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蕾,谢 莉,王 娟,张丹琦,恒 彦,普亚晶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陕西 西安 710032)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合并出血性或创伤性休克,休克的低血压引起脑灌注压降低,致脑组织缺血、缺氧。需要及时止血并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的稳定。所以在抢救最佳时间里,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纠正休克状态,给进一步抢救提供有效帮助,减少伤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心静脉置管术、浅静脉置管术的观察、分析,指导医护人员,在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选择更加有效、安全的静脉通路,和置管方式,为危重症患者赢得更好的抢救时机。
本组资料统2017年6月—2017年12月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性休克的抢救中,根据在不同情况,选择应用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获得良好效果。
本组共有55例,其中男35例,女20例 ,平均约65岁。颅脑损伤合并腹脏器损伤10例,合并肺挫伤5例,合并四肢骨折、骨盆及脊柱损伤12例,锐器伤致大动脉破裂10例,单纯颅脑损伤、骨折18例。
纳入标准:a年龄5-60岁之间
b患者或者家属必须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c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符合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排除标准:a年龄大于70岁
b不同意参与此项观察研究的患者
c穿刺部位皮肤严重感染或是静脉炎者
1.3.1 观察指标
堵管:在不进行加压冲管的前提下,针头或者管路堵塞的情况。
感染:导管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静脉炎:穿刺部位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现像,或者穿刺点出现发红化脓,并引起身体发热等症状,有渗出液,压痛的条索状硬条或串珠状硬结。
1.3.2 分组方法
首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伴休克中应用的健康宣教。将愿意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术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分为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三个组,医生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选择;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置管。对照组根据穿刺部位分为A和B两组:A组进行大隐静脉置管术,B组进行肱静脉置管术;将B组患者根据置管部位分为B1、B2、B3三组,B1组股静脉穿刺置管,B2颈内静脉穿刺置管,B3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1.3.3 对照组浅静脉置管术方法
根据患者血管条件选择适合穿刺的静脉,各环节操作均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3.4 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法穿刺有困难,可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固定后对辅料贴膜的更换:3M敷料贴膜定时更换,再贴3 M敷料贴膜[1]。置管第二天更换3M敷料贴膜,以后为隔日更换,做好更换记录。每24h更换输液器,但汗水渗透在透明贴膜下,易引起穿刺部位和周围皮肤炎症[2]。因此在更换敷料前消毒要充分待干,更换后患者若出汗要及时更换。
不同静脉置管方式对堵管发生率,对静脉炎的发生及感染的发生率进行因素分析。
1.4.1 同意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并建立相应档案,观察患者的静脉通常度、渗液、静脉炎发生率等每班进行评估记录。
1.4.2 行浅静脉置管的患者常规行静脉治疗记录,分别从留置时间、是否堵塞、静脉炎、液体渗出或者外渗等进行记录。
1.4.3 相当数量的浅静脉置管患者及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相应指标的比较,体现二者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在中心静脉55例中,3例因引起局部皮肤感染;在外周静脉65例病人中,18例病人引起局部皮肤感染。感染率分别为5.45%和27.69%。经x2检验,x2=9.81,P=0.001<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中心静脉55例中,6例因引起局部皮肤感染;在外周静脉65例病人中,21例病人引起局部皮肤感染。感染率分别为10.91%和32.31%。经x2检验,x2=9.54,P=0.008<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颅脑损伤是由车祸、挤压伤、摔伤和锐器伤所致,颅脑严重创伤中,肺挫伤约占闭合性颅脑伤的 30%~70%[3]。寻找简便有效的固定方法是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4]。
目前重型颅脑损伤多以交通伤、劳动意外伤及灾难伤为主。颅脑外伤系最常见的多发病种之一, 其死亡率及致死率均相当高,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性休克的抢救中,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早期抢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迅速的改善有效循环,建立给药途径以减少死亡率及致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