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将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研究,希望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水平,实现教育体制改革的设计目标。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语文教学 语文素养 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语文素养可以分为六个层次,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教学效果,而且注重人格的塑造、情感的熏陶、思维的创造,使语文教学的价值最大化。
1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1.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语文是小学高年级的基本课程,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语文素养主要包括知识积累、语言应用、方法习惯、人文素养、思维能力、审美情趣等方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能够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领悟语文课程的魅力和价值,有利于激發学习热情,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因此语文学习成绩将大幅度提高。
1.2健全人格品质,塑造核心价值
语文课程中收录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不但具有优美的词藻、精致的构造,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向学生们传达出高尚的理想、正确的价值、美丽的心灵、坚强的意志等优秀品质。提升语文素养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和吸收,根据自身情况取长补短,不断健全人格品质,塑造核心价值观。
1.3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语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情感感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和价值,促进全面发展,在培育自身文化素养和人生自信的同时,能够更好的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改变传统教育高分低能的弊端,为日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2.1培养良好习惯,掌握学习技巧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应该积极帮助学生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预习习惯、听讲习惯、书写习惯、查阅习惯、记录习惯,等等,不光是学习方面,也应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同时,灌输科学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掌握朗读、写作、背诵等方面的基本技巧,更快的构建起自己的语文学习体系,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获取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2重视知识积累,拓展学习途径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汉字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结构知识、写作知识等,通过词汇积累和范文背诵获得语言素材。同时,鼓励学生们运用课外书籍进行语文学习,并对学习过程加以引导,防止出现方向性问题。另外,积极建立学习互动群,为学生们推荐一些实用、优秀的教材和文章,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或者通过学校网站上传语文知识内容,方便同学们随时随地翻阅和查询。
2.3鼓励语言表达,强化写作训练
语言表达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们的语言应用、逻辑思维、学习信心,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机会,为同学们进行语言表达提供平台,比如故事大会、演讲比赛、成语接龙等形式。同时,不断强化写作训练,让学生们将日常的积累转化到纸面上来,通过实践将理论技巧磨合熟练,组织开展优秀作文展览、作文竞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学习动力,防止因机械化训练导致厌倦心理的出现,不断提升语文写作的趣味性。
2.4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情感共鸣
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所以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营造良好的语境氛围,让学生们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进而引发情感共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利用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现课文内容,更直观的刺激学生们的心理,使理解更加深刻、全面。在课后,积极组织学生们参加社会活动,比如夏令营、图书展、爱国教育、先进事迹表彰大会,等等,达到拓展视野和丰富情感的目的,将现实生活与书本知识更好的联系在一起。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意义,然后从习惯技巧、知识积累、语言表达、写作训练、情感共鸣等角度出发,研究了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起到积极的现实意义,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进程,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日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蔡顺珍,女,1971年7月,福建省平和县,汉族,大专,小学语文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参考文献
[1] 张华美.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新课程·小学,2017(05):238.
[2] 李志福.分析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新课程·上旬,2016(07):180.
[3] 黎玲清.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