阅读,促进学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红秀.刍议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5(8).
[2]袁江平.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10):3-4.
[3]熊丽丽.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运用分析[J].中外交流,2018(33):204-205.
[4]乔亚娟.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3(85).
[5]赖晓芬.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23):237-238.
[6]王亮.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8(34):132-133.
作者简介:王凌云,福建省南安市,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