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英汉对比研习提升英语教师专业素养

2019-01-31 22:13祝传发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9年8期
关键词:研习英汉先学

祝传发

(万源市中小学教研室,四川 达州 636350)

英汉对比研习,是指就英汉语言、文化知识进行对比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学习活动;教师专业素养,是指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能力、学习研究能力等的综合修炼与涵养。贫困山区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相对低下是个不争的事实。如何有效提升其专业素养是我们面临的长期任务。经过十多年来的集中开课培训、教研活动培训、随遇探究渗透、课堂教学引领和自编教材应用等英汉对比研习实践,我市英语教师的职业态度、自修意识和进取精神普遍增强,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显著提高,教学成绩大幅增长,专业发展各展精彩。在此,愿将我们开展英汉对比研习的一些体会与各位同行分享。

一、思路由来

开展英汉对比研习,始于十多年前的一届万源市级英语骨干教师培训。为节约成本,组织者把高中、初中、小学近100 名英语骨干教师合编成一个班,笔者被聘为该班为期三年的专业课主讲教师。面对这样的混合班,该如何备课呢?结合平时调研及临时征询该班部分学员的参培期求,笔者决定从英汉对比研习入手进行系列讲座,因为英汉对比研习对每个学员的教学和自修都有关联和益处,并且都能从中有所收获。笔者按语音、词汇、句法、修辞和文化思维对比顺序开始了首轮授课。最初几堂课学员们都感到新奇有趣,然而到了后期,不少学员如坠云里雾里。笔者知道这是由于自己对所讲内容未能深入浅出而造成的。于是培训结束后,笔者迅速开始了对英汉对比知识的进一步研读,忽然有一天,从自己的自学笔记中找到了培训教学灵感,那就是根据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参培需求和接受能力,用列表解析方式将深奥复杂的英汉语言文化知识简明扼要、浅易通俗地对比表现出来。随想即做!笔者立即着手试编侧重于解惑答疑的《英汉对比知识表解》。到第二年授课时,笔者已完成了30 多个疑难问题的“表解”初稿。根据培训进度,笔者将这些初稿复印后渐次发给学员。竟然,各个教学层次和学历层次的学员都看得懂、学得进、兴致高,每堂课都“活”了,以至于附近学校不少英语教师主动申请来听课。基于这次体验,结合万源市教师发展环境,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最终确定了通过英汉对比研习提升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思路,并一直践行至今。

二、主要措施

(一)立足校本,先学引领

教师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校本培训,而校本培训的关键在于具体落实。为此,我们组建了牵头、指导英语校本培训的“执行教研员”队伍,又叫英汉对比研习“先学团”。该团由市英语教研员、市英语中心教研组成员、市级以上英语骨干教师等20 余人组成。作为英语教研员,笔者义不容辞任组长,不仅带头学习,而且负责对其他成员进行“先学”指导和管理;“先学团员”除了做好责任片区(校)英语学科校本培训的协调工作外,还担负着为全市英语教师解惑答疑、示范教学和编写本市用培训教材等任务。他们所担任的每一项工作都伴有相应的考评措施,不可敷衍塞责。以其“解惑答疑”为例,他们对所接问题必须尽力解答,如果确实解答不了,可先在“先学群”里探讨;如果整个先学团都解答不清楚,则请教行内名家名流。例如,有一位先学团员被问道,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句子被译成A nation will prosper only when its young people thrive.为什么汉语对偶或重复重叠句子译成英语后就变成了主从复合句呢?他确实不知道怎么回答就转给了我,我替他解释道:因为汉民族崇尚“中庸和谐、阴阳平衡和辩证统一”的政治伦理型文化,所以汉语追求“均衡美和对称美,喜用对偶、排比、重复、重叠以及常用同义词组合和反义合成的四字格”表达法[1],而“西方人在言辞中忌讳重复,喜欢词语和结构的主从分明(subordination)、长短交错和替代变换(substitution and variation),偏重参差美、错落美”。[2]因此,在翻译汉语对偶、排比、重复、重叠等平行句式时,通常采取替代、省略、变换、融合、归纳、引申等方式将其变为英语参差错落结构;伴随解释笔者还给出了相应例句和答案出处。回复完毕,由他转给提问教师;该提问教师读后将其放入了“市英语教师群”里,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学习。许多教师发帖谈道,该解答对他们指导学生英汉互译和英语写作有很大帮助。

又如,在“示范教学”方面,先学团一直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和实践引领,大胆尝试英汉对比教学法,凸显了教学特色,提升了课堂效益。例如,在去年举行的“国培”送教下乡活动中,先学团里的一位教师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 14 3a:I Remember 小诗时,就通过朗诵学生熟悉的两首汉语律诗而导入新课,接着朗读该英语小诗,引导学生找出英汉诗歌格律差异,总结英语诗歌押韵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和有节奏地朗读诗句,学生很快就读出了该诗的韵味儿,整个课堂气氛热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英语诗歌和英美文化的兴趣,展示了初中英语诗歌教学的有效方法,使所有听课教师大开眼界,深受启发。

(二)自编教材,表解助读

由于许多英汉对比研究著作过于专业和深奥,而笔者草编的《英汉对比知识表解》又重在解惑答疑,所涉及的英汉对比知识很零散、很浅表,不利于教师们系统研读和全面习得。为此,我们决定自编一本适合本市英语教师培训使用的表解式教材,并力求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助读作用。具体做法是:

1.试编教材

第一步,落实主笔与参编人员。要求先学团员人人参加,并按所分担专题查找、研读有关英汉对比研究的书籍和文章,使其下笔之前做到心中有“物”。第二步,确定“对口基层、瞄准实用”的编写意图,体现“图表解析、简明系统、讲练结合”的编写特色。第三步,广泛搜集一线教师教学与自修中的疑难困惑,筛出一些共性问题,组织先学团员从英汉对比视角去查询解答。第四步,设计科学合理的活页式图表,将所答问题归类入表,并注重语言表述的简明性、准确性和语言风格的一致性。第五步,反复推敲打磨,形成初稿,广泛征求反馈意见,最后形成《英汉对比知识活页表解》(下称《表解》)。这一过程有效倒逼了先学团员真学实练,提前“充电”。

2.用好教材

(1)根据培训教学需要灵活使用《表解》。比如,需要直观展示、集中讲解或互动讨论时,通常完整呈现相关表解内容。若需要学员们动手练习时,则常常缺空呈现相关表解,即借助PPT 将某个专题的活页表解挖去部分内容后呈现于课堂,让学员们通过自主查询、合作探究而填补空格。例如,在呈现“英语物称表达与汉语人称表达”专题时,就“英语物称表达”的三种形式,我们只呈现“使用被动语态”和“使用it,there be 和不定代词one 作主语”的两种形式,让学员们自己查询、填补所缺的“使用抽象名词或无生命名词作主语”的内容,并要求说明该物称表达的动词使用情况及给出相应例句。通过当堂交流评价,我们选取“填空”作业中更具代表性的例句替换了原《表解》例句,有效调动了学员们的研习积极性。此外,借助《表解》所配习题,开展英汉互译限时练习和拓展训练,要求学员们完成后即时向全班解说其翻译理由,这种方式有效检验了学员们对英汉对比知识的掌握情况。

(2)开展“啄木鸟”行动。在使用《表解》过程中,一些学员发现个别专题解析思路不清、图表设计不合理、文字表述啰唆甚至出现翻译错误等情况,便主动查证并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增强了他们对所“啄”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3)鼓励教师将“表解”思维与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不少教师在教授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时,适度结合了相关汉语知识,采取列表方式进行对比讲解,有效促进了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又如,在中考、高考备考复习中,很多教师都用列表方式,或指导学生自己列表,归纳梳理所学知识,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深受学生欢迎。

《英汉对比知识活页表解》具有全面、系统、简明、直观和通俗的特点,有助于英语教师一目了然地整体把握、对比认知和应用拓展英汉语言、文化知识,全面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非常实用。它不仅是本市英语教师校本培训的主要教材,还流传到了相邻县区使用,均受到好评。

(三)随遇探究,点滴渗透

随遇探究本是一种探讨解决随遇问题的学习方式。而这里所说的随遇探究,是指在“先学”人员的指导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针对随遇疑难困惑,进行当场或远程互动探讨、合作解答、共同提升的零散性培训方式,具有工学兼顾、点滴渗透的特点,多用于各种网络培训、教研活动培训、教学常规视导和个别交流研讨中。

随遇探究,不排除利用合适机会主动渗透。例如,在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时,结合当下年轻人的思想思维现状,我们有意识地、恰如其分地渗透英汉文化与中西方思维知识,引导他们全面、深刻地认识中西方国情及相应治国理念和发展道路差异,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知、自信和自豪感。

随遇探究有助于教师们养成潜心钻研、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治学精神。例如,两年前,在一次教学常规视导活动中,有教师问道,为啥我们说的英语,包括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播音员说的英语与英美播音员说出来的英语总有几分不同呢?针对这个问题,与笔者同行的一名先学团员解释道:这是由于英汉民族在发音腔位、词句重音和节奏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中国人说英语通常受汉语普通话和说话人地方音的影响,表现出一种特有的“中国味儿(Chinglish)”。事实上,所有非英语国家的人说英语都很难完全摆脱其母语和方言的影响。因此,我们说的英语与英美人说的英语略有差异不足为怪,只要不影响交流就行。不过,作为孩子“初始教练”的英语教师,应尽可能教以规范、标准和地道的英语。提问教师与在场的其他教师皆点头称是。没想到这番解释激起了该提问教师对英汉语音对比的深入研究兴趣。半年之后,她专程送来一篇论文《通过英汉重音节奏对比加强初中生英语语音训练的体会》,准备参加本市的年度论文评奖。在交谈中,她头头是道地讲出了英汉重音、节奏的主要区别以及训练初中生英语语音的有效方法,我们给她评了一等奖。从此,她对英汉语音对比研究有了更大兴趣,她的英语口语也越来越地道流畅,以至于多次在本市及市级以上英语教师风采大赛中获奖,还被本市教师进修校聘为英语语音主讲教师。

(四)借助载体,应用提升

英汉对比研习的效果如何?当然需要实践检验。而有效的实践往往离不开适宜的载体。恰好近十年来,本市教科系统开展了旨在提升教师素质能力的“知识大讲座、教材大解读、技能大竞赛”三大活动。要求每个教师每期至少参加一项活动。每期开学初第一周内教师自行申报活动计划,学校教导处(或教科室)统筹安排,定人、定题、定时、定地,形成学校教研工作行事历,确保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带有行政推力的“三大活动”为英汉对比研习提供了可靠的实践检验平台,为英语教师搭建了应用提升、特色亮彩的宽阔舞台。例如,在去年举行的全市“知识大讲座”活动中,一位乡镇高中英语教师的《从中西方思维对比中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的演讲充分展示了他从事英汉对比研习的收获。他以独特的视角,从东西方民族思维、国情特点及政治制度差异等方面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华民族“注重整体性、求同性、和谐性”[3]的文化心理与思维方式,符合当今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生长环境,使所有听讲的人深切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于现实中国发展的必然性、适切性、高效性以及相对于其他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更加自信。他从学校讲到了学区,讲到了市里,还被邀请到市委党校上课,均获得好评。

又如,在某学区组织的一次“教材大解读”活动中,一位青年教师运用英汉对比教学法讲授了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2 第一课Grammar 1——Nouns used as verbs 的公开课,以其教学特色和效果在同课异构中夺冠。他首先解释了名词动词化概念,然后要求学生广泛搜集已学或已知的可用作动词的英汉名词,并找出相应例句;接着与学生一起归类、小结,并用PPT 呈现;然后进行名词动词化的英汉互译拓展训练,使学生既掌握了英、汉名词动词化用法,又从英语翻译中加深了对汉语,特别是古汉语字、词、句的理解。整个课堂轻松活跃,学生们兴趣盎然,听课教师耳目一新。在评课交流时,该教师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接受的知识是来自各学科的,而教师授予的知识是本学科的。由于教师在教学中通常未能打通学生所学各科知识的联系,使原本简单的东西变得孤立而复杂,使教和学都显得费力而低效,而采取英汉对比教学,则可以跨越学科,利用学生已学汉语知识,实现英语学习的正迁移,学生普遍感到有趣而实用,还会对老师产生特别的敬佩感,以至于更加亲师信道,从而获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整合跨学科知识、实施整体教学是学生学习的真切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明确要求,也是提高教和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这堂课是英汉对比教学实践在“三大活动”中的成功展示,后来经反复打磨,被推荐参加四川省高中英语实录课大赛,获得了一等奖。这不仅激发了该教师坚持英汉对比教学的热情,也带动了其他英语教师甚至个别语文教师的积极尝试。该教师的教法,深受学生喜欢,其教学成绩一直居于所在学校同级同科前列,他已成为四川省青年骨干教师和本市英语“名片教师”。

三、可喜成效

十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通过英汉对比研习提升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可喜成效,不仅体现在《英汉对比知识活页表解》物化成果上,更主要地反映在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深刻变化中。从教学视导和各类教研活动中明显看出,英语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越来越扎实,相关学科知识越来越广博,教材解读越来越深刻,教学思路越来越开阔灵活,教学方法越来越适切有效,课堂教学有效性显著提升。同时,英语教师的职业态度、敬业精神和自修意识不断增强,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学习研究能力等普遍提高。来自市教科局相关股室的统计数据表明,在近五年全市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中,参考的英语教师平均成绩整体上升幅度最大;英语骨干教师、名优教师占比排于全市各学科前列;在各级各类教学展示中,英语教师的夺冠率最高。全市中考、高考英语单科成绩提升幅度最大。可以说,通过英汉对比研习措施的有效实施,本市英语教师队伍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已迈出了实实在在的一大步。

四、结语

实践证明,开展英汉对比研习,切合本市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基础和继续教育需求,扣合本市教师发展环境,符合成人学习规律,完全可行,且易于操作,成效显著,是快速提升贫困山区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举措,是跨学科研究及整合教学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的成功尝试。然而,我们的实践还不够深入,所总结的经验还不够成熟,因此,希望更多同行加入我们继续探索的行列。▲

猜你喜欢
研习英汉先学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研习新媒体: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拥抱
泰拳的研习方法及身体的生物适应性研究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吴家麟先生是我研习宪法学遵从的楷模
先学后教探索数学课堂新模式オ
有指导的“裸读”式“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