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矫治对策

2019-01-31 08:29赵楷存赵楷平
考试周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矫正策略中小学生

赵楷存 赵楷平

摘 要:当前中小学生中部分学生存在厌学的问题,这也是中小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它的形成牵涉面较广,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作为教育者,应该弄清学生厌学的原因,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采取具体的应对措施,“厌学”现象才能够得到有效地扼止。

关键词:中小学生;厌学原因;矫正策略

当前中小学生中部分学生存在厌学的问题,这也是中小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作为教育者,要正确分析其形成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否则,任其发展下去,一定会给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健康成长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 中小学生厌学原因分析

(一) 学校层面

首先,评价体系不当。部分学校教师仍是热衷于“分数至上”。教师为了获得较好的评价,为了年终考核、评优评先,只能让学生争取高分,这无形中给学生施加了许多压力。使得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久而久之产生了厌学情绪。

其次,课业负担过重。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布置大量作业,增加考试次数。有些学校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主科”,压缩音乐、美术、体育这些课程的课时数,甚至到后半学期直接停上。过重的课业负担,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容易使学生形成厌学心理。

第三,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偏低。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教材吃不透,不能根据实情选择恰当的教學方法,对学生的心理需要研究不够,虽然使用的是新教材,但仍然“穿旧鞋走老路”,理念陈旧,课堂上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为了让学生获高分,布置大量的作业,将学生置于题海之中,导致学生厌学情绪愈来愈重。

(二) 家庭层面

首先,教育方式过于极端。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方式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放任自流。父母对他们有求必应,渐渐使得这些孩子有了严重的懒惰思想,以自我为中心,平时没有责任心和自制力,自由散漫,不学习不感兴趣。部分家长对学生要求过于严厉,动辄打骂,态度粗暴,完全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久而久之,厌学心理产生。

其次,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固然不错,但一些家长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学习天赋条件,盲目地与其他孩子攀比,对待孩子的学习提出过高的要求。孩子面对家长制定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第三,家庭温暖缺失。温馨的家庭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一些家庭由于家长感情不和,家长之间长期闹矛盾,一个充满“战争”气氛的家庭,只能给孩子带来焦虑和不安。还有一些家庭家长一有空闲,父母双方各抱手机,开始刷屏,根本不考虑孩子的存在,更谈不上辅导检查孩子的作业。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缺少家庭温暖,很容易引起厌学情绪。

(三) 社会层面

首先,社会大环境冲击着学生的思想意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部分学生耳闻目睹了社会上一些“暴发户”的成长史,加之部分家长的“读书无用论”,使学生对学习目的产生困惑,有了不正确的认识,认为不好好学习,照样可以挣大钱,继而产生厌学情绪。

其次,校园周边环境差乱。现在有些学校附近,网吧、网络游戏体验店不少。学生好奇心强,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很容易沉迷其中,这是中小学生出现厌学心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第三,社会竞争激烈。激烈的社会竞争给学生心理上造成的压力不可小觑。“考不上重点高中,怎么考取大学”“考不上大学,以后怎么找工作?”等等经常在学生耳边响起。正因为如此,孩子整天沉浸在所谓的“学习”当中,大多数时间属于“无效学习”,正所谓“身在曹营心在汉”,根本无法静下心来投入学习,导致学习兴趣缺失。这是出现厌学心理的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四) 学生自身方面

首先,部分学生智力水平不高。这些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尽管在课堂上也尽全力学习,但受其智力限制,与其他同学相比学习吃力,时间长了,就会丧失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其次,学习态度不端正。在不良的大环境影响下,部分学生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认为学习用处不大,进而有了不良的学习态度,产生厌学情绪。第三,学习方法欠缺。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不能在学习中轻松掌握所学知识,于是把学习看作是登天梯。长此以往,精神苦闷,对学习失去兴趣。

二、 矫治对策

(一) 家校结合,齐抓共管

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老师和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制定适宜孩子奋斗的目标,经常性鼓励孩子,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老师在家访时,尽量报喜不报忧,让孩子在学习之路上信心满满,时间久了,相信他们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 开足开齐课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学校要转变评价观念和课程结构。评价老师和学生,要注重过程,不能只靠学生“分数”说话。要开足开齐课程,尤其是音乐、美术、体育课,只有这些课程开起来,学生各个方面的潜能才能被挖掘出来,这样才会让每个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切切实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就会避免厌学的产生。

(三) 注重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首先,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乐学好学,孩子自然乐学上进。其次,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能力,冷静分析孩子的学习实际,不要期望值过高,否则会产生负面影响,结果南辕北辙。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造成中小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牵涉面很广。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的问题,采取具体的措施加以解决。只有弄清楚学生厌学的原因,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各个层面齐抓共管,因势利导,中小学生的“厌学”现象才能够得到有效遏止。(通讯作者:赵楷平)

参考文献:

[1]刘明伟.中小学生厌学现象浅析[J].学周刊,2016(21):113-114.

[2]蔡桂芬.初中生厌学原因的分析及矫治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

[3]秦世荣.中小学生厌学成因分析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3(12):31+40.

作者简介:

赵楷存,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古浪县大靖东关小学;

赵楷平,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古浪县大靖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矫正策略中小学生
谈学生学习不作为的正向引导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教学目标设计常见问题与矫正策略
调动自控意识,克服不良习惯
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