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惟
摘 要:新中国走过的七十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的七十年。七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科学真理的光辉指引下,在全国人民的戮力同心下,我们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拓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育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构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蹄疾步稳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昂首迈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中国;发展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9.06.004
文章编号:1009-6922(2019)06-24-06
马克思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他被称为全世界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为人类解放事业做了杰出的贡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使中国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奇迹。新中国走过的七十年是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七十年,也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七十年。
一、马克思主义指引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一)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1949—1976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可以分为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76—1978年转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四个时期。
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围绕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展开。随着土地革命任务的完成,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进行不断探索,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的发展。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国内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为指导,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之路,实施“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基本任务,使新中国各项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理论。
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和经验的学习,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寻求经验帮助。1956年,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主要围绕着学习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整顿党的作风》《改造我们的学习》《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这五篇文章来进行学习,使干部和群众认识到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危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部分野心家们借“文化大革命”捞取政治资本。打着“革命”的旗号,煽动对毛泽东的极端个人崇拜,鼓吹“踢开党委闹革命”“打倒一切”,为“左”倾错误推波助澜,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巨大破坏。“文化大革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入迷途,而反对“文化大革命”的力量更加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正道。这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为接下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跨越式发展做好了铺垫。
1976—1978年转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处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毛泽东思想发展过程中危险与机遇并存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需要做出艰难抉择。在这个时期,邓小平一方面在同“两个凡是”和全盘否定这两种错误态度的思想斗争中排除干扰,大胆提出要准确地理解和坚持毛泽东思想,并积极巩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通过总结和概括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从党的思想路线、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外交思想以及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体系。邓小平在过渡时期力挽狂澜,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给我们留下了四条宝贵的历史启示: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处理好领袖人物和党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坚持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历史、现实和将来三者间的辩证关系。
(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从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新课题不懈追求。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在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顺利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1949年到1978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分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建设、 “文化大革命”以及命运转折四个时期。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既取得重大发展成效又遭受较多曲折的一段时期。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新中国建设发展以来,就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基本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始终没有停止,而是在不断变化发展中形成新的特点。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和发展,也是他最早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中国化——即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走群眾路线,着重强调实事求是,其所构建的理论体系覆盖了党建、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并在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马克思主义指引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改革开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改革开放前,政治理论偏向于强调政治斗争和阶级立场,政治上的高度敏感导致十年“文化大革命”,这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究其原因是我党没有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这妨碍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甚至出现了政治上“极左”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这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初期未能充分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而造成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大的贡献在于推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改革开放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之所以能产生如此丰富的理论成果,与改革开放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文化条件密不可分。改革开放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准备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同时也拓宽了国际交流。这有利于全面把握世界发展形势,同时也让马克思主义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社会实践。
首先,解放思想突破了思维束缚。解放思想让中国不再局限于过去的条条框框,特别是在关于社会主义能不能发展市场经济方面,邓小平同志对此给予了明确的阐释:“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大创新,对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同样为突破思维束缚提供了实践力量,改革开放实践证明了改革创新的正确性,用事实表明了改革兴国、开放利国,让人们真正放开心扉。解放思想突破固有思维束缚,对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起到了巨大作用,也真正突破了教条主义。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理论成果不断产生的重要原因。
其次,对外开放扩宽了国际交流。吸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知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紧跟世界发展潮流,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最后,建立物质基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谁让人民吃饱饭过上更好的生活,人民就相信谁。中国人民之所以在内忧外患中排出众多思想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人民相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们过上美好的生活,而改革开放正好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建立雄厚的物质基础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不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
(三)改革开放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1.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依靠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部确立起的实事求是的路线,中国共产党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但遗憾的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实事求偏离了本来的航线,“文化大革命”期间实事求是被完全抛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必须重新确立和运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让中国的发展走上正道。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了一系列积极的方针政策来加强党的团结。在改革开放中邓小平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运用新时代的特点,结合历史情况,对实事求是加以丰富和发展。一是对实事求是做了新的阐述,明确指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是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辩证地统一起来。三是高度评价了实事求是的实践作用和理论地位。邓小平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阐述,推动了拨乱反正的进行,促进了全面改革和发展,为解决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提供了指导方针。
2.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中取得成功。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强调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最后具体描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道路,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与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推进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中,邓小平强调了制度问题的重要性,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强调要根据中国实际国情,特别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要求,通过改革,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相互衔接的制度体系。
3.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这是邓小平理论初步产生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期间众多文章阐述和总结了改革开放的经验。党的十三大明确阐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系统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勾勒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轮廓。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这时是邓小平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时期。邓小平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并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观点。南巡讲话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扬。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它为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更上一层楼打下了坚实基础。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既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又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它的重要思想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利益动力”,强调历史是以最廣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从深层次上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并在宏观上为国家建设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
5.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正式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其中所包含的各种理论为我国规划出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对于促进党和国家的发展起到借鉴和参考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指引我们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做、勇敢地闯,运用马克思主义带领我们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持续探索。这一时期着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八个明确”解答了新时代应该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十四个坚持”紧密联系解答了新时代应该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表现
1.政治上。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制度建设方面,党的十九大之后形成了决策、执行和监察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既有科学决策,又有执行层面的制度建设,更有监督制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彰显中国智慧、赢得国际话语权的理论武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在深刻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当性、理论科学性、制度价值性与文化包容性中夯实思想地基;在推动主体自觉、强化话语管理能力、遵循话语规律、提升话语掌控能力中强化主体建设;在不断创新具有中国精神的话语内容、丰富具有民族特色的话语表达与开拓具有时代气息的话语平台中完善话语体系,形成“三位一体”的新时代话语体系。
2.党建上。新时代党性教育能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需求以及党建工作的现实需求,在实现和完善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发挥党员的积极作用。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和形式,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全党团结统一和创造活力,不断增强党的执政本领,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更加有力。现代化党建将互联网教育和多媒体教育结合到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多极化发展,改变传统党建工作以单向灌输、缺乏理解和应用的工作方法。在黨性教育中要创新方法,切实结合文化建设的理论。组织党员干部互相批评、自我批评、运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路线进行总结批评,明确自身不足,加强互相监督。同时,还有必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论考核和能力考核。
3.经济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他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一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经济结构、积极扩大内需,在“三去一降一补”的基础上提出破除无效供给、培育新动能、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及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二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在“稳”的前提下推进结构性调整和各项改革才能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三是将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别是加快建设并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五是跨越“两大关口”。第一个关口就是非常规的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特有的关口,特别是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第二个关口就是常规性的长期性关口,也就是要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净化市场环境,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增强国家治理能力。
4.文化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继承党中央历代领导集体关于文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文化强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他突出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导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才能更好地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坚定广大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发挥文化主旋律、主心骨的作用,不断提升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的新发展,包括努力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标,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举措,要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动文化创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尤其是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激活文化的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王文华.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延边党校学报,2019(02):34-37.
[2]刘金芝,郭萍.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1-2,10.
[3]王然,肖贵清.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山东社会科学,2019(01):11-17.
[4]韩喜平,刘雷.让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成为掌握看家本领的习惯与追求[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1-7.
[5]汪盛玉.高校辅导员如何做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9(04):44-49.
[6]刘方喜.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中华传统文艺研究学术站位[J].文学遗产,2019(04):4-15.
[7]杨英杰.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J].新产经,2019(01):14-15.
[8]储水江.中国改革开放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和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2):24-29.
[9]闻凤辰,李珂.新时代背景下劳模精神与时俱进[J].工会博览,2019(04):28-29.
[10]仇美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意蕴[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18-22.
[11]秦宣,郝玉晶.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概论”课教学深度融入习近平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的理论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4):90-95.
[12]蒋研川,张林.“四个自信”助力“四个伟大”理论意蕴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2):62-66.
[13]汤伏祥.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品质[J].理论与评论,2018(06):87-96.
[14]谢卓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06):34-38.
[15]王文君.抗战时期杨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4):36-39.
责任编辑:秦利民