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静 李俊平
摘 要: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各种问题,主要问题包括贫困生资助管理机制须待健全,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不足,贫困生缺乏求助积极性、资助育人模式单一等,本文将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为例简述这四种问题的同时分层浅谈解决对策,希望能为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生资助工作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加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环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等院校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貧困生的数量也呈现出大幅度增加趋势。国家为此立足于“精准扶贫”目标,全面执行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以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为实现民族复兴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一、高职贫困生资助工作概述
早在2007年,中央财政部就和教育部组建了“奖、贷、助、补、减、勤、偿、免”的教育资助体系,三年后,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构建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健全贫困生助学贷款机制,推行生源地贷款政策,建立奖学金制度,从而为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等家境贫困的学生提供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也明确指出实现教育公平,加强人才建设,必须构建可行的资助政策,努力扩展贫困生资助覆盖范围,加强资助力度,推进贫困生资助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与高效化。从狭义的视角来看,高职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指导原则是科学发展观,工作理念是以人为本,工作特色是将学生作为主体,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理解学生的选择,工作目标是激励学生、教导学生,将学生培养成满足社会建设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实践人才。早在2014年,调查报告就显示全国被资助的贫困生人数多达 8543.78 万,教育部所资助的金额共计 1421.28 亿人民币。到了 2016 年,教育部为高职院校贫困生所拨出的资助金额多达 955.84 亿元,资助的高职贫困生共计 4281.82 万,增幅比上一年多出12.72%,资助金额比2015年多出107.87 亿人民币。[1]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党的扶贫攻坚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做出了新决策新部署新要求,其中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扶贫攻坚工作思想。做好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不仅是十九大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城建学院组建2周年之际,对各项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扎实推进城建学院各项资助工作的前提下,在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渠道等方面总结经验、加强创新,扶贫、扶志、扶智协同推进,创新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机制,将学生资助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亮点工程”,推动城建学院内涵建设工作。
二、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微观视角来看,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贫困生资助管理机制须待健全。与本科院校相比,当前不少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管理机制还不健全,主要是借助有限的助学金对贫困生进行资助,没有充分顶岗实习的作用,资助途径较为单一,难以满足所有贫困生的需求,也不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第二,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不足。从整体结构来分析,不难看出当前高职院所推行的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宣传工作深度不足,尚且缺乏全面性与系统性,主要是通过发布通知书的方式来宣传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没有融合本校资助政策。
第三,贫困生缺乏求助积极性。据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当前不少高职贫困生存在自卑心理或者过度自尊,因担心被别人歧视而不愿意申请助学金或者采取其他求助措施,求助积极性偏低。
第四,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模式单一。从整体结构来看,当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模式单一,只是借助国家奖学金、省级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对贫困生进行资助,这样很难满足众多贫困生的需求。
三、提升高职贫困生资助工作水平的对策
1.健全贫困生资助管理机制
从总体视角来看,完整的高职院校资助机制主要包括国家资助项目、高职院校资助制度、资助政策管理、资助评价管理、资助监督与考核。其中,国家资助项目可分为四种,即国家奖学金、省级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高职院校资助制度则包括本校奖学金、勤工俭学项目和带薪实习项目;资助政策管理则是指确定贫困生资助对象,分配资助资金,收集与审核资助申请表;资助评价管理是对资助管理评价原则、评价方法与评价内容的执行;资助监督与考核属于后期工作,主要是监督被资助贫困生的日常行为,对其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如果某学生后期出现与资助标准要求不符的行为就要停止资助,以发挥资助育人的作用。某高职生在受到资助后并未认真学习和参与勤工俭学或者顶岗实习,而是一味依赖并肆意挥霍助学金,教师发现后立刻停止了对该学生的资助。其次,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应重视顶岗实习的作用,紧密融合产教一体化因素,构建长久而友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顶岗实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投入充足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与资金,融入文化耦合因素,秉承文化兼容理念,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尊重彼此的文化意识形态,做好文化协调与沟通工作,结合贫困生资助管理目标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确保制度的可行性、灵活性与合作性。而且,校企双方应处理好利益合理分配因素,在开展顶岗实习活动的同时,必然会涉及校企双方的利益,对此,必须做好利益分配工作,合理规划实习生的薪金待遇。[2]
2.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
高职院校应重视加大贫困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构建可行的贫困生资助政策宣传系统,借助校园网络宣传国家针对贫困生的宣传政策,以此加强学生对资助政策的了解。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校报、微信公众号与其他媒介的传讯作用,深度宣传国家资助政策与本校资助制度,不断增强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透明度。
3.塑造贫困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高职院校在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同时应重视塑造贫困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努力调动贫困生的求助积极性,在满足他们基本经济需求的同时注意满足他们的精神情感需求,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从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逐步实现贫困生资助政策的育人目标。另外,高职院校应重视引导贫困生克服自卑、怯懦与过度依赖心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勤工俭学项目与带薪实习活动,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养。[3]
4.创新资助模式,拓展资助途径
高职院校应重视创新资助模式,努力拓宽资助途径,坚持将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作为关键因素,秉承以生为本原则,努力构建多元化资助模式与混合资助体系,不断优化国家奖助学金管理制度,合理分配教育经费,适当减免部分师范生和优等贫困生的学费,设计 “绿色入学通道”,帮助新生解决经济困难。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应重视改善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协同各企业与各学校创办助学捐资平台与助学管理机构,建设公民信誉体系,满足各地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资助需求。[4]
其次,学校应注重构建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以实现資助途径多样化,通过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来帮助贫困生在积累实践经验的同时获取劳动报酬,不断发展职场素养与创新能力。
再次,高职院校应全面开展以社团为载体的贫困生资助活动,对贫困生进行自强教育。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就在开展以社团为载体的贫困生资助活动的过程中实施了以下三种有效措施:
第一,组建公益社团。公益社团的成立推动了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该社团由组织部、宣传部、外联部与实践部共同组成,主要是对贫困生进行科学教育、管理和服务。
第二,做好贫困生的自立自强教育工作。在具体工作环节,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设置了勤工俭学岗位、学习帮扶与自强演讲活动,从而让贫困生在接受资助的同时学会自立自强,不断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养。
第三,开展自助助人公益活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推广自助助人公益活动的主旨是培养贫困生的感恩之心和助人为乐的品质,营造和谐、良好的校园环境,教导学生在参与爱心捐衣和乡村支教等公益活动的同时坚决抵御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观念的负面影响,坚守正确的价值观念。
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做好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为实现民族复兴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应配合国家政府构建可行的贫困生资助管理机制,加强贫困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做好资助监督考核工作与贫困生心理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万娇.高职贫困生资助工作实施的现状与对策——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8(10).
[2]张雅妮.新疆艺术学院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8(10).
[3]孙春莹.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农机,2018(09).
[4]杨丽军.辅导员视角下的涉农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现状及对策——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