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小学)
“互联网+”背景下,单薄的教育方法很难真正触动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和热情。打电话、上门家访或要求家长到校等方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或捉襟见肘,唯有与时俱进,改革沟通方式,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家校互动,才是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长久之计。
快到六一节了,一位家长跑到学校舞蹈室大发雷霆:“我的孩子前几年一直就是领舞的,为什么今年换了人?是不是新换孩子的家长送礼了?”原来今年在舞蹈《扎西得勒》的表演中,音乐教师把其中领舞的人换了,他女儿一回家就嘟着小嘴不高兴,一向以“领舞”身份自豪了好几年的她,今年为“落选”而伤心不已。
面对这个家长的怒火,老师不应该“当面敲打”:“谁更有资格领舞?你无权干涉吧?再说,你说有人给我送礼了,有什么证据吗?”教师应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深耕细作”式的交流和沟通,比如,通过微信群、QQ群、校讯通等平台和家长交流看法:“一个集体中肯定有一些更努力更优秀的孩子,其中一些孩子不努力,被淘汰是正常的。”“老师绝不会有任何私心,不会接受所谓的礼物。”更多平心静气的交流都可以通过一些自媒体技术而得以实现。
一个男生,因为父母亲双双到外地打工,自己由年迈的奶奶照管,监护不严,加之他自身任性、骄纵、不服管教,于是变得喜欢打架、旷课、成绩方面几乎门门不及格,成为学校鼎鼎大名的“霸王”。
面对这样一个“刺头青”,老师通过微信和他在远方的妈妈进行了深入交流:原来他的爸爸从这个孩子小时候答应的很多“许诺”都没有兑现,所以渐渐地,这个孩子不信任任何人。这样的“隐形”了解,离不开“互联网+”,离不开教师赋予“+”以更多的视角、渠道和机会。教师的责任就在从一些特殊的渠道(包括互联网+)深入了解,并以此俯下身,改进细节,找出最好的最适宜的应对方式和方法。
孩子在家中和学校的另外时间段,究竟在干什么?看似学生的家庭作业都完成了,错误率较低甚至全对,但是否有抄袭现象?孩子们之间是否有“打掩护”的现象?孩子在家和在学校说的话是否一致,在“孩子舒服接受和自己的理念得到贯彻之间,有没有一条共通线”……类似的问题都需要沟通,需要家校之间的深情对接和亲昵“握手”。
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都应该少一些整齐划一,多一些对症下药。而这同样离不开“互联网+”的强力覆盖。比如微信中“随时留音、可以置后但留有记录”的特点,一些教育云平台“可以直接在电子书上标记作答,痕迹储存在云端”,等等,都可以做到针对性、个性化、便捷性,有话能及时说、自由说,化矛盾于萌芽之中。一些“教子有方好经验”都可以在“群”中给予发布,给予好评,甚至给予长时间置顶的权利,实现信息同步和资源共享。
一个从乡里转到城市的小孩由于“乡音很重”,于是不敢开口说话,自卑、内向、不善言辞。更重要的是他的同桌最近也有意无意地和他疏远了。原因是这个同桌的家长曾不断地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和那个乡里孩子接触,那么脏,那么懒,那些农村坏习气是不好改变的。”
毋庸置疑,“乡音”是不可能短时间内改变的。而这个同桌和他的家长的歧视心理,既不能当面指出来,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得以根除。既然“不能当面指出来”,那么请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请通过不见面的方式“见面”,请在不“面对面”的同时“心对心”,请在当面不适合于说某个词的同时在网络平台中说出来,请在以后的岁月中“温火慢炖”。
有一个孩子明明很喜欢画画,并且有一定的绘画天分,但家长以耽误语数英学习为由,就是不让孩子学画,其理由“振振有词”:“画得好,能帮助他考上好大学吗?”家长还盲目地给自己的孩子报了奥数、英语、作文等补习班,丝毫不顾孩子自身的天分、兴趣和爱好。
当成人不顾孩子的感受把更多所谓的学习“加速器”强行安装到学生身上时,无论出发点多么高尚,换来的只是孩子的无奈和家校间的碰撞摩擦。请从儿童视角出发,善待孩子的梦想,呵护孩子的童真,浇灌孩子的童心。
总之,只有家校关系和谐了,学生、家长和老师俱进了,以此相关的学生人生和教育人生快乐了,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