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强,刘 文
(山东理工大学 体育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大学体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任,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改革,从21世纪开始,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延续多年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进入了一个全面改革的新时期,取得了一些优秀成果,促进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理念业已形成,但是十几年过去了,大学生体质状况却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反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同时也说明目前的大学体育教育体系和运行模式,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改善体质健康方面还存在着不足。2014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以下简称《基本标准》),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和研判机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措施,视情况采取分类教学、个别辅导等必要措施,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切实改进体育工作,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1]。因此,建立以改善学生体质健康为核心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新型教育机制和方法体系,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是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为此,本课题组调查走访了山东省部分高校,针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学生健康能力、认知水平进行调研,查阅了国内外有关健康干预方面的资料,访问了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学校领导、测试人员和健康专家,针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实际进行分析和研判,按教育部2014年《基本标准》的具体规范要求和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从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角度出发,引入高校大学生运动健康干预机制和方法体系,运用学生体质监测和网络化信息平台,试图构立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基础,改善学生身体机能健康水平为根本,提高学生自身身体锻炼能力为辅助的,个性、体质、能力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健康干预新型机制,为新时代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奠定健康基础。
课题组对山东省部分高校调查访谈的结果显示:2014年教育部《基本标准》实施后,目前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体系面临着有待深化改革的实际问题,一方面,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部2001年、2011年两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围绕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传统的体育教育体系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改革和尝试,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目标,已基本形成;但另一方面,教育体系、培养机制的改革,相对其他学科的改革力度和深度以及整体性、实效性和综合性方面,还存在明显的滞后,突出问题表现在教育目标的偏移、教学方式的错位、评价体系的单一、健康干预机制的缺失、学生健康动机低下和体育行为能力的落化等方面。
在现实中高校体育教育的重心偏移主要表现在,偏重于过去轻未来、偏重于技能轻体质、偏重于表面轻深度[2]80-81,这既制约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发展,也造成新时期实现人才培养、体现体育健康价值、实现素质教育方面的缺憾,更是多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落实教育部《基本标准》,建立一种切合实际的,以实现学生体质健康为目标的健康干预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主题。课题组在认真分析和研判《基本标准》的基础上,从丰富和完善高校共体育教育新型体系的角度,在高等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引入体质健康干预机制,运用现代化的网络系统和学生体质监测系统,构建普通高校新型体育教育体系,进一步细化和深化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从而改变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单纯技能教学为主体以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脱离的困局,实现教师对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个性化、差异化的研判指导和干预,学生体质健康改善和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
综合一体化的定义,依据体育的本质和功能,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和特征,我们提出了个性、体质、能力一体化健康干预这一概念,按照《基本标准》要求,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基本思想,把学生个性发展、体质干预、体育能力融合到体育教育中[3]59-60,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即按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体质特点,有目地进行研判和干预,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学生健身能力提高及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教育过程。健康干预的基本含义是指教师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体质特征、锻炼能力,以运动处方的形式建立的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和有控制地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行为和方式。体育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身体锻炼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单纯完成课堂的学习任务和练习的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机能状况,通过检测指标和观察、问询、交流等方法,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建立起学生课上、课下日常身体锻炼的方法和方式,实施有效监控和周期性的监测评价,促进学生的身体机能能力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增进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即主动体育能力;第二,强化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与反馈,即终身健康能力;第三,回归体育的本质,提高学习者的身体机能,即体质增长能力。
体育的本质功能就是发展人们的身体机能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现发展个性、增进健康、提高能力的终极目标。实践中充分运用体质监测的杠杆力量,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建立有效的课堂干预机制和课外活动监督机制,完善体质监测健康干预信息平台,调整课程教学体系,实现学生身体机能能力和健康水平的根本改善和提高,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新型运行机制。其组成要素包括,首先,突出一个中心,即以促进广大学生体质健康为中心。其次,构建三个体系:大学生健康干预体系;体育课运动处方课程教学体系;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综合评价体系。再次,实现四个功能:课堂教学的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延伸传授功能;学生体质健康的分类研判及干预功能;课余教师指导活动及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功能;学校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的提高功能。
个性、体质、能力一体化健康干预机制要素包含健康运动处方机制、体育教学运行机制、体质监测管理机制、体质健康研判机制四个部分。
运动处方最早是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使用运动处方这一术语。其具体含义是根据参加健身活动者个人的体质和健康情况以处方的形式确定运动的项目,运动的时间、强度、频率及注意事项的一种方法,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控制性,其特点是因人而异,对“症”下药[4]36-37。运动处方由运动的目的、运动的类型、运动的强度、运动的时间、运动的频率几个方面组成;运动处方分为健身运动处方、竞技运动处方、康复运动处方;制定健身运动处方的方法,分为确定健身运动处方的目的、类型和运动项目、每次运动的强度、每周练习的次数和时间、明确锻炼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基础。学校和教师教学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体现在,第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发展个性教育为基础,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在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素质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健康能力和健康习惯。第二,充分挖掘体育本质功能,对体育活动项目有效地细化,进一步完善干预机制方法,使之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体。第三,从体育教学的整体化出发,充分体现体育的健身效能,运用运动处方的有效教学机制,实现学生个性发展、身体素质、健康能力提升的终极目标。
体育教学运行及监控体系的完善,《基本标准》规定:每学期18周课程安排,严格执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必须为大学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每周安排体育课不少于2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每节体育课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 ,组建特殊群体班区别对待,为其他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选修课成绩计入学生学分[5]。按照《基本标准》要求,将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至12周课堂授课为主体,包含三个部分,前1至4周为运动处方制定期, 5至8周为运行调整期,9至12周为运动监测期; 13至18周以网络授课为主体,为学生运动处方执行发展期和体质检测期。
根据教育部《基本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完善工作条件,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成绩向学生反馈,并将测试结果经教育部门审核后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形成本校学生体质健康年度报告,及时在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6]。测试内容共七项。室内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室外测试项目:50米跑、引体向上(男)或1分钟仰卧起坐(女)、1000米跑(男)或800跑(女)。充分利用学生体质监测,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基础档案,载入学校学生体质监测中心信息平台。
具体操作可以分四个步骤完成。第一,根据学生体质健康基础档案、学生选课和教师课程安排,教师认真了解学生基本素质状况,将学生基本身体素质、技能能力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第二,采用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方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课堂练习,技能学习等过程进行观察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个体的体质状况;第三,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体质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运动处方的构建机制,建立学生初期运动处方;第四,学生的身体机能基础水平评价,学生日常练习内容、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处方记录,学生基础档案以网络(单独研究建立系统)或纸质形式传给学生。学生表格填写处方执行记录或网络填写(建立系统)形式,实施分层次管理,运用手机 APP软件, 微信公众号,对特殊群体学生课外锻炼实施有效监督,课堂任课教师进行检查,记录健康档案。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网络化基础档案和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档案;完善大学生体质健康运动处方机制,建立运动处方库;嫁接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运动处方式网络化授课平台。
建立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与健康目标测试的综合评价体系和教师教学健康干预能力与教学过程的混合评价体系,学生实行学分制与课堂评价百分制相结合。与学校实行的学分制相接轨,学生在大一、大二两年中必须完成2个学分,其中必选课1个学分,通识选项课1个学分,大三、大四年级设立多项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择,结合学校学分制分别计0.5至1个学分。百分制是对学生课堂学习和体质测试的综合评价,结合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以学生入学时身体机能能力测试标准为基点,实施动态管理,即健康水平增加值+运动技能值+过程表现值的权重比,健康水平增加值是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原始增加值; 运动技能值是指课堂技能评定,包括专项技能评定(占50%)和素质评定《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占20%);理论知识(占20%);过程表现值是指课堂表现,包括考勤和学习态度(占10%)。三项相加为学生体育课单项评价成绩。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系统,主要从学生两次身体机能能力测试和身体成分测试增加值、课堂整体效果、学生评价为主,进行综合考评 。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校园网络优势,建立学生自主选课系统,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选择教师,增加“小学期开课”,对于一些季节性项目缩短周期,教学时段为全天开放式教学,如上午8:00—9:30,10:10—11:40,下午2:00—3:30,4:00—5:30,晚上19:00—20:30等给学生较充足选择时间余地安排上课,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学生在网上选课,新生开学后两周内上课前选课,按照《基本标准》要求,每个教学班人数一般控制在30人以内,确保健康干预方法的实施。
运用校园网优势,用“混合式教学”增加网络化授课内容,将健康干预的运动处方、练习内容定期向网上发送,时间为两个学期,第一学年末统一集中考试,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实践课程:身体素质能力拓展课,由太极拳和体育舞蹈(学生任选一项)和身体素质练习组成,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一般为大一第一个学期完成(36学时)。选项课,提供了15至20个项目,每个项目(36学时)供学生任意选择, 每个学生选择两个以上项目,在大学一、二年内必须完成108个学时;任意选修课,是大学体育与课外体育的延伸,采用小学期开课,开设了10至15个项目,学生四年中任意选择 。
以分项教学部为单位,强化教学目标管理和健康干预方法的应用研究,围绕教学在弱化体育的竞技功能,强化体育的健身能力、娱乐功能上做文章,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专项练习相结合;把体质能力与技术学习相结合;把游戏与竞技相结合,合理运用运动处方构建机制方法(运动处方库),课程进行四周内完成任课班级同学的健康干预运动处方。
实行分层次教学,建立特殊群体实验班,鼓励学生个性的发挥与干预性教学相结合, 实施新三段式教学方法。第一段为准备部分,以准备活动和专项游戏组成;第二段为基本部分,以教师技术将结合学生技术练习为主; 第三段为学生自主练习和教师个别辅导(处方式教学)为主体,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建立学生网络化健康信息档案,运用手机 APP软件对学生健康干预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将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以及课上、课下自我锻炼情况,进行及时的登录和反馈;学生课外活动和学分成绩实施网上管理,综合评定。学期末教师通过教务处的成绩管理系统进行学生的成绩录入,操作简单快捷,体现出高效率。
教育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较为固定的教学活动构架和活动程序[7]104。实现健康干预体育教育机制的完善,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本课题的创新点在于将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纳入学校信息化管理体系,结合体质监测系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运用运动处方式健康干预机制,建立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基础,改善学生身体机能素质为根本,提高学生身体锻炼能力为辅助,个性、体质、能力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健康干预新型机制与模式。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山东省部分高校2016级、2017级40个普通班级进行试验,从教学实践对比试验的结果看,学生评价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和教师评价课堂效果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存在着明显的提高,实践效果良好,从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看,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显著。同时,按照人体发展的一般生理规律,身体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需要一个时间周期的重复;另一方面,教师对改革过程的理解和健康干预教学方式运用上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多媒体与体质监测系统融合运用,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去进一步修改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